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第1张

中继器 :只是信号的放大。

交换机 :每个口都有自己的带宽。

集线器 :所有的口都共享一个带宽。

物理层的功能是在物理信道上透明地传输位流,物理层设备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数据终端设备与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物理层互连的设备是中继器(Repeater)和集线器(HUB),它们在物理层间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

扩展资料: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理层

运输层。

在OSI模型中ARP协议属于链路层;而在TCP/IP模型中,ARP协议属于网络层,ARP分层的位置是TCP/IP的网络层。实际上对网络接口层的以太网帧来讲,同样是帧的上层协议,当收到以太帧时,根据帧的协议字段判断是送到ARP还是IP。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tcp服务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绑定,否则客户端找不到这个服务器,更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tcp服务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绑定,否则客户端找不到这个服务器,更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tcp服务器中通过listen可以将socket创建出来的主动套接字变为被动的,这是做tcp服务器时必须要做的。

当客户端需要链接服务器时,就需要使用connect进行链接,udp是不需要链接的而是直接发送,但是tcp必须先链接,只有链接成功才能通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C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

TCP/IP参考模型是ARPANET及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其将协议分为:网络接入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

1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上层,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如FTP,Telnet,DNS,SMTP等。

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通信功能,确保数据包的顺序传输和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传输服务。

3互联网互联层:互联网互联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从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包含通过网络逻辑传输的协议设计数据包。重点是重新给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在各种网络中路由数据包。

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Internet协议(IP),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和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 IP协议是Internetworking层中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传送服务。

4网络接入层:网络接入层(即主机 - 网络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负责监视主机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际上,TCP / IP本身并没有定义该层的协议,但参与互连的每个网络都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 / IP的网络接入层连接。地址解析协议(ARP)在此层(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工作。

扩展资料: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1 OSI参考模型和TCP / IP参考模型都使用分层结构,但OSI使用的七层模型和TCP / IP是四层结构。

2 TCP / 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定义,但是是概念性描述。 OSI参考模型不仅分为两层,而且每层的功能都非常详细。即使在数据链路层,也分离媒体访问子层以解决局域网中共享媒体的问题。

3 TCP / IP的网络互连层等同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中的无连接网络服务。

4 OSI参考模型基本上类似于TCP / 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功能。它负责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通信服务,并且还从高层屏蔽底层网络的实现细节。

不同之处在于TCP / 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基于网络互连层,网络互连层仅提供无连接网络服务,因此面向连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协议中实现,当然, TCP / IP的传输层还提供UDP等无连接服务;

相反,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基于网络层,它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但传输层仅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在TCP / IP参考模型中,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事实证明,这两层的功能可以完全包含在应用层中。

6 OSI参考模型具有高抽象能力,适用于描述各种网络。 TCP / IP是首先开发TCP / IP模型的协议。

7 OSI参考模型的概念明显不同,但它过于复杂;虽然TCP / 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和协议之间的区别中不清楚,但功能描述和实现细节是混合的。

8 TCP / 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不是真实层; OSI参考模型的缺点是层数太多,划分意义不大但增加了复杂性。

9尽管OSI参考模型是乐观的,但由于缺乏时间安排,该技术尚不成熟且难以实施;相反,虽然TCP / IP参考模型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它非常成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TCP/IP参考模型

路由器是三层设备,但是它的系统服务可以工作在应用层。应用层是软件层面的服务,与路由器的网络层转发IP工作不冲突啊,转发IP是路由器主要任务,它是基于硬件完成的,应用层是基于路由器系统软件完成的。你首先要理清层次化的思路,上面层与下面层的工作机理都是不同的,这样你就明白网络技术的原理了。路由器就是一台看不见 *** 作系统的主机,你用电脑的时候这个是客户端,那么把它当服务器它就是服务端,区别只是看你用它来做些什么并实现这样的功能。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也就是说交换机是一种二层设备,所有的交换机都组成一个广播域,普通的二层交换机是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一般核心可能会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称为三层交换机,看工作在那一层就看在交换机上有没有经过路由转发,没有就算第二层,有路由转发就算第三层。

交换机采用端口MAC地址表进行信息转发,采用透明网桥工作原理,广播未知帧,转发已知帧,丢弃同端口帧。交换机主要应用在局域网中,主要实现接入层及汇聚层实现端口接入及汇聚功能。

交换机用途:

1、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2、转发或过滤

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

3、消除回路

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三层交换机带有路由和远程网络功能,二层没有。

1、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功能就是分割冲突域,分割不了广播域,根据MAC地址表进行转发数据,但是交换机可以划分VLAN,来分割广播域。数据在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会衰减,100M内加一个交换机,仍能保证数据的传输质量。

2、三层交换机,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工作在网络层,将交换机和路由的功能都融入在一起,交换机是由硬件转发数据,而路由器是由软件转发数据,三层交换机将网络层的数据也由硬件转发数据,三层交换机充分提高了转发数据的速度。


扩展资料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

像集线器一样,交换机提供了大量可供线缆连接的端口,这样可以采用星型拓扑布线。像中继器、集线器和网桥那样,当它转发帧时,交换机会重新产生一个不失真的方形电信号。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在每个端口上都使用相同的转发或过滤逻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80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