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级域名就是顶级域名,然后它们的区别如下:
一、域名段数不同(点号“”分隔)
1、顶级域名被点号分隔成2段,如“baiducom”。
2、二级域名被点号分隔成3段,如“zhidaobaiducom”。
3、三级域名被点号分隔成4段,如“>
二、包含关系不同
1、顶级域名不包含其它级域名。
2、二级域名包含顶级域名,如二级域名“zhidaobaiducom”包含了顶级域名“baiducom”。
3、三级域名包含顶级域名、二级域名,如三级域名“>
扩展资料:
域名的注册方式:
域名的注册依管理机构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gTLD域名的管理机构,都仅制定域名政策,而不涉入用户注册事宜,这些机构会将注册事宜授权给通过审核的顶级注册商,再由顶级注册商向下授权给其它二、三级代理商。
ccTLD的注册就比较复杂,除了遵循前述规范外,部分国家如前述将域名转包给某些公司管理(如西萨摩亚ws),亦有管理机构兼顶级注册机构的状况:(如南非za)。
各种域名注册所需资格不同,gTLD除少数例外(如travel)外,一般均不限资格;而ccTLD则往往有资格限制,甚至必需缴验实体证件。
一个域名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查询WHOIS数据库而被找到;对于大多数根域名服务器,基本的WHOIS由ICANN维护,而WHOIS的细节则由控制那个域的域注册机构维护。注册域名之前可以通过Whois查询提供商了解域名的注册情况。
对于240多个国家代码顶级域名(ccTLDs),通常由该域名权威注册机构负责维护WHOIS。
一般来说com注册用户为公司或企业,org为社团法人,edu为学校单位,gov为政府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域名
跟域名服务器负责所有顶级域的授权。顶级域再授权下面的二级域。
一般到了二级域这里,就是我们平常注册购买的域名了。
一般DNS服务器在无法获取到任何信息时,会从根域服务器上一级一级向下获取相关域名信息。
以下是三种DNS服务器类型的服务器:
DNS存根解析器服务器
DNS递归解析器服务器
DNS权威服务器
1、存根解析器是通常在端点主机中找到的软件组件,当台式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需要解析DNS域名时,该组件会生成DNS查询。存根解析器发出的DNS查询通常被发送到DNS递归解析器。解析程序将根据需要执行尽可能多的查询,以获取对原始查询的响应,然后将响应发送回存根解析程序。
2、该递归解析器可以驻留在家用路由器,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托管或由第三方提供,如在8888谷歌的公共DNS递归解析器或CloudFlare的DNS服务在1111。
现在是互联网的世界,大家从各种网站中获取各类资源和信息,通常我们只需要牢记一个网站地址即可,至于这个网站后台的服务器在什么地方,我们并不需要关心。当我们的请求指向这个网址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请求被转发到该网址的后端服务器上,得到返回的处理结果即可。这个将网站名称解析成为服务IP地址的服务就是DNS服务,它的全称是Domain Name System,也就是域名解析服务。
那么DNS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有聪明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了,那还不简单,搞一个统一的服务器,把世界上所有的域名对应的IP都存起来,每次需要解析的时候从这个服务去取就行了。确实,在互联网的初期就是这么干的,那时候网站还不多,域名维护的成本还不高,并且最开始还没有域名系统。
作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的ARPANET(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第一个具有分布式控制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络,也是最早应用 TCP/IP 协议的网络设施。
在ARPANET网络中,每个主机都有一个数字地址,但是这个数字地址明显是反人类记忆模式的,所以科学家们希望能够给这些主机起一些好记的名字,那么就需要维护这些名字和主机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这个时候斯坦福研究所(现在被称为SRI International)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维护了一个HOSTSTXT 的文本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描述了主机地址和主机名字之间的映射关系。
如果有人想要更新这个HOST文件,那么需要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给SRI网络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主机名和地址添加到HOSTSTXT文件中。当然这样的 *** 作对少量的数据更新来说还可以,但是如果数据量太大的情况下就有问题了。
后面一个叫做Elizabeth Feinler的人在SRI网络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搭建了WHOIS目录,用于检索有关资源、联系人和实体的信息,并且提出了域名的概念
最开始的维护都是在一个单一的服务器上进行集中式管理,但是这种维护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于是在1983年Paul Mockapetris在南加州大学创建了DNS系统,并在1983年11月于RFC 882 和 RFC 883发布了相关的原始规范。
后面DNS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于1987年11月,RFC 1034和 RFC 1035取代了1983年的DNS规范。
前面我们也提过了,DNS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用户提供的域名转换成为服务器的地址。
比如我们现在有个域名叫做 =">现在世界上一共有13个根域名服务器,10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1个在日本。而中国只有3个根域名镜像服务器。
根域名镜像服务器之所以多了“镜像”二字,是因为DNS解析的结果最终还会汇总到根域名服务器上,也就是说中国一天没有根域名服务器,无论再多多少镜像服务器,提高也只是网民访问网页的速度,安全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拥有10个根域名服务器的美国照样可以根据得到中国互联网DNS解析的相关数据,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是非常大的威胁。
而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增加第14个根域名服务器呢?
为了增加反应速度,网页访问的申请都是由一个数据包所完成的,而一个数据包的长度为256b,这就决定了一个数据包只能有13个块,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根域名服务器的数量,也就是说根域名服务器只能有13个。
如果中国要拥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只有两个,一是从现在有根域名服务器的国家移植,二是改变网页访问的申请由一个数据包完成的现状。移植不可能,因为美国不会给,别的国家也不富裕。改变一个数据包的技术模式更不可能,因为牵扯范围和技术变动太大,不现实。
所以,现在中国不会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除非哪天互联网的底层支持技术发生彻底革命。
IPV6只能解决中国码号资源问题(最新数据,中国网民已经激增到15亿,IPV4码号资源只有1亿,这也是中国采用动态IP最根本的原因),国家安全问题还要靠其他的附加技术实现。1、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
2、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根域名服务器通常是把自己知道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让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
3、最后,知道了所要解析的域名的IP地址,然后把这个结果返回给查询的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也可以采用递归查询,这取决于最初的查询请求报文的设置是要求使用哪一种查询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