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算模式是什么

网络计算模式是什么,第1张

网络的计算模式

〖主要内容〗C/S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及特点,B/S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及特点

〖教学重点〗C/S模式的中间件,B/S模式的技术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客户机/服务器(C/S)的计算模式逐渐取代了以大型主机为中心的计算机模式,成为企业网首选的计算模式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即分时共享模式,是指将不具备资源的终端通过硬件连线直接连接到主机或终端控制器上,利用主机的能力来运行应用程序,并将运行结果在终端显示出来的计算结构

特点:终端通过硬件连线直接连接到主机或终端控制器上;系统提供专用的用户界面;所有用户击键和光标位置被传入主机;所有从主机返回的结果包括光标位置和字符串等都显示在屏幕的特定位置;系统采用严格的控制和广泛的系统管理,性能管理机制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即资源共享模式,是指PC机工作站与大型机连接成局域网,从而使资源得以共享的计算结构

特点:向用户提供了灵活的服务;管理控制和系统维护工作较弱;主要用于共享共同的应用,数据以及打印机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简称C/S模式,是指前端客户部分(微机或工作站)通过应用程序运行服务器上的程序并得到结果,后端服务器部分(微机或大型机)运行客户机请求的应用程序,并将运行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计算结构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简称B/S模式,是指基于浏览器,>

B/S模式继承和共融了传统C/S模式中的网络软,硬件平台和应用,所不同的是更加开放,与软,硬件平台无关,应用开发速度快,生命周期长,应用扩充和系统维护升级方便等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C/S技术特点:系统使用了客房机和服务器双方的智能,资源和计算机能力来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即一个任务由客房机和服务器双方共同承担

C/S特点

在C/S模式下,一个或更多的客户机和一个或更多的服务器以及支持客户机和服务器进程通信的网络 *** 作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持分布计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统,在该模式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应用部分和服务器应用部分客户方发出请求,网络通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订的 *** 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

客户机的特点

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负责完成用户命令和数据的输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所得到的结果

同一系统中每个客户机要有一致的用户界面

客户机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发送命令到服务器

客户机利用OS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和服务器进行通信,并把查询结果或命令传到服务器

客户机对服务器送回的查询或命令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把它们提交给用户

服务器的特点

服务器向客户机提供由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决定特定服务

服务器负责响应来自客户机的查询或命令,但不是主动的,而是作为一个信息的存储者或服务的提供者

C/S特点

桌面上的智能

最优化地共享服务器资源

优化网络利用率

在底层OS和通信系统之上提供一个抽象的层次,允许应用程序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C/S与资源共享模式的比较:

资源共享模式:

客户机通过应用程序请求服务器通过网络发送合适的数据文件,客户机收到数据表后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如:修改)再将结果送回到服务器上客户机可共享服务器上的资源(应用软件,数据库,打印机等)

C/S模式:

客户机通过应用程序中的SQL命令(结构化查询语言)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自行对数据库进行处理,再通过网络将处理结果送回到客户端即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只是传送服务请求命令和命令 *** 作结果,而不需要传送任何数据库文件

客户机前端处理用户界面和交互,服务器后端负责处理请求

C/S的优点

减少了网络的流量:传输的只是必要的信息,如师更新的数据而不是整个数据表

响应时间较短:因为所有的数据运算和处理工作是在服务器上完成的

充分利用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的能力组成了一个分布式应用环境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服务器对客户要进行鉴别或授权等的识别

客户机更加灵活,只要连接到网络用户都可以进行访问

C/S模式的中间件

C/S的优点并没有使基于C/S的应用软件大量出现,原因在于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要面对底层网络协议,从而难于编写和维护,其移植性也较差为了解决应用程序对网络过分依赖问题,引用了中间件

中间件:是指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软件(类似OS作用)

利用中间件提供的简单的,较高层次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把下层网络技术屏蔽起来,这样程序员把精力集中在应用方面,而不是通信问题上

中间件功能:把应用和网络屏蔽开从应用的角度看,中间件对网络的作用和OS对本地计算机资源(硬盘,外设,内存)的作用是一样的中间件为程序员提供了高层的,跨越多种平台和协议的接口,使得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编写变得简单和有效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B/S计算模式确定与特点

C/S计算模式

B/S计算模式

结构

以分散的,多层次的和具有图形用户接口GUI的PC作为客户机,用户在客户机以事件驱动方式一对多地访问应用服务器上的资源

一种平面型多层次的网状结构,网络用户在基于浏览器的客户机上以网络用户界面NUI多对多地访问应用服务器上的资源;用户访问应用服务器资源以动态交互或互相合作的方式进行

数据处理

在客户机上

在服务器上

*** 作平台

要求统一平台

与软件,硬件平台无关

程序语言

取决于客户机的使用

取决于服务器的使用

硬件要求

多功能的客户机

最基本的客户机

B/S计算模式的发展

静态Web技术

动态Web技术

实时Web技术

时间

1997年前

1997~1998年

1998年至今

结构

连接Internet

建立Intranet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技术

HTML

>

静态Web服务

基本安全

配置各类服务器

防火墙

浏览器/Web/DBMS

Java

网络基础设施带宽延时等实时性保证

新的/改进的协议和工具

虚拟技术

更高的安全性

应用

电子邮件

信息发布

信息共享

访问数据库

多媒体信息交互

交谈/讨论

工作流/工作日程

虚拟现实各种应用

电子商务

协同工作

事物处理

基于Web技术的B/S计算模式特征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OOP

虚拟现实标志语言VRML(具有三维动画超媒体技术)

B/S计算模式应用系统平台特点

分散应用与集中管理,跨平台兼容性,交互性和实时性,协同工作,系统易维护性

1Tomcat 服务器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 程序的首选。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当在一台机器上配置好Apache 服务器,可利用它响应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页面的访问请求。实际上Tomcat是Apache 服务器的扩展,但运行时它是独立运行的,所以当你运行tomcat 时,它实际上作为一个与Apache 独立的进程单独运行的。
2云服务平台是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在云计算的典型层级中,平台即服务层介于软件即服务与基础设施即服务之间。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是一种无需下载或安装,即可通过因特网发送 *** 作系统和相关服务的模式。由于平台即服务能够将私人电脑中的资源转移至网络云,所以有时它也被称为“云件”(cloudware)。平台即服务是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的延伸。软件即服务是将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并通过因特网提供给客户。
平台即服务提供用户能将云基础设施部署与创建至客户端,或者借此获得使用编程语言、程序库与服务。用户不需要管理与控制云基础设施,包含网络、服务器、 *** 作系统或存储,但需要控制上层的应用程序部署与应用代管的环境
所谓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PAAS之所以能够推进SaaS的发展,主要在于它能够提供企业进行定制化研发的中间件平台,同时涵盖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PAAS可以提高在Web平台上利用的资源数量。用户或者厂商基于PaaS平台可以快速开发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和产品。同时,PaaS平台开发的应用能更好地搭建基于SOA架构的企业应用。此外,PAAS对于SaaS运营商来说,可以帮助他进行产品多元化和产品定制化。

您好
平台管理服务器是服务器管理软件是一套控制服务器工作运行、处理硬件、 *** 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等不同层级的软件管理及升级和系统的资源管理、性能维护和监控配置的程序。
平台管理服务器功能: IT管理员可以观察远程系统硬件配置的细节,并监控关键部件如处理器、硬盘驱动器、内存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通过可选择的附加产品扩展服务器管理、部署和软件分发。所有这些工具与管理软件平滑集成,提供兼容的服务以及单点管理功能,同时发挥管理软件的监控、日程安排、告警、事件管理和群组管理功能。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75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 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