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zilla server 怎么设置

filezilla server 怎么设置,第1张

服务器设置:

第1步 进行服务器全局参数设置:点“Edit”菜单,选“Settings”

General settings(常规设置):

Listen on Port:监听端口,其实就是FTP服务器的连接端口。

MaxNumber of users:允许最大并发连接客户端的数量。

Number of Threads:处理线程。也就是CPU优先级别。数值调得越大优先级越高,一般默认即可。

timeout setting:超时设置,自上至下分别为:连接超时、传输空闲超时、登入超时。单位为秒。

Welcome message页面设置:客户端登录成功以后显示的Welcome信息。建议不要用软件默认的,因为任何软件都不能保证没有什么漏洞,如果在这里暴露软件名称的话,一旦这个FTP Server软件有什么安全漏洞,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服务器软件的名称就可能针对性地发起攻击。所以建议这里设置的信息不要包含任何服务器资料。强烈建议修改默认的欢迎信息为“Welcom to Serv-U FTP Server”,这样Filezilla在欢迎消息中就会Serv-U字样,以达到欺骗攻击者的目的。注意:本步骤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用telnet去连接一下FTP的21端口,即可看到修改过的“假”的提示信息,这样服务器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比较明显的提高。

IP bindings(IP绑定)页面:把服务器与IP地址绑定,使用以绑定到所有地址。

IP Filter(IP过滤器)页面:设置IP过滤规则,在上面栏目中的IP是被禁止与FTP服务器连接的,下面的是允许的。格式:可以是单个IP地址、IP地址段,可以使用通配符、使用IP/subnet语法或正则表达式(以“/”结尾)来过滤主机名。

优秀的服务器程序会同时提供Linux和UNIX版本(但不一定有Windows版),你只需要考虑使用什么服务器软件,不用管 *** 作系统是什么。

至于服务器管理,都是要直接编辑配置文件的(别指望点几下鼠标就能管理服务器)。服务器软件是否容易管理,跟 *** 作系统没什么关系(软件的安装跟 *** 作系统关系可能比较大)。

主流的服务器软件都有详细的文档,不一定要靠来自 *** 作系统的技术支持(太懒不愿看文档就没办法了)。如果你还不会用Linux/UNIX,那可能需要关心一下哪个 *** 作系统更好用(买了技术支持的例外),免费的 *** 作系统中,CentOS(Linux)在国内比较受欢迎,FreeBSD(UNIX)也是不错的。据我所知,Debian(Linux)的用户手册算是最全面的。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以上几个 *** 作系统用户往往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案。

总结: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有技术支持时,好不好用就不需要你 *** 心了), *** 作系统方面推荐CentOS(Linux/RPM)、Debian(Linux/DEB)、FreeBSD(UNIX);服务器软件方面,各有特色,没有最优,只有最适合,你自己选吧。服务器软件好不好用跟 *** 作系统没多大关系。

JetBrains家族的产品除了非常轻大的编码功能外,其万金油似的其他功能比如Database管理等,能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减少不同软件之间的切换成本
这里分享一下其强大的ssh连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管理ssh连接、编辑服务器文件,愉快的抛弃某些CRT和shell软件(测试版本WebStorm 201912)

我们选择SFTP(为了方便管理,可以选择Server group 然后再新建SFTP)

选择YES

连接成功,其实直接在命令行ssh name@ip 也可以,只是idea帮我们管理了ssh连接

如果不熟悉vim,这个功能能极大的方便我们编辑服务端的文件

注意,这里新建文件是实时的,会d出对应的File Transfer面板,而文件编辑不是实时的,需要点击上传文件按钮(右上角)

类似idea自带的版本控制,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编辑器功能进行文件编辑

1)、安装过程
VSS 集成在VC60(VS 2008集成环境使用VSS2005),只要下载后安装就可以使用。VSS60自带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CVS 需要单独安装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在不同的 *** 作系统上有不同的安装程序。Windows环境下 GUI软件:CVSNT(CVS服务器软件),WinCVS(CVS客户端软件)或是TortoiseCVS(CVS客户端软件)。
2)、本地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及使用流程
CVS和VSS在windows中都是图形控制界面,都需要建立数据库,并将工程文件和文档保存在数据库中,基本的 *** 作是导入文件到服务器端数据库,每次对已有文件的修改之前都先确定本地文件为数据库中最新版本,再修改文件。但是两者也有不同点。
CVS流程:
1) 服务器端(Local)建立数据仓库Repository
2) 客户端选择相应的Rep(保证设置àCVS Tab下Home项是Rep的位置)
3) 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下选择导入的模块(一个工程或项目文件(夹))及Label(标记阶段性成果)
4) 填写服务器端的模块名,就能导入到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
5) 导出后修改完的模块或文件使用提交的命令(更新是在多人合作中使用,即能把远端被他人修改过的文件更新到本地对应文件中)到数据库中。
6) 版本被CVS自动标记,在导出的文件中可见
VSS 流程:
1) 服务器建立数据库DB
2) 创建DB的用户及权限
3) 客户端通过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相应DB
4) 创建工程,添加文件及Label(区分不同版本)
5) 需要修改时,Check Out工程或是文件
6) 版本需用Label标记
3)、文件锁定
CVS 不锁定用户正在工作的文件,假定不同用户修改同一个文件的概率是很小的,CVS通常能够合并这中修改。如果改变了相同的几行,会自动报告冲突,并插入标识提醒用户解决冲突。
VSS 总是会锁定用户正在工作的文件,以防止出现冲突
4)自由选择编辑软件
CVS支持而VSS只能使用vc或VS。
5)多人合作开发
CVS分支功能和自动合并是比较强大的地方,而VSS没有这种功能。
6)开发时的选择
CVS适合于多人(>100)小组开发,代码管理很强大,集成到了Java的Elicpse中,开源软件可以使用其他的第三方软件;
VSS 适合于更简单的方便的版本控制,对于局域网(团队 < 15人)的文件共享开发也足够,集成到了vs开发工具中,但是有很小的可能会出现崩溃。
7)安全性
CVS 可以对每个目录和文件进行权限限制,;但是VSS能对整个目录赋予简单的读写权限,不是很安全。

1、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IIS)是windows开设web服务的组件,还能提供FTP,SMTP等服务。
2、IIS简介
网站的建设是基于网站服务器的。在UNIX或Linux平台上,Apache就是网站服务器。而对于Windows NT/2000来说,IIS就是标准的网站服务器。IIS是一种服务,是Windows 2000 Server系列的一个组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程序,它就像驱动程序一样是 *** 作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在系统启动时被同时启动的服务功能。
3、IIS 50是用于Windows 2000 Server系列服务器的网络和应用程序服务器。它是建立Internet /Intranet的基本组件之一。IIS 50也是允许在Internet/Intranet上发布信息的Web服务器。IIS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89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 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