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点不同:
2U1节点,就是2U机架式机身里面有1个子系统;通俗点,就是一个主板,一个电源,一组硬盘。2U4节点同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计算密度高,缺点是不是标准服务器,坏了不好修价格比较昂贵。
二、含义不同:
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由于宽为19英寸,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19英寸机架”。厚度以4445cm为基本单位。1U就是4445cm,2U则是1U的2倍为889cm。
1U服务器
是一种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 *** 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2003、Linux、Solaris等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主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用系统软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
百度百科-2u服务器
就是这个界面中设置。1、在“外部端口”中输入外网访问端口,比如“8080”。“外部ip地址”默认就是现在的wan地址;
2、在“内部ip地址”中输入内部服务器的ip,比如“19216828”;
3、在“内部端口”输入内部服务器的端口,比如web服务“80”,具体看你是什么服务,不同服务端口号不同。
4、确定。规则就可以添加到下面的列表中了。ok!
你现在可以在外网,用“wan的ip:8080”访问内网的web服务了。
比如,我把内网的“192168210”远程桌面端口“3389”映射到外网“xxxxxxxxxxx”的“62222”端口,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用“远程桌面连接”连接“xxxxxxxxxxx:62222”登录内网“192168210”的远程桌面服务。
你想在外网访问这个路由的设置界面,可以将这个华三路由的LAN(比如是19216821)的“80”端口映射到外网的某个端口(别用80,用个大些的端口),以后就可以用上面的方法直接访问路由设置了。1、首先要帮你认清几个模糊点,双路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概念不一样,不能统一进行识别,机架式服务器是服务器的外观进行称呼,根据外观分成: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按尺寸分成1U、2U、3U、4U、5U、6U、7U等);根据服务器CPU的数量可分成:单路服务器、双路服务器、四路服务器等。
2、从你说双路服务器,很清楚看得出,是双处理器(配备两颗CPU)的服务器。
3、如果还有其他服务器问题,你可以咨询服务器厂商(比如正睿服务器、浪潮服务器等),都能很快解决。
代表的是CPU的数量,也就是服务器主板上CPU插槽的数量。
1、单路:指服务器支持1个CPU ,整个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叫做单路电路在单路电路中用电器必须只有1个,且不可为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2、双路(2路):指服务器支持2个CPU。
3、四路(4路):指服务器支持4个CPU。
4、八路(8路):指服务器支持8个CPU。
5、多路:指服务器支持多个CPU。
扩展资料:
CPU有强大的算术运算单元,可以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完成算术计算。同时,有很大的缓存可以保存很多数据在里面。
此外,还有复杂的逻辑控制单元,当程序有多个分支的时候,通过提供分支预测的能力来降低延时。
GPU是基于大的吞吐量设计,有很多的算术运算单元和很少的缓存。同时GPU支持大量的线程同时运行。
如果他们需要访问同一个数据,缓存会合并这些访问,自然会带来延时的问题。尽管有延时,但是因为其算术运算单元的数量庞大,因此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大的吞吐量的效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单路
百度百科-中央处理器
如果您遇到华三路由器拒绝连接,可能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检查路由器是否通电,并且确保电源插头插紧,插座正常。如果路由器没有通电,可能导致网络连接失败。
2 确认无线网络连接是否正确设置。如果您使用的是无线连接,需要确保无线网络连接正确设置。检查一下密码和网络名称是否正确,以确保您正在连接正确的网络。
3 重置路由器。如果路由器出现异常,可能需要通过重置路由器恢复其默认设置。通常,路由器上会有一个Reset按钮,按下该按钮可以将路由器恢复到出厂设置,需要重新设置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4 更改网络设置。如果无法连接路由器,可以尝试更改网络设置,如更改IP地址、DNS服务器等。
5 检查网络电缆。请确保网络电缆连接正确,没有损坏。您可以试着更换另一条网络电缆,看看是否可以解决连接问题。
6 检查其他设备。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成功,可能是设备本身出了问题。您可以尝试连接其他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看看是否都无法连接路由器,或者只是某一台设备无法连接。
如果这些方法均未能解决问题,您可以联系华三官方技术支持或者使用其他方法寻求专业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