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A是什么意思

ATCA是什么意思,第1张

ATCA:挡不住的热潮

2006年4月20日,由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PICMG/PRC分会主办的“2006 PICMG/PRC年会暨ATCA/cPCI技术应用峰会”刚刚在北京落下帷幕。紧接着5月18日,由《通讯世界》杂志社主办、In-stat China协办的“ATCA架构未来电信”高峰论坛又将汇聚包括国内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领先的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厂商,以及来自ATCA领域的众多平台提供商、板卡厂商、芯片厂商,就ATCA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在电信行业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两次高规格的业界峰会,ATCA可谓热力逼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ATCA这一在近两年刚刚崭露头角的新技术,能够获得电信行业如此广泛而普遍的关注,也许从以下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 ATCA在电信领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终端设备到接入层和汇聚层乃至核心网,都可以有效运用;

-- ATCA系统更将成为能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的NGN的主要基础平台;

-- ATCA目前已逐渐被业界接受,其大规模普及已经为时不远;

-- RHK咨询公司预计到2007年ATCA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亿美元,Intel则预测ATCA的全球销量在2009年将达到79亿美元;

-- 调查显示目前有90%的电信设备厂商都在开发基于ATCA的系统。包括华为、中兴、阿尔卡特、摩托罗拉、Force、Kontron、Portwell、ADLINK、RadiSys等都已推出了基于ATCA刀片组件、单板机等。

发展形势喜人

ATCA(Advanced Telecom Computing Architecture)标准即先进的电信计算平台,它脱胎于在电信、航天、工业控制、医疗器械、智能交通、军事装备等领域应用广泛的新一代主流工业计算技术——CompactPCI标准。是为下一代融合通信及数据网络应用提供的一个高性价比的,基于模块化结构的、兼容的、并可扩展的硬件构架。

Intel模块化计算平台部市场总监Tim Kober表示,当前,电信业正处在转折时期。用户需要新的服务,并愿意为此付费,但用户越来越关注服务的真正价值。电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面临提高营业额与利润的机遇,但必须以快速且低成本的方式提供新的业务,有时通过升级设备,但更多的情况需要部署新的设备,这就带来众多挑战,包括在机会之窗打开之际以足够快的速度部署设备,在管理更多、更复杂设备之际控制运营费用,在满足99999%高可靠性要求之际降低额外备件的库存成本。

ATCA正是为满足这些需求而专门设计,更大的板卡尺寸和有效的散热使系统支持更高的运算能力;多种高性能交换互连技术带来高数据带宽并实现控制与数据流量的分离;运营级的一个特点是下一代电信网所要求的5个9的高可靠性,而ATCA平台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提供了直接的升级通道,方便了业务扩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ATCA作为PICMG标准被公布以来,仅经过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已经从标准的认识阶段转变成被多数主流厂商所接受的阶段。

据威图电子事业部经理李涛介绍,目前已经有很多电信设备制造商把基于ATCA标准的设备部署到现有的网络,也包括部署在3G的网络里。从国际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ATCA的大规模商用已为期不远,预计2007年~2008年将是ATCA的大规模采购期。而在国内市场,情况也差不多,国内在ATCA的推广和应用上已走在世界前列,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整个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对ATCA的实验和采用增长很快,以威图为例,有很多国内客户已经采购了威图的全套ATCA机箱进行自己的ATCA系统的开发和测试,预期正式商用产品将会很快推出。

至于ATCA在商用上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李涛表示,近几年国内宽带市场发展迅速,类似IPTV这样需要高密度、高性能计算的新一代宽带应用,将是ATCA率先获得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其发展前景非常喜人。

互 *** 作是当务之急

虽然如此,作为一项新的技术,ATCA要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存在一些障碍亟待克服。首当其冲的就是互 *** 作问题。

ATCA标准是由一个核心规范——PICMG30和一系列辅助规范组成。在核心规范中定义了机械结构、散热管理、电源分配和系统管理,而辅助规范则定义了多种交换互连技术,包括PICMG31 AdvancedTCA Ethernet、PICMG32 AdvancedTCA InfiniBand、PICMG33 AdvancedTCA StarFabric和PICMG34 AdvancedTCA for PCI Express。从ATCA的技术上来看,30以后的各个细节已定义得越来越明确,目前已经有大概超过200家厂商在设计和生产ATCA各个环节里的产品及相关管理软件。

Tim Kober表示,在过去两年中,ATCA标准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并正在被主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所广泛采用。当ATCA标准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时,成长为事实标准的一个障碍就是不同厂商设计制造的构建模块之间缺乏一致的互 *** 作标准。为了实现真正的互 *** 作,ATCA平台构建模块提供商必须携手合作,在一系列的标准之上实现互 *** 作。只有业界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会使通信设备制造商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包括可预见的集成解决方案、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更低的集成成本、更多的产品选择性和更为活跃的市场。服务提供商也可以从这一努力受益,不仅可以通过创新服务快速获得收益,而且可以降低部署成本、增加产品选择性、提高网络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包括摩托罗拉和Intel在内的ATCA领域领先企业的重视,据摩托罗拉嵌入式通信计算部亚太区总经理Kenny Wong介绍,摩托罗拉正在与Intel合作建立一个概念认证的网络,在北京也有一个实验室在做一部分的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推进ATCA的互 *** 作性以及来自第三方的一些软件可以在遵循标准的ATCA平台上得到应用和优化。

除此之外,对于一个新技术的推广,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李涛就表示,虽然从长远来看,ATCA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市场空间非常大。但目前ATCA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是市场发起者,而不是竞争对手,因此合作非常重要,应共同致力于培育市场、共同把蛋糕做大。

MicroTCA:引领ATCA进入新时代

在本届“2006 PICMG/PRC年会暨ATCA/cPCI技术应用峰会”上,另一个引起与会人员广泛兴趣的焦点就是MicroTCA了。

AMC(Advanced Mezzanine Card)是新一代ATCA平台的扩充模块标准,它用来取代IEEE在1993年就定义的PMC/CMC,可以提供比ATCA更高的系统密度、扩充d性及管理机能。而MicroTCA的概念是将AMC模块直接插在支持多种拓扑的无源底板上,而非任何载板。它以具有热插拔和高级交换能力的AMC标准为基础,定义了一种模块化、可扩展的计算平台,满足了小尺寸、低成本的应用需求。

AMC和MicroTCA标准的确定堪称ATCA平台近期最重要的发展。MicroTCA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看好。有专家评论MicroTCA使得AdvancedTCA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全低时代”:更低的功率、更低的价格、更小的机架尺寸,全部都是相当好的“低指标”。不论无线基站、Wi-Fi/WiMax RF盒、IMS、下一代数字环路载波、光学ADM和MSPP等光学联网设备、甚至企业级网络的小型化设备均可采用MicroTCA。它使得ATCA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Tim Kober评价道,虽然MicroTCA标准还没有成熟,现在就谈论大规模推广为时尚早,MicroTCA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但MicroTCA作为ATCA的完善和发展,延长了ATCA技术的生命期,并扩展了其它标准技术难以实现的多种新功能,相信将来MicroTCA产品一定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ATCA(Advanced Telecom Computing Architecture)标准即先进的电信计算平台,它脱胎于在电信、航天、工业控制、医疗器械、智能交通、军事装备等领域应用广泛的新一代主流工业计算技术——CompactPCI标准。是为下一代融合通信及数据网络应用提供的一个高性价比的,基于模块化结构的、兼容的、并可扩展的硬件构架。

随着数据通信和IP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IP网络由于其简单和开放,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已有专家预测,未来的各项电信业务将统一在IP网络上。传统电话网将不可避免地过渡到以数据业务特别是IP业务为中心的融合的NGN(下一代网络)。NGN将以IP网络为核心,通过以TCP/IP为基础的分组交换网络,承载起包括话音在内的所有通信类业务。 NGN以分组交换网为核心,以传送话音、数据、多媒体综合业务为目标,可以完成实时应用或非实时应用。它与现有各种网络进行互通,并逐渐走向融合和统一,兼容现有的电信业务和Internet服务,并为快速提供新的业务创造有利环境。
业界对NGN体系结构按功能从垂直方向上分为边缘层、核心层、控制层和业务层4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互连,并通过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实现与现有通信网络的互连和互通,见图1。
在这4个层次中,控制层可以看作是核心,主要是采用软交换方式来实现。与现有的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互连互通则依靠各种MG(媒体网关)。
这4个层次的具体功能如下:
1)边缘层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种传统网络(PSTN、ISDN、IN、H323、Internet、专网等)和各种用户终端接入核心分组传送网,对用户业务进行集中、汇聚和传送,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网关实现NGN与现有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各种宽带、窄带、移动、固定用户的接入。主要网络部件为TG(中继网关)、SG(信令网关)、AG(接入网关)和IAD(集成接入部件)等。
2)核心层
该层是能够提供QoS(服务质量)保证的数据承载网,主要功能是完成业务信息的高速交换和传送。该层的主要网络部件为宽带交换机、高速路由器、高速光传送网等数据交换和传输设备。
3)控制层
该层是整个网络的智能心脏,是一个集中的控制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终端用户端到端的呼叫/会话控制、接入协议适配、互连互通和资源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网络业务的控制和融合。该层的主要网络功能为软交换、MGC(媒体网关控制器)、呼叫代理、呼叫控制器、呼叫服务器等。
4)应用层
该层是NGN业务与服务的支撑环境,除提供传统智能业务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开放的、功能强大的API(应用编程接口),供第三方业务开发者调用,以便迅速开发出新的业务。该层在垂直方向上由应用和中间件两部分组成。其中,应用部分的主要网络部件为各种AS(应用服务器),如AAA(认证、鉴权、计费) 服务器、PS(策略服务器)和OSS(运营支撑系统)等,提供各种业务的控制逻辑,完成增值业务和相应的服务处理。中间件包括鉴权、计费、目录、安全、浏览、查找、导航、格式转换等软件组件。
软交换技术的思路是将业务、呼叫控制、媒体控制进行分离。软交换设备位于分层后的呼叫控制层,与媒体层的网关交互作用,接收终端的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连接控制。MG的主要功能是将一种网络中的媒体转换成另一种网络所要求的媒体格式。例如:MG能够在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和分组网的媒体流之间进行转换。TG是在电路交换网与分组网络之间的网关,用来终结大量的数字电路。AG是将模拟线与分组网络相连的网关。
图2是软交换设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围框表示软交换设备实体。
从图2可看出,软交换设备内部主要分为资源管理功能、MG接人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互连互通功能、业务提供功能等功能模块。与外部接口全部采用标准协议,例如,与SG的接口采用Sigtran(SS7/IP)协议;与AAA服务器的接口采用Radius协议;与应用服务器的接口采用SIP协议;与网管服务器的接口采用SNMP协议;与H523网络的互通采用H323协议族;与MG(TG、AG)的接口采用H248协议;软交换之间的呼叫或软交换设备与SIP终端的呼叫采用SIP协议。
通过这种分离,软交换网络体系具有了很多优点,一个软交换设备可以同时控制多个MG,系统的可扩充性得到了提高;其次,具体的媒体流的转换由相应的MG完成,有利于设备的单一性和可靠性;当一个软交换设备故障时,可以由其他软交换设备来代替完成MG的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冗余度;最后,软交换设备和MG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控制,有利于不同设备的厂家开展竞争和合作。 21 H248协议结构
H248/Megaco协议(MG控制协议),简称H248协议,是IETF、ITU-T制定的一个非对等协议,用在MGC和MG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业务承载连接模型,将呼叫和承载连接进行分离,通过对各种业务网关(TG、AG、RG(注册网关))等的管理,实现分组网络和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做的业务互通。
一个H248消息可以分为几层,,第1层可以看做是消息头和若干个事务组成,事务可以是事务请求(Transaction Req),也可以是事务应答(Transaction Reply)。每一个事务又可以看做是事务头和若干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是与一个上下文相关的。一个动作(Action)包括一个上下文头部和若干个命令。每个命令(Command)包含命令头部和若干个描述符。这种结构如图3所示。事务保证顺序命令的执行,即在一个事务中,命令是按序执行的。当所有命令成功执行时事务才成功执行,当其中一个命令失败时,整个事务失败。
行动是与上下文是密切相关的,它由一系列局限于一个上下文的命令组成。在一个行动内,命令需要顺序执行。
命令是H248消息的主要内容,实现对上下文和终端属性的控制,包括指定终端报告事件的什么信号和动作可施加于终端,以及指定上下文的拓扑结构。
信号意味着终端会发生某些事情,如送音或显示文本消息等。信号由软交换通过信号描述符来指定,同时可以指定它的持续时问,一般情况下,当终端检测到某个事件时,会自动停止信号的播放。22呼叫流程描述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典型性的模拟用户发起的呼叫以流程图形式说明。模拟用户呼叫建立流程图见图4。图中,假设MG1和MG2隶属于同一个软交换。 在通信业务中,用户从话机中会听到系统播放的不同的信号音。通过这些信号音,用户可以得知当前的通信状况。这些信号音在H248协议中,是由软交换控制设备向MG发出相关信令,由MG合成,并向用户播放。以用户摘机后听到的拨号音为例,下面是软交换核心设备发送到MG的消息:
其中:cg表示呼叫进程音通用包,dt是其中拨号音的标识。在RFC3015中
定义的呼叫进程音通用包种类如表1所示。
从这个消息结构可以看出,对于用户信号音的选择,是由软交换设备
通过H248消息中信号(Signals)的特定参数定义并下发MG执行的。用户有时因为一些特殊业务需要听特殊的信号音,
例如主叫用户登记立即呼叫转移后,摘机听到的是特殊拨号音(该特殊拨号音提示用户有特殊业务登记,避免用户因遗忘取消而导致来电错误转移)。对于这样的要求,可以通过修改信号中的参数进行变化。可以选择cg包中的其他音代码,在软交换核心设备与MG之间的H248协议消息如下:
其中:xcg是扩展的呼叫进程音通用包(Q1950定义),spec是其中定义的特殊拨号音标识。
可以看到,对于用户信号音的变化需要选择新的参数,增加了软交换内部对于用户业务判断的条件,且软交换设备和此软交换下所有MG均要支持。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全网范围内对于各种标准化的业务所需信号音的定义。但如果用户有个性化信号音需求(比如把拨号音换成音乐),上述方式因为属于系统级改动,对流程有影响,且无法满足大量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也无法对信号音进行自主选择,所以不具备实施性。
那么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实现呢通过图4的H248呼叫流程知道,虽然MG播放什么信号音是由软交换核心设备控制的,但真正实现用户信号音的播放则是MG本身。也就是说,与传统交换机信令音提供方式不同,H248协议下,用户的各种信号音均由本地网关提供,如果改变MG中这些信号音对应的音资源,则能在不改变信令参数以及业务流程的情况下,改变用户听到的信号音,因为这种改变只改变本地网关音资源数据,所以对于其他网关下的用户以及软交换核心设备都没有影响。
与传统电信交换机不同,MG有多种形式,有接人上千用户的大型设备,也有供家庭使用的只接几部电话的小型终端,甚至就是话机形式。对于小型设备,因为均是面向个别用户,上述音资源的修改方案正好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信号音的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个性化信号音,可以避免对软交换系统以及整个呼叫流程做
任何改动。相比电信公司提供的通过智能网方式实现的个性化信号音(如彩铃),以上方式有实现成本低(由小型网关设备提供此功能)、用户使用方便(可随时修改音资源)、无需缴纳电信公司业务使用费等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信号音的播放受到软交换设备信令控制,如果被叫有彩铃业务,则软交换将建立主叫网关与彩铃业务平台之间的话路连接,而不向主叫网关发送放回铃音的信令。在这种情况下,主叫将听到被叫的彩铃音而不是自己定义在网关上的信号音。
由于通信网络中信号音都为单音频组合方式,因此在小型网关设计中均采用简单的DSP合成实现,缺少大容量音资源存储单元和较复杂的音合成单元。所以仅测试了通过改变信号音的音频组合实现用户个性化信号音。随着软交换网络的部署,个人使用的小型网关设备将大量出现。届时,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而生产的设备将与手机一样,具备大容量音资源存储单元和较复杂的音合成单元。用户设定个性化的特点信号音将成为可能。

通常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IDS),网络探测器和分析器。

宽带分流器不会对已有网络设备的负载带来任何影响,这与端口镜像等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

简单一点说就是它需要串接到网络中,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缺点,那就是引入了一个故障点,同时也正是因为它是一个在线设备,所以在部署时,需要中断当前网络,当然具体中断的影响需要看它部署的地方。

扩展资料

分流器将广泛应用于网络监控、信令分析、大数据分析、IDC防护、实时广告竞价等领域。然而,分流器不仅仅是链路带宽升级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下列挑战:

(1)设备的密度、体积和功耗:由于光传输的价格仍然比较昂贵,这类设备通常会部署在运营商的机房,而运营商机房的空间是有限的,通常需要层层审批。如果能够将设备的密度提高,体积和功耗降低,则有利于设备的部署和实施。

(2)设备的成本:1链路的带宽是万兆链路的10倍。目前万兆分流器的价格已经比较便宜,但是在运营商的汇聚层部署10G设备,过多的链路割接会带来施工问题。

(3)更精细的流量分类:链路所带来的高带宽使得后端分析服务器的压力剧增,传统的基于多元组的流量衰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完美的解决方案是在分流器上执行DFI(深度流检测,是DPI的一种更具体的形式),过滤掉不关心的协议报文和特定网站发出的报文。

(4)设备的稳定性:由于设备更多部署在运营商而非用户则,分流器的维护将比较困难,采用ATCA设备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进行更好稳定性设计,更严格的元器件选型以及老化实验才能确保设备的可靠性达到99999%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分流器

回答:
机架
机架/机柜必须兼容刀片式服务器机箱同时可为刀片式服务器提供足够电源线和数据线,还需保证气流能自如的进出机架。
基于刀片式服务器的应用特性,APC NetShelter VX 是针对所有部署方法建议的机架解决方案。NetShelter VX有良好兼容性的底托,能支持907公斤的负载,预留四个可以垂直安装的PDU(0U空间)并且
前后门打孔率都达66%(0516平方米)以给设备提供足够的制冷。 NetShelter VX 同时也可支持电源和数据线顶部走线,机架的线缆管理以及气流分配。
专家观点
刀片服务器主要在金融、电信以及石油勘探、地质测量等部门应用。而近年来,刀片开始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用户的关注。原因是同传统的机架服务器相比,刀片具备更多优势,如高密度、节省空间等
,这些都非常受中小企业用户欢迎。另外,如今的中小企业概念已与过去不同,在互联网环境中,所谓的中小企业从规模上看其实很多都不小,可能拥有成百上千名员工,有自己的财务系统,有些制造
企业还有ERP系统。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选用一般的企业解决方案,购买42U的机柜,每个服务器跑不同的应用,无论从成本、资源利用和计算能力的角度来讲,都不能满足这些中小企业的需求。而刀
片服务器节能、节约空间、易部署、易管理的特点在中小企业中绝对有用武之地。
IBM System x大中华区总经理傅斌也指出,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那样有很多IT管理人员,他们更愿意使用一些成熟易管理,用起来方便的产品。从IBM投资保护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一定有机会成
长,将来成为中型企业或大型企业,刀片还可以继续使用,这也是刀片服务器的卖点。
正如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何国伟所说:“资源有限的成长型企业期望利用技术进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竞争力。因此,刀片服务器必须具备‘适用、开放、绿色、
轻松’的特点,才能满足中小企业客户今天和未来的计算需求。”
“适用”性是中小企业用户在选择刀片服务器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只有明确自身应用特点,找到相应架构设计的、采用模块化理念的,并具有企业级可靠性的产品方案才能成功构建个性化
的刀片系统。针对企业特殊的应用需求提供“适用”的方案体现了IBM刀片服务器的整体策略,结合模块化相互兼容的设计思想和具有不同特点的多种机箱,刀片和交换模块(Fabric)的设计理念,IBM可
以为寻找“适用”产品的客户组合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随着供电系统的制约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能耗问题更是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因此刀片服务器的“绿色”主题就成为它的重要应用优势之一。 IBM BladeCenter由于采用了行业领先的创
新节能技术,在新的系统衡量指标――性能/功耗比中更胜一筹。IBM突破性的PowerExecutive 技术,可以帮助客户在任何时间“测量”实际的用电情况和热量辐射情况,有效的计划和控制电能的使用。
创新的矢量校准冷却技术是管理进气、风扇布置和区域冷却的技术,能够最大化促进刀片和机架服务器内部的气流,优化冷却效率。
“开放”兼容是保护中小企业用户投资确保灵活发展的重要条件。IBM在刀片服务器的研发设计中一贯秉承开放的原则,新的IBM BladeCenter Open Fabric是集成于BladeCenter的一系列I/O技术的
组合,它提供开放性的高性能,全面互连及智能管理工具来帮助企业运行业务。Open Fabric技术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它能灵活、迅速、可靠的连接到数据中心的主干网络,还体现它可以用在所有机箱
、刀片和交换机上。
化繁为简、“轻松”部署是刀片服务器相对于机架式服务器的一个重要优势。IBM采用各种领先技术使BladeCenter更为方便易用。例如:利用新的BladeCenter Open Fabric Manager技术,可将服务
器的部署时间从几天缩减至几小时。同时,IBM借助在企业级服务器中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和经验,可使刀片服务器的管理更为简单灵活。IBM虚拟化管理器(IBM Virtualization Manager),能为现实和虚
拟系统提供单点管理,并可持续管理多个虚拟化环境。
在过去五年里,通过IBM等厂商的努力,刀片越来越多地成为用户部署IT基础设施的首要选择。IDC预测,随后几年,刀片市场还会高速成长,到2010年市场总量将超过20万台,进入更多客户群。
供电
恰当的确定刀片式服务器部署所需的电力要求对供电容量以及供电至机架的分配方式的综合考虑。但是更富挑战的事实是,刀片的部署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的,未来的负载量通常是不可知的。
电力分配产品必需虑及监控从而避免动态的电力变化使上游断路器失效。
除此之外,还建议在部署刀片式服务器时使用可监控的配电柜以便监控支路电流确保AC电力的冗余。为充分利用配电柜的冗余,需要通过为不同的UPS/PDU电源行列提供输入电源以实现一个2N的系统装配
。至少需提供两路端口为配电柜的断路开关提供冗余。
选购刀片服务器时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服务器一直在朝高密度方向发展,目标是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更高的可管理性和更高的可扩展性。于是,在机架/塔式服务器之后,高密度的刀片式服务器逐渐成为新秀被广泛重视和应用。低功耗、空
间小、单机售价低、可热插拔等设计满足了密集计算环境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同时刀片服务器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服务器的使用空间和费用,并为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扩展升级手段。
目前刀片式服务器运行的功率密度是传统的数据中心的10倍,从而在电力和制冷系统方面需特别关注。如何成功的部署这类服务器需要考虑五个基本的策略:首先是基于对包括导致部署的业务需求,其
次是用户偏好,还有刀片的要求和相关约束这些因素的充分了解。基于这些因素,可以从五项基本部署方法中选择最佳的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机架、制冷、供电以及管理解决方案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刀片式服务器对环境的要求远远超出原有的机架式服务器,并且如果不恰当的整合将导致应用环境过载。因此,对于IT经理来说花一些时间来进行需求评估以了解实际的业务需要和相关参数选择来确定
设备瓶颈是相当重要的。在现有的数据中心中部署刀片式服务器,更是如此。
业务要求以及用户参数选择包括以下内容
现有数据中心不间断运行,计划维护停机可以吗?
完工后系统的高可用性,是否需要冗余的供电和制冷?
密集群组,服务器协同定位,片式服务器是否需要一个特定的区域还是可以分散?
为继续部署所做的准务工作,刀片式服务器的部署是否分阶段/分期进行
时间,部署的时间上是否有约束?
成本,是否在预算是有约束?
限制条件包括
精确的电源容量,是否有支持刀片式服务器的部署的剩余供电容量可以利用?
精确的制冷容量,是否有支持刀片式服务器的部署的剩余制冷容量可以利用?
承重限制,数据中心地板的承重量是多少?
地板空间限制,数据中心地板空间限制量是多少?
天花板增压限制,房间的高度限制是否约束了有效的天花板回风?
高架地板限制,如果存在高架地板,是否存在线缆/管线障碍物,或地板高度是否不足2英尺高?
基于以上需求以及限制条件的考虑,现从机架、制冷、供电和管理规范来具体说明。
制冷
对于刀片式服务器的部署来讲,制冷是最关键的因素。刀片式服务器托盘(机箱)的前部需要有足够的冷空气进入,与此同时其后部需要有相同数量的热气被带走。具体来讲,制冷方案不仅要考虑刀片
所要求的入口温度,而且还需要考虑气流量。
APC 有两款气流分配产品可以提高机架的制冷量。APC的气流分配单元(ADU)和APC的机架式强排风单元(ARU)。同时APC的 NetworkAIR IR是一款精密制冷空调它可从机柜后部(热通道)将热空气吸走
,将其冷却并排至冷通道中。这样就可以提高机架密度,因为系统不再受打孔地板所能提供的气流量的限制。对于高密度的负载,这种In-Row系统将被装配为一个热通道围栏系统,它包括一个屋顶以及
在行端安装门的套件从而完全封闭数据中心的热通道,从而根除所有的气体混合。
管理规范
可靠的NCPI系统的运行需要很多的数据点可以被监控,这也是刀片式服务器应用在可用性方面的特定需求。APC的英飞集成系统中的供电,机架以及制冷元件都内置了远程管理功能,可方便经济的访问单
个设备。配以APC的英飞管理器可最多对1000个APC 设备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集中管理。独立的IP网络可通过一个IP地址访问多达253个APC设备。可对您现有的状况很快的进行评估同时当现存状况对可用
性可能造成威胁时通知合适的相关人员。分析功能可帮助您进行可用性,电力,运行时间以及制冷需求上的规划。
对于高密度NCPI设施的有效管理,可允许用户在电力及温度发生异常时及早的确定问题所在并在导致宕机前及时的纠正它们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用性。
在高密度环境中如何应用刀片式服务器,这已成为现代数据中心在规划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当用户可考虑到以上列举的一些问题、所需条件,并实施相关的优化方案之后,在现有设施中安装刀片服
务器会更有吸引力,因为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和时间,并减少对现有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干扰。

高可靠性的EPON光线路终端系统,我们打算制定包括三种不同板: ( 1 )符合IEEE 8023ah标准兼容的高级电信计算架构( ATCA ) -基于[ 5,6,7,8,9 ]的EPON光线路终端刀片( 2 )管理刀片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来管理基于ATCA的EPON光线路终端系统( 3 )交换机刀片提供数据路径交换中心为整个系统和一个上行接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91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 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