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Medium的微服务架构实践

「微服务架构」Medium的微服务架构实践,第1张

微服务¹架构的目标是帮助工程团队更快,更安全,更高质量地交付产品。解耦服务允许团队快速迭代,对系统的其余部分影响最小。

在Medium,我们的技术堆栈始于2012年的单片Nodejs应用程序。我们已经构建了几个卫星服务,但我们还没有制定一个系统地采用微服务架构的策略。随着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团队不断发展,我们在2018年初转向了微服务架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希望分享我们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并避免微服务综合症的经验。

首先,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思考微服务架构是什么,不是什么。 “微服务”是那些过载和混乱的软件工程趋势之一。这就是我们在Medium认为它是什么:

该定义包括三个微服务设计原则:

Three Principles of Modeling Microservices

当我们对微服务进行建模时,我们应该遵守所有三个设计原则。这是实现微服务架构全部潜力的唯一途径。错过任何一个都会成为反模式。

没有一个目的,每个微服务最终会做太多事情,成长为多个“单片”服务。我们不会从微服务架构中获得全部好处,我们也会支付运营成本。

如果没有松散耦合,对一个服务的更改会影响其他服务,因此我们无法快速安全地发布更改,这是微服务架构的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紧密耦合引起的问题可能是灾难性的,例如数据不一致甚至数据丢失。

如果没有高凝聚力,我们将最终得到一个分布式单片系统 - 一组混乱的服务,必须同时进行更改和部署才能构建单一功能。由于多个服务协调的复杂性和成本(有时跨多个团队),分布式单片系统通常比集中式单片系统差得多。

与此同时,了解 微服务不是什么 很重要:

在Medium,我们总是在做出重大产品或工程决策时会问“为什么现在?”这个问题。 “为什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它假设我们拥有无限的人,时间和资源,这是一个危险的假设。当你想到“为什么现在?”时,你突然有了更多的限制 - 对当前工作的影响,机会成本,分心的开销等等。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优先考虑。

我们现在需要采用微服务的原因是我们的Nodejs单片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多个方面的瓶颈。

首先,最紧迫和最重要的瓶颈是其性能。

某些计算量很大且I / O很重的任务不适合Nodejs我们一直在逐步改进整体应用程序,但事实证明它是无效的。它的低劣性能使我们无法提供更好的产品而不会使已经非常慢的应用程序变慢。

其次,整体应用程序的一个重要且有点紧迫的瓶颈是它会减慢产品开发速度。

由于所有工程师都在单个应用程序中构建功能,因此它们通常紧密耦合。我们无法灵活地改变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它也可能影响其他部分。我们也害怕做出重大改变,因为影响太大,有时难以预测。整个应用程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部署,因此如果由于一次错误提交导致部署停滞,那么所有其他更改(即使它们完全正常工作)也无法完成。相比之下,微服务架构允许团队更快地发货,学习和迭代。他们可以专注于他们正在构建的功能,这些功能与复杂系统的其余部分分离。更改可以更快地进入生产。他们可以灵活地安全地尝试重大变革。

在我们新的微服务架构中,更改会在一小时内完成生产,工程师不必担心它会如何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该团队还 探索 了在开发中安全使用生产数据的方法²多年来一直是白日梦。随着我们的工程团队的发展,所有这些都非常重要。

第三,单一应用程序使得难以为特定任务扩展系统或隔离不同类型任务的资源问题。

使用单一的单一应用程序,我们必须扩展和缩小整个系统,以满足更多资源需求的任务,即使这意味着系统过度配置用于其他更简单的任务。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请求进行分片,以分离Nodejs进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不会扩展,因为这些微单一版本的单片服务是紧密耦合的。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一个重要且即将成为紧迫的瓶颈是它阻止我们尝试新技术。微服务架构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每个服务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堆栈构建,并与不同的技术集成。这使我们能够选择最适合工作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快速安全地完成工作。

采用微服务架构并非易事。它可能会出错,实际上会损害工程生产力。在本节中,我们将分享七个在采用早期阶段帮助我们的策略:

有人可能会认为采用新的服务器架构意味着产品开发的长时间停顿以及对所有内容的大量重写。这是错误的做法。我们永远不应该为了建立新的服务而建立新的服务。每次我们建立新服务或采用新技术时,都必须具有明确的产品价值和/或工程价值。

产品价值应以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的利益为代表。与在单片Nodejs应用程序中构建值相比,需要一项新服务来提供值或使其更快地交付值。工程价值应该使工程团队更好,更快。

如果构建新服务没有产品价值或工程价值,我们将其留在单一的应用程序中。如果十年内Medium仍然有一个支持某些表面的单片Nodejs应用程序,那就完全没了问题。从单一应用程序开始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战略性地对微服务进行建模。

建立具有明确价值的新服务

有人可能会认为采用新的服务器架构意味着产品开发的长时间停顿以及对所有内容的大量重写。这是错误的做法。我们永远不应该为了建立新的服务而建立新的服务。每次我们建立新服务或采用新技术时,都必须具有明确的产品价值和/或工程价值。

产品价值应以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的利益为代表。与在单片Nodejs应用程序中构建值相比,需要一项新服务来提供值或使其更快地交付值。工程价值应该使工程团队更好,更快。

如果构建新服务没有产品价值或工程价值,我们将其留在单一的应用程序中。如果十年内Medium仍然有一个支持某些表面的单片Nodejs应用程序,那就完全没了问题。从单一应用程序开始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战略性地对微服务进行建模。

单片持久存储被认为是有害的

建模微服务的很大一部分是对其持久数据存储(例如,数据库)进行建模。跨服务共享持久数据存储通常似乎是将微服务集成在一起的最简单方法,然而,它实际上是有害的,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它。这就是原因。

首先,持久数据存储是关于实现细节的。 跨服务共享数据存储会将一个服务的实现细节暴露给整个系统。如果该服务更改了数据的格式,或者添加了缓存层,或者切换到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则还必须相应地更改许多其他服务。 这违反了松散耦合的原则。

其次,持久数据存储不是服务行为,即如何修改,解释和使用数据 。如果我们跨服务共享数据存储,则意味着其他服务也必须复制服务行为。 这违反了高内聚的原则 - 给定域中的行为泄露给多个服务。如果我们修改一个行为,我们将不得不一起修改所有这些服务。

在微服务架构中,只有一个服务应该负责特定类型的数据。所有其他服务应该通过负责服务的API请求数据,或者保留数据的 只读非规范(可能具体化)副本

这可能听起来很抽象,所以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新的推荐服务,它需要来自规范帖子表的一些数据,目前在AWS DynamoDB中。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之一为新推荐服务提供发布数据。

在单片存储模型中,推荐服务可以直接访问单片应用程序所执行的相同持久存储。这是一个坏主意,因为:

缓存可能很棘手。 如果推荐服务与单一应用程序共享相同的缓存,我们也必须在推荐服务中复制缓存实现细节;如果推荐服务使用自己的缓存,当单片应用更新帖子数据时,我们将不知道何时使其缓存无效。

如果单片应用程序决定更改为使用RDS而不是DynamoDB来存储帖子数据,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实现推荐服务中的逻辑以及访问帖子数据的所有其他服务。

单片应用程序具有解释帖子数据的复杂逻辑 ,例如,如何确定帖子是否应该对给定用户不可见。我们必须在推荐服务中重新实现这些逻辑。一旦整体应用程序更改或添加新逻辑,我们也需要在任何地方进行相同的更改。

即使推荐服务是自己的数据访问模式的错误选项,推荐服务仍然停留在DynamoDB上。

在解耦存储模型中,推荐服务不能直接访问发布数据,也不能直接访问任何其他新服务。发布数据的实​​现细节仅保留在一个服务中。有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Option A 理想情况下,应该有一个拥有帖子数据的Post服务,其他服务只能通过Post服务的API访问邮政数据。但是,为所有核心数据模型构建新服务可能是一项昂贵的前期投资。

当人员配置有限时,还有一些更实用的方法。根据数据访问模式,它们实际上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选项B 中,单一应用程序可让推荐服务知道何时更新相关的帖子数据。通常,这不必立即发生,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卸载到排队系统。

选项C 中,ETL管道生成推荐服务的发布数据的只读副本,以及可能对推荐有用的其他数据。在这两个选项中,推荐服务完全拥有其数据,因此它可以灵活地缓存数据或使用最适合的数据库技术。

解耦“建立服务”和“运行服务”

如果构建微服务很难,那么运行服务往往更难。 当运行服务与构建每个服务相结合时,它会减慢工程团队的速度,团队必须不断重新发明这样做。我们希望让每项服务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不用担心如何运行服务的复杂问题,包括网络,通信协议,部署,可观察性等。服务管理应该与每个服务的实现完全分离。

由于最近在 容器化,容器编排,服务网格,应用程序性能监 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运行服务”的解耦变得比以往更容易实现。

网络。 网络(例如,服务发现,路由,负载平衡,流量路由等)是运行服务的关键部分。传统方法是为每种平台/语言提供库。它工作但不理想,因为应用程序仍然需要非常繁琐的工作来集成和维护库。通常,应用程序仍然需要单独实现某些逻辑。现代解决方案是在Service Mesh中运行服务。在Medium,我们使用 Istio和Envoy作为边车代理 。构建服务的应用工程师根本不需要担心网络问题。

通信协议 。无论您选择哪种技术堆栈或语言来构建微服务,从一个高效,类型化,跨平台且需要最少开发开销的成熟RPC解决方案开始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向后兼容性的RPC解决方案也使部署服务更加安全,即使它们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在Medium,我们选择了gRPC。

一种常见的替代方案是基于>

这个问题有点搞笑!!!

用户多,不代表你服务器访问量大,访问量大不一定你服务器压力大!我们换成专业点的问题,高并发下怎么优化能避免服务器压力过大?

1,整个架构:可采用分布式架构,利用微服务架构拆分服务部署在不同的服务节点,避免单节点宕机引起的服务不可用!

2,数据库:采用主从复制,读写分离,甚至是分库分表,表数据根据查询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索引比如btree,hash,关键字段加索引,sql避免复合函数,避免组合排序等,避免使用非索引字段作为条件分组,排序等!减少交互次数,一定不要用select!

3,加缓存:使用诸如memcache,redis,ehcache等缓存数据库定义表,结果表等等,数据库的中间数据放缓存,避免多次访问修改表数据!登录信息session等放缓存实现共享!诸如商品分类,省市区,年龄分类等不常改变的数据,放缓存,不要放数据库!

同时要避免缓存雪崩和穿透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缓存崩溃!

4,增量统计:不要实时统计大量的数据,应该采用晚间定时任务统计,增量统计等方式提前进行统计,避免实时统计的内存,CPU压力!

5,加服务器:等大文件,一定要单独经过文件服务器,避免IO速度对动态数据的影响!保证系统不会因为文件而崩溃!

6,HTML文件,枚举,静态的方法返回值等静态化处理,放入缓存!

7,负载均衡:使用nginx等对访问量过大的服务采用负载均衡,实现服务集群,提高服务的最大并发数,防止压力过大导致单个服务的崩溃!

8,加入搜索引擎:对于sql中常出现的like,in等语句,使用lucence或者solr中间件,将必要的,依赖模糊搜索的字段和数据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存储,提升搜索速度!#注意:全量数据和增量数据进行定时任务更新!

9,使用消息中间件:对服务之间的数据传输,使用诸如rabbitmq,kafka等等分布式消息队列异步传输,防止同步传输数据的阻塞和数据丢失!

10,抛弃tomcat:做web开发,接触最早的应用服务器就是tomcat了,但是tomcat的单个最大并发量只能不到1w!采取netty等actor模型的高性能应用服务器!

11,多线程:现在的服务器都是多核心处理模式,如果代码采用单线程,同步方式处理,极大的浪费了CPU使用效率和执行时间!

12,避免阻塞:避免bio,blockingqueue等常常引起长久阻塞的技术,而改为nio等异步处理机制!

13,CDN加速:如果访问量实在过大,可根据请求来源采用CDN分流技术,避免大流量完成系统崩溃!

14,避免低效代码:不要频繁创建对象,引用,少用同步锁,不要创建大量线程,不要多层for循环!

还有更多的细节优化技术,暂时想不起来了!

通常“治理”的意思是构建方案,并且迫使人们通过努力达到组织的目标。SOA治理指导开发者开发可重用的服务,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服务应该怎么被设计和开发。治理建立了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对于服务的协定,告诉消费者能从服务提供获取到什么样的支持。

SOA中有两种常见的治理:

那么微服务中的治理是什么意思呢?

在微服务架构中,不同的微服务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基于不同的平台和技术。因此,没有必要为服务的设计和开发定义一个通用的标准。

总结微服务的治理去中心化如下:

微服务架构下,有大量的微服务需要处理。由于微服务的快速和敏捷研发,他们的位置可能会动态变化。因此在运行时需要能够发现服务所在的位置,服务发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注册中心有微服务的实例和位置信息,微服务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的信息,关闭时注销。其它使用者能够通过注册中心找到可用的微服务和相关信息。

为了能找到可用的服务和他们的位置信息,需要服务发现机制。有两种发现机制,客户端发现和服务端发现。

客户端发现 - 客户端或者API网关通过查询服务注册中心或者服务的位置信息。

客户端/API网关必须调用服务注册中心组件,实现服务发现的逻辑。

服务端发现 - 客户端/API网关把请求发送到已知位置信息的组件(比如负载均衡器)。组件去访问注册中心,找到微服务的位置信息。

类似Kubernetes(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834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 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