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服务器一直被ddos攻击,怎么办?

为什么服务器一直被ddos攻击,怎么办?,第1张

原因很简单服务器的安全防护差,没有预防措施,被攻击后备用服务器不足,源头不能够及时排查出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DDOS攻击的特性就是较为隐蔽,分布式对服务器的网络进行攻击的时候,安全员很难做出排查,面对虚假和网络Ip请求,很难做出判断是否是正常的请求。这些都是导致服务器经常被DDOS攻击的原因。

但是做好以下这几点既可以提高服务器的运营管理,又可以防护DDOS攻击。

1,对服务器的网络进行彻底的梳理排查,捋清楚服务器的每一条网络输入口,遇到攻击的时候可以避免排查难度,精准定位被攻击的服务器。

2,加强网络的防火墙,对于非法和欺骗性IP的请求做出网络阻断的设计,限流或者直接加入黑名单。

3,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尽量避免共用一个网络,分布部署服务器部署,尽量做到单线对接服务器,面对DDOS攻击的时候,也有备用的服务器进行应对。

4,安装入侵的请求的检测软件,让虚拟IP和高频多发的请求直接拦截在门下。

5,对于服务器数据和资源进行加密处理,至少保证在被攻击的情况下信息的安全问题。

6,当然也可以选择像阿里,腾讯云,百度云这样的服务器云平台进行服务器托管,至少安全问题的防护是可以说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值得信任。

机房管理人员应对DDoS攻击措施
如果用户正在遭受攻击,他所能做的抵御工作将是非常有限的。
(1)检查攻击来源,通常黑客会通过很多假IP地址发起攻击,此时,用户若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真IP哪些是假IP地址,然后了解这些IP来自哪些网段,再找网管理员将这些机器关闭,从而在第一时间消除攻击。如果发现这些IP地址是来自外面的而不是公司内部的IP的话,可以采取临时过滤的方法,将这些IP地址在服务器或路由器上过滤掉。
(2)找出攻击者所经过的路由,把攻击屏蔽掉。若黑客从某些端口发动攻击,用户可把这些端口屏蔽掉,以阻止入侵。不过此方法对于公司网络出口只有一个,而又遭受到来自外部的DDoS攻击时不太奏效,毕竟将出口端口封闭后所有计算机都无法访问internet了。
(3)最后还有一种比较折中的方法是在路由器上滤掉ICMP。虽然在攻击时他无法完全消除入侵,但是过滤掉ICMP后可以有效的防止攻击规模的升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攻击的级别。
一般的数据中心机房都配备硬件防火墙。但是针对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而言,这个硬件防火墙普通情况下是没有为企业用户的服务器进行防护的,只是对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本身的网络核心设备进行防护。根据DDoS攻击的原理和类型,根据DDoS攻击的流量,也同时根据机房所配备的硬件防火墙的功能和过滤带宽,1G-3G的流量机房本身及上游的运营商还是能把这个流量转移掉的。只是如果是机房里的某个企业用户的服务器受到DDoS攻击,机房管理人员所能做的,也就是把这个受到攻击的服务器IP关掉,或者是把受攻击的服务器的网线拔掉。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的办法。
数据中心机房如何加强防范DDoS攻击
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本身是提供服务器托管业务的,如何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很有必要的。试想,你的服务器花了钱托管到某个数据中心机房,但是这个数据中心机房在你的服务器受到DDoS攻击的时候也无能为力只能牺牲你的服务器的时候,你剩下的只有失望。
在机房管理的角度,不仅仅是在机房里的企业用户服务器受到DDoS攻击了之后才去考虑我是否应该升级硬件防火墙。为了更好的预防和防范DDoS攻击,也为了能给企业用户一个安全的保障,机房在综合了受攻击的次数和流量统计后,也是必须去考虑升级硬件防火墙的,甚至可以临时把受攻击的服务器通过硬件防火墙进行防护。
如果你需要用户单独去花费几十万去增加一个千兆以上的硬件防火墙,用户会想,我为什么不能多花几万去选择一个更好服务的数据中心机房。
其实,DDoS攻击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数据中心机房来说,升级硬件防火墙是一大成本问题。为了保障自己的服务器的安全,在数据中心机房无法对硬件防火墙进行升级的时候,用户本身也只能采用其他的方式去防范。
用户如何加强防范DDoS攻击
(1)定期扫描
要定期扫描现有的网络主节点,清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对新出现的漏洞及时进行清理。骨干节点的计算机因为具有较高的带宽,是黑客利用的最佳位置,因此对这些主机本身加强主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连接到网络主节点的都是服务器级别的计算机,所以定期扫描漏洞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在骨干节点配置防火墙
防火墙本身能抵御DDoS攻击和其他一些攻击。在发现受到攻击的时候,可以将攻击导向一些牺牲主机,这样可以保护真正的主机不被攻击。当然导向的这些牺牲主机可以选择不重要的,或者是linux以及unix等漏洞少和天生防范攻击优秀的系统。
(3)用足够的机器承受黑客攻击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应对策略。如果用户拥有足够的容量和足够的资源给黑客攻击,在它不断访问用户、夺取用户资源之时,自己的能量也在逐渐耗失,或许未等用户被攻死,黑客已无力支招儿了。不过此方法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平时大多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和目前中小企业网络实际运行情况不相符。
(4)充分利用网络设备保护网络资源
所谓网络设备是指路由器、防火墙等负载均衡设备,它们可将网络有效地保护起来。当网络被攻击时最先死掉的是路由器,但其他机器没有死。死掉的路由器经重启后会恢复正常,而且启动起来还很快,没有什么损失。若其他服务器死掉,其中的数据会丢失,而且重启服务器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公司使用了负载均衡设备,这样当一台路由器被攻击死机时,另一台将马上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削减了DDoS的攻击。
(5)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即在路由器上过滤假IP……只开放服务端口成为目前很多服务器的流行做法,例如>DDOS是带宽流量攻击对方利用网络流量来堵塞你的服务器网络从而导致用户无法访问的情况遇到这种攻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网站完全打不开而防御DDOS最主要是靠的硬防硬防越大防御能力也就越强 目前国内硬防比较好的比如杭州超级盾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要明白的是防御只是减少了攻击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是从根本上杜绝了攻击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要找到攻击者,双方协商解决。

事先你要了解你的网站是如何被攻击的。下面这四种是常规的攻击方式:
1,流量攻击,就是我们常说的DDOS和DOS等攻击,这种攻击属于最常见的流量攻击中的带宽攻击,一般是使用大量数据包淹没一个或多个路由器、服务器和防火墙,使你的网站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打开。但是这种攻击成本都会很高,所以遇到这样的攻击的时候大家不要惊慌,另外可以试试防御系统,这样的话攻击不会主要针对你的网站。
2, CC攻击,也是流量攻击的一种,CC就是模拟多个用户(多少线程就是多少用户)不停地进行访问那些需要大量数据 *** 作(就是需要大量CPU时间)的页面,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CPU长时间处于100%,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连接直至就网络拥塞,正常的访问被中止。而CC攻击基本上都是针对端口的攻击,以上这两种攻击基本上都属于硬性流量的攻击, 下面说一下针对数据库的安全进行的一些攻击。
3,破坏数据性的攻击,其实这里说的也就不算是硬性的攻击了,这种是拿到网站的管理权限后可以对页面的内容进行修改,这样的入侵对于网站来说是致命性的,不仅搜索引擎会降权,还会丢失大量的用户。降低这样的入侵带来的危害需要经常备份网站数据和网站关键程序,最好打包到本地电脑里;做好关键文件的权限设置;网站最好采用全静态页面,因为静态页面是不容易被黑客攻击的;ftp和后台相关密码不要用弱口令
4,挂马或者挂黑链,这种不会像第二种危害那么大,但是也是不容忽视的,搜索引擎一旦把你的网站视为木马网站就会被封杀甚至还会列入黑名单,所以问题也不可以忽视。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
1、修改网站后台的用户名和密码及后台的默认路径。
2、更改数据库名,如果是ACCESS数据库,那文件的扩展名最好不要用mdb,改成ASP的,文件名也可以多几个特殊符号。
3、接着检查一下网站有没有注入漏洞或跨站漏洞,如果有的话就相当打上防注入或防跨站补丁。
4、检查一下网站的上传文件,常见了有欺骗上传漏洞,就对相应的代码进行过滤。
5、尽可能不要暴露网站的后台地址,以免被社会工程学猜解出管理用户和密码。
6、写入一些防挂马代码,让框架代码等挂马无效。
7、禁用FSO权限也是一种比较绝的方法。
8、修改网站部分文件夹的读写权限。
9、如果你是自己的服务器,那就不仅要对你的网站程序做一下安全了,而且要对你的服务器做一下安全也是很有必要了!
如果攻击很严重,可以进行网络报警,网上有很详细的资料。就不细说了。

现在网络上面流传的攻击方式有3种,DDOS攻击、、CC攻击、ARP攻击等。
1、DDOS攻击
如果是ddos攻击的话,危害性最大。原理就是想目标网站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占用其带宽。
解决方式:一般的带宽加防火墙是没有用的,必须要防火墙与带宽的结合才能防御。流量攻击的不同,你制定的防火墙开款资源也不同。比如10G的流量要20G的硬件防火墙加上20G的带宽资源。
2、CC攻击
cc攻击的危害性相比上面的这种来说,要稍微大一些。一般cc攻击出现的现象是Service Unavailable 。攻击者主要利用控制机器不断向被攻击网站发送访问请求,迫使IIS超出限制范围,让CPU带宽资源耗尽,到最后导致防火墙死机,运营商一般会封这个被攻击的IP。
针对cc攻击,一般拥有防cc攻击的软件空间,在很多VPS服务器上面租用,这种机器对于防cc的攻击会有很好的效果。
耀磊数据-美国DP高防防攻击效果就是强,10-200G真实防御,不同于市场上的虚假防御,8台金盾防火墙,400G带宽支持,防止一切DDOS攻击,可以开启CC防御。电信+联通+移动线路接入,降低延迟,国内访问更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702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 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