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
参考资料: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
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互联网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美国政府对其管理拥有很大发言权。
访问网址的时候,要经过一个由网址到IP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访问DNS,也就是域名服务器来完成的。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由美国开始因此美国一直保持着对互联网域名及根服务器的控制。
在提供域名解析的多级服务器中,处于最顶端的是13台域名根服务器,均由ICANN统一管理。
目前按照外形结构划分,服务器可分为塔式、机架式、刀片式三种类型。塔式服务器
一般的塔式服务器机箱和我们常用的PC机箱差不多,而大型的塔式机箱就要粗大很多,总的来说外形尺寸没有固定标准。
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是由于满足企业的密集部署,形成的以19英寸机架作为标准宽度的服务器类型,高度则从1U到数U。将服务器放置到机架上,并不仅仅有利于日常的维护及管理,也可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故障。首先,放置服务器不占用过多空间。机架服务器整齐地排放在机架中,不会浪费空间。其次,连接线等也能够整齐地收放到机架里。电源线和LAN线等全都能在机柜中布好线,可以减少堆积在地面上的连接线,从而防止脚踢掉电线等事故的发生。
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由于宽为19英寸,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19英寸机架”。
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在服务端根目录下找到serverproperties文件,使用记事本或者Notepad++打开。
设置默认模式为生存:gamemode=0
允许盗版玩家也进入:online-mode=false
以下#后面是解释
generator-settings= #全局设定
op-permission-level=4 #op权限等级
allow-nether=true #允许生存末地
level-name=world #主世界存档名称
enable-query=false #是否开启协议服务器监听器
allow-flight=true #是否允许飞行
announce-player-achievements=true #公示玩家成就信息
server-port=25566 #服务器端口
level-type=DEFAULT #主世界类型
enable-rcon=false #是否开启rcon监听
force-gamemode=false #锁定游戏模式
level-seed= #主存档种子
server-ip=1921681932 #服务器ip
max-build-height=256 #允许建筑的最大高度
spawn-npcs=false #是否有主城NPC
white-list=false #是否开启白名单
spawn-animals=true #是否允许动物生成
hardcore=false #是否开启极限模式
snooper-enabled=false #是否给snoopminecraftnet网站发送服务器数据
online-mode=false #是否正版验证
resource-pack= #服务器资源包下载地址
pvp=true #是否允许pvp
difficulty=3 #服务器难度 和平0~3困难(自行调整)
enable-command-block=true #是否开启命令方块
server-name=Server #服务器名称
gamemode=0 #默认游戏模式
player-idle-timeout=0 #玩家最长挂机时间
max-players=20 #最大玩家数
spawn-monsters=true #是否允许生成怪物
generate-structures=true #是否生成建筑物
view-distance=10 #可见距离
motd=Server #服务器标语
对等工作模式和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 作方法如下:
1、首先在标准桌面模式,右键单击此电脑--属性,如下图所示。
2、接着在属性页面中,找到并点击控制面板主页,如下图所示。
3、然后进入控制面板页面中,在找到并点击程序进入,如下图所示。
4、进入程序界面,点击程序与功能,如下图所示。
5、进入程序列表,点击左侧的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如下图所示。
6、进入列表找到internet infomation。并勾选,点击确定。
7、系统开始i自动启动文件安装,安装成功,点击立即重新启动按钮,就可以使用internet主要服务了。
1、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2、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
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 根服务器架构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
自成立以来,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近50多亿美元用于根服务器的维护和运行,承担了世界上最繁重的网络任务和最巨大的网络风险。因此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美国,互联网将是死灰一片。世界对美国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当然这也主要是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你这是不是大作业的题啊,是的话我建议你还是按照要求的书回答,要不然是不会及格的。太多内容了,我跟你说一下页码你找吧,p57p58p59,p150,p319。我几次都不及格就是没按照书上答案回答的,希望能给你帮助。1、简单说client直接访问DBserver为两层结构。client通过中间件等应用服务器访问DBserver为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比两层结构安全。
2、可以这样理解:客户端程序访问服务器的结构叫两层结构。中间加一个事务逻辑处理封装的中间件作为沟通就是三层结构,这样可以均衡数据负载!
3、拷贝一些基础知识你看一下。(没有)
附:相关知识
现代社会的软件开发体系结构简单概括就是N层体系结构,这里的N大于等于1。换而言之就是:单机体系(N=1)、Client/Server结构体系(N=2)、多层体系结构(N>2)。下面我们就对这几种体系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比较。
单机体系:这种软件适用于单机状态,一般情况下是针对某一种单一的应用,如字典软件、翻译软件等等。这种开发方式不适用于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
C/S结构:c/s结构是在局域网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数据集中管理的能力,在出现之初确实解决了很多计算机发展的难题,同时随着4GL语言的发展,用户的界面也比较丰富,在CLIENT端的事物处理能力也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并使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大概的图例见图1。
我们根据两层结构体系的概念来分解C/S结构的话,可以将他分为表现层(也叫表达层)和数据层。数据层提供数据存放的载体,而表现层则通过一定技术将数据层中数据取出,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以某一种格式向用户进行显示。在两层体系结构中,表现层对数据库进行直接 *** 作,且大部分的商业处理逻辑(Business Logic,数据之间的关系规则)也在表现层中实现.
图1:Client/Server 体系结构示例
三层体系结构:三层体系结构是N层体系结构的典型,所谓的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将原来在两层体系结构中的商业逻辑部分从数据层和表现层中提炼出来,形成中间件服务器,所以三层就是:表现层、商业逻辑层(Business Logic)、数据层。在此之外,还有一种系统结构就是分布式系统,其结构系统图见图2。
图2:分布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分布式系统中,其介于客户端和数据端之间的仅仅是一个应用服务器,它管理客户端的软件,但不做性能调整,比如每一个客户端调用时均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而不能够将连接保持形成一个连接缓冲池。虽然在分布式应用中已经结合了一些商业处理逻辑,但是并没有真正改变原来的C/S体系结构。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表现层将主要提供与客户的交互功能,数据层提供系统中的所有的数据保存载体,而商业逻辑层将整个系统中的商业处理逻辑整和在一起,形成中间件,在三层中。中间件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表现层将客户端的请求通过IDL调用中间件,中间件在将其转化成数据处理原则,并从数据库中获得相应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的软件,转换成客户要求的方式显示。关于三层体系结构的示意图见图3。
图3:三层体系结构示意图
我们已经简单的介绍了C/S结构和三层体系结构,有关的优点已经昭然若揭,为了更好的让您了解两者的区别,我们将两者进行一些比较。
C/S结构的缺点:
缺乏有效的集权控制:在众多的C/S软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构件不能够在一个地点(如一台机器)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不得不将他们分化在各个CLIENT的应用中,使得维护和安全保密均很困难。
缺乏安全性:在分散的计算机系统中,控制信息的访问安全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客户端经常需要对一些敏感的数据进行分析导致安全漏洞很容易发生。
客户端工作量重:当将一个应用中的所有的商业逻辑全部在各个客户端来实现的时候,仅仅是使用桌面电脑的客户端资源将发生不堪负载的情况。
软件的重用性差:由于C/S结构下的应用软件一般均是根据 *** 作系统进行定制,且开发工具也是有一定的限定,一旦需要改变某一个要素的话,很可能只能重做,例如原来用C语言来开发,现在需要转向PB进行开发,那么,原来的所有工作都需要重新来过。
随着应用的不断复杂,桌面电脑将需要不断的升级以适应系统的性能需求,甚至有时侯会完全超出桌面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例如:诸如多线程和对称多重处理技术等先进 *** 作系统的特性可能不能在标准桌面电脑系统中提供,不通过访问具有这些技术的服务器,客户端的桌面系统将可能永远不能获得这些新的技术的性能。
针对这些问题,三层体系结构给予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提供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应用功能的分割,系统通过应用将用户定义的界面系统从商业处理逻辑中分割出去。通过将商业处理逻辑集中在中间件服务器中,将能够减小客户端的工作量并使敏感数据访问控制变得简单。
在三层结构中,客户端将与服务器端的数据变化隔离,简单的说,商业处理逻辑不受客户端的用户界面的改变而影响。三层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系统具有良好的组件重用性,例如在PB中开发的组件,可以在VC中进行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