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主机和节点等有何区别?

终端、主机和节点等有何区别?,第1张

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用作"普通用户所 *** 作的个人电脑",似乎没有人对其分别加以区别使用。但是它们本来的意义都有一些区别。另外,所指示的网络设备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此次笔者就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真正意义。 "终端"这个词读起来就像字面意思所表达的那样,其意义是指"位于一端",一般情况下指用户在网络上所 *** 作的个人电脑。严格定义的话,说成终端时,不包括LAN交换机和路由器等中继设备。 终端是由最初的计算机网络中产生的术语。在很多人使用位于中间位置的一台大型计算机的系统中,把各用户使用的大型计算机的装置称为终端。也就是指,相对于中间的大型计算机,在位于网络的最终端这个意义上称之为"终端"。用户 *** 作的个人电脑位于网络之端如今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目前就把个人电脑称为终端。 而"主机"这个术语则来自英语单词"host"的原义即"服务提供者"。因此,一说到主机(host computer),就是指终端所使用的大型计算机。不过,在互联网世界里不管是大型还是小型,把构成网络的全部计算机称为主机。其原因是:在互联网开发之初,只要一说到连接网络的计算机,都是指小型机等大型计算机。这种叫法沿续至今,因此就把具有IP地址的全部计算机统称为主机。 那么,"客户端"是怎么回事呢?这种说法来自于在网络上设置多台个人电脑进行各种分散处理的形式,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发出处理请求的计算机称为客户端,而处理并回答这种请求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客户端(Client)这个英语单词的原义是"委托人"的意思。 采用客户商服务器模型的大型系统就是当今的互联网。用户 *** 作的个人电脑称为客户端,它向Web站点器和DNS服务器等多种服务器发出处理请求。 最后再来讲讲"节点"这种说法。如果能够联想到网络物理结构图,这个词就容易明白了。网络结构图是由点(装置)和连接这此点的线(传输线路)所表示的。在这种结构图中,把点和线分别称为"节点"和"链接"。因此一说到节点,一般情况下就是指网络上的所有装置。 不过,实际上各种场合下所指的装置是不同的。比如,在提供WAN服务的通信运营商之间,把设置于网络中继位置的交换机称为节点。而说起TCP/IP节点时,则是指具有IP地址的装置。 这些术语的共同点是包括普通用户所 *** 作的个人电脑。因此就经常使用这些术语表示个人电脑。

LVS 是 Linux Virtual Server :Linux 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多台机器 LB IP。

负载调度器(load balancer) :它是整个LVS 集群对外的前端机器,负责将client请求发送到一组服务器[多台LB IP]上执行,而client端认为是返回来一个同一个IP通常把这个IP 称为虚拟IP/VIP
服务器池(server pool) :一组真正执行client 请求的服务器,一般是我们的web服务器;除了web,还有FTP,MAIL,DNS
共享存储(shared stored) :它为 server pool 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存储区,很容易让服务器池拥有相同的内容,提供相同的服务

常用术语

VS:Virtual Server #虚拟服务,一个抽象的服务,用于最开始接收 web 请求的服务
Director, Balancer #负载均衡器、分发器
RS:Real Server # 真正提供服务的服务器
CIP: Client IP #用户端IP,发起请求的客户端 IP,一般是公网 IP
VIP:Director Virtual IP #负载均衡器虚拟IP
DIP:Director IP #负载均衡器IP
RIP:Real Server IP #真正提供 web 服务的服务器的 IP

(1)直接路由模式(LVS-DR)
互联网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模式
DR模式是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目标MAC地址,将请求发给真实服务器的,而真实服务器响应后的处理结果直接返回给客户端用户。同TUN模式一样,DR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集群系统的伸缩性。而且DR模式没有IP隧道的开销,对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也没有必要必须支持IP隧道协议的要求。但是要求调度器LB与真实服务器RS都有一块网卡连接到同一物理网段上,必须在同一个局域网环境。

DR模式特点
优点:和TUN(隧道模式)一样,负载均衡器也只是分发请求,应答包通过单独的路由方法返回给客户端。与VS-TUN相比,VS-DR这种实现方式不需要隧道结构,因此可以使用大多数 *** 作系统做为物理服务器。
缺点:(不能说缺点,只能说是不足)要求负载均衡器的网卡必须与物理网卡在一个物理段上。

(2)NAT模式(LVS-NAT)
NAT模式是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来实现调度的。首先调度器(LB)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包时(请求的目的IP为VIP),根据调度算法决定将请求发送给哪个后端的真实服务器(RS)。然后调度就把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及端口改成后端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RIP),这样真实服务器(RS)就能够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包了。真实服务器响应完请求后,查看默认路由(NAT模式下我们需要把RS的默认路由设置为LB服务器。)把响应后的数据包发送给LB,LB再接收到响应包后,把包的源地址改成虚拟地址(VIP)然后发送回给客户端。

NAT模式特点:
1、NAT技术将请求的报文和响应的报文都需要通过LB进行地址改写,因此网站访问量比较大的时候LB负载均衡调度器有比较大的瓶颈,一般要求最多之能10-20台节点
2、只需要在LB上配置一个公网IP地址就可以了。
3、每台内部的节点服务器的网关地址必须是调度器LB的内网地址。
4、NAT模式支持对IP地址和端口进行转换。即用户请求的端口和真实服务器的端口可以不一致。

(3)Full NAT模式(LVS-FullNAT)
客户端对VIP发起请求,Director接过请求发现是请求后端服务。Direcrot对请求报文做full-nat,把源ip改为Dip,把目标ip转换为任意后端RS的rip,然后发往后端,rs接到请求后,进行响应,响应源ip为Rip,目标ip还是DIP,又内部路由路由到Director,Director接到响应报文,进行full-nat。将源地址为VIP,目标地址改为CIP
请求使用DNAT,响应使用SNAT

Full NAT模式特点:
FULL NAT 模式也不需要 LBIP 和realserver ip 在同一个网段;
full nat 跟nat 相比的优点是:保证RS回包一定能够回到LVS;因为源地址就是LVS==> 不确定
full nat 因为要更新sorce ip 所以性能正常比nat 模式下降 10%

(4)IP隧道模式(LVS-Tunnel)
采用NAT模式时,由于请求和响应的报文必须通过调度器地址重写,当客户请求越来越多时,调度器处理能力将成为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度器把请求的报文通过IP隧道转发到真实的服务器。真实的服务器将响应处理后的数据直接返回给客户端。这样调度器就只处理请求入站报文,由于一般网络服务应答数据比请求报文大很多,采用VS/TUN模式后,集群系统的最大吞吐量可以提高10倍。
它和NAT模式不同的是,它在LB和RS之间的传输不用改写IP地址。而是把客户请求包封装在一个IP tunnel里面,然后发送给RS节点服务器,节点服务器接收到之后解开IP tunnel后,进行响应处理。并且直接把包通过自己的外网地址发送给客户不用经过LB服务器。

ip隧道模式特点:
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后端节点服务器,而RS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减少了负载均衡器的大量数据流动,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就能处理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器能够为很多RS进行分发。而且跑在公网上就能进行不同地域的分发。
隧道模式的RS节点需要合法IP,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服务器支持”IP Tunneling”(IP Encapsulation)协议,服务器可能只局限在部分Linux系统上。

四种模式性能比较:
因为DR模式 IP TUNELL 模式都是在package in 时经过LVS ,在package out是直接返回给client,所以二者的性能比NAT 模式高,但IP TUNNEL 因为是TUNNEL 模式比较复杂,其性能不如DR模式;
FULL NAT 模式因为不仅要更换 DST IP 还更换 SOURCE IP 所以性能比NAT 下降10%
4种模式的性能如下:DR ==> IP TUNNEL ==>NAT ==>FULL NAT

CDN内容分发网络。CDN是构建在网络之上的内容分发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

CDN的基本原理是广泛采用各种缓存服务器,将这些缓存服务器分布到用户访问相对集中的地区或网络中,在用户访问网站时,利用全局负载技术将用户的访问指向距离最近的工作正常的缓存服务器上,由缓存服务器直接响应用户请求。

加速节点是CDN服务商在全国各地部署的节点服务器,当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候就就近从最近的节点服务器访问,提高访问速度。

扩展资料:


内容分发网络(CDN)包括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4个要件,而内容管理和全局的网络流量管理是CDN的核心所在。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

总的来说,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

关键技术:

1、内容发布:它借助于建立索引、缓存、流分裂、组播(Multicast)等技术,将内容发布或投递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远程服务点(POP)处;

2、内容路由:它是整体性的网络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内容路由器中的重定向(DNS)机制,在多个远程POP上均衡用户的请求,以使用户请求得到最近内容源的响应;

3、内容交换:它根据内容的可用性、服务器的可用性以及用户的背景,在POP的缓存服务器上,利用应用层交换、流分裂、重定向(ICP、WCCP)等技术,智能地平衡负载流量;

4、性能管理:它通过内部和外部监控系统,获取网络部件的状况信息,测量内容发布的端到端性能(如包丢失、延时、平均带宽、启动时间、帧速率等),保证网络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DN

1 最好选离你的用户或服务器最近的节点,在网络延迟和响应速度方面都会有帮助
2 可以使用网络监控工具或ping命令测试不同节点的网络连接速度和延迟,找出最优的选项
3 另外,建议在选取节点时要考虑该节点的可用性、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估后再做出决定。

提高网站稳定性。在别人的服务器中,有很多节点,是为了提高网站稳定性而设计的。服务器指的是网络环境下为客户机提供某种服务的专用计算机,服务器安装有网络 *** 作系统和各种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服务器具有高速CPU运算能力、长时间可靠运行、强大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22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2
下一篇 2023-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