防火墙的作用是什么

防火墙的作用是什么,第1张

防火墙的作用是: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可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
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

1Cisco公司的NetRanger

1996年3月,WheelGroup基于多年的业界经验推出了NetRanger。产品分为两部分:监测网络包和发告警的传感器(9000美元),以及接收并分析告警和启动对策的控制器(1万美元)。

另外,至少还需要一台奔腾PC来跑传感器程序以及一台Sun SparcStation通过OpenView或NetView来跑控制器程序。两者都运行Sun的Solaris。在软硬件平台中,传感器上可能要花费13万美元,控制器上要花费25万美元。

NetRanger以其高性能而闻名,而且它还非常易于裁剪。控制器程序可以综合多站点的信息并监视散布在整个企业网上的攻击。NetRanger的名声在于其是针对企业而设计的。这种名声的标志之一是其分销渠道,EDS、Perot Systems、IBM Global Services都是其分销商。

NetRanger在全球广域网上运行很成功。例如,它有一个路径备份(Path-doubling)功能。如果一条路径断掉了,信息可以从备份路径上传过来。它甚至能做到从一个点上监测或把监测权转给第三方。

NetRanger的另一个强项是其在检测问题时不仅观察单个包的内容,而且还看上下文,即从多个包中得到线索。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入侵者可能以字符模式存取一个端口,然后在每个包中只放一个字符。如果一个监测器只观察单个包,它就永远不会发现完整的信息。

按照GartnerGroup公司的研究专家Jude O'Reilley的说法,NetRanger是目前市场上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软件中经受实践考验最多的产品之一。

但是,对于某些用户来讲,NetRanger的强项也可能正好是其不足。它被设计为集成在OpenView或NetView下,在网络运行中心(NOC)使用,其配置需要对Unix有详细的了解。NetRanger相对较昂贵,这对于一般的局域网来讲未必很适合。

2Network Associates公司的CyberCop

Network Associates 公司是1977年由以做Sniffer类探测器闻名的Network General公司与以做反病毒产品为专业的 McAfee Associates公司合并而成的。NetWork Associates从Cisco那里取得授权,将NetRanger的引擎和攻击模式数据库用在CyberCop中。

CyberCop基本上可以认为是NetRanger的局域网管理员版。这些局域网管理员正是NetWork Associates的主要客户群。其软件价格比NetRanger还贵:传感器为9000美元,服务器上的控制器为15000美元。但其平台却可以是运行Solaris 251的Dell PC(通常CyberCop是预装在里面的)。跑传感器的平台一般要3000美元,控制器的平台要5000美元。

另外,CyberCop被设计成一个网络应用程序,一般在20分钟内就可以安装完毕。它预设了6种通常的配置模式:Windows NT和Unix的混合子网、Unix子网、NT子网、远程访问、前沿网(如Internet的接入系统)和骨干网。它没有Netware的配置。

前端设计成浏览器方式主要是考虑易于使用,发挥Network General在提炼包数据上的经验,用户使用时也易于查看和理解。像在Sniffer中一样,它在帮助文档里结合了专家知识。CyberCop还能生成可以被 Sniffer识别的踪迹文件。与NetRanger相比,CyberCop缺乏一些企业应用的特征,如路径备份功能等。

按照CyberCop产品经理Katherine Stolz的说法,Network Associates公司在安全领域将有一系列的举措和合作。"我们定位在大规模的安全上,我们将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3Internet Security System公司的RealSecure

按照GartnerGroup的O'Reilley的说法,RealSecure的优势在于其简洁性和低价格。与NetRanger和CyberCop类似,RealSecure在结构上也是两部分。引擎部分负责监测信息包并生成告警,控制台接收报警并作为配置及产生数据库报告的中心点。两部分都可以在NT、Solaris、SunOS和Linux上运行,并可以在混合的 *** 作系统或匹配的 *** 作系统环境下使用。它们都能在商用微机上运行。

对于一个小型的系统,将引擎和控制台放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是可以的,但这对于NetRanger或CyberCop却不行。RealSecure的引擎价值1万美元,控制台是免费的。一个引擎可以向多个控制台报告,一个控制台也可以管理多个引擎。

RealSecure可以对CheckPoint Software的FireWall-1重新进行配置。根据入侵检测技术经理Mark Wood的说法,ISS还计划使其能对Cisco的路由器进行重新配置,同时也正开发OpenView下的应用。

4Intrusion Detection公司的Kane Security Monitor

基于主机的Kane Security Monitor(KSM) for NT是1997年9月推出的。它在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即一个审计器、一个控制台和代理。代理用来浏览NT的日志并将统计结果送往审计器。系统安全员用控制台的GUI界面来接收告警、查看历史记录以及系统的实时行为。KSM对每个被保护的服务器报价1495美元(包括审计器和控制台),在此基础上每个工作站代理报价295美元。

按照位于加州Playa Del Rey以安全技术见长的Miora Systems Consulting公司的资深咨询专家David Brussin的看法,KSM在TCP/IP监测方面特别强。但他也提到,Intrusion Detection的产品不是为较快的广域网设计的。

公司的奠基人兼总裁Robert Kane说,Intrusion Detection在本季度将推出在OpenView下的应用,随后在年底将推出与Tivoli Management Environment(TME)的集成。将来,Intrusion Detection还计划支持Unix、微软的BackOffice和Novell的Netware。

5Ax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OmniGuard/Intruder Alert

与KSM的审计器、控制台、代理所对应的OmniGuard/Intruder Alert(ITA)在结构上的三个组成部分为一个管理器(1995美元)、控制台(免费)和代理(每个服务器为995美元,每个工作站为95美元)。

ITA比Intrusion Detection的KSM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支持。它的管理器和代理能在Windows NT、95、31和Netware 3x、4x上运行,所有的部分在多种Unix下都能运行,如Solaris、SunOS、IBM AIX、HP-UX以及DEC的Unix。

可以根据一些解决方案来剪裁ITA,这些解决方案可来自主流的 *** 作系统、防火墙厂商、Web服务器厂商、数据库应用以及路由器制造商。Axent在2月份兼并了防火墙厂商Raptor,并将增强ITA,使其能对Raptor的防火墙进行重配置。

6Computer Associates公司的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可以通过降低对网络管理技能和时间的要求,在确保网络的连接性能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网络的安全性。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可以完全自动地识别网络使用模式,特殊网络应用,并能够识别各种基于网络的各种入侵、攻击和滥用活动。另外,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还可以将网络上发生的各种有关生产应用、网络安全和公司策略方面的众多疑点提取出来。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是作为一种独立或补充产品进行设计的,它的特点包括:

·世界水平的攻击监测引擎,可以实现对网络攻击的监测;
·丰富的URL控制表单,可以实现对200,000个以上分类站点的控制;
·世界水平对Java/ActiveX恶意小程序的监测引擎和病毒监测引擎;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远程管理插件,用于没有安装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的机器的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记录文件的归档和查阅,以及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报表的查阅。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的网络安全保护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屡获殊荣,是面的网络安全管理软件。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的特点包括:

·提供从先进的网络统计到特定用户使用情况的统计的全面网络应用报表;
·网络安全功能包括内容扫描、入侵监测、阻塞、报警和记录。
·Web和内部网络使用策略的监视和控制,对Web和公司内部网络访问策略实施监视和强制实施;
·公司保护(Company preservation),或称诉讼保护,即对电子邮件的内容进行监视,记录、查看和存档;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还包括用于WEB访问的策略集(用于监视/阻塞/报警)和用于入侵监测的策略集(用于攻击监测、恶意小程序和恶意电子邮件)。这些策略集包含了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对所有通信进行扫描的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指定了扫描的模式、通信协议、寻址方式、网络域、URL以及扫描内容,还指定了相应的处理动作。一旦安装了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它将立即投入对入侵企图和可疑网络活动的监视,并对所有电子邮件、WEB浏览、新闻、Telnet和FTP活动进行记录。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还可以很方便地追加新规则,或利用菜单驱动选项对现有规则进行修改。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可以满足各种网络保护需求,它的主要应用对象包括审计人员、安全咨询人员、执法监督机构、金融机构、中小型商务机构、大型企业、ISP、教育机构和政府机构等。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的功能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是一种功能全面且使用方便的网络保护解决方案,它克服了网络保护中的主要业务障碍,其采用的主要手段包括:

·程度地降低用户技能和资源需求;
·提供一种经济的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提供管理报表;
·提供灵活易用的工具。

从 *** 作的角度讲,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去除了某些网络保护解决方案在安装和 *** 作的麻烦。实际上,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可以提供许多人们所期望网络内在特性,而这些特性在过去是必需借助多种工具并通过复杂的分析之后才能够得到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采用了如下措施:

·即插即用安装(自动配置);
·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
·登录网络活动的在线查阅;
·实时统计和图形显示;
·全面的"追根溯源(drill down)"报表;
·联机查询和定时报表;
·易于更新的监视、阻塞和报警规则;
·综合的响应和报警集合,包括实时干涉,预定义阻塞规则、第三方应用启动响应接口、以及不同的信息发送方式。
·用于监视和阻塞的全面URL站点分类和控制列表。
·支持WEB自速率系统(RSACi)。
·先进的可疑小程序监测(例如,Java/ActiveX引擎)。
·综合病毒扫描引擎和病毒库。
·完整的格式化内容和附件浏览器。
·电子文字模式内容的扫描和阻塞;
·菜单驱动的自动地址解析。
·特殊的保密特性,可以对控制访问权限提供登录和管理的访问控制。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的特点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与大多数网络保护产品不同,后者是生硬地安插在网络通信路径中的,而前者则是完全透明的,它不需要对网络和地址做任何的变化,也不会给独立于平台的网络带来任何的传输延迟。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可全面满足你的需要!

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代表了最新一代Internet和Intranet网络保护产品,它具备前所未有的访问控制水平、用户的透明度、性能、灵活性、适应性和易用性。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无需使用昂贵的UNIX主机,也避免了因非路由防火墙所造成的额外开销。另外,SessionWall-3/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还包括一个会话视窗,可以用于网络入侵的监视、审计,并可以为电子通信的滥用现象提供充分的证据。

技术规范

· *** 作系统:Windows 95(OSR 2), Windows 98或Windows NT 40(SP3以上)以上版本;
·系统平台:Intel Pentium 100MHz以上;
·内存:64MB RAM
·磁盘空间:200MB可用空间
·网络接口:标准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
·软件介质:CD-ROM

7Trusted Information System公司的Stalkers

由Haystack Labs于1993年推出的Stalker是一个基于主机的监测器,它能用于NT以及多种版本的Unix,包括Solaris、AIX、HP-UX和SCO的 UnixWare。21版的管理器价格为9995美元,每个代理为695美元。

Haystack Labs在1996年6月推出了WebStalker Pro,其 *** 作系统运行平台和Stalker是一样的,但其使用对象是Web服务器。它在Unix下的报价是4995美元,在NT下的报价是2995美元。Sun的Netra Web服务器在销售时就带有一个WebStalker的专门版。IBM Global Services也销售WebStalker。

开发基于NT防火墙产品Gauntlet的Trusted Information System公司于1997年10月收购了Haystack。于1997年12月宣布了只在NT下运行且为微软的Proxy Server 20设计的监测器——ProxyStalker。ProxyStalker计划于第一季度推出,其价格尚未宣布,但估计和Proxy Server应该是同等档次的产品,即少于1000美元。

所有三种Stalker产品都可以对防火墙产品Gauntlet重新配置,三种产品也都可以在发现入侵的同时消灭入侵。例如,WebStalker Pro可以终止一个登录或一个进程,它也可以重启一个Web服务器。Stalker家族也能与TME集成在一起。

8Network Security Wizards公司的Dragon IDS

Network Security Wizards是一家新进入IDS市场的公司。尽管它的产品Dragon现在还没有多少名气,但它在表现极好。它在检测到较多攻击。Dragon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工具,建议不熟悉UNIX系统的用户不要使用。但如果用户十分在意入侵检测的健壮性并且对易于使用要求不高的话, Dragon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Dragon通过命令行方式来执行,只有非常简单的基于Web 的报告工具。除了NFR外,NSW是一个将真正的代码放在攻击签名中的产品。签名文件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使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指令集建立。指令集的简单性也允许 Dragon的用户很方便地定制和产生他们自己的攻击签名。Dragon的攻击行为表示方法没有NFR的n-code灵活,但它同样能够达到目的。通过使用一个基本的参数定义集合,用户可以定义要搜索的端口、协议、样本大小、字符串等。

不幸的是,Dragon在易于使用和事件可管理性方面完全失败。Dragon没有提供中央控制台或任何类型的GUI管理工具,它产生的数据冗长而又复杂,很不容易看懂。Dragon的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

Dragon能够处理碎片重组。它不仅能够无错地重组碎片,而且即使当网络占用率达70~80%时仍然性能不减。NSW 声称它在Dragon中部署了许多功能盒,这些功能盒能够以130Mbps的速率运行。如果想要一个简单而又强大的入侵检测功能并且要求易于增加或修改攻击签名的话,那么Dragon是很好的选择。

9Network Ice公司的BlackIce Defender and Enterprise Icepac 10

Network Ice公司的BlackIce Defender是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并用于Windows系统的产品。在安装BlackIce时,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管理接口相当麻烦,配置选择也不是很多。然而BalckIce执行起来非常好,能够进行碎片重组。

BlackIce能够检测较多攻击并且当网络负载很饱和时仍然能够胜任。该公司声称提供了200多个攻击签名,BlackIce要比许多其他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产品表现的好。

但BlackIce的报告机制还不太令人满意。基于Web的工具难于使用,通信未加密就通过>分类: 电脑/网络 >> 反病毒
问题描述:

麻烦了!很着急!!谢谢!

解析:

你看看这个

防火墙分类1

如果从防火墙的软、硬件形式来分的话,防火墙可以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以及芯片级防火墙。
第一种:软件防火墙

软件防火墙运行于特定的计算机上,它需要客户预先安装好的计算机 *** 作系统的支持,一般来说这台计算机就是整个网络的网关。俗称“个人防火墙”。软件防火墙就像其它的软件产品一样需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并做好配置才可以使用。防火墙厂商中做网络版软件防火墙最出名的莫过于Checkpoint。使用这类防火墙,需要网管对所工作的 *** 作系统平台比较熟悉。

第二种:硬件防火墙

这里说的硬件防火墙是指“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之所以加上"所谓"二字是针对芯片级防火墙说的了。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基于专用的硬件平台。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防火墙都是这种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他们都基于PC架构,就是说,它们和普通的家庭用的PC没有太大区别。在这些PC架构计算机上运行一些经过裁剪和简化的 *** 作系统,最常用的有老版本的Unix、Linux和FreeBSD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类防火墙采用的依然是别人的内核,因此依然会受到OS( *** 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影响。

传统硬件防火墙一般至少应具备三个端口,分别接内网,外网和DMZ区(非军事化区),现在一些新的硬件防火墙往往扩展了端口,常见四端口防火墙一般将第四个端口做为配置口、管理端口。很多防火墙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端口数目。

第三种:芯片级防火墙

芯片级防火墙基于专门的硬件平台,没有 *** 作系统。专有的ASIC芯片促使它们比其他种类的防火墙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性能更高。做这类防火墙最出名的厂商有NetScreen、FortiNet、Cisco等。这类防火墙由于是专用OS( *** 作系统),因此防火墙本身的漏洞比较少,不过价格相对比较高昂。

防火墙技术虽然出现了许多,但总体来讲可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代理型”两大类。前者以以色列的Checkpoint防火墙和美国Cisco公司的PIX防火墙为代表,后者以美国NAI公司的Gauntlet防火墙为代表。

(1) 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型

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它根据数据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标志确定是否允许通过。只有满足过滤条件的数据包才被转发到相应的目的地,其余数据包则被从数据流中丢弃。

包过滤方式是一种通用、廉价和有效的安全手段。之所以通用,是因为它不是针对各个具体的网络服务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适用于所有网络服务;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大多数路由器都提供数据包过滤功能,所以这类防火墙多数是由路由器集成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绝大多数企业安全要求。

在整个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包过滤技术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称为“第一代静态包过滤”和“第二代动态包过滤”。

●第一代静态包过滤类型防火墙

这类防火墙几乎是与路由器同时产生的,它是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则审查每个数据包,以便确定其是否与某一条包过滤规则匹配。过滤规则基于数据包的报头信息进行制订。报头信息中包括IP源地址、IP目标地址、传输协议(TCP、UDP、ICMP等等)、TCP/UDP目标端口、ICMP消息类型等。

●第二代动态包过滤类型防火墙

这类防火墙采用动态设置包过滤规则的方法,避免了静态包过滤所具有的问题。这种技术后来发展成为包状态监测(Stateful Inspection)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防火墙对通过其建立的每一个连接都进行跟踪,并且根据需要可动态地在过滤规则中增加或更新条目。

包过滤方式的优点是不用改动客户机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因为它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与应用层无关。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过滤判别的依据只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有限信息,因而各种安全要求不可能充分满足;在许多过滤器中,过滤规则的数目是有限制的,且随着规则数目的增加,性能会受到很大地影响;由于缺少上下文关联信息,不能有效地过滤如UDP、RPC(远程过程调用)一类的协议;另外,大多数过滤器中缺少审计和报警机制,它只能依据包头信息,而不能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很容易受到“地址欺骗型”攻击。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建立安全规则时,必须对协议本身及其在不同应用程序中的作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因此,过滤器通常是和应用网关配合使用,共同组成防火墙系统。

(2) 应用代理(Application Proxy)型

应用代理型防火墙是工作在OSI的最高层,即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其典型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在代理型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它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即:第一代应用网关型代理防火和第二代自适应代理防火墙。

第一代应用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型防火墙

这类防火墙是通过一种代理(Proxy)技术参与到一个TCP连接的全过程。从内部发出的数据包经过这样的防火墙处理后,就好像是源于防火墙外部网卡一样,从而可以达到隐藏内部网结构的作用。这种类型的防火墙被网络安全专家和媒体公认为是最安全的防火墙。它的核心技术就是代理服务器技术。

第二代自适应代理(Adaptive proxy)型防火墙

它是近几年才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防火墙类型。它可以结合代理类型防火墙的安全性和包过滤防火墙的高速度等优点,在毫不损失安全性的基础之上将代理型防火墙的性能提高10倍以上。组成这种类型防火墙的基本要素有两个:自适应代理服务器(Adaptive Proxy Server)与动态包过滤器(Dynamic Packet filter)。

在“自适应代理服务器”与“动态包过滤器”之间存在一个控制通道。在对防火墙进行配置时,用户仅仅将所需要的服务类型、安全级别等信息通过相应Proxy的管理界面进行设置就可以了。然后,自适应代理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配置信息,决定是使用代理服务从应用层代理请求还是从网络层转发包。如果是后者,它将动态地通知包过滤器增减过滤规则,满足用户对速度和安全性的双重要求。

代理类型防火墙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安全。由于它工作于最高层,所以它可以对网络中任何一层数据通信进行筛选保护,而不是像包过滤那样,只是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过滤。

另外代理型防火墙采取是一种代理机制,它可以为每一种应用服务建立一个专门的代理,所以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不是直接的,而都需先经过代理服务器审核,通过后再由代理服务器代为连接,根本没有给内、外部网络计算机任何直接会话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入侵者使用数据驱动类型的攻击方式入侵内部网。

代理防火墙的最大缺点就是速度相对比较慢,当用户对内外部网络网关的吞吐量要求比较高时,代理防火墙就会成为内外部网络之间的瓶颈。那因为防火墙需要为不同的网络服务建立专门的代理服务,在自己的代理程序为内、外部网络用户建立连接时需要时间,所以给系统性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通常不会很明显。

防火墙分类3

从防火墙结构上分,防火墙主要有: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种。

单一主机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防火墙,独立于其它网络设备,它位于网络边界。

这种防火墙其实与一台计算机结构差不多(如下图),同样包括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组件,当然主板更是不能少了,且主板上也有南、北桥芯片。它与一般计算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般防火墙都集成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卡,因为它需要连接一个以上的内、外部网络。其中的硬盘就是用来存储防火墙所用的基本程序,如包过滤程序和代理服务器程序等,有的防火墙还把日志记录也记录在此硬盘上。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说它就与我们平常的PC机一样,因为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要具备非常高的稳定性、实用性,具备非常高的系统吞吐性能。正因如此,看似与PC机差不多的配置,价格甚远。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原来作为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现在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许多中、高档的路由器中已集成了防火墙功能,还有的防火墙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硬件实体,而是由多个软、硬件组成的系统,这种防火墙,俗称“分布式防火墙”。

原来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由于价格非常昂贵,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得起,为了降低企业网络投资,现在许多中、高档路由器中集成了防火墙功能。如Cisco IOS防火墙系列。但这种防火墙通常是较低级的包过滤型。这样企业就不用再同时购买路由器和防火墙,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购买成本。

分布式防火墙再也不是只是位于网络边界,而是渗透于网络的每一台主机,对整个内部网络的主机实施保护。在网络服务器中,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防火墙系统管理软件,在服务器及各主机上安装有集成网卡功能的PCI防火墙卡 ,这样一块防火墙卡同时兼有网卡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这样一个防火墙系统就可以彻底保护内部网络。各主机把任何其它主机发送的通信连接都视为“不可信”的,都需要严格过滤。而不是传统边界防火墙那样,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请求“不信任”。

防火墙分类4

如果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混合防火墙三大类。

边界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那种,它们于内、外部网络的边界,所起的作用的对内、外部网络实施隔离,保护边界内部网络。这类防火墙一般都是硬件类型的,价格较贵,性能较好。

个人防火墙安装于单台主机中,防护的也只是单台主机。这类防火墙应用于广大的个人用户,通常为软件防火墙,价格最便宜,性能也最差。

混合式防火墙可以说就是“分布式防火墙”或者“嵌入式防火墙”,它是一整套防火墙系统,由若干个软、硬件组件组成,分布于内、外部网络边界和内部各主机之间,既对内、外部网络之间通信进行过滤,又对网络内部各主机间的通信进行过滤。它属于最新的防火墙技术之一,性能最好,价格也最贵。

防火墙分类5

如果按防火墙的性能来分可以分为百兆级防火墙和千兆级防火墙两类。

因为防火墙通常位于网络边界,所以不可能只是十兆级的。这主要是指防火的通道带宽(Bandwidth),或者说是吞吐率。当然通道带宽越宽,性能越高,这样的防火墙因包过滤或应用代理所产生的延时也越小,对整个网络通信性能的影响也就越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659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 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