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也是一种电脑,哪它会像普通电脑一样有受电脑病毒攻击的可能吗?

服务器也是一种电脑,哪它会像普通电脑一样有受电脑病毒攻击的可能吗?,第1张

服务器当然和普通电脑一样会中病毒
没有例外
包括楼上说的AIX服务器,同样中病毒
你认为世界上有最强的盾和最强的矛吗?
最强的矛强还是最强的盾强呢?
只能说。不同的服务器使用不同的专业级防火墙,在实际应用中有区别。他们比普通电脑预防病毒的能力更强而已
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几乎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
普通电脑同样可以用来完成服务器的大部分工作
你可以把服务器看成是普通电脑在某一领域的升级版
服务器的CPU更强,专用的主板,他有可挂数十个硬盘的磁盘列阵
它运行的系统可以是LINUX或WINDOWS的网络版
而且他运行的网络协议更多
他的内存和普通机的内存不同
他的内存是ECC内存,叫纠错内存,具有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功能。普通电脑不具备
服务器其实就是一种高性能的电脑。
他的构成和微机基本一致
他就是拿来在网络上为客户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区别的话
除了性能更高外,他们在使用带宽要求上不一样
家用电脑,一般也就128K~15M,光纤1G
服务器最少要求5M,有百兆,千兆,至少要保证千人访问而不卡
至于刚说到的病毒
家用机用的都是些家用防火墙,硬件防火墙
而服务器用的都是专业版的防火墙,专业级的哦
当然,价格上来说,天差地别,防黑能力更强
只说更强,没说百分百无病毒侵害

AIX 全名为(Advanced Interactive Executive),它是IBM 公司的UNIX *** 作系统,整个系统的设计从网络、主机硬件系统,到 *** 作系统完全遵守开放系统的原则。
下面对AIX 作以介绍。
RS/6000 采用IBM 的UNIX *** 作系统-AIX作为其 *** 作系统。这是一个目前 *** 作系统界最成功,应用领域最广,最开放的第二代的UNIX系统。它特别适合于做关键数据处理(CRITICAL)。
AIX 包含了许多IBM 大型机传统受欢迎的特征,如系统完整性,系统可管理性和系统可用性。
在 AIX *** 作系统上,有许多的数据库和开发工具,用户除了选用已有的应用软件外,还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开发。
此外,在AIX 之上,有一组功能强,使用方便的系统管理工具。对于异种平台互存,互 *** 作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
由于该 UNIX 的先进的内核技术和最好的开放性,因此,虽然RS/6000从宣布到今天只有短短的5 年多的时间,它已在各行各业有了广泛的运用,并在1993和1994年连续二年在MIDRANGE商用 UNIX 领域处于第一位。
RISC SYSTEM/6000的 *** 作系统是AIX ,它是性能卓越的、开放的UNIX,汇集了多年来计算机界在UNIX上的研究成果,以IBM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 *** 作系统方面40多年极其丰富的经验。最大限度的使用RISC技术,安装了象AIX 这样的具备工业界实力的UNIX *** 作系统。
它既可连接SAA 体系结构,又能与非IBM 系统的网络相连,因此,可以和多数专业银行现有的系统实现互连,这对今后业务系统拓展将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并降低投资。
AIX 遵循一系列的国际标准:
IEEE POSIX10041-1990
X/OPEN 移植指南ISSUE3的基本级(XPG3)
AES/OS REVISION A (OSF/1 LEVEL 2 资格)
FIPS 151-1
AIX的编译器: XLC、C++(可选)、FORTRAN(可选)、PASCAL(可选)、COBOL(可选)
ADA 的编译器已达到XPG3“成员”级的认可。
AIX 支持多用户、多任务。
AIX有一些其它特性包括:
AIX 提供了3 种SHELL :SYSTEM V的KORN、BOURNE SHELL和43BSDC SHELL作为可选择的UNIX系统界面;
安全设施满足TCB (Trusted Computing Base)的C2级;实时处理能力,这对于“面向交易”的应用至关重要(如零售业和银行等),它使RS/6000 获得极高的响应和吞吐量;
虚拟存储管理,当需要时,可将一些不常用的模块转送至外存,提高内存的可利用性。
先进的文件系统,使得系统管理更加有效,并提高了数据可靠性以及完整性。
能兼容DOS 应用程序和数据。
InfoExplorer,快速信息超文本索引系统- 不仅包括文字,而且对包含声音、图像的索引系统,这是个联机的文件接口。包括全部的超文本的索引和查找,以及面向任务和坐标的多重导引和索引系统。这个文字及图形索引系统以一个灵活的、基于任务的方式去使用详细资料及培训资料。
高级系统管理工具(SMIT,System Management Interface Tool)。提供一级菜单驱动程序,诸如完成软件的安装与设置、设备的设置及管理、问题的测定、存贮管理等。可以自动地进行I/O 设备设置,ASCII 终端也可充当系统控制台。在LAN 上可以进行远程系统的安装。
性能特点
AIX 5L 是AIX的当前使用版本,它支持IBM POWER 和Intel 64位(IA-64)平台。“L” 指Linux affinity
虚拟服务器
通过在AIX 5L V52中引入动态逻辑分区(DLPAR),IBM为基于POWER4的p系列系统提供了高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功能。
LPAR功能使得在一个单一p系列服务器上运行AIX 5L和Linux的多个独立 *** 作系统映像成为可能。逻辑分区不需要与系统的组建模块(资源集合)的物理边界相一致。LPAR允许客户以更小的粒度从整个可用资源池中选择组件,从而能够增加运行的灵活性。一个p系列分区所要求的最少资源包括一个处理器、256MB内存以及一个I/O适配器。
利用DLPAR,客户可以"在一个服务器的内部创建多个虚拟服务器",并能够从活动分区中动态地添加和删除处理器、物理内存和I/O插槽-每个分区都与其它分区相隔离,而且每个分区都运行自己的AIX 5L V52 *** 作系统;添加和删除 *** 作都是在分区环境的内部进行,而且不要求重新执行系统引导。客户可以将系统资源分配给应用程序最需要的地方,在根据不断变化的系统优先级和资源需求进行调整的同时,能够将多个分区上的负载整合到一个单一服务器上。此外,客户在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能够将运行、服务和支持水平保持在所要求的级别上。
运行效率和容量规划
为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用性,AIX 5L V52在p650, p670和p690系统上推出了动态随需应变容量升级(CUoD)功能。
CUoD允许客户在进行系统安装时安装比初始需要数量更多的处理器,保持这些处理器(处于休眠状态)直至业务的增长要求将其激活。CUoD选项将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个用于激活更多处理器的加密密钥,可以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将新激活的处理器动态分配给各个分区。
CUoD提高了系统可用性。当一个处理器的出错频率到达一个错误阀值(尽管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AIX 5L V52将以透明的方式激活一个可用的CUoD处理器并使用它来替换故障处理器-直至客户准备好修复计划为止。此外,即使是单处理器分区也可以支持这一被称为动态处理器备用(Dynamic Processor Sparing)的功能,这一功能允许系统在保持处理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继续运行,能够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不会受到影响。
集群管理
为实现快速同步和协调响应,集群环境要求节点之间能够进行全面的协作。AIX 5L使用基于AIX 5L的Linux软件和IBM集群系统管理器(CSM)支持和优化集群服务器的管理。CSM为指定p系列和IBM eServer x系列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维护和更新提供了一个单一的控制点。基于AIX 5L的CSM以安装选项和单独许可产品的形式,包括在AIX 5L V52基本安装介质之中。
高可靠性
利用自身的软件,HACMP可以实现 双机切换,确保高稳定性的实现。
Linux亲和性
AIX 5L与Linux之间的亲和性可以帮助以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实现跨AIX和Linux平台的多平台集成解决方案。对于很多在Linux上开发或为Linux开发的应用,只需对源代码进行一次简单的重编译,它们就可以在AIX 5L上运行。IBM免费为客户提供一个用于Linux应用的AIX工具箱,该工具箱由一组多个Linux版本中常见的开放源代码和GNU软件组成。因为这些应用运行在AIX上,所以公司可以将Linux的灵活性与AIX的高级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些高级功能包括先进的负载管理、完善的系统管理工具以及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功能。
安全性
通过C2级认证的AIX 5L提供并全面使用了强大的行业标准安全技术和目录技术。AIX 5L V52包括和扩展了这些技术,它提供了对可拔插身份验证模块(PAM)、基于用户的PKI证书、企业身份映射(EIM)、BIND V9、SNMP V3、移动IPv6、无限访问协议(WAP)v11、OpenSSH v34的集成支持,并支持新的基于AES(Rijndael)、SEAL、Mars、Twofish和其它算法的加密解密库。此外,AIX 5L V52继续支持IBM网络身份验证服务器(NAS)、IBM目录服务器v41和ICSA认证IPsec/***安全组网功能。AIX 5L V52提供的Java安全技术包括JAAS、JCE/JCE、JSSE、JGSS和J-PKI。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33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5
下一篇 2023-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