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式服务器
台式服务器也称为“塔式服务器”。有的台式服务器采用大小与普通立式计算机大致相当的机箱,有的采用大容量的机箱,像个硕大的柜子。低档服务器由于功能较弱,整个服务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机箱不大,都采用台式机箱结构。这里所介绍的台式不是平时普通计算机中的台式,立式机箱也属于台式机范围,目前这类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2)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2U、4U等规格。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
对于信息服务企业(如ISP/ICP/ISV/IDC)而言,选择服务器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器的体积、功耗、发热量等物理参数,因为信息服务企业通常使用大型专用机房统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机房通常设有严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却系统、多重备份的供电系统,其机房的造价相当昂贵。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部署更多的服务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成本,通常选用机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多种规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机架式服务器最节省空间,但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适合一些业务相对固定的使用领域。4U以上的产品性能较高,可扩展性好,一般支持4个以上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大量的标准热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厂商通常提供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具,适合大访问量的关键应用,但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
(3)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当前市场上的刀片式服务器有两大类:一类主要为电信行业设计,接口标准和尺寸规格符合PICMG(PCI Industrial Computer Manufacturer's Group)1x或2x,未来还将推出符合PICMG 3x 的产品,采用相同标准的不同厂商的刀片和机柜在理论上可以互相兼容;另一类为通用计算设计,接口上可能采用了上述标准或厂商标准,但 尺寸规格是厂商自定,注重性能价格比,目前属于这一类的产品居多。刀片式服务器目前最适合群集计算和IxP提供互联网服务。
HP Proliant DL380 G5(433524-AA1)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ML115(437288-AA1)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ML110 G5(444809-AA1)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DL580 G5(AK160A)
属于 HP DL5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ML350 G5(AK390A)
属于 HP ML35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DL380 G5(458568-AA1)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60 G5(457926-AA1)
属于 HP DL36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80 G5(458567-AA1)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ML150 G3(AK118A)
属于 HP ML150 G3系列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ML150 G5(AL559A)
属于 HP ML15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ML110 G4(440288-AA1)
属于 HP ML110 G4系列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DL380 G5(458563-AA1)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80 G5(458565-AA1)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80 G5(AL556A)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580 G5(451993-AA1)
属于 HP DL5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580 G5(438088-AA1)
属于 HP DL5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80 G5(458562-AA1)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60 G5(457922-AA1)
属于 HP DL36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580 G5(438087-AA1)
属于 HP DL5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ML150 G5(AL557A)
属于 HP ML15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DL380 G5(470064-636)
属于 HP DL3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ML370 G5(AK387A)
属于 HP ML37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塔式
HP ProLiant DL160 G5(445202-AA1)
属于 HP DL16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580 G5(438084-AA1)
属于 HP DL58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
HP ProLiant DL360 G5(AL554A)
属于 HP DL360 G5系列
服务器类别:机架式网络机柜一般是放交换机、防火墙、电脑、显示器的,网络机柜的规格6006002000为例吧机柜的深度是600,(托盘深度350)也就是说你放的设备的深度尺寸不能超过350。服务器的的深度有800、9001000的相应的托盘550。650、750 。还有价格从几百到上万的都有。机柜在整体配置中属于辅助设备,建议买好点的,机柜承重大的,。北京神州机柜厂家,框架12mm横梁15mm 镀锌立梁20 机柜承重800公斤,北京可随时看货,账号我电话,有不懂得可以问我。6006002000标准42u网络机柜1550元 60010002000标准42u服务器机柜1850元。账号电话 。
微软和华为都是世界顶级的 科技 公司。
微软是老牌PC软件提供商,近几年大刀阔斧业务整改,重点向云服务方向发展。
华为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民族企业之一,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做到了世界通信领域的No1。近几年消费者业务更是增长迅猛,如果没有美帝制裁,也许去年就已经把三星打趴在地。虽然受到了美帝的各种制裁,仍屹立不倒。
无论是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还是华为挖空大山置放,其中一个主要因素都包含运维成本。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许多其他原因。而且这两个项目性质其实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下面我们就先来详细看下这两个项目。
微软服务器沉入海底实验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的项目叫纳蒂克(Natick) ,取自美国一座小城市的名字。
该项目试验最早始于2015年,最开始在加州数据中心进行灌水试验,以验证项目在水下的可行性。
后来于2018年,在苏格兰正式将一整个数据中心沉入35米深的海底,包含了864台服务器和276PB的存储设备。直到今年9月14日,微软宣告了其最新实验的成功,表明未来水下数据中心是一个可行的方案。那么,微软的这个实验有什么好处呢?
1降低成本,同时结合可再生能源
服务器维护的电力成本中,很大一部分都被服务器的冷确过程所消耗。 将服务器置于海底,冰冷的海水天然地为服务器冷却提供了帮助,与陆地相比会节约一大笔能源开销。 微软与Naval Group合作,该公司是一家有400年 历史 的法国公司,在制造和维护军用船舶和潜艇方面具有全球领先技术,为该项目应用了潜艇的热交换技术。
同时 微软还期望能与海洋中可再生能源比如潮汐能,海上风能结合,通过这些可再生能源,实现海底数据中心自给自足的运营。
还有一点, 在海底连租金都省了。
2位置优势、快速部署
微软海底数据中心是模块化概念的。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20公里以内,所以将数据中心分块放置在沿海城市的海域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 大大降低数据传输上的时延,让用户上网体验更好。
同时 快速部署,一个数据中心模块从规划到落地部署只需要90天 ,以目前技术来说比在陆地上建立数据中心要快很多。
3低故障,免运维,可回收
因为在海底环境封闭,不会有人为因素影响。封闭容器中也会被填充惰性气体,让服务器可以在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运行。 微软表示,水下数据中心的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 不过一旦出现了问题,水下数据中心的维护成本和难度要远远高于陆地。所以微软期望一个数据中心模块,可以在水下持续运行5年免维。当其使用寿命结束时,可以进行再次回收利用。
华为挖空大山置放服务器接下来看华为挖空大山置放服务器, 该项目是华为在贵州正在进行的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的建设。
1政府优惠政策
之所以选择在贵州,离不开国家各种优惠政策。
贵阳市是中国首个将大数据产业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发展的城市。华为也不是唯一一个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的公司。腾讯、阿里、苹果等众多公司也纷纷在贵州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电能消耗是数据中心运维成本中最大一笔开销。 贵州有丰富电能,再加上当地政府大力优惠政策 ,最低电价035元/度,让企业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同时 政府还提供了大面积低价地皮,让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又降低了一成。
2稳定的地质带,适宜环境
贵州所处位置为稳定的地质带,不会发生地震、火山或洪水等其他自然灾害。同时贵州气候适宜,常年温度比较平均,不会过高过低,适宜服务器运维。
华为采用挖山放置服务器方法,不仅巧妙利用了山体结构充当建筑,又利用了山体稳定和恒温的特性,一举两得。
谁更胜一筹?了解了上面两个项目,再回头看谁更胜一筹呢?其实两个项目并不是同等属性和具可比性的。
微软的纳蒂克目前还是一项应用研究项目,还没有完全转成商用,而且其数据模块的部署模式,主要是为了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和云服务体验。
而华为选择在贵州挖山,建立数据中心则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商业项目。并且华为建设的是IDC数据中心,我猜与之前苹果的类似,是用来做为华为云存储中心来用的,如我们华为手机中云空间的存储数据,是一个冷数据存储中心。
总结如果非要评判,我觉得微软的海底模块化数据服务中心,结合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很环保并有创意性的项目。并从消费者体验角度出发,未来在更深入更广泛的云服务中,也许项目不一定能落地,至少也为大家提供了创造性思路。华为挖山建数据中心,脚踏实地跟随时代的节奏,符合华为一贯作风,看准某一领域,勇敢的向前冲锋,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近日华为车BU与消费者业务CBG进行整合,由余承东来带队,期待未来会为华为打开另一片天,也为中国企业塑造一个榜样。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同时也祝愿从华为卖出的荣耀,虽然不再属于华为,但仍能继承来自华为的优良传统,延续华为手机上的“荣耀”!
无论是微软的沉海还是华为的挖山,他们都是在为数据中心降低能耗寻找解决方案。而他们两家找的解决方案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从而减少数据中心巨额的制冷费用。至于谁更胜一筹?不太好下定论,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比一下:
1、从降温效果来看2017年,华为选址在贵州贵安新区建设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直接将一座小山挖空,然后通过当地的天然的低温环境来对数据中心进行降温。贵州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贵阳全年平均气温才157 ,非常贴合数据中心运行要求的温度18 -25 。
从上图全年温度曲线来看,华为数据中心选择在贵州,全年只有2个月超过了25 。而且,在山洞里的温度相对恒定,就连夏天也可以稳定在25 左右。其他月份就更不必说了。所以,在这样的山洞里建数据中心,基本全年都可以采用风机自然冷切。非常少的时间需要用一下空调。 相比北上广深、减少了大量的空调制冷。至少可以节约80%的制冷费用 。
在2018年,微软将一个装载了864台服务器的Northern Isles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北部的海域中。试验海底数据中心,尝试利用海水对数据中心进行降温。根据数据显示,世界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 ,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 5 。对微软来说,完全可以在浅海中找到1个全年不用空调降温的地方。 这个降温效果和华为挖山的相差不大 。
2、从建设角度来看华为的挖山数据中心和我们挖隧道建房子差不多。一次性基建工程投入比较大 。而微软的沉海数据中心,则需要生产使用类似集装箱一体化数据中心,然后再用圆形的潜水器将集装箱一体化数据中心放置在里面。并在这里部署海水换热系统。从建设速度来看, 微软沉海数据中心可以工厂规模化生产 ,而且海底位置非常广阔,建设时间比较短,成本也会较低。而华为的挖山数据中心,基建时间比较长,但一次性建设好,可以放置较多服务器。 从建设角度来看,微软略胜一筹 。
华为的挖山数据中心使用和我们平常的数据中心一样,使用和维护都非常方便 。而微软沉海数据中心就麻烦很多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而华为的挖山数据中心就没有这些问题。所以, 从使用维护上来看,华为略胜一筹 。
总结无论是微软沉海数据中心,还是华为挖山数据中心。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降低数据中心制冷的能源消耗,做到节能环保。两者的节能降温效果是差不多的。建设上微软的沉海数据中心似乎速度更快些,而使用维护上,则华为的挖山数据中心更强很多。
微软是美国互联网的巨头,服务器的研究方面也是全球最先进的,所以他们设计把服务器沉入海底是经过相关的科学原理。而中国的华为却把服务器安排在大山置放,这其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科学原理呢?两国 科技 巨头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散热的问题一直是服务器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那么华为和微软这两家大公司究竟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服务器主要由硬盘、内存、CPU等系统组成,是一种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昂贵的物件。由于服务器的负载比较高,所以经常出现热量过高的问题,如果一旦散热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将会影响到服务器的运转功能。
美国互联网巨头微软公司采用了海水散热法。海水散热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服务器放在海水的下面, 海水的质量密度比较大,流动性比较强,一旦服务器沉入到海水下面,海里的水通过不断地流动可以降低服务器产生热量的温度,达到降温散热的效果 。但是另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是电器都是怕水的,一旦服务器遇到大量的水侵入就会产生短路的现象,严重的话可造成电器报废的结果。所以微软公司刻意重金聘请了某国著名的专业团队来解决这个难题。 这个专业团队利用了潜艇的密闭性和防水性的功能原理设计了一个水下服务器中心,经过多次的研究测试,终于成功了。
华为公司利用了地理散热法。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南北方气候相异巨大的国家。 在中国的贵州,一直以来是一个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方,地势特点都是西高东低,地貌都是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这四种为主。光照条件比较差,降雨的天数也比较多,相对湿度比较大。 所以华为公司的科学家都是利用贵州独特的凉爽气候把散热问题解决掉。
但是令华为科学家头痛的问题是贵州都是大山,所以服务器的安装连接比较麻烦。 华为公司把服务器置放在贵州大溶洞里,大大降低仓库的成本。贵州的溶洞之间都是可以相通的,所以只要采用扩充连接网络体系,就可以解决服务器连接的问题。再加上贵州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地貌,减少了地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导致服务器数据丢失的问题 。电器的核心就是电,那么在大山里高耗电的服务器是如何解决电量运输的问题? 贵州这地方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所以华为科学家根据因地制宜很好的降低了华为公司服务器的供电问题。
贵州洪家渡水电站
往往发展的代价都是以生态环境为牺牲,那么服务器放在海底或者放在大山里究竟会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呢?两国的 科技 巨头如何解决这个生态问题呢?
人造珊瑚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华为公司是如何解决在贵州大山里的服务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呢?在贵州的贵安新区,国家大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都纷纷落户在这里,让宁静的贵州大山一下子成为全球最庞大的数据存放中心之一。 所以当地都会建立许多环境监测站,命名为环保云(线下监测站线上APP),环保云的建成改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以往的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的状态。对全省的水文环境,空气环境情况实施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很好的把控了贵州整体环境的监督。这个环保云APP功能中也有群众投诉的功能,如果公众一旦发现贵州深山里有环境污染的事件,可以通过手机拍照,留下证据通过APP进行环境信访投诉,相关的部门会根据群众的投诉来展开调查 。所以贵州大山里的华为服务器都是经过防污染环境设备把污染环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总结相对散热的处理方法,两国的 科技 巨头公司都不相上下。
相对于生态环保问题的处理方式,两家 科技 巨头公司的设计研究都十分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相对服务器供电处理方式,我比较认可华为公司的因地制宜降低电费成本和解决供电的方法,这一方面华为公司更胜一筹。
我在想,微软公司的高层是不是经常手机发热时用冰箱来来降温、头脑发热时用冰块来抚,然后一下子脑洞大开想到了解决服务器发热的问题,将自家的服务器深入海底冷藏保存。
不过,微软不是先例,早在1850年的时候,在英吉利海峡就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通讯电缆,百来年后微软也将自己的数据中心沉入海底。
据了解,微软是将一个长约12米,直径3米的铁桶沉入了苏格兰水域内,这个铁桶内一共装有864台服务器,而这个铁桶将为苏格兰群岛周围海域提供云计算能力和互联网的链接。
根据微软公司的解释,将这巨大的服务器沉入水中也是为了成本考虑,如果放在陆地上,将面临这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水电等,十分让人头疼,而放在海里就十分的简单了,海底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冰箱一样。
这里我得说一下,微软为何会把数据中心沉入海底,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节约成本那么简单。微软作为一个老牌且知名的互联网 科技 公司,它的产品服务全世界,而且质量还很不错,就说我们国内吧,几乎我们每天都和微软打交道,打开电脑你用到的就是微软的系统,使用的办公软件也基本来自微软的,可以说在国内微软有很大的影响力。
服务器作为电脑数据的心脏,发热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将数据沉入海底既能解决发热的问题,也能使服务器所在海域周边的居民能够及时体验到互联网。另外,除了解决发热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环保。
那么,既然微软把数据中心沉入海底有这么高的成效,华为为何不学微软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而是在深山老林里放置呢?
首先,华为的数据中心与微软的数据中心不一样,微软能用一个几米宽十二米长的箱子装下服务器沉入海底,但是华为不行,华为的数据中心很大,如果沉入海底工程量和成本费用就会很高,越大的数据中心放入海底越不安全。
华为选择在贵州大山里建数据中心,而不是在国内其他地方,首先就是成本问题,再者就是环境和就业问题。
贵州地势相对偏高,土地资源有待开发,又有国家政府对贵州地区的扶持,贵州也在大面积推广和招商引资,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优惠。
另外贵州这个地区高原山地多,个别地带气温相对较低,环境上比较适合数据中心的建设。华为在贵州建数据中心而不是在海底,其实华为并不少只在考虑自己,也在为国家考虑,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了就业。
大型 科技 公司每天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如何存放这些数据成为了难题,不少公司选择兴建自己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位置特别重要,需要的因素比较多,比如防震、安全、节能以及方便维护等。
存储数据的服务器运营时,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尤其是数千台服务器同时运转,整个机房产生的电量堪称恐怖。而CPU等零部件运行时,服务器又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还需要设专门的散热系统。
所以不同厂商对于服务器存放的位置会有不同的方案。微软与华为选择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案,微软选择将部分服务器放到海底,而华为却选择将服务器放到贵州的大山里面。后者的做法是目前国内很多 科技 公司通用的做法。
那么两种方案谁更胜一筹呢?
经济成本华为一次性将山洞掏空,需要付出巨大的建设成本,但是除了拿地与建设成本外,几乎不再有其他的费用。而微软只需要选择一个地质条件较好的海底就行。
当然,微软的服务器需要用钢制密封舱包裹起来。华为的建设成本要更高一些。不过华为存放的服务器数量要更多,目前华为在七星湖数据中心存储了60万台服务器,而苹果存放到海底的服务器数量有限,目前只有数百台试验性质的服务器存放在海底。
维护成本贵州的电力资源丰富,电费价格相对便宜,而存放在山洞的服务器可以随时进行人工维修,反而微软的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时会相当麻烦,不仅需要用吊船将服务器打捞出来,也需要将服务器从密封舱中取出来,同时连接服务器的光缆也有可能被海洋动物破坏 。所以微软的维修成本比较高。
安全性贵州喀斯特地貌地质比较稳定,泥石流与地震发生的概率特别小,华为的服务器基本上能够保证稳定运行,而海洋生态环境比较复杂,洋流、海啸、地震频发,哪怕选择的位置特别好,也不能够保证无忧。当然,密封舱外壳也许不怕海洋生物 ,但是也难免会出现疏漏,总之,海底存放服务器安全性不如陆上。
散热效果贵州海拔高,气候条件好,而贵州的山洞里面气温恒定,通风条件好,堪称天然的空调,企业无需付出额外的空调费用,而海底的温度同样比较稳定,海洋温度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海底的温度更低一些,同时海水流动会带走热量。从散热效果来看,两者基本上半斤八两。
那么谁更胜一筹呢?我个人觉得建在山洞里面比较好。 微软将服务器投放到海底,只是做了个试验,实际上并没有大规模采用,而目前已经有数百家大型 科技 公司将数据中心建设到贵州,贵州的优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服务器建设到地面,也能够被当地带来岗位与税收,本身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肯定挖山的优势大!降温只是一方面,挖山加固就是一个天然的防空洞!出现战争是,数据中心被毁的后果,大家想想都明白
几大互联网企业都把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从安全考虑,山高林密地理位置偏僻,远离沿海,战略位置偏后,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2、气候偏低,有利于设备散热,
3、存储设备巨耗电,贵州电力充裕,电价有优势,
4、远离重工业基地,电磁环境好,
5、数据中心集中建设,便于大数据相互交换,
6、地方政府支持,税收优惠幅度大。
显然挖空大山,可能更靠谱一些。
现在为了给服务器降温,节省电费,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转,可以说各个公司都是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其中微软公司将服务器沉入海底,而华为在贵州挖空了大山,这两个方法都相当好,但是相对来说,华为公司挖空大山可能更胜一筹。
1、挖空大山更好一些华为为了节省能源,节省费用,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大量服务器,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贵州挖空大山。在贵州,常年温度可能也就是12-19度左右,而在大山的山洞里面,可能温度就稳定一些了,可能温度会维持在十二三度甚至更低的样子。这样服务器在运行的时候,可能发热就会更低一些,而且散热损耗等能源也会更少一些。
而且在山洞里面,如果发生一些情况,能够随时进行解决,而且在山洞里面,地质结构也更稳定,可能长期来看,成本会更低一些。
因此,感觉华为挖空大山放置服务器更胜一筹。
2、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水底,稍微差一些微软公司将服务器沉入水底,也是为了降低能耗,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转。在大洋底部区域,很多地方常年的温度也不高,在1000米深度的海洋底部,大概水温在四五度的样子。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微软可能沉入水底大概也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深度,可能温度也在十四五度的样子,因为再深的话,可能服务器壳体成本会大幅度上升。
而且相对来说,把服务器沉入水底的成本可能会更大一些,而且可能还会受到海浪,侵蚀等影响,而且以后运行维护也不是很方便。
因此,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水底,感觉上就稍微差一些了,可能成本更高,而且运行维护也不是很方便。
3、结论综上所述,感觉上华为挖空大山更胜一筹,运行维护方便,而且长期成本可能更低。
绝对是在大山里更方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更胜一筹?一目了然。
单说降温的效率,肯定是沉入海底见效更快。华为把服务器放在贵州大山里,虽然环境温度也低,毕竟没有海水的低温和全包裹覆盖。
但是,服务器不是永动机,用到一定的年限一定会出问题,不管是系统问题还是硬件问题,需要维修的时候,在大山里,可以人进去,或者取出来。
在大海里,维护服务器还需要专门打捞,也不太可能让工程师潜入海底,还涉及到安全问题,万一进水也是大麻烦。
综上所述,从后续维护成本来看,还是放在大山里比较好。
超级计算机500强揭晓 蓝色基因/L再摘桂冠11月15日消息 在最新出炉的全球500超级计算机排名中,美国IBM公司制造的电脑“蓝色基因/L”(BlueGene/L)再次以超强实力一举夺魁。
美国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配置的这台蓝色基因/L运算速度为每秒2806万亿次,较它在6月份排名中的每秒1368万亿次的运算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蓝基因/L(BlueGene/ L)在今年夏季速度加倍后才算最终正式建成,研究人员预期该系统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这台计算机将用于政府对核武器老化情况进行综合模拟运算和评估以及其它研究领域。
在这次公布的半年度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IBM建造的系统占据了438%,而且囊括了其中的前三名。惠普公司是第二大超级计算机制造商,这次排名中的338%计算机即来自惠普。
在芯片制造商中,这次上榜的计算机中有333台系统使用了英特尔的处理器,其中88台使用了该公司的EM64T技术。IBM的芯片排名第二,73台上榜的计算机使用了它的Power处理器。AMD排名第三,其中55台系统使用了该公司Opteron芯片,较六个月前的25台增长了一倍多。
在所有这500台超级计算机中,305台安装在美国。欧洲有100台,亚洲有66台。
另外,IBM在TOP500前10名中占据了5席,在前20名中占据8席,在前100名中占据49席,在前500名中占据219席。凭借5279%的总超级计算能力,IBM获得全球超级计算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第二名为惠普,超级计算能力装机量总量为1878%。欧洲最强大的两台超级计算机都是IBM系统,Mare Nostrum获得第八名,ASTRON荷兰获得第九名。
当前TOP500所有计算机采用的11大类处理器,可分成两大阵营,即标量处理器和向量处理器。相对而言,标量处理器占绝对主导地位。在标量处理器阵营内,大致又可以分成64位处理器和32位处理器两大类。Intel是32位处理器的主导者,其霸主地位巩固。但是,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使用64位处理器已是大势所趋,64位处理器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TOP500中使用的64位处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处理器、Intel公司的Itanium2处理器和EM64T处理器、AMD公司的Opteron处理器及HP公司的PA-RISC处理器。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TOP500),由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德国曼海姆大学整理公布。TOP500每半年发布一次全球最新排名,是业界最著名、最权威的超级计算机排行榜。
计世网消息 美国东部时间6月16日(北京时间6月17日)在今年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美国的超级计算机制造商们预期美国将仍然保持领先地位。
在今年6月22日至24日在德国海得尔堡(Heidelberg)举行的全球第20届超级计算机论坛上将公布超级计算机最高500强的最新排名。
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中预期IBM公司在最高前5个位置中将占有3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镇的Silicon Graphics公司将排名第三,日本的 NEC公司预期是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上唯一的非美国的超级计算机制造商。
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排名将由 TOP500 机构对外公布,该机构是独立的全球超级计算机性能的最高测评组织。TOP500 机构创办于1993年,它每年两次用独立的方法向全球提供超级计算机的性能。IBM公司制造的BlueGene/L超级计算机预期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最高500强排行中将保持第一名,该超级计算机的最高运算速度为918 浮点运算(Teraflop,1浮点运算=每秒1万亿次数学运算)。BlueGene/L超级计算机采用了32部机架,每部机架部署有768个 PowerPC440 CPU,今年IBM公司还将对BlueGene/L超级计算机进行升级,升级后将采用130000个CPU,提供的计算速度估计可达到360 teraflops。BlueGene/L超级计算机安装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Lawrence-Livermore)国家实验室。
排在第二位的是IBM公司制造的另一台新的命名为 BlueGene/W 的超级计算机,最近该超级计算机安装在IBM公司的华生研究中心(Thomas J Watson)。BlueGene/W 超级计算机采用的 PowerPC CPU达到30000个,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9129 teraflops。
第三名由 Silicon Graphics 公司生产的超级计算机预期将安装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这台超级计算机的服务器采用了160个Voltaire公司的Infiniband 15-GHz CPU,提供的运算能力为609 teraflops。
日本NEC公司制造的代号为“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排在第四位,它采用的 CPU为5120个,最高运算能力可以达到409 teraflops。
第五名超级计算机安装在西班牙IBM公司巴塞罗那超级计算机中心,它由3564个22-GHz 的PowerPC970 CPU参与运行,提供的最高计算能力为314 teraflops。
TOP500 机构采用“Linpack”标准测量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是用于科学计算的超级计算机最主要的性能指标,“Linpack”标准是计算机教授 Jack Dongarra 开发的,它是指一台计算机求解双精度线性方程组时所能达到的最快的速度。它的依据是线性代数软件包 Linpack 的实际测试数据。(渔人编译)
最新一期的2005年全球500台最强功能的超级计算机排行榜出炉。
在这份榜单上,来自中国的《魔兽世界》五台服务器以每秒3076万亿次浮点 *** 作的能力分别位列榜单的150至154位。
这五台服务器型号是惠普的Blade Cluster BL-20P,拥有8路(8个CPU),采用INTEL至强32位处理器,主频32G。售价更是高达15万美金一台。这些服务器引入境时,海关称总重达40吨。《魔兽世界》有了这样的服务器做支持,玩家朋友们也大可放心游戏了。
全球前500名超级计算机中目前一共有7组用于游戏服务,其中有5组运用在九城《魔兽世界》服务器。
中国自主研发的曙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8061万亿次的浮点 *** 作能力排名第42位,而第一名则由IBM制造的蓝色基因L继续蝉联。
新闻链接:关于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
这个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名单是由许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独立组织评选出来的,每六个月公布一次超级计算机排名情况。是衡量各大计算机制造商技术水平一项重要指标。位于美国加州中部的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有三个身份:1850年代的淘金人口集散地、如今的加州州府和Twitter的数据中心。 7月26日上午8点20分,这个数据中心停止了工作。当你输入Twitter网址时,你会看到页面显示“Twitter目前因某些原因宕机,预计稍后恢复”的提示。这种状况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10点25分,Twitter才恢复正常。部分用户怀疑这和7月27日开幕的伦敦奥运会有关。
尽管Twitter的运营团队通过后台的流量图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热潮对各项指标的拉升—这种可预期的、能带来大流量的事件,Twitter一般都会提前做准备,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在Twitter的预案里,如果这里发生了洪水、地震或者其他任何有可能导致服务器停止工作的问题,距离萨克拉门托965公里的另一个数据中心就会开始工作,它位于托管服务商Raging Wire旗下的一处建筑内,当然,情况也可能相反:Raging Wire这边出了问题,萨克拉门托开始工作。
无论哪一种情况,Twitter希望保证的是用户的不间断使用体验,即便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用户,也可以正常地把自己的消息Tweet出去,而不会感受到服务中断。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在线就是生命。Facebook早期迅速积累用户并不是由于它来自哈佛大学的好名声,而是它几乎从不宕机。这与当时强劲的竞争对手MySpace形成了鲜明对 照。
但在7月26日这一天,Twitter两个数据中心同时发生故障,全球用户的Twitter服务中止。Twitter提供的解释是由于“基础设施元件中的级联式漏洞”,但没有公布更详细的信息。在Twitter的成长史上几乎每年都会有多次重大宕机事故,宕机时网站就会显示出一幅有趣的:几只小鸟用线艰难地拉起一头搁浅的鲸鱼。
这是Twitter在两个月之内的第二次重大宕机故障。此前一次是6月21日,Twitter停止服务将近两个多小时。
Twitter负责工程技术的副总裁拉瓦德(Mazen Rawashdeh)事后解释说,Twitter在数据中心有两套能互相备份的数据系统同时出现了故障,这是基础设施上的“巧合事件”。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系统出现故障,那么另一个将被紧急启用。而两套系统同时出现问题则比较少见,为避免类似故障重演,Twitter称计划对基础设施大幅投资。
数据中心问题一直困扰着Twitter。截至3月,Twitter已有14亿活跃用户,每天会发出34亿条Tweet。随着用户量和信息读写量的增长,Twitter迫切需要一个能自我完全掌控的数据中心。
Twitter早期租用第三方的数据服务,之后计划转向租用位于犹他州盐湖城的定制化数据中心,然而在去年该数据中心却出现了漏雨、电力不足等问题,于是Twitter不得不改变其计划,另谋他处。
在同一天,悲催的不仅仅是Twitter。谷歌的即时通讯服务Gtalk也在早上6点40分发生故障,并迟迟没有被修复。有用户报告,微软旗下面对企业客户的云服务工具Windows Azure在西欧地区也发生了宕机问题。
在宕机这段时间内,Gtalk用户发现虽然能够登录,但无法像以往一样正常发送信息以及进行语音、视频聊天。他们持续接到谷歌通过网页更新的问题修复状态通知,时间单位大约为半小时,而这一状态持续了近5个小时,算是谷歌史上罕见的长时间故障。习惯线上沟通的用户们不得不转向其他工具,有人说,接连两起宕机事件让他们有一种“全球停电”的感觉。
谷歌的数据中心分布全球且多达20多个,目前无法得知是哪一块数据中心发生了故障以致Gtalk瘫痪,谷歌至今也未解释具体原 因。
世界正在变成一个由数据洪流组成的存在,而整个世界也因几个重要信息节点而相互连接在一起。但即使是像谷歌这样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也无法保证自己所有的服务全年都不出问题。
据谷歌称,其最受欢迎的服务Gmail电子邮件服务2010年全年宕机时间为7分钟,这已经是业内最短时间。根据Radicati Group的数据,电子邮件系统平均宕机时间为每月38小时。对比起来,Gmail可谓优秀。
一般造成系统不稳定甚至宕机的原因是多样的,开发安卓手机管理工具豌豆荚的豌豆实验室技术总监高磊对《第一财经周刊》介绍,在用户使用网站服务时,从用户输入信息,网络传送信息给网站服务器,网站服务器按照程序对用户要求进行处理,将结果返还用户,整个过程中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网站的服务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宕机而不可用。
引发问题的潜在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网站自身程序、服务器的 *** 作系统、硬件设备、机房与网络运营商等基础设施。
如果网站自身程序有Bug,可能会导致使用变慢,或部分功能失效;服务器的 *** 作系统也会出现漏洞,比如装有Linux部分版本的服务器就在本月因为闰秒问题而宕机;服务器硬件本身损坏,比如硬盘或内存都存在一定物理故障的机率。
而在基础设施上,机房停电或进水、遭到雷击等也会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最基础的问题是过热,因此大型数据中心旁边一般都有冷却装置。
6月底,美国一场风暴袭击了弗吉尼亚北部,大面积电力供应中断。而恰巧亚马逊在这里安置了US-East-1数据中心,因为停电,整个数据中心瘫痪。
亚马逊是业界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其提供给网站以数据服务的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也因此一度中断服务。之后连锁反应便产生,使用其服务的Instagram、Pinterest、Quora、Netflix等知名网站也停止了服务,进而影响到各自的生态系统。
为避免风险,一些网络公司选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设置多个数据中心,或者在使用云服务时同时选择多家供应商,当然,这也会增加成本。
据新浪微博技术总监杨卫华对《第一财经周刊》介绍,是否能稳定登录,响应的速度怎样,都会对用户的体验造成直接影响。新浪微博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构,这意味着它没有把所有的服务器都放在新浪所在的北京,而是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都设置了数据中心,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流量处理和响应速度等各方面来保证用户体验。
你在宕机时体验到多少焦虑,稳定对于互联网公司就有多重要。
当越来越多的人被接入同一个网络─比如被称为“世界的脉搏”的Twitter,数据中心瘫痪的风险等级也相应增加。这些数据就存储在像加州萨克拉门托的大房子里,一旦宕机,空白也从这里开始。常看惠普行情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惠普 ProLiant服务器大致分为两个大型号,一种是以ML开头的,这是塔式服务器。另一种以DL开头,是机架式服务器。我们下面要介绍的就是以ML为开头的塔式服务器。
入门级
ML110 G3 383564-AA1 价格5900元
ML110 G3 383564-AA1
ML110 G3 是一款可以满足小型企业网络应用的入门级4U塔式服务器,可以说它拥有台式机的价格和服务器的性能。是中小企业采购第一款服务器时的首选。
这款服务器采用英特尔奔腾4 30GHz处理器,2MB二级缓存。产品标配512MB (1 x 512MB) DDR2 ECC 内存,运行速度为 533MHz,最大可以扩展至8GB,具有标准无缓冲 ECC 功能。有一块80GB SATA 硬盘,内部存储最大支持5块硬盘共15TB。
惠普ML110 G3 (383564-AA1)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英特尔奔腾4 30GHz
标配CPU个数/最大支持个数
1/1
内存(RAM)标准/最大 512MB/8GB
硬盘类型/个数
SATA/3
网络
Broadcom 5721 千兆网卡(嵌入式)
软驱/光驱
144MB/48X CD-ROM
服务 现场保修(3年部件和人力)
售价
5900 元
不要看它只配了一颗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事实上,它可以轻松胜任中小企业文件共享、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或者是WEB服务器应用。
事实上,ML110 G3 是一款较为低端的服务器,下面要出场的虽然同属于入门级产品,但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都远高于这款服务器。
ML150 G2系列服务器是专门为小型网络而设计的,虽然是入门级别,但其服务器的特性却是一应俱全。可以说是中小企业较为理想的选择。
ML150 G2 403732-AA1
这款服务器采用1颗英特尔至强30GHz处理器(最多支持2颗),2MB二级缓存,800MHz前端总线。EMT64技术。标配有512MB PC2700 DDR SDRAM内存,最大支持8GB。配有一块 80GB 7200 rpm SATA 硬盘。最大支持6块硬盘共15TB内存容量。
惠普ML150 G2(403732-AA1)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英特尔至强30GHz
CPU个数/最大支持个数
1/2
内存(RAM)标准/最大 512MB/8GB
硬盘类型/个数
SATA/6
网络
嵌入式千兆网卡
软驱
144MB 35英寸
光驱 48倍速 CD-ROM
服务 3年有限保修
售价
10000元
这款服务器管理简便,非常适合那些没有多少专业IT知识的人使用。该服务器不仅可以用来做最简单的文件存储、打印和传真等应用,还可作为小企业的浏览服务器和小型数据库应用。当然,若要应用为后者的话,水仙建议可再加一颗处理器和一块硬盘,这样其性能才会比较稳定。
部门级
ML350 G4p 403729-AA1 价格11600元
ML350 G4p可以说是惠普推出的一款较为经典的部门级塔式服务器,较好的性价比使其在中小型企业中迅速窜红。
ML350 G4p 403729-AA1
服务器标配1个英特尔至强30GHz 处理器,最大支持2个,集成2MB的二级缓存。支持EM64T技术,可以运行64位应用并兼容32位应用程序。内存标配为512MB(1512MB)PC2-3200 DDR2 SDRAM,最大可扩充至12GB。具有ECC和联机备用内存功能。它还配有一块728GB Ultra320 SCSI 10000 rpm1硬盘,最多支持6块。
HP ML350 G4p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英特尔至强 30GHz
标配CPU个数/最大支持个数
1/2
内存(RAM)标准/最大 512MB/12GB
硬盘类型/个数
SCSI/6
网络
集成嵌入式NC7761 PCI 千兆网卡
软驱/光驱
35英寸 144MB/CD-ROM
服务 3年有限保修
售价
11600元
作为部门级服务器,它的用途十分广泛,由于有较大的扩展空间,因此适用于正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以及较为专业的工作组,满足用户数量递增的需求,还可实现远程方式服务器管理。
惠普部门级服务器有两款,这是其中之一,还有一款就是配置较高的ML370 G4
应该说,ML370 G4是惠普塔式系列服务器中的旗舰产品,非常适合不断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应用。
ML370 G4 374489-AA1
这款服务器采用的是英特尔至强32GHz 处理器,二级缓存为1MB。标配1GB(512MB×2) DDR2 ECC 内存,支持双路交叉存取功能,运行速度为 400MHz,最大可以扩展至16GB。标配不提供硬盘,但最大可支持6块SCSI硬盘共18TB。
惠普ML370 G4(374489-AA1)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英特尔至强32GHz
标配CPU个数/最大支持个数
1/2
内存(RAM)标准/最大 1GB/16GB
硬盘类型/个数
SCSI/6
网络
集成1个 NC7781 PCI-X 千兆网卡
软驱/光驱
144MB/48X CD-ROM
服务 3年有限保修
售价
17400元
这款服务器的配置是比较均衡的,可用于构建企业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中小型数据库或VOD 点播等应用。目前市场上73GB 的SCSI硬盘的价格是1950元。
企业级
ML570 G3 348137-AA1 价格59200元
ML570 G3是一款具四路处理器的塔式服务器。作为惠普惟一的企业级服务器,它有较高扩展特性,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ML570 G3 348137-AA1
该款服务器采用了英特尔至强MP 30GHz处理器,最多支持4颗,集成8MB三级缓存。标配内存为1GB (2 x 512MB) ,最大内存容量48GB。标配不带硬盘,可支持Ultra 320 SCSI硬盘,容量最大可支持30TB,10块硬盘。
HP ML570 G3 (348137-AA1)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英特尔至强30GHz
标配CPU个数/最大支持个数
1/4
内存(RAM)标准/最大 1GB/48GB
硬盘类型/个数
SCSI/10
网络
NC7782双端口千兆以太网
软驱/光驱
144MB/8X DVD-ROM
服务 3年有限保修
售价
59200元
该款服务器融合了存储、内存保护、IO扩展和远程管理诸多特性,因此它特别适用于多种应用环境,如浏览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目前一颗X30GHz的CPU需要18000元,配一块364GB U320 15K的硬盘需要1850元,一块728GB U320 15K的硬盘则需要2700元。
最后,笔者要向大家介绍的是ML570的第四代产品,ML570 G4。
ML570 G4和ML570 G3是同一系列不同时间生产的,可以说第四代产品的性能比上一代更加强劲。
ML570 G4 403687-AA1
服务器采用了一颗英特尔至强 30GHz双核处理器(支持多达 4 个) 800MHz,2 x 2MB的二级缓存。标配内存交上一代有所增加,为2GB (2 x 1GB) ,最大支持64GB。标配同样没有硬盘,但支持最大容量为 129TB SAS硬盘(18 x 72GB )。
HP ML570 G4 (403687-AA1)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英特尔至强30GHz
标配CPU个数/最大支持个数
1/4
内存(RAM)标准/最大 2GB/48GB
硬盘类型/个数
SAS/18
网络
带有 TCP/IP 卸载引擎的嵌入式双 NC371i 多功能千兆网络适配器
软驱/光驱
144MB/DVD/CD-RW 组合光驱
服务 3年有限保修
售价
待定
它适用于数据中心或远程企业环境,可增强多线程应用程序,如数据库、金融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性能。中小型企业中的较大企业可以考虑购买。
结语:总的来说,惠普的塔式服务器的性价比还是很好的,能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从最低端的文件打印服务器到较为高端的可应用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都能在惠普中找到。因此,近期有服务器购买意向的读者不妨从以上的六款服务器中找找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