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相关术语

物联网相关术语,第1张

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
指将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设备、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连接、交互和协同工作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
2 传感器(Sensor)
指一种可以感知并测量实际物理量的设备或系统,通过将物理信号转换成数字或模拟信号来输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3 执行器(Actuator)
指一种可以根据输入信号转换成机械或电动力的设备或系统,用于控制或驱动实际物理行为。
4 物联网平台(IoT Platform)
指一种用于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技术平台,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交互等功能。
5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模式,将计算和数据存储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提供虚拟化和动态扩展等功能。
6 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on)
指通过传感器和其他设备收集和记录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位置、声音等。
7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
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转换、分析等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预警、异常检测、预测分析等。
8 数据交互(Data Interaction)
指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输到物联网平台等服务器上,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到智能设备中,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通和协同工作。


9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指模拟人类智能和行为的计算机系统和算法,用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自主学习等功能,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等。
10 区块链(Blockchain)
指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用于实现安全性、透明度和信任度的高效交互和协同,如支付、合同管理、安全通信等。

中创中间件为政府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随需应变、快速构建”的Infors系列中间件产品 。包括集成化中间件套件 InforSuite、分布式对象中间件InforBus、平台化应用安全套件InforGuard三大产品系列,取得国家级、部委级荣誉百余项,专利 66项,软件著作权62项。基于国家核高基课题成果,最新产品在标准化、服务化、一体化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具备了替代国际同类产品的能力。
集成化中间件套件 InforSuite
InforSuite集成化中间件套件包含应用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工作流服务器、服务集成总线、SOA设施、物联网应用中间件、云计算平台等系列产品,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健壮而又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基础平台。InforSuite是一个全面的企业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的支撑平台;是各种先进开发方法、系统架构的最佳实践平台;是企业实施SOA的最佳实践平台,是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支撑平台。
InforSuite集成化中间件套件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协同、共享,连接“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简化企业应用部署和管理的复杂性。
InforSuite系列中间件获“国产优秀基础软件平台”、“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SOA最佳应用实践奖”等二十多个奖项,专利60多项,连续入围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直机关政府集中采购协议供货项目。
平台化应用安全套件InforGuard
InforGuard是国内应用安全第一品牌,其产品家族包括网页防篡改、Web应用防火墙、Web内容监控过滤、数据库安全审计、统一威胁监管平台等多种监控保护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针对网络请求、数据内容、实体文件等所有信息资源的纵深防护能力。
InforGuard以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在充分研究网站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功能完备性,以及网站内容安全系列解决方案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目前拥有国家8个部委级政府机构及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案例,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互联网、科教、能源与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和行业,用户已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占有率超过50%。
InforGuard在充分研究网站运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提出了Web安全建设的SaaS模式,通过平台化集中监管实现网站安全服务,并从技术架构、产品、解决方案等多个层面予以全面支撑。

1、中标麒麟 *** 作系统:中标麒麟Linux桌面软件是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发布的面向桌面应用的 *** 作系统产品。中标麒麟开发了与windows *** 作系统非常接近的图形化桌面。习惯使用windows *** 作系统的用户,只需做简单的适应性学习即可在该图形化桌面下完成软件安装、文档编辑、浏览网页、播放视频音频等 *** 作。
优点:为windows用户迁移到该 *** 作系统提供了方便,使用户能够迅速掌握新系统,可节省大量人员培训成本。
缺点:与其他软件兼容性差,响应速度慢。与服务器兼容欠佳,系统运行时,高级别进程在执行低级别文件后会降低级别,而低完整级进程不可能通过执行文件提升自己的权限。
2、银河麒麟 *** 作系统:银河麒麟(Kylin)是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开源服务器 *** 作系统。此 *** 作系统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目标是打破国外 *** 作系统的垄断,研发一套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 *** 作系统。
优点:银河麒麟 *** 作系统具有性能领先、生态丰富、体验提升、云端赋能、融入移动、内生安全等优点。
缺点:在其稳定性、性能和标准化这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云针 *** 作系统(CloudNeedle OS):分为服务器 *** 作系统、桌面 *** 作系统、移动 *** 作系统、物联网 *** 作系统四个版本,该 *** 作系统适用于各种智能终端,是一款能够把各大 *** 作系统的软硬件生态完全兼容和直容的新型革新纯国产无国界 *** 作系统。其研发公司云针科技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以云针 *** 作系统为核心的软件产品,与合作开发生产嵌入该 *** 作系统的服务器、消费终端(电脑、电视、平板、手机、智慧盒)、物联网终端等硬件产品,及虚拟化应用服务,可见生态集群极其丰富。
优点:一个内核就将服务器终端到消费终端、物联网终端全面打通的全新 *** 作系统;从办公到娱乐,同时兼容直容安卓应用和windows应用,独具特色的丰富应用生态,相应速度更快,更安全可靠,并革新了美国软件生态的下载、卸载、安装等复杂的 *** 作过程,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完全直容和兼容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算力终端设备(含芯片)及软件,完美打通“云-边-端”,真正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算力的全方位归集与精准调度运营。
缺点:由于是初上市的全新纯国产无国界 *** 作系统,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需进一步打进消费者市场,让更多人发现。
4、深度Linux(Deepin)Deepin:原名Linux Deepin,于2014年4月更名为Deepin,常被称为“深度 Linux”,是一个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美观易用,安全可靠的Linux 发行版。它不仅仅对最优秀的开源产品进行集成和配置,还开发了基于 HTML5 技术的全新桌面环境、系统设置中心、以及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软件中心等一系列面向日常使用的应用软件。
优点:Deepin 简单易用,桌面美观,能够很好的代替Windows系统进行工作与娱乐,深受用户好评。
缺点:性能优化不足,软件难兼容,应用生态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仍旧需要不断完善。
5、UOS统一 *** 作系统:统一 *** 作系统筹备组是由多家国内 *** 作系统核心企业自愿发起,成员包括中兴新支点、中国电子集团(CEC)、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诚迈科技。2019年7月,筹备组联合技术研发团队正式成立,并在广州、武汉、南京、北京等地组织了数百人的研发团队开始研发工作。
优点:UOS采用开源共创社区研发模式,鼓励上下游产业链厂商和技术人员参与研发工作贡献代码,共同打造符合行业用户需求的安全、易用、稳定的 *** 作系统产品。今年内将发布UOS的第一个版本,实现不同的CPU平台上统一发布渠道,统一应用商店、统一交互体验、统一内核版本、统一文档和开发接口。
缺点: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点也很明显,缺少日常软件、游戏的生态环境极大地阻碍了系统在消费市场的发展。
6、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 基于AOSP的一款 *** 作系统,华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应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应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
优点:这个新的 *** 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若安卓应用重新编译,在鸿蒙OS上,运行性能提升超过60%。鸿蒙OS架构中的内核会把之前的Linux内核、鸿蒙OS微内核与LiteOS合并为一个鸿蒙OS微内核。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鸿蒙系统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缺点:虽然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应用,基于AOSP,但不是真正完全适配的软件,使用起来总是有些不稳定,其系统框架下的APP应用数量太少,局限性强,使其饱受诟病,鸿蒙OS基于Android系统的常用应用,也同时受谷歌的框架服务GMS制约,出国使用不了,导致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的局面。

物联网是指各种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相关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但又不完全是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物联网有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在感知层,我们在客观物体中植入了精密的传感器和芯片,有相关的感知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物体的状态信息从物理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前提,必须由传感器,才能获取物体信息。
光把物体的信息感知出来是不够的,要实现到网络上来传输应用,既包括ZigBee、蓝牙、红外、超宽带、近场通信等用于传感器网络或智能设备近距离通信的技术,也包括宽带接入。将物体与网络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万物皆可连。
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可分为管理和应用两个部分内容,在管理层有信息处理、应用集成、云计算、解析服务、网络管理、web服务。目前物联网在很多领域应用,智能家居、环保检测、城市管理、公共安全、远程医疗等。
物联网的原理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构建覆盖全球数万座建筑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建筑物(物品)之间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之间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移动互联网是"人-服务器-人"的框架,物联网是"物-服务器-人"的框架,两者是相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也采用TC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75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 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