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服务器属于信创吗

x86服务器属于信创吗,第1张

属于。在行业信创领域,X86架构的海光服务器凭借生态和高性能占据市场优势地位,x86服务器属于信创。x86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Windows *** 作系统的服务器。

国外的可以看看IBM DELL HP
IBM的质量好,稳定可靠就是价格贵,土豪有钱人可以考虑,真心不错。不过IBM现在在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正在逐渐向联想转移,IBM自己还是主要玩高端机,大型机、小机等。不得不佩服IBM的策略,和联想这样的本土营销大户合作,抢占市场,不过可想而知给联想的肯定不是最好的技术却是最贵的价格。
DELL主要偏向中低端产品,价格在三家里面算是最便宜的了,其产品线主要是工作站塔式机2U、4U机架式等,DELL的工作站和塔式机质量真心不错。
HP主要偏向中高端产品,在三家里面居中,HP的到刀片服务器不错。
国外产品总体来说质量好,用起来放心,价格偏贵。塔式机推荐DELL,刀片选HP,小型机选IBM,机架式的这几家都可以选,有钱的话选IBM。
国内的可以看看浪潮、曙光、联想、华三(H3C)等等
浪潮和曙光是国产专业做服务器的,质量和服务都还可以,国产的品质和稳定性也还可以,浪潮已经连续18年中国市场第一,政府行业18年第一,浪潮从老总开始都是一心扑在技术上,不怎么管理营销方面的事情,所以浪潮在民用市场没有联想华为等做得好。另外浪潮拥有打破日美垄断的小型机天梭K1,目前在政府金融电信军工等行业已经在逐渐取代IBM的小型机,K迁工程可以完美迁移目前国外小型机上面的应用,棱镜门事件之后,考虑到国家信息安全,当今政府在采购方面还是主推国产服务器。浪潮相对曙光来说自主创新的东西要多一些,曙光因为挂着中科院的名头,感觉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指着政府订单躺在功劳簿上等死,前几天爆出来中科院财务问题几十个亿,真是怒其不争啊。国内产品不论品质和性价比还有专业性浪潮应该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浪潮的小型机还出口中东阿拉伯国家支持他们石油开发,辽宁舰上面也有浪潮的产品。所以国产我比较看好浪潮。
联想目前有万全系列和Think Server系列,万全系列不推荐,稳定性不行,Think Server系列品质还可以就是价格偏贵,联想是帮IBM做中国市场的,其很多技术来自IBM,不过只要其能用,价格合适,如果不考虑信息安全的行业可以考虑联想。
华三(H3C)是华为公司的产品,其实是OEM HP的服务器,不过华为的交换机不错,中国就是缺少像华为、浪潮这样的本土企业,不仅掌握核心技术,不山寨还自力更生,联想感觉在卖国。华为虽然起步晚但是产品品质不错,价格公道。可以考虑。
综上所述根据用户自己配置和资金情况选择服务器,国产的推荐浪潮和华为的产品。纯手动,觉得赞同的话就采纳吧,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中科曙光更好点。
中科曙光(603019)中科曙光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高性能计算机、通用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并围绕高端计算机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技术服务。招商证券表示,该公司背靠中科院优质资源,有望在芯片国产化进程中首先收益。中科曙光参股的海光与AMD联姻,是目前服务器芯片国产化进程中走在Z前沿的国内公司,未来很可能成为自主芯片的“独角兽”。海光与AMD合作X86芯片预计在第二季度放量,年内发货10-20万片,将首先用于曙光自主服务器的生产,公司有望diyi时间受益芯片成本的降低。

第一阶段,“华为3Com”的诞生。
上世纪末,数据通信行业两大巨头思科和3Com进行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思科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当时该行业的霸主,但就在两大巨头打的不可开交之时,华为悄然崛起,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2003年,思科向美国法院起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想借此手段将华为挤出美国市场。为了应对思科的起诉,争取美国网络通信市场,华为与美国的3Com公司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华为3Com”,当时华为控股 51%,3Com 控股 49%,总部位于杭州。
第二阶段,华为出售全部股权,H3C(华三)正式成立。
2006年-2007年,华为分两次将“华为3Com”2%和49%的股权出售给了3Com公司,并将全部企业网业务给了H3C,自此“华为3Com”成为 3Com 全资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 “H3C”(华三),至于出售的原因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
第三阶段,惠普收购华三,业务急剧下滑。
2008年3Com由于经营不善打算出售华三,华为当时一直专注于运营商市场,而华三在企业网市场位居前列,因此华为想要收购自己一手创建的华三以全面抗衡思科,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干预未能成功,其中思科应该使了不少坏心眼,最终,3Com连同华三一同被惠普收购。
不过,华三在惠普的日子并不好过,先是自己的大量业务被惠普剥离,紧接着由于“斯诺登事件”引发的信息安全呼声越来越高,再加上阿里巴巴提出的“去IOE运动”(IOE即为IBM 、Oracle、EMC ,去IOE是使用国内产品替代上述三家公司的产品,目的是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因此当时抵制国外产品的情绪高涨,华三作为外资公司自然也不好过,业务大幅下滑。当然惠普更难,2014 年,因经营不善将公司分为 “惠普公司(HP Inc)”和“惠普企业(HP Enterprise)。
第四阶段,浴火重生,“新华三集团成立”。
经历了多年的煎熬后终于在2016年迎来曙光,紫光集团以25亿美元的价格从惠普手中收购了华三公司51%股权,惠普企业(HPE)持有另外49%的股权,紫光集团成为华三的控股股东,自此华三有了梦寐以求的国企背景和国内企业身份,并正式成立了“新华三集团”,之前失去的和被剥离的业务也开始慢慢回归。
现在新华三是紫光集团的核心企业,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有9大产业和7个海外分支,50多个销售和服务机构,产品服务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2000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公司有大量的产品位居国内前列,其中企业级WLAN、以太网交换机、non-x86服务器、刀片服务器、云管理平台、国产品牌服务器虚拟化、SDN软件、IT统一运维软件等产品国内第一,X86服务器、存储、企业网路由器、超融合等产品国内第二,同时,新华三还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未来的“新华三集团”前景一片光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95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 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