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与电脑主机的区别

服务器与电脑主机的区别,第1张

1、可扩展性不同

服务器: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添加更多的硬盘外设。

普通电脑机箱:无需考虑太多扩展性。

2、大小不一

服务器:服务器机箱必须能够放入存储柜中。 机柜的标准宽度为 4826 毫米。 如果服务器机箱可以安装在机柜中,那么宽度也有标准规格。

普通电脑机箱:普通电脑机箱尺寸不限。

3、侧重点不同

服务器:注重散热,防尘、抗震可能考虑较少。

普通电脑机箱:更注重性价比。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交换机:把两个服务器传输的捆成一捆 吞吐量:把所有链路的速率加和。
交换机可以同时互不影响的传送这些信息包,并防止传输冲突,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总结区别: 交换机是发展在网桥之上的,功能可以覆盖掉。

假设路由器和服务器硬件都正常,设置也正常。
那么用户少的时候,服务器响应速度快,从接收指令到找到数据在硬盘上的位置,然后把数据读取出来这个过程会快很多。也就是吞吐量会接近理想的数据量。
用户多的时候,就需要排队了,那么整个查找的反应速度变慢,吞吐量也会下降。

这个问题问的好。并发,指的都是服务器的并发。什么叫并发,这个你应该知道了,客户端的并发没有意义,因为从客户端的角度而言,并发永远是1。。并发数指同一时刻,对服务器有实际交互的请求数。所以,服务器的并发数是没有上限的,而客户端的基本上都是1

一、QPS,每秒查询

QPS:Queries Per Second意思是“每秒查询率”,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相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互联网中,作为域名系统服务器的机器的性能经常用每秒查询率来衡量。

二、TPS,每秒事务

TPS:是TransactionsPerSecond的缩写,也就是事务数/秒。它是软件测试结果的测量单位。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用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数。QPS vs TPS:QPS基本类似于TPS,但是不同的是,对于一个页面的一次访问,形成一个TPS;但一次页面请求,可能产生多次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对这些请求,就可计入“QPS”之中。如,访问一个页面会请求服务器2次,一次访问,产生一个“T”,产生2个“Q”。

三、RT,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执行一个请求从开始到最后收到响应数据所花费的总体时间,即从客户端发起请求到收到服务器响应结果的时间。响应时间RT(Response-time),是一个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反应了系统的快慢。

四、并发数

并发数是指系统同时能处理的请求数量,这个也是反应了系统的负载能力。

五、吞吐量

系统的吞吐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单个reque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Query Per Second)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

并发数: 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 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并发数 = QPS平均响应时间

六、实际举例

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把上面几个概念串起来理解。按二八定律来看,如果每天 80% 的访问集中在 20% 的时间里,这 20% 时间就叫做峰值时间。

公式:( 总PV数 80% ) / ( 每天秒数 20% ) = 峰值时间每秒请求数(QPS)

机器:峰值时间每秒QPS / 单台机器的QPS = 需要的机器

1、每天300w PV 的在单台机器上,这台机器需要多少QPS?

( 3000000 08 ) / (86400 02 ) = 139 (QPS)

2、如果一台机器的QPS是58,需要几台机器来支持?

139 / 58 = 3

七、最佳线程数、QPS、RT

1、单线程QPS公式:QPS=1000ms/RT

对同一个系统而言,支持的线程数越多,QPS越高。假设一个RT是80ms,则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QPS,QPS = 1000/80 = 125

多线程场景,如果把服务端的线程数提升到2,那么整个系统的QPS则为 2(1000/80) = 25, 可见QPS随着线程的增加而线性增长,那QPS上不去就加线程呗,听起来很有道理,公司也说的通,但是往往现实并非如此。

2、QPS和RT的真实关系

我们想象的QPS、RT关系如下

实际的QPS、RT关系如下

3、最佳线程数量

刚好消耗完服务器的瓶颈资源的临界线程数,公式如下

最佳线程数量=((线程等待时间+线程cpu时间)/线程cpu时间) cpu数量

特性:

在达到最佳线程数的时候,线程数量继续递增,则QPS不变,而响应时间变长,持续递增线程数量,则QPS开始下降。

每个系统都有其最佳线程数量,但是不同状态下,最佳线程数量是会变化的。

瓶颈资源可以是CPU,可以是内存,可以是锁资源,IO资源:超过最佳线程数-导致资源的竞争,超过最佳线程数-响应时间递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89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 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