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块硬盘。其中一块为系统盘,转换成动态盘后变成了简单卷。我怎么才能跟另外2个动态磁盘组建RAID5。

有3块硬盘。其中一块为系统盘,转换成动态盘后变成了简单卷。我怎么才能跟另外2个动态磁盘组建RAID5。,第1张

换一块同样的就行了,换盘后硬件RAID一般会自动重建的。
加入一个40G空磁盘,进入系统打开Intel (R)Matrix Storage Console 对话框,点击“恢复RAID1数据保护”前的图标。然后再点击“现在就重建RAID卷”。 查看硬驱和RAID状态提示“一个RAID卷正在重建”。 重建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等到提示“所有的硬驱和RAID卷均正常”,表示RAID1已恢复。
注意:两个容量不一样的硬盘可以做raid1,但是以小容量的硬盘为准,就是你那个80G的只能当40G的用
为了提高服务器存储系统容量、传输数据的速度和保证数据的冗余性,在服务器上一般采用了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技术,即“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RAID?该怎么来实现?下面就来介绍相关的知识。
背景知识
在开发磁盘阵列时,当初的设想除了使用多块硬盘用来实现更高速度的考虑之外,还有存储冗余能力及扩容方面的考虑。系统的存储冗余能力是指:假如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时候,能使系统仍然继续工作。而系统的扩容是指假如单块硬盘的容量达不到用户的需求时,可以采用多块硬盘捆绑来提供更高容量的存储系统。基于这些想法,就产生了RAID技术,实质上,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以实现用户的需求。
根据组建磁盘阵列的用途及组建模式可以把磁盘阵列分为RAID 0、RAID 1、RAID 2、RAID 3、RAID 4、RAID 5,不同的磁盘阵列所能达到的性能与容量都是不相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阵列类型,但是在校园网络中用的最多的是RAID 0、RAID 1类型。
RAID 0与RAID 1
1、RAID 0
RAID 0也称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RAID 0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1来表示。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驱动器上,同时从各个驱动器中读写数据,因而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没有容错能力,且任何一个磁盘驱动器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败,因而安全系数反而比单个的磁盘驱动器还要低。一般适合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2、RAID 1
尽管RAID 0能提供更快的速度,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而RAID 1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RAID 1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2表示。在RAID 1下,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不间断地工作。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继续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RAID 0是提速,RAID 1是备份。通常情况下,为了既提高存储系统的速度性能,又可以提供数据安全性,往往采用RAID 0 + 1。
硬盘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上都有RAID控制卡,不需要另外采购,接下来需要选购的就是硬盘。至于选择几块硬盘,这要看实际需要,如果想组建RAID 0系统,至少需要两块硬盘,如果想组建RAID 1系统,至少也需要两块硬盘,如果想组建RAID 0 + 1系统,最好使用四块硬盘,其中两个做RAID 0,另外两个做RAID 0的备份。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硬盘的时候最好是完全一样的,否则会出现快速硬盘等待慢速硬盘、大容量硬盘迁就小容量硬盘的现象,因为当做RAID的两个硬盘的容量不同时,RAID硬盘的总容量仅是小容量硬盘的两倍,而此时RAID 0的理论速度也只是慢硬盘速度的两倍。
RAID的实现
目前,RAID的实现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自带的软件实现软RAID,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硬RAID卡来实现。
1、软RAID的实现
现在的服务器一般都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的 *** 作系统,而Windows 2000 Server本身提供了内嵌的软件RAID功能,这时只需要有两块硬盘就可以实现RAID 0和RAID 1功能。
(1)将数据进行必要的备份,并将两个硬盘分别接到南桥芯片控制的两个IDE接口。
(2)选“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
(3)选“存储→磁盘管理”,出现界面。 (4)用鼠标右键单击位于窗口中的磁盘0和磁盘1,选择“转换到动态磁盘”。
(5)在“转换为动态磁盘”的窗口中选择要转换的磁盘,出现如图4所示窗口。将两个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重新启动机器。
注意:如果要做RAID 0必须至少有两个硬盘做成动态磁盘,另外,一旦将硬盘转换为动态磁盘就不能再转换为原来的状态了,除非删除原来的分区。
(6)再次选“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分区和分区上的数据依然存在,但是布局和类型已经由原来的“磁盘分区”和“基本”变成了“简单卷”和“动态”。选定一个卷,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删除卷”,删除原来的卷。
(7)在动态磁盘中已经删除掉的卷的“未指定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新建卷”,视自己的需要建立所需要的卷的类型,指定容量大小。
(8)对新建立的卷设定种类(FAT、FAT32、NTFS)、大小、卷标,然后进行格式化,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注意:由于Windows 2000 Server的软RAID都是基于系统的动态磁盘机制建立的,因此要实现软RAID必须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动态磁盘。
2、硬RAID的实现
由于服务器的硬盘一般采用SCSI接口,而不同的服务器随机所安装的RAID卡不同,因此,设置方法也不尽相同(可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具体 *** 作),但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正确安装硬盘。
(2)启动计算机,出现RAID卡的引导界面,按屏幕的提示 *** 作就可以进入RAID的控制界面,进行RAID卡的初始化。
(3)根据界面的提示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设置成“RAID 0+1”的形式。
这样,充分利用RAID技术,合理扩充服务器的硬盘,不仅能增大容量,还能提高速度和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1)RAID5

服务器开机后根据提示快速按Ctrl+R组合键即可进入RAID配置界面,如图-7所示

进入RAID配置界面可以看到所有未配置的磁盘列表,主菜单包含:VD Mgmt、PD Mgmt、Ctrl Mgmt、Properties,如图-8所示。
Ctrl+N进入下一页菜单,Ctrl+P进入上一页菜单,通过F2可以进入配置菜单,如图-9所示。
正式配置RAID之前可以使用Clear Config清空所有配置,然后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的RADID磁盘阵列,如图-10所示。
在RAID Level中选择RAID级别,如RAID5(最少需要三块磁盘),并在右侧Physical Disks中选择使用哪些物理磁盘组合RAID,如图-11所示。
点击OK确定后,可以在主菜单中看到刚刚创建的磁盘阵列,按F2选择Properties可以配置该磁盘阵列的高级属性,如图-12所示
点击Advanced高级,如图-13所示
在高级属性中开启磁盘缓存,默认未unchanged,需要设置为enable,并可以设置缓存策略:Write Through直写和Write Back回写,write through模式时数据同时被写入缓存和磁盘,安全,但是写入速度慢,write back模式时数据先写入缓存,再写入磁盘,写入速度快,但数据写入缓存时突发断电会导致数据丢失。配置菜单如图-14所示。
创建完RADID后还需要初始化磁盘,菜单如图-15所示
2)RAID故障恢复

将损坏的磁盘拔掉,替换一块新的磁盘即可,注意需要将新磁盘插入损坏的磁盘相同接口。磁盘大小、品牌尽可能一致。恢复数据时界面会提示Rebuild,效果如图-16所示。

图-16

3)配置Hot Space磁盘

热备磁盘是提前准备一块备用的磁盘(当前并不使用),当RAID磁盘阵列出现损坏后,系统自动使用该热备磁盘,替代损坏的磁盘,从而不需要人工插拔磁盘即可自动修复。

创建新的RAID磁盘阵列时,不要使用完所有磁盘,留一块磁盘做热备磁盘,点击Advanced高级选项即可配置热备磁盘,如图-17所示。

图-17

勾选Configure Hot Space配置热备磁盘,如图-18所示。

图-18

在d出的对话框中勾选需要的热备磁盘即可完成配置,如图-19所示。

图-19

4)其他级别的磁盘阵列

其他级别的磁盘阵列配置方式类似,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配置如RAID10,RAID6等,但是都需要磁盘阵列卡支持才可以配置。

步骤四:Dell服务器iDRAC远程管理配置

1)配置端口重定向

iDRAC(Integrated Dell Remote Access Controller),是戴尔服务器集成的远程控制卡。

iDRAC需要授权使用,有授权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79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