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 DMR处理过程的第一步,是以最高的解析度扫描35毫米影片的每个画格,然后,把它们转制成数字画面。如果影像原本就是以数字方式所捕捉的,那么IMAX将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原始素材。
第二步,用历经多年开发和完善的专有图像增强技术,对于每幅画面进行优化处理。原始素材内的有用信息,都会被仔细分析。然后,专业人员会用一些技术对这些画面进行数字影像增强处理,包括:增强画面锐度、进行颜色校正、清除图像颗粒、消除图像不稳定现象等。
最后,完成增强处理的数字信号将被录制到15/70格式胶片或IMAX数字硬盘上。于是,当IMAX最先进的放映系统把这些画面投射到银幕上,观众就看到了明亮、清晰、稳定,绝对使人目瞪口呆的视觉影像。影院需要配置的IMAX数字放映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两台2K分辨率(2048×1080像素)的数字放映机,这种数字放映机采用了德州仪器开发的数字光学处理(DLP)技术;一台由Doremi Labs公司特制的播放服务器;以及IMAX自有的图像增强设备。
一、研发者不一样:
1、平时所说的IMAX银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团研发的,标准银幕尺寸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上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如图例一所示。
图例一:
2、而DMAX却是中国自主研发的,DMAX巨幕由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尺寸虽没有IMAX大,但比普通银幕要大得多,如图例二所示。
二、画质不同:
1、相较于IMAX中国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中国巨幕DMAX采用高亮度双机放映,银幕亮度高于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画面整体基调偏暗或夜景时,也有良好表现。但DMAX双机放映设备还是2K机,虽然陆续会升级为4K机,但真正的IMAX分辨率在6K以上,画质区别显而易见。
2、IMAX通过数字原底翻版转制技术,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过独家技术扫描,冲印到70mm底片上,通过升级处理的画面精细度绝对是高品质的。DMAX双机放映设备还是2K机,虽然陆续会升级为4K机,但真正的IMAX分辨率在6K以上,画质区别显而易见。
三、票价不同:
1、IMAX银幕是不允许放普通影片的,所以其放映票价普遍较高,IMAX 3D票价高达150元到180元。
2、DMAX银幕则可以通过放普通影片“吸金”,“中国巨幕3D”不以收取高额的技术专利费来谋取利益,从而保证了院线、影院及观众的利益。因成本关系,DMAX票价也比IMAX实惠。比如普通3D票价70元到80元,DMAX 3D票价在90元到100元不等。
扩展资料:
IMAX影片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采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专用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传统70毫米胶片的影像尺寸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胶片的影像尺寸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胶片每格上有15个齿孔。
因此,IMAX影片的每个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更清晰、更亮丽。这种胶片的拷贝非常笨重,放映时需要专门的起重设备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动。
由于尺寸比一般的胶片大得多,所以IMAX胶片的进片速度也是一般胶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钟放映的胶片长17米,每分钟则是1026米,因此,时长两小时的IMAX影片,其胶片长度有12312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max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MAX
IMAX影院需要配置的IMAX数字放映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两台2K分辨率(2048×1080像素)的数字放映机,这种数字放映机采用了德州仪器开发的数字光学处理(DLP)技术;一台由Doremi Labs公司特制的播放服务器;以及IMAX自有的图像增强设备。两台放映机投射的画面是迭加的,所以一副影片画面的实际分辨率是2K。如果IMAX把制片公司送来的拷贝,使用DMR技术加工,制作成“数字影院打包(DCP),这种格式的分辨率能达到4K(4096×2160像素),是普通数字分辨率的四倍,然后就可以使用硬盘等方式保存并送交给影院放映了,这样一份拷贝的成本最高不会超过800美元。但实际上画质还是2K的,只不过加工放大而已。
所以新兴的双机4K自然是最前沿最顶级的巨幕,不同新兴影院对双机4k有不同的要求,如cgv上海就建了4K影厅,但X-Land 4K 系:万达院线自创标准。标配为:全墙面金属巨幕;4K超高分辨率服务器;超高亮度3D设备;全环绕3D立体71声道音箱矩阵;高陡坡舒适座椅无遮挡。目前已在武汉、天津、长沙、重庆、成都、大同、南京等万达影城投入使用。目标抗衡I-Max国标免去核心技术费。
目前国内数字放映机流行的是2K级别,为2048×1080的分辨率。通俗地来说,4K投影机的清晰度是目前国内主流2K投影机的4倍,4K放映系统会使画面非常清晰、透彻,人物表情的细小部分也细致展现,中的烟雾、尘土等具有透色效果的画面,在4K画面中也非常准确,没有丢掉任何色彩和景物细节。届时,观众欣赏到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画面划时代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马上就要上映了,国内的影院也纷纷开始促销,IMAX3D,数字3D版大作广告,而传统的数字2D和普通胶片版也会同时上映。许多新名词也冒了出来,比如4K,realD什么的。在此笔者就总结一下,帮助大家选择合适的影院和**版本来观看。
- 2K数字版(画质指数:2K)
就从现在大家越来越熟悉的全高清FULLHD说起。现在大家采购电视或摄像机时都熟悉了全高清和1080p的说法,即画面分辨率达到1920X1080,标准的蓝光碟BD的节目也支持这一分辨率。与此对应,DVD格式的最大分辨率只有720X480,不到蓝光的一半。
而大家在**院看到的数字版**,目前主流的是2K,2048×1556分辨率(国内还有一些低档的13K的投影机,1280×1080分辨率)。其实也就比BD高了一点,所以家里用PS3看BD,清晰度已经和**院差别不大了。
- 35mm胶片版(1K-2K)
而传统的胶片版就复杂一些。本来**胶片一般不标称分辨率,一定要推算,优质的35mm**胶片对应分辨率约4K,或略好于4K;而且后期制作的母带的分辨率视制作水平也是有分别的,好的大概4K左右,差点的3K。然而我们有幸看**母带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因为**院播放的是经过N次“拷贝”的拷贝。拷贝质量好的,分辨率大概也就刚过2K的水平,差的分辨率甚至不足1K,而且会随着放映次数增多而衰减。拷贝放映场次一多,就会被划伤,画面上会有黑雨丝;影片受到多次高温烘烤,画面会褪色,片基翘曲就会导致失焦。看起来胶片版的画质不会超过2K的主流数字版。不过,胶片**的优势在于硕大的画面能造成的强烈震撼感和胶片特有的质感、色彩风格和景深效果,也会有偏好者。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在**院里观看的**的画质水准主要有4个决定因素。前两个是摄制载体:A摄影设备,B制作规格;后两个是放映载体:C拷贝规格,D放映设备。
- 4K数字版(4K)
目前商业故事片70%还是采用35mm胶片的**摄影机。刚才提到这类胶片素材可以制作4K(分辨率为4096x3112)的母带,这里有个DI数字中间片的概念。它是基于胶片拍摄的生产流程,利用胶片扫描仪将胶片扫描成高分辨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后期生产流程创作完整的数字母版成片,最终再将成片转回胶片、或超高清分辨度的数字影院系统(2K或4K)。目前SONY公司旗下的**大都采用4K规格做后期制作。
虽然绝大多数的连锁影院装备的放映设备依然是标准的2K-DLP系统,采用了德州仪器开发的数字光学处理(DLP)技术。但索尼公司也推出了世界上目前唯一商业化的4K放映设备占据了少数高端市场,并发行了如《蜘蛛侠3》等影片的数字4K版本。目前上海新开业的金逸影院中环店就采购了一台4K数字放映机,另外港汇的永华也有一台。
也有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全数字摄影,比如卢卡斯星战前传2和3、超人归来等。但目前这些大片采用的数字**摄像机其实只有1920X1080的分辨率,正好与2K放映水准相当。所以目前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影片反而无法制作出数字4K版本。
- IMAX胶片版(6K)
说到此就要讲IMAX的概念了。IMAX(指ImageMaximum“最大影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底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放映系统。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目前上海只有和平影都一家商业IMAX厅,科技馆只放映科教记录片,而北京有3家了。IMAX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象度,采用了特别的70mm底片,而真正的IMAX影片应该以70mm的胶片摄影机拍摄。
使用IMAX摄像机的理论分辨率达18K(每帧18000X13433像素),但是**工作室无法处理这样大小的画面,相应的他们将分辨率降低至不到原先的一半,到只有8K这一**胶片扫描的最大分辨率。因此目前**工业母带制作的极限就是8K,而IMAX影院放映70mm胶片时分辨率可以达到6K,也算是商业放映的极限了吧。
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IMAX是相当出色的**格式,但一直以来它并未能普及。制作与播放IMAX的费用与运送困难使它的播放时间较普通**为短(一般为40分钟,近年亦有90分钟的IMAX影片出现),题材大多为适合于科技馆等机构播放的纪录片。目前真正部分采用IMAX规格摄制和放映的商业片仅有的2部,《蝙蝠侠:黑暗骑士》有30多分钟,《变形金刚2》4个场景。前者在中国没有公映,后者我在北京UME华星影院看过,那水晶版剔透的巨幅影像,真是享受。
- IMAX DMR版(4K-6K)
而IMAX为了推广其影院系统,推出了一个DMR技术应用于更多商业片的发行。处理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制片公司把影片的35mm胶片拷贝交给IMAX,后者运用DMR技术,以最高解析度扫描35毫米胶片的每个画格,将其转为数字画面;然后,使用专有图像增强技术,对每幅画面进行优化,最后冲印在70mm胶片上。像今年上映的《哈利波特:混血王子》和《变形金刚2》(该片的大部分场景)等绝大多数IMAX的故事长片都是IMAXDMR。其画质我想是高于4K、低于6K的水准吧。
- IMAX数字版(2K-4K)
然而,IMAX胶片拷贝制作费用抑制了其发展。公司又大力推广所谓的IMAX数字影院系统。该系统原理是:IMAX把制片公司送来的**拷贝,使用DMR技术加工,制作成“数字影院打包”(DCP),这种格式的分辨率能达到4K,然后就可以使用硬盘等方式保存并送交给影院放映了,这样一份拷贝的成本就低了。影院需要配置的IMAX数字放映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两台2K分辨率的数字放映机,这种数字放映机采用了德州仪器开发的数字光学处理(DLP)技术;一台由DoremiLabs公司特制的播放服务器;以及IMAX自有的图像增强设备。两台放映机投射的画面是迭加的,所以一副影片画面的实际分辨率还是2K,但新的IMAX放映系统能够增强图像的保真度,画质要比使用一台放映机时更好。像北京石景山万达就号称是亚洲第一家数字IMAX影院,但其实他的画质是打了折扣的,只有高于2K、低于4K的水准。IMAX为了经济效益反而要不遗余力推广这种次优的东西,今年的《星际迷航》就只发行了数字IMAX版本。
中国还有更山寨的做法。为了不使片源少的IMAX厅闲置,北京UME华星搞了个数字巨幕,实际就是把普通数字2K的素材投到IMAX的巨幕上,达不到品质硬被放大后清晰度当然惨不忍睹,这是有点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了。
现在说到3D**了,随着2008年第一部真人3D数字**《地心游记》在中国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3D**走进人们视线。当然动画**做3G有天然的优势,从09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动画巨制都会发行3D版本了。这次的《阿凡达》,将把真人3D**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说是**史上的一次革命。
目前世界上3D的放映系统主要分为5类,在中国的影院也都有采用。
XPAND系统
数字的3D从技术上分主动式和被动式。所谓主动式就是利用眼镜左右镜片的高速切换来实现3D效果,这个主要是使用XPAND系统nuvision3D技术。主动的系统安装很方便,影院只要一个控制影院内所有眼镜什么时候切换的信号控制器就行。但是缺点是眼镜成本很高,一副一般要一两百美元。大家如果去看3D**,发现眼镜做工很好有XPAND的LOGO,接受信号的那就是用这种系统的了。中国影院采用的比较多,比如上海金逸中环店就是用这个技术。
RealD系统
被动系统现在影院用的比较多,被动系统的眼镜很便宜。RealD就是这一类,在北美市场有80%以上的份额。但由于要专门的金属屏幕,不同于平常播放2D的白幕,在中国只有上海美罗城的柯达一家采用这个技术。
杜比系统
考虑到采用主动式眼镜及金属幕的不便,杜比3D技术的设计理念和实现优势就是采用被动式眼镜和适用于白色银幕。所以大部分中国影院用的这个系统。
以上这些3D技术现阶段都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亮度太低,无论使用主动还是被动的放3D时候的发光效率只有原来的10%(RealD是15%)换算成亮度大概是2D的1/4到1/5。所以如果影院本来灯泡的寿命就差不多了,看3D会觉得非常暗。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看3D**都觉得太暗影响观感,而柯达的RealD相对而言最获好评。
双机3D 或单机双镜头3D
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双机3D分别放映左眼和右眼内容,亮度可以大大提高,但是由于成本问题国内影院使用的很少,现在就是传奇时代影城有一套BARCO双机3D放映系统。另外苏州马上要开业的嘉禾影城也装了一套。这两家影院的3D效果会比使用单机的影院好很多很多。
而索尼在其4K数字放映机的基础上推出了单机双镜头的3D解决方案。由于4K超高清晰的芯片可以轻松容纳2个2K的画面,单机同时输出两个2K画面,3D放映平滑流畅,全无高频闪烁和画面模糊现象,消除了3倍频时差式单机3D系统放映的视觉疲劳和眩晕感,是目前图像质量最好的单机3D放映系统。我估计其效果比双机3D还是要差一点。上海金逸中环影城不知道是否会将它的4K索尼放映机应用到3D**的播放(这个大家要注意,如果它放映的阿凡达的XPAND厅,不采用4K索尼机的话,就和其他影院的数字3D厅没有优势了。而它即使用于放映2D数字,因拷贝只有2K,也远远无法输出4K的内容。我印象中索尼放映机主要是搭配RealD的技术)。
IMAX 3D
IMAX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IMAX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70mm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只眼睛,通过偏振过滤眼镜(被动式)或红外同步系统(主动式)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3D能够产生逼真的全视野立体效果。IMAX3D技术不仅使用世界最大的IMAX底片,并且使用双胶片分开录制、播放左眼及右眼的影像,使得影像更立体清晰,色彩也更鲜明。
不过真正用IMAX 3D摄制的片子非常少,都是些记录片,比如DeepSea。当然多数时候是放映由数字3D技术摄制的、经过DMR技术转制的影片。播放时又有胶片和数字两个系统。应该胶片系统效果会好一点,因为有6KX2的潜力,数字则还是2KX2。另外,由于无论是胶片版还是数字版,IMAX播放3D是双机系统,因此其整体表现一定是优于单机的普通数字3D的。台湾的发烧友也证实了数字IMAX 3D的版本好于索尼4K RealD(双镜头系统)的版本。
不过,阿凡达主要是表现3D效果的,其画质分辨率本身并不算顶尖。整部**大约使用了8部SONY的HDC-F950数字**摄影机,和8部CineAlta F23数字**摄影机。其中两两组合,共开发了8套双机的3D摄制系统。此3D摄影系统被命名为:Fusion Camera-3DSystem。而这两种机型虽属顶尖,但都是1920X1080的分辨率水准的。IMAX数字3D和双机3D都是输出2个2K的画面,应该和摄影规格匹配的。当然,其后期电脑制作和DMR转制是否会明显提高IMAX胶片版的品质,或使得IMAX数字3D明显优于双机3D的版本,就有待观影证实了。
综上所述,选择观看阿凡达的版本排序是:
IMAX胶片版(上海和平影都)> IMAX数字版(北京石景山万达)> 双机3D数字版(北京传奇时代)> 索尼4K3D数字版(上海金逸中环也许是)> RealD单机3D数字版(上海美罗城柯达)> 其他单机3D数字版 > 2D数字2K版> 2D胶片版
可以说,随着蓝光播放系统和家庭影院系统的普及,传统35mm胶片和2K数字2D**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除了时效性和社交需要,能把人们吸引进**院的,就是超高清、超大银幕的IMAX或4K版本,以及栩栩如生的3D了。这是**技术的未来。
从未来发展看,用两个4K数字**摄影机组成的3D摄影系统摄制,并由2个4K数字**放映机播放的解决方案,应是未来3D**的发展方向。而在画质上,希望采用IMAX水准摄影机的**越来越多,更多的欣赏到《黑暗骑士》那样惊艳的画面。而无需改造的普通影院,更多的播放4K版本的数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