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压差表故障:如果压差表本身存在问题,例如指针卡住或者损坏等,就会导致无法正常读取数据。此时需要更换新的压差表。
2 流量过小:当流量过小时,由于空气在管道中的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波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增加风机转速或者调整进、出口阀门开度来提高流量。
3 系统漏风:如果系统存在漏风现象,则会导致空气流动不稳定从而影响测量结果。此时需要检查系统是否有漏风点,并及时进行修复。
4 传感器故障:如果使用电子式压力变送器作为传感器,在供电异常或者传输信号线路接触不良等情况下也会导致数据无法正常读取。
总之,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先排除硬件设备和系统方面的问题,并逐一排查解决。若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则建议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处理。在金属冶炼中,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以提高炉温,一般都装设有鼓风机械。最早的鼓风器称为橐,是一种皮囊。把多个橐排在一起称排橐,用马力、人力、水力推动就称马排、人排、水排。水排是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于公元31年发明的,用于鼓铸农器,收到了“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的效果。三国时韩暨在魏国官营冶铁作坊进行推广,以代替马排、人排。由于鼓风器何时由皮橐发展为风扇,现尚不清楚,故杜诗、韩暨的水排是用皮橐或风扇,结构如何,不得而知。但至迟在北宋时,木风扇已取代皮橐。北宋的《武经总要》中的行炉,元代王祯《农书》中的水排,都用的是水风扇。书中的水排图,有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是用水作动力推动轮子旋转,进而拉推风扇以鼓风,应用的是通过轮轴、拉杆,或者传动带,把圆周运动改变为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械原理。
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是活塞式风箱。活塞式风箱可能出现于唐代或宋代。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相传该书是唐初袁天罡所撰着的,宋代初次刊行。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载的活塞式风箱,与此类似。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欧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的活塞式机械打开了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