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服务器租用这个价格贵吗?

美国服务器租用这个价格贵吗?,第1张

影响美国服务器租用价格的因素如下:

1、美国服务器的配置

首先可以看出的就是影响美国服务器的主要因素就是配置的问题了,不同品牌服务器、不同配置服务器的价格区别很大,性能上也存在区别。

2、美国服务器的防御能力

正规的IDC机房都会配备硬件集群防火墙过滤掉网络攻击流量,普通攻击的网站可以直接使用美国外贸服务器,若是对于特别容易受到DDOS攻击、CC攻击的的金融行业、游戏行业就需要租用拥有单机防御的美国服务器了,同时防御越高,美国服务器租用价格也就越高。

3、美国服务器的带宽

服务器带宽大小可以对美国服务器的价格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某些有带宽要求的网站来说,服务器的价格也更多体现在服务器带宽费用上,而不是其他的方面。虽然来说共享带宽相比独享带宽来说更便宜的,但是人们为了公司网站的随时可以访问的需求,也会放弃对独享带宽的选择。

4、美国服务器机房

数据中心也可以说是美国机房了,因为其特殊性,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有了等级之分,一般来说等级高的数据中心,自然好处是可以看得出的,同时相应的价格也会高出许多。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银河证券研究院 赵良毕)

报告原标题: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ICT“双碳”新基建,IDC 温控新机遇

(一)算力建设关乎数字经济发展,各国均不断发力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球算力竞争不断提升。 2020 年 4 月 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数据首次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文件中出现,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计算力已经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

IDC&清华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表明,计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成要素:

(1)从 2016-2025 年的整体趋势及预测来看,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 2025 年占比将达到 415%。

(2)计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经成为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3)国家计算力指数与 GDP 的走势呈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评估结果显示十五个重点国家的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 1 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 GDP 将分别增长 35%和 18%,预计该趋势在 2021-2025 年将继续保持。同时,通过针对不同梯队国家的计算力指数和 GDP 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后,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 40 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 1 点,其对于 GDP 增长的推动力将增加到 15 倍,而当计算力指数达到 60 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 1 点,其对于 GDP 增长的推动力将提高到 30 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较高。 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16 年到 2025 年,数字经济占比不断提升,全球数字经济占比2025E为41%,其中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比为4810%,比发展中国家高 178 个百分点。中美两国计算力指数综合评估较高,中国计算力发展水平涨幅达 135%,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总体来看,数字经济为各国 GDP 总量贡献不断提升,算力提升推动数字经济向好发展。

全球公有云用户市场保持增长,IT 侧资本开支不断增加。 云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企业不断增加对移动技术、协作以及其他远程工作技术和基础架构的投资。预计到 2023 年,用户支出将达到近 6000 亿美元,云将占全球企业 IT 消费市场的 142%。其中软件化服务(SaaS)是最大的细分市场,预计该市场在 2023E 用户支出增长至 208080 亿美元,相比 2021 年增长 3673%;云基础建设(IaaS)将达到 156276 亿美元,相比 2021 年增长 7053%。为了获得数字经济时代的比较优势,全球主要国家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下,数据中心的建设保持了较高增速,预计在未来几年云服务提供商与电信公司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加,全球云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中国 IDC 市场规模增速较快,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 受益于我国“新基建”战略提出和持续攀升的互联网流量,2021 年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 2021年 IDC 行业规模约 15002 亿元,近 5 年中国 IDC 市场年均复合增速约达 30%,领先于全球 IDC市场增速,其中近三年中国 IDC 市场具有高增速。我国 IDC 行业增速较快主要系我国 5G 建设持续推进,5G 应用项目多点开花不断落地,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 5952亿元。随着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互联网和云计算大客户需求不断扩张及数据中心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IDC 机柜数量不断增长,中国东部地区 IDC 中心较多。 2021 年 IDC 的机柜量增长了 9915万架,增速为 30%,机柜量总数达到 41506 万架,年度增长率达到 3139%。随着 5G 时代数字经济向 社会 各领域持续渗透,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使得全 社会 对算力需求提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速度高增,有望打开市场新空间。目前我国大部分数据中心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根据 CDCC 数据,2021 年华东、华北、华南三地区机柜数占全国总数的 79%,而东北、西北地区占比相对较低。

我国东部地区 IDC 上架率较高,西部地区加速建设。 目前 IDC 机房在我国东西部呈现差异较大发展,体现东密西疏、东热西冷的特点。2021 年新增机柜对比可知,东部及沿海地区数据中心上架率高,西部上架率较低。2021 年华东、华北、华南三地上架率约 60%-70%,而东北、西北、西南及华中上架率仅有 30%-40%。在政策布局方面,国家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对于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率先向西部转移建设,由于西部地区气温较低优势突出,实施“东数西算”有利于数据中心提高能效,西部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有效增长。

(二)数字经济政策护航,“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有望超预期

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22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强调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同时,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基于上述规划,2022年 5 月 26 日,工信部在 2022 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指出,坚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布局。

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我国能源结构正处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新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别是水力、光伏、风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使用端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虽然通过“西电东送”工程部分缓解了东部地区用电紧张问题,但是作为高耗能的数据中心产业,协调东西部发展布局、降低能耗就十分必要。全国各省市、地区相继出台了各种强调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的政策要求,进而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催化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东西部资源高效匹配,建立全国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将东部海量数据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2022 年 2 月17 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国家以“东数西算”为依托,持续推进数据中心与算力、云、网络、数据要素、数据应用和安全等协同发展,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助力数字经济不断发展。

全球算力网络竞争力凸显,ICT 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新空间。 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家算力水平和全球竞争能力。同时,扩大数据中心在中西部地区覆盖,能够就近消纳中西部地区新型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上下游投资,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全国均衡发展新格局。

(三)双碳减排目标明确,绿色节能成为发展必需

能源变革不断创新升级,低碳转型融入 社会 经济发展。 自上个世纪人类逐渐认识到碳排放造成的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不断进行合作,经过不懈努力、广泛磋商,在联合国和世界气候大会的框架下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形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 年签署,1994 年生效)、《京都议定书》(1997 年达成,2005 年生效)和《巴黎协定》(2015年达成,2016 年生效)等文件,其中《巴黎协定》规定了“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 2 以内”的基础目标和“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 之内”的努力目标。

推动能源革命,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为了达到《巴黎协定》所规定的目标,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双碳行动计划,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双碳”目标正式确立,展现了中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同时 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

聚焦数据中心低碳发展,实现双碳方式产业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据中心西部迁移,PUE 值有望降低带来能耗电量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节能、革新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

(一)数据中心能耗突出,绿色节能是发展趋势

绿电成为发展趋势,低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大力发展数据中心产业,数据中心能耗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研究表明,预计 2025 年,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达到 3952亿 kW·h,占全 社会 用电总量的 405%,比例逐年攀升。整体来看,由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通信设备等所构成的 IT 设备系统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5%。空调系统同样是数据中心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环节,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0%。降 PUE 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从制冷方面入手。

数据中心碳排放不断控制,PUE 值不断改善。 根据国家能源局 2020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每度电用煤 3055 克,二氧化碳排放量按每吨标煤排放 27 吨二氧化碳来计算,2021 年全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 7830 万吨,2030 年预计排放约 15 亿吨二氧化碳。

量化指标评估数据中心能源效率。 为评价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目前广泛采用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 IT 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PUE 通常以年度为计量区间,其中数据中心总能耗包括 IT 设备能耗和制冷、配电等系统的能耗,其值大于 1,越接近 1 表明非 IT 设备耗能越少,即能效水平越好。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及服务器系统能耗占比较大。 数据中心的耗能部分主要包括 IT 设备、制冷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其他设施(包括安防设备、灭火、防水、传感器以及相关数据中心建筑的管理系统等)。整体来看,由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通信设备等所构成的 IT 设备系统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5%。其中服务器系统约占 50%,存储系统约占 35%,网络通信设备约占 15%。空调系统仍然是数据中心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环节,它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0%。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分别占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 10%和 5%。

(三)温控系统持续优化,节能技术变革打开新机遇

温控系统多元化趋势,节能技术不断突破。 当前主流的制冷方式包括风冷、水冷、间接蒸发冷却和液冷技术,根据数据中心规模、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制冷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尤其是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成为研究重点。目前,数据中心空调制冷能效比的提升主要从液冷和自然冷源两方面入手。从制冷方式来看,风冷将逐渐被安装灵活、效率更高的液冷方式所取代。液冷技术目前应用于 5G 场景,通常对骨干网 OTN 设备、承载网设备以及 5G BBU 设备进行液冷,采用液冷技术可以通过液体将发热元件热量带走,实现服务器的自然散热,相互传统制冷方法,液冷技术更为高效节能。

冷却系统不断优化。 为了客观评价这些制冷技术以便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中国制冷学会数据中心冷却工作组研究认为:采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GCOP)作为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其中,GCOP 为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指标,用于评价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效。为数据中心总能耗,其中不仅包括数据中心市电供电量,也包括数据中心配置的发电机的供电量。为制冷系统能耗,包括机房外制冷系统的能耗,另外包括 UPS 供电的制冷风扇、关键泵以及设备机柜内风扇等制冷设备产生的能耗。

实际情况中,为了使能效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与可比较性。冷却工作组建议使用数据中心全年平均综合性能系统数的(GCOPA)指标和特定工况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GCOPS)作为评价标准。

冷却工作组根据上述标准针对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广东深圳、河北廊坊等地的高效数据中心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中心分布在不同建筑气候区,使用了不同系统形式和运行策略,例如高效末端、自然冷却、AI 控制的运行优化等。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建设新型数据中心制冷能耗较优。我国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效存在极大差异,提升我国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效意义较大,冷却系统仍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

数据中心容量不断扩充,中美两国贡献较多。 根据 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最新数据显示,由大型供应商运营的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已增至 700 家,而以关键 IT 负载衡量,美国占这些数据中心容量的 49%,中国是继美国之后对超大型数据中心容量贡献第二大的国家,占总量的 15%。其余的产能分布在亚太地区(13%)、EMEA 地区(19%)和加拿大/拉丁美洲(4%)。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翻一番用了五年时间,但容量翻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

空调系统建设成本较多。 根据IBM数据,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中空调系统的占比为167%。总体来说,2021 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总支出为 1850 亿美元,能源方面建设资本开支占较大份额,能源建设及利用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中心资本稳步增长,温控市场打开新空间。 根据 Synergy Research 的数据,2021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总支出(包括云/非云硬件和软件)为 1850 亿美元,公有云基础设施设备支出占比为 47%。面向硬件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合计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 77%。

*** 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和网络安全占了其余部分。参照 2021 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增长 10%的现实,假设未来 4 年数据中心每年资本开支保持增长 10%,我国数据中心温控系统市场规模 2021 年为 301 亿元,可在 2025 年达到 441 亿元。

(一)英维克:打造温控全产业链,行业高景气领跑者受益

国内技术领先的精密温控龙头,聚焦精密温控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致力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物联网的基础架构及各种专业环境控制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东数西算”项目中提供节能技术。

公司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表现良好。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400 亿元,同比增长 1710%,归母净利润 013 亿元,同比下降 5926%,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2021 年英维克实现营业收入 2228 亿元,同比增长 2971%,自 2017 年以来 CAGR 达3465%,主要是由于机房温控一些大项目验收确认,以及机柜温控节能产品收入增长。受益于整个行业的景气度,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增长 1286%,自 2017 年以来 CAGR达 2425%,主要源自数据中心及户外机柜空调业务的持续增长。

公司毛利率总体稳定,未来有望止跌回升。 2021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935%,同比下降950%,主要原因系上游原材料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净利率总体有所下降,销售净利率为 892%,同比下降 1585%。随着公司持续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技术平台得到复用,规模效应愈发显著,公司未来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蒸发冷却、液冷技术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储备充足,产品系列覆盖全面。 目前国内数据中心温控方式仍然以风冷、冷冻水为主,由于热密度、耗能的提升,传统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散热方式逐渐从传统风冷模式发展到背板空调、液冷等新型散热方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呈现出冷却设备贴近服务器、核心发热设备的趋势,液冷、蒸发冷却技术优势明显。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提升核心竞争力,温控系统不断优化。 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虽然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和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公司始终坚持加大研发力度,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英维克作为细分行业龙头,及时捕捉市场发展动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公司产品线丰富,方案灵活凸显竞争优势。 英维克的机房温控节能产品主要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机房、高精度实验室等领域的房间级专用温控节能解决方案,用于对设备机房或实验室空间的精密温湿度和洁净度的控制调节。其中包括 CyberMate 机房专用空调&实验室专用空调、iFreecooling 多联式泵循环自然冷却机组、XRow 列间空调、XFlex 模块化间接蒸发冷却机组、XStorm 直接蒸发式高效风墙冷却系统、XSpace 微模块数据中心、XRack 微模块机柜解决方案、XGlacier 液冷温控系统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的产品直接或通过系统集成商提供给数据中心业主、IDC 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历年来公司已为腾讯、阿里巴巴、秦淮数据、万国数据、数据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用户的大型数据中心提供了大量高效节能的制冷产品及系统。此外,英维克还提供机柜温控节能产品主要针对无线通信基站、储能电站、智能电网各级输配电设备柜、电动 汽车 充电桩、ETC 门架系统等户外机柜或集装箱的应用场合提供温控节能解决方案,以及用于智能制造设备的机柜温控产品。

(二)佳力图:运营商市场企稳互联网市场突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精密环境温控龙头,打造恒温恒湿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以及其他恒温恒湿等精密环境,公司客户涵盖政府部门以及通信、金融、互联网、医疗、轨道交通、航空、能源等众多行业。公司产品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等知名企业。目前,公司拥有精密空调设备、冷水机组两大类产品,十三个系列产品线,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的优势在行业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同时公司依托在环境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数据中心提供节能改造服务。

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净利润有所下滑。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122 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下降 3668%,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2021 年佳力图实现营业收入 667 亿元,同比增长 668%,自 2017 年以来CAGR 达 973%,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下滑 2635%,2021 年,公司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影响导致利润下滑,(1)南京疫情停工待产、限电限产、疫情延时交付验收的各种困难;(2)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机房空调市场竞争较激烈;(3)原材料价格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原材料成本占公司营业成本平均比例达 70%以上,是公司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铜、镀锌钢板在 2021 年度一直呈现上涨趋势,采购价格较 2020 年上涨了 20%-40%,导致公司成本呈现大比例增长。

图 17 公司受多因素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单位:%)

公司精密环境领域产品丰富,技术先进。 公司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以及其他恒温恒湿等精密环境,公司客户涵盖政府部门以及通信、金融、互联网、医疗、轨道交通、航空、能源等众多行业。公司产品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等知名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精密空调设备、冷水机组两大类产品,十三个系列产品线,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的优势在行业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同时公司依托在环境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数据中心提供节能改造服务。

研发投入不断投入,空调效率持续提升。 虽然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和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公司始终保持加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行业专家等机构、人士的合作,推动尖端理论研究和实践,依托现有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节能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快机房智能节能管理系统的研制,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加强在空调换热器效率提升、供配电技术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实力,全面提升公司在机房环境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能力。

公司核心技术不断凸显。 2021 年末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有 36 项,同时有包含带封闭式高效冷却循环的通信模块、数据中心冷冻站集中控制系统、机房空调 VRF 系统、CPU 液冷技术、VRF 技术在机房空调领域的初级应用等 28 项在研项目。

(三)其他节能相关公司情况

申菱环境是国内提供人工环境调控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服务场景数值中心、电力、化工、能源、轨道交通、环保、军工等领域。产品主要可分为数据服务空调、工业空调、特种空调三部分。公司是华为数据服务空调的主要供应商,与华为存在多年合作关系。除了华为业务的快速增长,也获得了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认可。此外,申菱环境在储能方面也有布局。

依米康致力于在通信机房、数据中心、智慧建设以及能源管理领域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从硬件到软件,从室内精密空调到室外磁悬浮主机,从一体机和微模块到大型数据中心的设计、生产和运维服务,助力客户面对能源和生态挑战。公司信息数据领域的关键设备、智能工程、物联软件、智慧服务四大板块业务均可为数据中心产业链提供产品及服务。

高澜股份是国内领先的纯水冷却设备专业供应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及控制系统起家,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各个环节电力电子装置。2020 年以来,通过企业并购,其新能源 汽车 业务收入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新能源 汽车 电子制造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均大幅上涨,合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到 4888%,首次超过纯水冷却设备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节能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导致供给端产能释放缓;

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

市场竞争加剧;

下游数据中心市场增速不及预期。

科创板被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自获批以来即被火速推进。6月27日共有10家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单日受理企业数量新高。目前,过会企业增至27家;受理企业达141家。这速度,跟点了火的窜天猴一样,噌噌噌的往上升。不仅投资者们跃跃欲试,创投机构也热血沸腾。这不,科创猫君了解到一家逾40家VC/PE入局,以908亿美元的金额高居美元融资榜首的芯片"独角兽"--澜起 科技 。

高额融资的背后反映出创投机构对芯片"独角兽"的热 捧。公开资料显示,澜起 科技 是一家从事研发并量产服务器内存接口芯片的企业。能让创投机构青睐有加,这个"独角兽"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1

DRAM市场规模总体向上

首先,先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内存接口芯片和DRAM是什么?

我们知道服务器有两大核心部件:CPU和DRAM内存。所谓的内存接口芯片就是服务器CPU存取内存数据的连接通路,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内存条,用来提升内存数据访问的速度及稳定性,满足服务器CPU对内存模组的大容量需求。

在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中,内存接口芯片贡献了9949%的营业收入。内存接口芯片直接面向DRAM存储器市场,要说公司业绩取决于DRAM市场行情也不为过。

DRAM是什么?DRAM属于易失性存储芯片,断电之后数据就会消失,我们最常说的系统内存就是DRAM。

根据技术规格的不同,DRAM可分为DDR系列、GPDDR系列、LPDDR系列等类别。简单点说,DDR/DDR3/DDR4/DDR5就是内存颗粒,而内存条就是把多颗颗粒一起嵌入板中而成,用于电脑等。目前,DDR和DDR2已经基本退出市场,而以DDR3、DDR4以及LPDDR系列为主,预计DDR5在2019年底实现量产。

2018年,DRAM的制程工艺处于1X/1Ynm阶段,预计1Znm以下制程要在2021年才大规模进入市场。1Xnm处于16-19nm之间,1Ynm处于14-16nm之间,1Znm处于12-14nm之间。数值越小说明相同芯片上可以放下的电子元件更多,能让晶体管运行速度变小,能耗变小的同时,降低单个芯片的制造成本。

DRAM的市场基本被三大寡头垄断,2019财年1季度,三星,海力士,美光 科技 这三大巨头市占率分别为427%、299%、23%。

近几年,云服务、数据中心一路发展壮大,推动DRAM的需求急剧上升。一时间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随后全球厂商们纷纷加大产量,2018年三星扩产8%,海力士无锡厂也小幅扩产,快速填补2017年残存的需求缺口,结果就是DRAM价格应声而落。2019财年以来,DRAM二季度的价格比一季度下降了30%。预计2020年左右前期库存和轻微的供大于求会一并消化完毕,重新达到平衡。2020年以后,5G和AI热潮到来,拉动半导体需求,叠加下一代制程的DRAM(1Znm)也将开始普及,整个DRAM市场供需关系会更加复杂,但规模总体向上的趋势是确定的。

2

净利润爆发式增长,2018年毛利率高增

澜起 科技 的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2017年及以前,公司以内存接口芯片和消费电子芯片为主。2017年剥离消费电子芯片业务后,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务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内存模组。

公司采用无晶圆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模式,只需负责芯片的电路设计与销售,生产、测试、封装等环节则外包。市场上,海思、高通、联发科、博通均采用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无需花费成本建立晶圆生产线,企业运行费用较低,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快速开发出相关产品。

公司营收保持稳健高速成长,净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5、1228、1758亿元,CAGR达4423%。实现归母净利润093、347、737亿元,同比增速23798%、27381%、11241%。

公司经营业绩高速成长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全球数据中心服务器内存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二是因为公司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被JEDEC(全球微电子产业的领导标准机构)采纳为国际标准,公司凭借在DDR4内存接口芯片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良好口碑,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三是剥离消费电子芯片业务后,公司更专注于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深耕。可以看到,公司内存接口芯片实现了销售额的快速提升,2016-2018年CAGR高达7704%,有力地推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2016-2018年,公司实现毛利率512%、5349%、7054%。2018年毛利率大幅提升是剥离消费电子业务所致。高毛利率也反应公司内存接口芯片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3

机遇与风险

澜起 科技 面临的机遇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大环境下旺盛的市场需求,二是公司市占率高,三是公司技术壁垒高企,护城河渐深。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心转移至中国,下游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逐步成熟的背景下,行业具有爆发增长的趋势,前景广阔。

目前,行业已经进入三足鼎立的状态,三巨头分别是澜起 科技 、IDT和Rambus。公司和IDT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市占率较为接近,Rambus占比则相对较小。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会愈强,而弱者只会愈弱。 商场如战场,在一个行业里面,独占鳌头的永远只有那两三个公司。 澜起 科技 已经位列全球前三,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较高的投资回报。

2016年至2018年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美元)

对于芯片设计企业来讲,人才和技术研发就是生命线。澜起 科技 的核心技术均系自主研发结果,公司每年的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均在15%以上。截至2019年4月1日,公司已获授权的国内外专利达90项,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39项。公司整体员工中70%以上为研发类工程师,且研发人员中50%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为公司持续的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澜起 科技 面临的挑战大概有以下三点,一是客户集中度较高,二是下游客户出货量下滑将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波动,三是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受下游DRAM市场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 科技 市占率合计超90%的影响,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2016-2018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018%、8369%和9010%。根据公司披露,公司主要客户是三星、海力士、海昌电子,如果公司产品开发策略不符合市场变化或不符合客户需求,则公司将存在不能持续、稳定地开拓新客户和维系老客户新增业务的可能,从而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根据下游客户(DRAM生产商)公开披露的资料及行业研究报告分析,DRAM市场规模预计在2019年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DRAM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处于下行周期。同时,受行业景气度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的总体出货量存在下滑的风险。如果DRAM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滑或回升不及预期,将有可能导致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同步出现下滑或增速放缓,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公司的主要晶圆代工厂为富士通和台积电,主要封测厂为星科金朋和矽品 科技 ,相关供应商在中国大陆外均有相关产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的销售区域覆盖中国大陆、亚洲、欧洲、美洲等地。2018年来自境外、国内、其他(地区)的营收分别为1107亿元、568亿元、083亿元。其中,来自美国地区的营收占总收入比为453%、658%、322%。

美国于2018年3月22日公布计划对中国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其后中国也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近一年来中美双方就经贸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截至2019年6月29日,中美双方元首会晤,美方表示将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但具体贸易协议仍未未达成。鉴于集成电路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分工合作行业,如果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有可能造成产业链上下游交易成本增加,下游需求受限,上游供给不畅,从而有可能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4

澜起 科技 市值大概有多少

澜起 科技 充分享受了2017-2018年两年下游DRAM行业高速增长的红利,现在摆在公司面前的是下游景气度下滑、产品价格下降将带来公司内存接口芯片需求的下降。

是争取做到成本领先,还是寻找新的增长点呢?目前来看,津逮服务器占收入比仍然只有05%左右,人工智能芯片研发项目才刚刚起步。看来,摆脱产品结构单一,寻找新的增长点,澜起 科技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话说,如果每台电脑都像苹果公司新推出的Mac Pro那样配12个DDR4 DIMM插槽。对,没错,就是那个被调侃的刨丝器!1配12!下游DRAM市场需求妥妥的暴增,将会带动澜起 科技 的业绩爆发,但前提是"刨丝器"热销。"刨丝器"能引起抢购潮吗?科创猫君觉得,理想很远大,现实有点骨感23333。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研发并量产服务器内存接口芯片的主要包括3家公司,分别为澜起 科技 、IDT和Rambus。IDT是一家为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类行业提供组合信号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公司,曾是美国上市公司,2019年1季度被瑞萨电子收购。Rambus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公司,同时提供安全研发、高级LED照明设备和显示器以及拟真移动媒体领域的产品与服务。总体上看,澜起 科技 和IDT在内存接口芯片市场占有率较为接近,Rambus占比则相对较小。

国内公司中暂无与澜起 科技 在业务模式、产品种类上均完全可比的竞争对手。考虑到科创板的特点及Rambus内存接口芯片业务占比较低等因素,选取A股IC设计公司全志 科技 、东软载波、纳思达、汇顶 科技 、欧比特、圣邦股份、中颖电子、和紫光国微作为可比公司对其进行估值。目前,可比A股上市公司股价对应2019年PE平均为4035倍。

预计澜起 科技 2019-2021年营业收入为2081、2472、2934亿元,净利润875、1015、1174亿元。

采用相对估值法,以国内行业平均PE(2019E)4035计,澜起 科技 市值353亿元,除以总股本113亿股,得到澜起 科技 的合理估值为3124元/股。

若剔除国内行业企业PE(2019E)最高值紫光国微PE(2019E)656、圣邦股份PE(2019E)656、最低值纳思达PE(2019E)193、则行业平均PE(2019E)3446。以行业平均PE(2019E)3446计,澜起 科技 市值301亿元,除以总股本113亿股,得到澜起 科技 的合理估值为2664元/股。

据以上,预计澜起 科技 的询价区间为2664-3124元/股。

很多同学在选择服务器的时候,往往都比较纠结是选腾讯云的服务器呢?还是选阿里云的服务器?两家的服务器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价格上会相差多少呢?今天我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希望对大家的选择有帮助。
首先先介绍一下两家的优势:
腾讯云有7大优势:
1、全面:腾讯云 CVM 为您提供全面广泛的服务内容(多地域多可用区、多种机型配置)
2、d性:致力于打造业界最为d性的云端服务器管理平台。
3、可靠:致力于打造业界最为可靠的云服务器。
4、极速:无论从用户 *** 作还是云服务器性能,都致力于提供极速便捷的服务。
5、安全:腾讯云提供多种方案保障云服务器安全,并提供备份及回滚机制的数据安全性。
6、易用:官方认证的丰富应用软件和运维工具,帮助您便捷运维,使您不再为管理工具烦恼。
7、节约:腾讯云提供多种计费方式,并简化传统运维工作,不仅价格合理,同时节约额外的 IT 投入成本。
阿里云的优势:
与普通的IDC机房或服务器厂商相比,阿里云提供的云服务器ECS具有高可用性、安全性和d性的优势。
1、高可用性:相较于普通的IDC机房以及服务器厂商,阿里云使用更严格的IDC标准、服务器准入标准以及运维标准,保证云计算基础框架的高可用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云服务器的高可用性。
2、安全性:阿里云通过了多种国际安全标准认证,包括ISO27001、MTCS等。安全合规性对于用户数据的私密性、用户信息的私密性以及用户隐私的保护力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3、d性:云计算最大的优势在于d性与灵活性。阿里云拥有在数分钟内创建出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所需要的IT资源的能力,保证了大部分企业在云上所构建的业务都能够承受巨大的业务量压力。
我个人的观点:
从服务角度来看:
业务出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响应程度来说,个人感觉腾讯云的响应程度更快一些。
从业务场景来看:
如果您是做音视频、游戏之类的业务,那肯定选择腾讯云要好一些。或者您的业务是直接搭建在小程序上的这种,选择腾讯云的话适配性要更高一点。
如果您是做电商业务或者大数据分析业务,肯定选择阿里云要更好一些,这些都是阿里的强项。
从价格来看:
腾讯云的价格相对阿里云来说要更低一些,优惠力度更大一些。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给大家总结了4月份部分服务器的价格对比,相比以前,4月的价格都上涨了,而且都没有三年的活动价格了。

服务器租用的费用一般几十块、几百块到好几千块都有,一般分为以下部分影响其标准计费。

地区:不同国家的IDC行业发展的成熟程度不一样,以美国为例,当地的带宽及服服器硬件是全球已发展国家最便宜的,但由于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较远,所以网络质素也受影响。

高防服务器(DDoS防护服务):高防服务器较一般服务器的价钱较高,这类服务器可全面防护各种网络层和应用层的DDoS攻击,以确保源站稳定可靠。

服务器种类: 主要分为三大种类,服务器(Dedicated Server)、云服务器(Cloud Server)及虚拟专用服务器(VPS),云服务器的一般较常用。

服务器配置:

带宽需求: 一般为5TB、10TB、20TB或不限带宽;带宽需求越高价钱越高,而带宽价格视乎地区而定。

CPU处理器:一般为单核、双核、四核、八核或以上;服务器的价钱会跟住CPU核数而上升。

内存(RAM):一般为1GB、2GB、4GB、8GB、16GB或以上,内存越高价钱越高。

硬盘(HDD): 以GB计或以TB计都有,由最低30GB到10TB或以上不等。

IP数目: 一般来说会有标配IP,但是一些企业需要多IP的话,可以额外购买,超出按个计算。

本人也是做IDC这块的,主要负责销售全球服务器市场,如果你这边还有什么IDC问题或者需要,可以进我主页资料网站或者私信我都可以!

租一台服务器要多少钱?加速云-20年专注于数据中心业务的IDC服务提供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这是企业选择服务器租赁或服务器托管时最关心的问题。现在,为了使网站更安全,不涉及其他网站,企业将选择独立的IP主机,享受独立的IP资源。但是购买主机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它可能会选择服务器托管或租赁。那么,租用服务器要花多少钱呢?
首先,解释什么是服务器租赁。所谓的服务器租赁是指用户不需要单独购买独立的服务器,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希望服务器租户提出硬件配置要求,IDC根据需求相应的配置,并提供服务器运行机房和网络带宽,实现用户独家专用高性能服务器。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服务器的产权。从服务器租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用户租赁服务器时,服务器的产权属于服务提供商,但现在许多企业开展租赁服务器产权优惠活动,一般用户租赁一年后,服务器产权属于用户,只要第二年支付托管费。建议根据租赁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是否需要产权。如果您选择租用服务器获得产权,建议在租赁前与IDC提供商签订合同,以避免不良服务提供商在租赁合同到期后更换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加速云作为一个正式的服务提供商,自然不会纵容圈子里的不良氛围,在签订合同之前就会清楚地解释产权问题。
现在是服务器的价格。服务器租赁费用于选择的机房线路(单线、双线和多线)。服务器配置。带宽的选择等限制,一般来说,中国联通的成本相对较低,普通配置每年约4000~5000元;其次是电信,每年约5000~6000元;最后是双线机房。由于双线机房带宽成本高,成本略高于电信和网通,普通配置每年约7000~8000元。
最后,加速云提示您租用服务器时要注意的问题。
1服务器带宽下服务器月租年租的价格。
2服务器租赁时提供的测试IP测试提供IP周边同段的IP。
3必须签订服务器租赁合同,特别是选择服务器租赁产权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检查租户是否提供免备案服务,一般正规IDC商都是免费帮助域名备案的。
5咨询对方在服务器无法连接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免费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否完善等。
对于服务器租户的选择,加速云值得信赖,加速云作为国内顶级互联网基础应用服务提供商,拥有自己的独立机房和产权,拥有双线服务器,拥有5个大型机房,满足时代发展和客户需求,在服务器托管和服务器租赁方面,具有多种优势,特别适用于网站运营质量要求高的用户。并拥有自己成熟的虚拟技术、虚拟主机租赁和vps主机稳定安全,推出自助站和智能站,节省您的站建设麻烦。经过一些客户的试用,它赢得了一致的好评。推出cdn加速。机柜租赁。带宽租赁。全球专线等业务,同时提供域名注册服务。

导语:服务器租用价格是大家比较重视的,现在idc行业机房有很多类型的,主机的配置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不同配置的服务器在租用的过程中收费是不一样的,高配置的服务器租用价格肯定会偏高一些,反之,如果服务器的配置较为简单,或者配置相对来说低一些,租用价格就会相对偏低。
第二,服务器的机房不一样,它的租用价格也是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租用服务器之前,要先考虑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然后再选择相应的租用。
第三,双线服务器在租用的时候会贵一些,普通的可能是几千元到上万元,但是稍微更好一些的在租用的时候价格往往就会更贵。不过在租用的时候其实便宜的三四千也有,贵的大概就是前面说到的七八千或者是上万元。但是对于一般的使用来说其实三四千元的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租用太贵的。
最后,关于租用服务器,建议大家在租用之前首先看自己的实际需求是什么,如果使用要求不是很高,可以租用那种普通的,价格在三四千元左右的就可以满足需求了,不一定非要追求七八千元甚至是上万元的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66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 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