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linux上查看服务器的内存多大

怎么在linux上查看服务器的内存多大,第1张

1,Linux下可以在/proc/cpuinfo中看到每个cpu的详细信息。但是对于双核的cpu,在cpuinfo中会看到两个cpu。常常会让人误以为是两个单核的cpu。
其实应该通过Physical Processor ID来区分单核和双核。而Physical Processor ID可以从cpuinfo或者dmesg中找到 flags 如果有 ht 说明支持超线程技术 判断物理CPU的个数可以查看physical id 的值,相同则为同一个物理CPU
2,查看内存大小:
cat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3,其他一些可以查看详细linux系统信息的命令和方法:
uname -a # 查看内核/ *** 作系统/CPU信息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 *** 作系统版本,是数字1不是字母L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env # 查看环境变量资源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du -sh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Linux将物理内存按固定大小的页面(一般为4K)划分内存,在内核初始化时,会建立一个全局struct
page结构数组mem_map[
]。如系统中有76G物理内存,则物理内存页面数为7610241024k/4K=
19922944个页面,mem_map[
]数组大小19922944,即为数组中每个元素和物理内存页面一一对应,整个数组就代表着系统中的全部物理页面。
在服务器中,存在NUMA架构(如Nehalem、Romly等),Linux将NUMA中内存访问速度一致(如按照内存通道划分)的部分称为一个节点(Node),用struct
pglist_data数据结构表示,通常使用时用它的typedef定义pg_data_t。系统中的每个结点都通过pgdat_list链表pg_data_t->node_next连接起来,该链接以NULL为结束标志。每个结点又进一步分为许多块,称为区域(zones)。区域表示内存中的一块范围。区域用struct
zone_struct数据结构表示,它的typedef定义为zone_t。更多详细的解答可以查看《Linux就该这么学》。

df命令是linux系统以磁盘分区为单位查看文件系统,可以加上参数查看磁盘剩余空间信息,命令格式:
df -hl
显示格式为: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M 19M 450M 4% /boot
/dev/hda6 49G 22G 25G 47% /home
/dev/hda5 97G 29G 64G 31% /opt
none 1009M 0 1009M 0% /dev/shm
/dev/hda3 97G 72G 21G 78% /usr/local
/dev/hdb2 75G 75G 0 100% /
/dev/hdb2 75G 75G 0 100% /
以上面的输出为例,表示的意思为:
HD硬盘接口的第二个硬盘(b),第二个分区(2),容量是75G,用了75G,可用是0,因此利用率是100%, 被挂载到根分区目录上(/)。
下面是相关命令的解释:
df -hl 查看磁盘剩余空间
df -h 查看每个根路径的分区大小
du -sh [目录名] 返回该目录的大小
du -sm [文件夹] 返回该文件夹总M数
更多功能可以输入一下命令查看:
df --help
du --help
查看linux文件目录的大小和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数
统计总数大小
du -sh xmldb/
du -sm | sort -n //统计当前目录大小 并安大小 排序
du -sk | sort -n
du -sk | grep guojf //看一个人的大小
du -m | cut -d "/" -f 2 //看第二个/ 字符前的文字
查看此文件夹有多少文件 /// 有多少文件
du xmldb/
du xmldb/// |wc -l
40752
解释:
wc [-lmw]
参数说明:-l :多少行;-m:多少字符;-w:多少字
两个命令df 、du结合比较直观
df -h 查看整台服务器的硬盘使用情况
cd / 进入根目录
du -sh 查看每个文件夹的大小
这样的组合可以快速定位大文件和分区满了

查看电脑内存大小的方法,先在桌面找到我的电脑图标,用鼠标右键点击打开,点击列表中的属性进入,在已安装内存处可以查看电脑内存。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蛋白质计算机等。
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几十年,而现在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d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可存储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以供用户随时调用;还可以对各种信息(如视频、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乐等)通过编码技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甚至进行推理和证明。
计算机内部 *** 作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的。用户根据解题需要,事先设计好运行步骤与程序,计算机十分严格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 *** 作,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预,自动执行,已达到用户的预期结果。
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s)通常是指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超级计算机拥有最强的并行计算能力,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气象、军事、能源、航天、探矿等领域承担大规模、高速度的计算任务。
在结构上,虽然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都可能是多处理器系统,二者并无实质区别,但是现代超级计算机较多采用集群系统,更注重浮点运算的性能,可看着是一种专注于科学计算的高性能服务器,而且价格非常昂贵。
一般的超级计算器耗电量相当大,一秒钟电费就要上千,超级计算器的CPU至少50核也就是说是家用电脑的10倍左右,处理速度也是相当的快,但是这种CPU是无法购买的,而且价格要上千万。

第一,的确可以那样查询内存和硬盘,或者可以使用top命令,而哪个memtotal就是总的内存大小。
那个fdisk是在root目录下才能使用的命令。先su
-
,然后按回车,然后输入密码,切换到root下再输入fdisk
-l就可以了!

$ free -m\x0d\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x0d\ Mem: 1002 769 232 0 62 421\x0d\ -/+ buffers/cache: 286 715\x0d\ Swap: 1153 0 1153\x0d\ 第一部分Mem行:\x0d\ total 内存总数: 1002M\x0d\ used 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769M\x0d\ free 空闲的内存数: 232M\x0d\ shared 当前已经废弃不用,总是0\x0d\ buffers Buffer 缓存内存数: 62M\x0d\ cached Page 缓存内存数:421M\x0d\ 关系:total(1002M) = used(769M) + free(232M)\x0d\ 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x0d\ (-buffers/cache) used内存数:286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x0d\ (+buffers/cache) free内存数: 715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x0d\ 可见-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序实实在在吃掉的内存,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内存总数。\x0d\ 第三部分是指交换分区, 我想不讲大家都明白\x0d\ 我想大家看了上面,还是很晕第一部分(Mem)与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的结果中有关used和free为什么这么奇怪\x0d\ 其实我们可以从二个方面来解释\x0d\ 对 *** 作系统来讲是Mem的参数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它认为free只有232\x0d\ 对应用程序来讲是(-/+ buffers/cach)buffers/cached 是等同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x0d\ 所以,以应用来看看,以(-/+ 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为主所以我们看这个就好了另外告诉大家一些常识Linux为了提高磁盘和内存存取效率, 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设计, 除了对dentry进行缓存(用于VFS,加速文件路 径名到inode的转换), 还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后者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能有效缩短了 I/O系统调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时间。\x0d\ 记住内存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不象windows, 无论你的真实物理内存有多少,他都要拿硬盘交换文件来读这也就是windows为什么常常提示虚拟空间不足的原因你们想想,多无聊,在内存还有大部分 的时候,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硬盘怎么会快过内存所以我们看linux,只要不用swap的交换空间,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内存太少如果常常 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虑加物理内存了这也是linux看内存是否够用的标准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84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