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 >
因特网上的服务器是基于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合。大家叫的时候方便说,所以统称为TCP/IP。TCP/IP协议族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分层,TCP/IP协议按照层次分为以下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为什么要分层?这就如同邓小平1978年的大包干,责任到人。一个层只负责一个层次的问题,如果出问题了,和其他的层次无关,只要维护这个层次也就好了。其实编程语言里也能体现这个分层理论,即封转性、隔离。
Web服务基于>
超文本传输协议(>不能。
因特网并不能只是用一台DNS服务器,这样会让域名服务器超负荷运作,进而网络瘫痪。因特网上只使用一个DNS服务器,该服务器包含所有的映射,在这种集中式的设计中,客户机直接将所有查询请求发往单一的DNS服务器,同时该DNS服务器直接对所有查询客户。
1、1994年4月20日,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日子。
在这一天,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Internet),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2、互联网的骨干网络在美国,各国需要从美国联接才能使用。
(1)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2)在1994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1995年随着网络开放予商业互联网中成功接入的比较重要的其他网络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
(3)1990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1991年8月,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创立HTML、>
(4)在1993年,Mosaic网页浏览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学术和技术的互联网上稳步增长。
(5)1996年,“Internet”(互联网)一词被广泛的流传,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
3、国内是怎样接入互联网的:
(1)1994年4月20日,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64K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2)至1994年底,NCFC共连接中科院、中关村地区30个研究所和北大、清华两校的各类工作站、及大中型计算机500台,PC机及终端2000台。网上每天国际传输数据量,达到300兆字节,相当于15亿汉字。
扩展资料:
1994年的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1)如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图文并茂的信息。
(2)再如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3)又如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BBS站。
(4)年内,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最重要的一项是“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建设开始启动。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部委、各省市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8号)》。
参考资料:
人民网_1994年中国互联网“开天辟地”
百度百科_国际互联网络 编辑
NET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简写,是中国移动独立建设的全国性的、以宽带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信数据基础网络,也是是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两大接入点(AccessPointName,缩写APN)之一,通过CMNET接入点可以接入中国移动CMNET网络,获得完全的Internet访问权。WAP是一种GPRS应用模式,它与GRPS的接入方式是无关的,采用的实现方式是“终端+WAP网关+WAP服务器”的模式,不同于一般Internet的“终端+服务器”的工作模式;目的是通过WAP网关完成WAP-WEB的协议转换以达到节省网络流量和兼容现有WEB应用的目的。WAP网关从技术的角度讲,只是一个提供代理服务的主机,它不一定由网络运营商提供。所以它们的区别概括如下:WAP主要服务于PC端,NET主要服务于移动端;两者APN不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