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电脑直接找到ftpserverexe并双击运行。
2、新建一个可以登录FTP服务器的帐户。
3、需要为刚才建立的帐户添加一个密码。
4、如果没问题就设置共享的目录在哪里。
5、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继续设置权限。
6、在成功创建一个新帐户以后选择完成。
7、等d出图示页面即可在内网建立FTP服务器。
1、先提出一个问题, 可以不进行三次握手直接往服务端发送数据包吗?
是不可以的,也是可以的 ;
1)不可以是因为现在的TCP连接标准和规范要求传输数据前先确认两端的状态,有一端状态不OK的话,发数据包有什么用呢;
2)说可以是站在网络连接的角度,像 UDP 协议;
2、TCP三次握手
1)标志位、随机序列号和确认序列号是在数据包的 TCP 首部里面;
2)几个状态是指客户端和服务端连接过程中 socket 状态;
3)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中 SYN 标志位为 1,还有随机生成的序列号c_seq,客户端状态改为 SYN-SENT ;
4)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发过来的数据包中 SYN 标志位为 1,就知道客户端想和自己建立连接,服务端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是拒绝连接,或确定连接,还是丢弃该数据包;
拒绝连接,会往客户端发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中 RST 标志位为 1,客户端会报 Connection refused ;
丢弃客户端的数据包,超过一定时间后客户端会报 Connection timeout;
确定连接时会往客户端发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中 ACK 标志位为 1,确认序列号 ack=c_seq+1,SYN 标志位为 1,随机序列号 s_seq,状态由 LISTEN 改为 SYN-RCVD ;
5)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接收到数据包会做校验,校验ACK标志位和确认序列号 ack=c_seq+1,如果确定是服务端的确认数据包,改自己的状态为 ESTABLISHED ,并给服务端发确认数据包;
6)服务端接到客户端数据包,会校验ACK标志位和确认序列号 ack=s_seq+1,改自己的状态为 ESTABLISHED ,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
7)建立连接时的数据包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没有应用层的数据;
8)建立连接之后发起的请求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会封装各层协议的头部信息,标志位ACK为1,其他标志位变动;
9)网络进程间的通信,一台服务器内部的进程间通信不用这样;
3、TCP 连接三次握手抓包
1)Socket 在 linux 系统中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因为 linux 系统的理念就是一切皆文件,是系统内核级的功能;
2)以上定义比较具体,可以抽象来理解,是一个内核级的用于通信的功能层,包含一组接口函数,这些函数实际就是 *** 作 socket 文件句柄文件描述符;
一个 TCP 连接由四要素源IP、源Port、目标IP、目标Port唯一标识,也即 socket 由这四要素唯一确定;
一个 TCP 连接的建立也就是客户端、服务端创建了相对应的一对 socket,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这对 socket 间的通信(物理层面是网卡在发送/接收比特流数据);
3) 一个服务与另一个服务建立连接,他们的端口是什么呢 ?
客户端发出请求端口号是随机的,服务端是进程监听的端口号;
2、socket 主要函数介绍
1、进程通信,一个进程只有一个监听 socket,connect socket 是针对一个客户的一个连接的,有很多个; 2、connect 函数内部在发起请求前会找系统随机一个端口号; 3、连接建立后,客户端发起请求传输数据,服务端会直接交给 connect socket 处理,不会交给监听 socket 处理;
4、监听 socket 在处理客户端请求时,如果此时其他客户端发请求过来,监听 socket 是没法处理的,此时系统会维护请求队列由 backlog 参数指定;
全连接队列(completed connection queue)
半连接队列(incomplete connection queue)
Linux 内核 22 版本之前 ,backlog 的大小等于全连接队列和半连接队列之和;
Linux 内核 22 版本之后 ,backlog 的大小之和全连接队列有关系:
半连接队列大小由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文件指定,可以开很大;
全连接队列大小由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文件和 backlog 参数指定,取两个中的最小值;
tomcat acceptCount 就是配置全连接队列大小;
3、socket 函数在建立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大概使用情况
4、TCP首部结构
1)2的16次方等于 65536,所以系统中端口号的限制个数为 65536,一般1024以下端口被系统占用;
2)标志位这里是 6 个,还有其他标志位的,只是这 6 个标志位常用;
3)seq 序列号,ack 确认序列号,序列号在数据传输时分包用到。三次握手时 seq 序列号是随机的,没有实际意义;
4)TCP 包首部后面接着的是 IP 包首部,再紧接着的是以太网包首部,其实都是加 0101010101 二进制位;
几个常用标志位,首先一个标志位占一个 bit 位,只能是二进制中的 1 或 0;
1)SYN ,简写 S ,请求标志位,用来建立连接。在TCP三次握手中收到带有该标志位的数据包,表示对方想与己方建立连接;
2)ACK ,简写 ,请求确认/应答标志位,用于对对方的请求进行应答,对方收到含该标志位的数据包,会知道己方存在且可用。也会用在连接建立之后,己方发送响应数据给对方的数据包中;
3)FIN ,简写 F ,请求断开标志位,用于断开连接。对方收到己方的含该标志位的数据包,就知道己方想与它断开连接,不再保持连接;
4)RST ,简写 R ,请求复位标志位,因网络或己方服务原因导致有数据包丢失,己方接收到的数据包序列号与上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不衔接,那己方会发送含该标志位的数据包告诉对方,对方接收到含该标志位的数据包就知道己方要求它重新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一般断点续传会用到该标志位;
还有就是如果对方发过来的数据错了,有问题,己方也会发送含该标志位的数据包;
5)PSH ,简写 P ,推送标志位,表示收到数据包后要立即交给应用程序去处理,不应该放在缓存中,read()/write() 都有缓存区;
6)URG ,简写 U ,紧急标志位,该标志位表示 tcp 包首部中的紧急指针域有效,督促中间层尽快处理;
7)ECE,在保留位中;
8)CWR,在保留位中;
5、TCP 抓包
1)服务端会根据自身情况,没有要处理的数据时会把第二次和第三次挥手合并成一次挥手,此时标志位 FIN=1 / ACK=1;
2)MSL 是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缩写,指数据包在网络中最大生存时间,RFC 建议是 2分钟;
详细描述:
1)客户端、服务端都可以主动发起断开连接;
2)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含 FIN=1 标志位的数据包,随机序列号 seq=m,此时客户端状态由 ESTABLISHED 变为 FIN_WAIT_1 ;
3)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含 FIN=1 标志位的数据包,就知道客户端要断开连接,服务端会向客户端发送含 ACK=1 标志位的应答数据包,确认序列号 ack=m+1,此时服务端状态由 ESTABLISHED 变为 CLOSE_WAIT ;
4)客户端收到含 ACK=1 标志位的应答数据包,知道服务端的可以断开的意思,此时客户端状态由 FIN_WAIT_1 变为 FIN_WAIT_2 ;(第一、二次挥手也只是双方交换一下意见而已)
5)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处理完剩下的数据后再次向客户端发送含 FIN=1 标志位的数据包,随机序列号 seq=n,告诉客户端现在可以真正的断开连接了,此时服务端状态由 CLOSE_WAIT 变为 LAST_ACK ;
6)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再次发送的含 FIN=1 标志位的数据包,就知道服务端处理好了可以断开连接了,但是客户端为了慎重起见,不会立马关闭连接,而是改状态,且向服务端发送含 ACK=1 标志位的应答数据包,确认序列号 ack=n+1,此时客户端状态由 FIN_WAIT_2 变为 TIME_WAIT ;
等待 2 个MSL 时间还是未收到服务端发过来的数据,则表明服务端已经关闭连接了,客户端也会关闭连接释放资源,此时客户端状态由 TIME_WAIT 变为 CLOSED ;
也就是说 TIME_WAIT 状态存在时长在 1~4分钟;
7)服务端收到含 ACK=1 标志位的应答数据包,知道客户端确认可以断开了,就立即关闭连接释放资源,此时服务端状态由 LAST_ACK 变为 CLOSED ;
SYN 洪水攻击(SYN Flood)
是一种 DoS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大概原理是伪造大量的TCP请求,服务端收到大量的第一次握手的数据包,且都会发第二次握手数据包去回应,但是因为 IP 是伪造的,一直都不会有第三次握手数据包,导致服务端存在大量的半连接,即 SYN_RCVD 状态的连接,导致半连接队列被塞满,且服务端默认会发 5 个第二次握手数据包,耗费大量 CPU 和内存资源,使得正常的连接请求进不来;
unix的哲学是一切皆文件,可以把socket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文件,而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 *** 作api(读/写IO、打开、关闭)。我们知道普通文件的打开 *** 作(open)返回一个文件描述字,与之类似,socket()用于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socket descriptor),它唯一标识一个socket。
当我们调用socket创建一个socket时,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于协议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间中,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地址。如果想要给它赋值一个地址,就必须调用bind()函数,
sockfd即socket描述字,它是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了,唯一标识一个socket。bind()函数就是将给这个描述字绑定一个名字。
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需要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而不要假定主机字节序跟网络字节序一样使用的是Big-Endian。由于这个问题曾引发过不少血案,谨记对主机字节序不要做任何假定,务必将其转化为网络字节序再赋给socket。
这里的主机字节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端和小端模式:不同的CPU有不同的字节序类型,这些字节序是指整数在内存中保存的顺序,这个叫做主机序。引用标准的Big-Endian和Little-Endian的定义如下:
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socket可以接受的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listen函数表示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
connec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第二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地址,第三个参数为socket地址的长度。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与TCP服务器的连接。
TCP服务器端依次调用socket()、bind()、listen()之后,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connect()之后就向TCP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就会调用accept()函数去接收请求,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在connect之后就建立好了三次连接),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类似于普通文件的网络I/O *** 作了。
如果accpet成功,那么其返回值是由内核自动生成的一个全新的描述字,代表与客户的TCP连接。
accept的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是服务器开始调用socket()函数生成的,称为监听socket描述字;而accept函数返回的是已连接的socket描述字。一个服务器通常通常仅仅只创建一个监听socket描述字,它在该服务器的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内核为每个由服务器进程接受的客户连接创建了一个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当服务器完成了对某个客户的服务,相应的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就被关闭。
read函数是负责从fd中读取内容当读成功时,read返回实际所读的字节数,如果返回的值是0表示已经读到文件的结束了,小于0表示出现了错误。如果错误为EINTR说明读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果是ECONNREST表示网络连接出了问题。
write函数将buf中的nbytes字节内容写入文件描述符fd成功时返回写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并设置errno变量。 在网络程序中,当我们向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写时有俩种可能。1)write的返回值大于0,表示写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数据。2)返回的值小于0,此时出现了错误
在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会进行一些读写 *** 作,完成了读写 *** 作就要关闭相应的socket描述字,类似于 *** 作完打开的文件要调用f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
close一个TCP socket的缺省行为时把该socket标记为已关闭,然后立即返回到调用进程。该描述字不能再由调用进程使用,也就是说不能再作为read或write的第一个参数
close *** 作只是使相应socket描述字的引用计数-1,只有当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才会触发TCP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终止连接请求。
我们知道tcp建立连接要进行“三次握手”,即交换三个分组。大致流程如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 J
服务器向客户端响应一个SYN K,并对SYN J进行确认ACK J+1
客户端再想服务器发一个确认ACK K+1
socket中TCP的四次握手释放连接详解
某个应用进程首先调用close主动关闭连接,这时TCP发送一个FIN M;另一端接收到FIN M之后,执行被动关闭,对这个FIN进行确认。一段时间之后,服务端调用close关闭它的socket。这导致它的TCP也发送一个FIN N;接收到这个FIN的源发送端TCP对它进行确认,这样每个方向上都有一个FIN和ACK。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存在着双向的读写通道,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可以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FIN只意味着这个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但并不表示在另一个方向上没有读写,所以要双向的读写关闭需要四次握手,
3 time_wait状态如何避免?
首先服务器可以设置SO_REUSEADDR套接字选项来通知内核,如果端口忙,但TCP连接位于TIME_WAIT状态时可以重用端口。在一个非常有用的场景就是,如果你的服务器程序停止后想立即重启,而新的套接字依旧希望使用同一端口,此时SO_REUSEADDR选项就可以避免TIME_WAIT状态。
1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80服务,这时客户端会启用一个本地的端口访问服务器的80,访问完成后关闭此连接,立刻再次访问服务器的
80,这时客户端会启用另一个本地的端口,而不是刚才使用的那个本地端口。原因就是刚才的那个连接还处于TIME_WAIT状态。
2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80服务,这时服务器关闭80端口,立即再次重启80端口的服务,这时可能不会成功启动,原因也是服务器的连
接还处于TIME_WAIT状态。
实战分析:
状态描述:
CLOSED:无连接是活动的或正在进行
LISTEN:服务器在等待进入呼叫
SYN_RECV:一个连接请求已经到达,等待确认
SYN_SENT:应用已经开始,打开一个连接
ESTABLISHED:正常数据传输状态
FIN_WAIT1:应用说它已经完成
FIN_WAIT2:另一边已同意释放
ITMED_WAIT:等待所有分组死掉
CLOSING:两边同时尝试关闭
TIME_WAIT:另一边已初始化一个释放
LAST_ACK:等待所有分组死掉</pre>
命令解释:
如何尽量处理TIMEWAIT过多
编辑内核文件/etc/sysctlconf,加入以下内容: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修改系默认的 TIMEOUT 时间</pre>
然后执行 /sbin/sysctl -p 让参数生效
/etc/sysctlconf是一个允许改变正在运行中的Linux系统的接口,它包含一些TCP/IP堆栈和虚拟内存系统的高级选项,修改内核参数永久生效。
简单来说,就是打开系统的TIMEWAIT重用和快速回收。
本文主要讲述了socket的主要api,以及tcp的连接过程和其中各个阶段的连接状态,理解这些是更深入了解tcp的基础!
什么叫FTP、什么叫DNS、什么叫>
默认情况下FTP协议使用TCP端口中的 20和21这两个端口,其中20用于传输数据,21用于传输控制信息。但是,是否使用20作为传输数据的端口与FTP使用的传输模式有关,如果采用主动模式,那么数据传输端口就是20;如果采用被动模式,则具体最终使用哪个端口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协商决定。
中文名
FTP协议
外文名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类 型
客户/服务器系统
释 义
文件传输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