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自动化运维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自动化运维,第1张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自动化运维

互联网上有两大主要元素"内容和眼球","内容"是互联网公司(或称ICP)提供的网络服务,如网页、游戏、即时通信等,"眼球"则是借指海量的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公司的内容往往分布在多个或大或小的IDC中,越来越多的"眼球"在盯着ICP所提供的内容,互联网公司进行内容存储的基础设施也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为了保障对内容的访问体验,互联网公司需要在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省份/城市批量部署业务服务器用以对外提供服务,并为业务模块间的通信建立IDC内部网络、城域网和广域网,同时通过自建CDN或CDN专业服务公司对服务盲点进行覆盖。因此随着业务的增长,运维部门也显得愈发重要。他们经过这些年的积累,逐步形成了高效的运维体系。本文将结合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经验,重点针对IT基础设施的新一代自动化运维体系展开讨论。

一、运维的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人人皆运维

在早期,一个公司的IT基础设施尚未达到一定的规模(通常在几台到几十台机器的规模),不一定有专门的运维人员或部门,运维的工作分担在各类岗位中。研发人员拥有服务器权限,自己维护和管理线上代码及业务。

● 第二个阶段:纵向自动化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IT基础设施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量级(通常在上百台至几千台机器的规模),开始有专门的运维人员,从事日常的安装维护工作,扮演"救火队员",收告警,有运维规范,但运维主要还是为研发提供后置服务。

这个阶段已经开始逐步向流程化处理进行过渡,运维部门开始输出常见问题处理的清单,有了自己业务范围适用的自动化脚本,开始利用开源软件的拼装完成大部分的工作。

具体表现为:各产品线有自己编写的脚本,利用如SVN+puppet或chef来完成服务器的上线和配置管理等工作。

● 第三阶段:一切皆自动

在互联网化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黑马团队应运而生,都曾有过短时间内用户访问量翻N倍的经历。在流量爆发的过程中,ICP的互联网基础服务设施是否能够很好的跟进,直接决定了业务内容能否满足海量用户的并发访问。

与此同时,运维系统需要足够地完善、高效、流程化。谷歌、腾讯、百度和阿里等规模的公司内一般都有统一的运维团队,有一套或多套自动化运维系统可供参照,运维部门与开发部门会是相互平行的视角。并且也开始更加关注IT基础设施在架构层面的优化以及超大规模集群下的自动化管理和切换(如图1所示)。

图1大型互联网公司IT基础设施情况概览

二、BAT(百度、阿里、腾讯)运维系统的分析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腾讯(以下简称:BAT)所提供的主要业务内容不同,IT架构不同,运维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关注点。

1腾讯运维:基于ITIL的运维服务管理

预计到2015年腾讯在全国将拥有60万台服务器。随着2012年自动化部署实践的成功,目前正在进行自动化验收的工作。在网络设备方面,后续将实现从需求端开始的全自动化工作:设备清单自动生成->采购清单自动下发->端口连接关系、拓扑关系自动生成->配置自动下发->自动验收。整个运维流程也已由初期的传统IT管理演进到基于ITIL的服务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腾讯基于ITIL的运维服务管理

2阿里运维系统:基于CMDB的基础设施管理+逻辑分层建模

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配置管理数据库(以下简称:CMDB),将IT基础架构的所有组件存储为配置项,维护每个配置项的详细数据,维护各配置项之间的关系数据以及事件、变更历史等管理数据。通过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中央存储库,CMDB可以为企业了解和管理数据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保障。同时,CMDB与所有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流程都紧密相联,支持这些流程的运转、发挥配置信息的价值,同时依赖于相关流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实现IT服务支持、IT运维以及IT资产管理内部及三者之间的流程整合与自动化。在实际的项目中,CMDB常常被认为是构建其它ITIL流程的基础而优先考虑,ITIL项目的成败与是否成功建立CMDB有非常大的关系。

3百度自动化运维:部署+监控+业务系统+关联关系

百度主要面临的运维挑战包括:突发的流量变化、复杂环境的关联影响、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以及运维效率、运维质量、成本之间的平衡等等。百度的运维团队认为,当服务器规模达到上万台时,运维视角需要转为以服务为粒度。万台并不等于"百台100";机器的运行状态,也不再代表业务的工作状态;运维部门为研发提供前置服务,服务与服务之间关系也随着集群的扩大逐渐复杂起来。

图3百度自动化运维技术框架

百度的自动化运维技术框架,划分为部署、监控、业务系统、关联关系四大部分,整个框架更多突出了业务与IT基础设施的融合,注重"关联关系"的联动。所谓关联关系,主要是指任务与任务之间的时序依赖关系、任务与任务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任务与资源之间的引用依赖关系,分别对应到任务调度、数据传输、资源定位的服务流程中,形成了多条服务链。

关联关系的运维与业务较强相关,需要有一套系统能够理清楚关系的全貌,从而在复杂的服务链上,定位运行所在的环节,并在发生故障时预估影响范围,及时定位并通知相应的部门。在这样的一套系统中,自动化监控系统非常重要。百度的技术监控框架,主要通过数据采集、服务探测、第三方进行信息收集,进行监控评估后交给数据处理和报警联动模块处理,通过API接口进行功能扩充(如图4所示)。

图4百度自动化技术监控框架

其实无论是BAT等互联网企业还是其他行业的企业,在IT建设中都会遵循IT基础架构库(ITIL)或ISO20000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采用自动化IT管理解决方案以实现重要的业务目标,如减少服务中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IT效率等等。随着ISO20000、ITIL v30的发布和推广,两者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某种标准。在当今企业IT管理领域,对两个标准有着很迫切的需求。特别是ISO20000的认证要求,已经成为企业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ITIL v30包含了对IT运维从战略、设计到转换、运营、改进的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相关方案往往覆盖了多个领域和多个产品,规划实施和工具的选择会比较纠结。如果选择开源的工具,从CMDB开始就会遇到很多的开发工作,对于很多注重成本收益比的企业,可以参考,但由于无法保证性能与效果并不一定适用。因此,成熟的商业方案会是更好的选择。

最新的iMC V7版本,围绕资源、用户、业务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发布了SOM服务运维管理(基于ISO20000、ITIL标准)等组件,增加了对服务器的管理,能很好的满足更多互联网化的场景需求。

通常认为,一个高效、好用的配置管理数据库一般需要满足6条重要标准,即联合、灵活的信息模型定义、标准合规、支持内置策略、自动发现和严格的访问控制。企业IT基础架构的元素类型、管理数据的类型往往有较多种,如网络设备、服务器、虚拟机等,因此对于多种信息的存储需要有合适的联合的方法。虽然 iMC智能管理平台在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方面已经能够较好的的满足,但是随着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虚拟机正越来越多的成为IT基础架构的一大元素。因此,针对这一需求华三通信基于CAS CVM虚拟化管理系统,对服务器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等更细节的重要资源以及虚拟机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与BAT不同,华三通信的网管软件面向全行业,目前虽然没有对域名管理等特殊资源的'管理,但是能够通过API接口等方式与特有系统进行联动,进而满足定制化运维的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化的场景中,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实现很多定制化的对接需求,例如,iMC+WSM组件与国内某大互联网公司自有Portal系统进行了对接,打通了iMC工具与用户自有运维平台,很好的实现了架构融和。另外,与阿里的逻辑分层建模相似,H3C "iMC+CAS"软件体系在上层也做了很多的逻辑抽象、分层,形成了诸多的模块,也即是大家看到的各种组件。

三、网络自动化运维体系

"哪怕是一个只有基础技术能力的陌生人,也能做专业的IT运维;哪怕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运维人员,也能够带队完成中小型机房节点的建设,并负责数百至上千台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工作"--这是一些公司对自己IT运行维护水平的一个整体评价。看似有些夸大的嫌疑,但实际上依托于强大的IT运维系统,国内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公司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一标准。

这些企业都经历了运维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运维部门曾经也是被动的、孤立的、分散的"救火队"式的团队,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IT系统架构逐渐走向标准化、模型化,运维部门建立了完整的设备、系统资源管理数据库和知识库,包括所有硬件的配置情况、所有软件的参数配置,购买日期、维修记录,运维风险看板等等,通过网管软件,进行系统远程自动化监控。运维过程中系统会收集所有的问题、事件、变更、服务级别等信息并录入管理系统,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一套趋向自动化的运作支撑机制。按照云计算的体系架构,在这样一套系统中,主要的IT资源包括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近些年随着网络设备厂商的推动,网络设备管理方面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十足的发展。

总结来看,一个企业在进行互联网化的建设初期,就需要考虑到随着用户访问量的增加,资源如何进行扩展。具体可以细化为规划、建设、管理、监控、运维五个方面。

1规划模型化

为了确保后续业务能够平滑扩容,网管系统能够顺利跟进,互联网企业一般在早期整体系统架构设计时便充分考虑到标准化、模型化,新增业务资源就好比点快餐,随需随取。

标准化:一是采用标准协议和技术搭建,扩展性好,使用的产品较统一,便于管理;二是采用数据中心级设备,保证可靠性、灵活性,充分考虑业务系统对低时延的要求。

模型化:基于业务需求设计网络架构模型,验证后形成基线,可批量复制,统一管理,也适宜通过自动化提高部署效率、网管效率。

图5常见互联网IDC架构

2建设自动化

互联网IT基础设施具备批量复制能力之后,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提高上线效率。在新节点建设过程中,3~5人的小型团队即可完成机房上线工作。例如某互联网公司某次针对海外紧急业务需求,一共派遣了2名工程师到现场进行设备安装部署和基本配置,而后通过互联网链路,设备从总部管理系统中自动获取配置和设备版本,下载业务系统,完成设备安装到机房上线不超过1周时间。

要达到自动化运维的目标,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批量复制和自动化上线两个方面(如图6所示)。

批量复制:根据业务需要,梳理技术关注点,设计网络模型,进行充分测试和试点,输出软、硬件配置模板,进而可进行批量部署。

自动化上线:充分利用TR069、Autoconfig等技术,采用零配置功能批量自动化上线设备,效率能够得到成倍提升。

图6批量配置与自动化上线

○ Autoconfig与TR069的主要有三个区别:

○ Autoconfig适用于零配置部署,后续一般需要专门的网管系统;TR069是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不仅在初始零配置时有用,后续还可以一直对设备进行监控和配置管理、软件升级等。

○ Autoconfig使用DHCP与TFTP--简单,TR069零配置使用DHCP与>

互联网是:

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做两件事,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

Internet使用一种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这种语言分两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和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间协议)sure网络营销理论。

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简单说就是数据。

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协议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以 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2)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IP协议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

3)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路由)进行传输,由于路径不同,加上其它的原因,可能出现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甚至重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由TCP协议来处理,它具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 必要时还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简言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可以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 广告宣传和购物。互联网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网民的工作与学习。

互联网在现实的应用很广泛,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大家用它来聊天,了解资讯,购物等种种,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产品宣传,因此也促使了一些新兴行业的诞生,例如网络营销等等,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改变。

扩展资料

实际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另一个推动 Internet发展的广域网是NSF网,它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目的是连接全美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100多所美国大学共享它们的资源。NSF网也采用TCP/IP协议,且与Internet 相连。

ARPA网和NSF网最初都是为科研服务的,其主要目的为用户提供共享大型主机的宝贵资源。随着接入主机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还陆续在Internet上开展了商业活动。

随着Internet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使Internet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全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互联网

目前比较流行的就是C/S 架构,简单的讲就是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服务,如WEB,FTP,DNS等,
客户机根据需要去相应的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上查询服务,服务器作出相应的而响应,如果安全的话就要提供响应的密码帐户,并且采用加密协议传输密码和密文。
采用C/S架构可以集中管理,方便了管理维护,减少了带宽流量和维护成本。
我个人理解,希望能够帮到你

网站设计八步骤
由于目前所见即所得类型的工具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方便,所以制作网页已经变成了一件轻松的工作,不像以前要手工编写一行行的源代码那样。一般初学者经过短暂的学习就可以学会制作网页,于是他们认为网页制作非常简单,就匆匆忙忙制作自己的网站,可是做出来之后与别人一比,才发现自己的网站非常粗糙,这是为什么呢?常言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建立一个网站就像盖一幢大楼一样,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自己特定的工作流程,你只有遵循这个步骤,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来,才能设计出一个满意的网站。
一、确定网站主题
网站主题就是你建立的网站所要包含的主要内容,一个网站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特别是对于个人网站,你不可能像综合网站那样做得内容大而全,包罗万象。你没有这个能力,也没这个精力,所以必须要找准一个自己最感兴趣内容,做深、做透,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网站的主题无定则,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任何内容都可以,但主题要鲜明,在你的主题范围内内容做到大而全、精而深。
二、搜集材料
明确了网站的主题以后,你就要围绕主题开始搜集材料了。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自己的网站有血有肉,能够吸引住用户,你就要尽量搜集材料,搜集得材料越多,以后制作网站就越容易。材料既可以从图书、报纸、光盘、多媒体上得来,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然后把搜集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为自己制作网页的素材。
三、规划网站
一个网站设计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设计者的规划水平,规划网站就像设计师设计大楼一样,图纸设计好了,才能建成一座漂亮的楼房。网站规划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网站的结构、栏目的设置、网站的风格、颜色搭配、版面布局、文字的运用等,你只有在制作网页之前把这些方面都考虑到了,才能在制作时驾轻就熟,胸有成竹。也只有如此制作出来的网页才能有个性、有特色,具有吸引力。如何规划网站的每一项具体内容,我们在下面会有详细介绍。 四、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尽管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并不会影响你设计网页的好坏,但是一款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软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页制作涉及的工具比较多,首先就是网页制作工具了,目前大多数网民选用的都是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工具,这其中的优秀者当然是Dreamweaver和Frontpage了,如果是初学者,Frontpage2000是首选。除此之外,还有编辑工具,如Photoshop、Photoimpact等;动画制作工具,如Flash、Cool 3d、Gif Animator等;还有网页特效工具,如有声有色等,网上有许多这方面的软件,你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五、制作网页
材料有了,工具也选好了,下面就需要按照规划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了,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一定要按照先大后小、先简单后复杂来进行制作。所谓先大后小,就是说在制作网页时,先把大的结构设计好,然后再逐步完善小的结构设计。所谓先简单后复杂,就是先设计出简单的内容,然后再设计复杂的内容,以便出现问题时好修改。在制作网页时要多灵活运用模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六、上传测试
网页制作完毕,最后要发布到Web服务器上,才能够让全世界的朋友观看,现在上传的工具有很多,有些网页制作工具本身就带有FTP功能,利用这些FTP工具,你可以很方便地把网站发布到自己申请的主页存放服务器上。网站上传以后,你要在浏览器中打开自己的网站,逐页逐个链接的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然后再上传测试。全部测试完毕就可以把你的网址告诉给朋友,让他们来浏览。
七、推广宣传
网页做好之后,还要不断地进行宣传,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它,提高网站的访问率和知名度。推广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到搜索引擎上注册、与别的网站交换链接、加入广告链等。
八、维护更新
网站要注意经常维护更新内容,保持内容的新鲜,不要一做好就放在那儿不变了,只有不断地给它补充新的内容,才能够吸引住浏览者

互联网是一个比较笼统和模糊的的概念,特别是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媒体方面,从项目立项到技术开发,再到后面的运营推广,这些流程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下面是互联网创业详细流程。
一,初步立项:
在立项前我增加了“初步立项”这一步骤,是为了说明:有些老板在“想做”和“何时做”之间,总是处于一种徘徊状态,而这个徘徊期往往不短,结果很可能会错失掉好的时机。。。
换句话说,也就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老板 决策团队
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志是:做 or 不做 (做的话,继续向下)
二, 正式立项:
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就这个项目可以开始具体的工作开展了。
这个阶段,应该完成下面几个方面的方案:
1,产品定位与产品创意:(目标用户群体)
2,运营目标:(在互联网方面一般会用IP和PV以及用户数、浏览数等来数字化考核)
3,预算投入:(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少事)
4,运营方式/成本:(运营、运维、更新、推广、审核 等。成本)
5,盈利模式:(目前国内网站盈利模式普遍不清晰,但,总得有个大致方向)
其中,1和2是方向性问题,决定了你这个项目该向哪个方向去努力。3是资源性问题,4是 *** 作层面和后续发展的问题,在立项时也必须要考虑到。
当然第5点的盈利模式也很重要,不过对于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来说,盈利模式是在网站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的(例如现在的视频分享网站,盈利模式都还处于探索中)。
另外,预算投入是整个项目的前提。作为老板和项目主管,你必须要知道手里的钱,能够支持你把这个项目做多久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本预算”及“目标设定”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老板 决策团队 运营主管(coo)
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志是:“网站整体策划”通过认可。 (做的话,继续向下)
三,开始实施:
进行到这一步,就需要确定各职能部门人员了。有些懂技术的老板会亲自带队,而有些对互联网不太懂的老板会聘请首席运营官(coo)来负责这个项目的整理管理。
在这个阶段,一般由运营主管(coo)来负责招聘到以下人员:
1,策划(或产品)经理:主要是将项目主管和老板的大想法落实到细节部分的团队。如果项目主管是负责大脑的设计师,那么,策划产品团队就是负责整个网站神经系统的设计师。
2,开发部经理:负责网站核心架构的搭建,并带来团队进行产品的功能性开发。
3,设计部经理:负责网站相关的设计。
4,推广部经理:负责网站对外市场开拓。
5,编辑部:网站的更新、维护等日常运营功能。
在人员配置初步阶段,最好是先将各部门经理先招聘到位,然后再由各部门主管根据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配置人员及协调项目时间和进度。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
1,1和5这2个部门是同属于一个团队的(运营部),不光负责网站前期的策划,中期的项目协调,还要负责网站上线后的日常运营工作。而且这个工作是光荣而艰巨的(“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但是目前有很多公司,会专门设立产品部,来负责新产品的策划和开发,但是,往往是在开发完毕后,丢给(编辑)运营人员去运营。这样往往导致了很多不错的产品由于各种原因在推出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2和3一般情况下会整合为技术部。再加上负责服务器这边的运维部,一般由CTO来管理。
3,推广部一般会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团队来开展工作,但是一般也是由COO直接领导的。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运营主管(coo) 各部门主管
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志是:各部门主管人员到岗
四,产品原型:
原型设计:这主要是产品团队人员的事情了。在充分理解老板和coo的前提下,按照“网站整体策划”方案开展网站产品的细化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型设计。
原型设计一般会经历多次提案多次修改的过程。主要是将早期的“网站整体策划”中的各种文字描述具体细化成成品网站的一个过程。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运营主管(coo) 各部门主管
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志是:“产品原型”获得通过
五,开发 设计阶段:
到了这一部,一般由COO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度,各产品经理负责自己范围内产品的进度。设计和开发部经理配合协调,安排人力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和开发工作。具体过程就不多讲了。
其它部门:例如推广部、编辑部、客服部 等等运营人员会开始做网站上线前期的准备。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运营主管(coo) 设计开发部门 策划产品团队
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志是: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完成程度,达到了产品策划团队的要求。
六,内测:
这个阶段基本上是策划、开发、设计都基本上收工了,这个时候需要以运营团队为主、其它人员为辅,来进行网站的内部测试和内容填充等完善工作了。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团队所有人员
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志是:满足“网站整体策划”和“原型设计”的要求,达到上线标准。
七,公测/运营(推出):
到了这步,网站已经上线了。
这段时间主要工作是:处理bug,优化功能,内容填充 等。
八,运营:
舞台已经搭好,该轮到以(coo)运营团队为主的角色们来唱戏了。技术团队退后做日常维护工作。
九, 结果:
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其结果无非也就以下几种方式:
1,自力更生,做强做大。(例:华军、chinaz等)
2,找风投。拿出部分股权换取风投资金,让自己前期的投入得以套现。(例:优酷,酷6等)
3,被收购。拿出大部分股权换取资金,带着利润套现。(例:51com等)
4,上市。路漫漫其修远。(例:SOHU,SINA,网盛等)
补充:
1,这个步骤只适合从0开始的互联网创业者使用,所以我省略了不少非核心的步骤。特别是大公司里面,一个产品从策划到推出,涉及的部门太多,造成巨大的沟通成本。。。
2,希望大家在做互联网创业时,不要太乐观,太乐观的话自己死掉了都不知道是咋死的。。。同样也不应太悲观,因为互联网处处是机会。。。
3,希望大家能谨慎的做好前期的准备。。。套用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71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 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