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高可用 Web 服务器集群方案有哪些

架设高可用 Web 服务器集群方案有哪些,第1张

1前端放负载均衡 如 狼大人 所说的LVS可, 使用 F5 相关的硬件设备亦可需要注意: 是否需要session 如果用户被打到了与上次访问时不同的物理机上, 会不会受影响 如何让同一个用户的访问打到同一台物理机上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反向代理, 使用 Apache, Ngnix 等都可以实现2充分利用DNSDNS 是一份天然的负载均衡方案, A记录可以写多个 例如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组机器, 北京前端使用了LVS, 上海亦是, 则可以把北京/上海的LVS同时写到DNS中;3是否需要考虑机房容灾简单的, 可以将狭义的集群, 在多个机房各部署一套, 形成大集群4集群了, 在程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程序部署在多台物理机上, 需要注意在多台物理机器上的并发, 及信息的同步

你上面说到的这些服务器只有Web服务器需要做负载均衡,而且一般都是前置机才做负载均衡,做百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条件是:
1
你要有提供相同应用的多台Web服务器。
2
要有负载均衡的设备(可以是软件也度可以是硬件)。
3
要为这个服务分配一个虚拟地址(作为服务访问的统一入口)和若干真实地址(有几台Web服务器需要几个真实地址)。
注:一般建问议采用硬件设备,通常需要做负载答均衡的应用说明他的负载很大,专用的硬件比较可靠。
具备以上条件后将Web服务器连接到负载均衡设备上,在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虚拟地址和真实地址、配置负载均衡算法,配置负载均衡策略,将负载均衡设备接入网络。
这样,外面的用户只需要访问这个虚拟地址就可以了,负载均衡设备收到请求后会按照负版载均衡策略和算法把请求分配到真实地址上,实现负载功能。
以上所说只是负载均衡的一种部署方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臂、双臂接入网络;根据应用的权特点选择健康检查的方式;根据应用选择是否使用回话保持算法等。

1 集群(Cluster):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机。 2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先得从集群讲起,集群就是一组连在一起的计算机,从外部看它是一个系统,各节点可以是不同的 *** 作系统或不同硬件构成的计算机。如一个提供Web服务的集群,对外界来看是一个大Web服务器。不过集群的节点也可以单独提供服务。 3 特点: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集群系统 (Cluster)主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高可靠性(HA):利用集群管理软件,当主服务器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并及时切换过去,以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服务。高性能计算(HP):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复杂运算的并行处理,通常用于科学计算领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学分析等。负载平衡:即把负载压力根据某种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降低对主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分布式:服务分散部署在不同服务器组成一个整体应用,分散压力,解决高并发。

假设访问量特别大,就可以做成分布式,将一个大项目拆分出来单独运行。跟cdn一样的机制。

Redis分布式:将redis中的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每台服务器存储不同内容。Mysql集群是每台服务器都存放相同数据。分布式部署:系统应用部署在2台或以上服务器或虚拟机上,服务间通过RPC、WCF(包含WebService)等交互,即可称作分布式部署。微服务也算作分布式的一种,反之则不然。分布式优点:1、将模块拆分,使用接口通信,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2、将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不同团队负责不同子项目。3、增加功能时只需再加一个子项目,调用其它系统接口即可。4、可灵活进行分布式部署。5、提高代码的复用性,比如service层,如果不采用分布式rest服务方式架构,在手机Wap商城、微信商城、PC、Android、ios每个端都要写一个service层逻辑,开发量大,难以维护和一起升级,此时可采用分布式rest服务方式共用一个service层。缺点:系统之间交互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大工作量,但利大于弊。微服务:可单独部署运行的微小服务,一个服务只完成单一功能分散能力,服务之间通过RPC等交互,至少有一个数据库。用户量过大高并发时,建议将应用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各自隔离,独立负责功能。缺点:服务数量大,后期运维较难。分布式、微服务区别:分布式依赖整体组合,是系统的部署方式;微服务是架构设计方式,粒度更小,服务之间耦合度更低。独立小团队负责,敏捷性更高。集群:多台服务器复制部署相同应用,由负载均衡共同对外提供服务,逻辑功能仍是单体应用。项目如果跑在一台机器上,这台机器如果出现故障,或者用户请求量比较高一台机器支撑不住,网站可能就访问不了。那怎么解决呢?就需要使用多台机器,复制部署一样的程序,让几个机器同时运行网站。那怎么分发请求到所有机器上?所以负载均衡的概念就出现了。负载均衡:将请求分发以分摊服务器压力。基于反向代理能将所有的请求根据指定的策略算法,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常用Nginx、LVS。负载均衡服务器出现问题了怎么办?所有冗余的概念就出现了。冗余:两台或多台服务器,一个主服务器,一个从服务器。假设一个主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服务器出现问题,从服务器能替代主服务器来继续负载均衡。实现的方式就是使用Keepalive来抢占虚拟主机。双机双工模式:目前Cluster(集群)的一种形式,两台服务器均为活动状态,同时运行相同的应用,保证整体的性能,也实现了负载均衡和互为备份。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用此种方式比较多。实现多台服务器代码(文件)同步方案:1、负载均衡中实现代码同步rsync。2、rsync+inotify逐一文件监听并实时同步。3、实现redis共享session。

集群和负载均衡的区别如下:
1、集群(Cluster)
所谓集群是指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机。
2、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网络的负载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技术,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均衡地分配出去。这种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3、特点
(1)高可靠性(HA)。利用集群管理软件,当主服务器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并及时切换过去,以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服务。
(2)高性能计算(HP)。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复杂运算的并行处理,通常用于科学计算领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学分析等。
(3)负载平衡。即把负载压力根据某种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降低对主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LVS系统结构与特点
1 Linux Virtual Server:简称LVS。是由中国一个Linux程序员章文嵩博士发起和领导的,基于Linux系统的服务器集群解决方案,其实现目标是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体系。许多商业的集群产品,比如RedHat的Piranha、 Turbo 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等,都是基于LVS的核心代码的。
2 体系结构:使用LVS架设的服务器集群系统从体系结构上看是透明的,最终用户只感觉到一个虚拟服务器。物理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高速的 LAN或分布在各地的WAN相连。最前端是负载均衡器,它负责将各种服务请求分发给后面的物理服务器,让整个集群表现得像一个服务于同一IP地址的虚拟服务器。
3 LVS的三种模式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Linux Virtual Server主要是在负载均衡器上实现的,负载均衡器是一台加了 LVS Patch的22x版内核的Linux系统。LVS Patch可以通过重新编译内核的方法加入内核,也可以当作一个动态的模块插入现在的内核中。

对于大型网站而言,随着流量的暴增,单一服务器是无法抗住高并发的,所以大型网站都是从最初的单一架构演变为集群分布式架构。淘宝网作为数一数二的电商平台,它开发了很多底层技术框架以适应日益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分布式与负载均衡?

1、分布式

分布式是将一个完整业务拆分为多个子业务(或者本身就是不同的业务)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之上,比如用户系统、订单系统、商城系统分布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

还有一个概念容易和分布式混淆,那就是集群。集群强调的是同一个业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之上。

集群模式下,多个节点中的某个节点挂了是不会影响整体业务的;而分布式环境下若某个节点挂了则可能会影响某个业务(实际上不会,因为业务分布式部署后也会做集群)。

2、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充当的角色就是“裁判”,它将大量并发流量分摊至多台节点服务器(集群)上进行处理,这样减少了用户等待响应时间。

所以说负载均衡离不开服务集群。

淘宝如何是如何实现分布式、集群和负载均衡的?

1、动静分离

将动态请求与静态请求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以便针对性进行优化。

2、分布式服务框架HSF

HSF是阿里的分布式服务框架,经过拆分,各系统间的耦合度大大降低了,更有利于分布式部署。

3、分布式NoSQL框架Tair

Tair是淘宝开源的分布式K/V数据库。

4、高性能Web服务器Tengine

Tengine是基于Nginx二次开发的,性能上比Nginx更好,而且支持更多特性,如:请求合并、限速模块、内置Lua等。可以借助它来做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我是科技领域创作者,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80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