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新一代iPad Pro、华为Mate 20、小米9(包括联想Z5 Pro GT)和三星Galaxy S10(欧版和韩版)的上市,A12X仿生芯片、麒麟980、骁龙855和Exynos 9820这些顶级ARM架构处理器(准确来说是SoC)正式亮相。
从性能的层面来看,上述芯片中苹果A12X仿生芯片是智能手机领域的最强之芯, 哪怕是刚刚 量产的骁龙855也难掩它的锋芒,其性能更是直接威胁到了X86架构处理器的程度 。
那么,越来越强的ARM处理器,它们有可能取代X86处理器的地位吗?
来自iPad的冲击
A12X的强还是有原因的。
手机的轻巧形态,注定其与PC是两条难以交集的平行线,所以 哪怕手机性能再强,也难以撼动PC在涉及“生产力”的计算领域的霸主地位。
然而,以iPad Pro为代表的专业平板电脑,却凭借足够大的视野、更精准的触控(感压笔)、更持久的续航、更便携的尺寸、与专业键盘套结合就是笔记本形态等特性,如果再加上足以赶超X86处理器的性能,就足以威胁到以轻薄本和二合一设备为代表的PC设备了。
因此,当苹果发布武装了A12X仿生芯片的新一代iPad Pro,并表示这颗芯片“超越了目前92%便携PC的处理器性能”时,整个业界一片哗然—— 平板电脑(ARM处理器)全面取代便携式PC(X86处理器)的时代难道就要从它开始?!
为此,ARM能否扳倒X86,从A12X仿生芯片身上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大家还记得新一代iPhone搭载的A12仿生芯片吗?
A12仿生是一颗由2个性能核心和4个节能核心组成的6核SoC,内部还集成了4核GPU和独立的神经网络单元。 作为它的继任者,A12X升级为8核SoC(4个性能核心+4个节能核心),GPU也同时升级为7核,晶体管数量从A12的69亿颗提升到了整整100亿颗! 作为对比,麒麟980和骁龙855的晶体管数量分别是69亿和60亿左右。
在GeekBench 43的跑分数据库中,苹果A12X仿生芯片的单核/多核性能分别达到了5000和18000左右。
作为对比,英特尔针对 游戏 本定制的第八代酷睿i5-8300H则只有4300和13500左右的成绩。要知道, A12X仿生芯片全速运行时的TDP功耗应该只在10W上下,而酷睿i5-8300H却是一颗有着45W TDP的处理器!
一颗平板电脑专用的“芯脏”,跳动得竟然比硕大 游戏 本的“芯脏”还要有力,怪不得无数网友纷纷感叹“要变天了”。
一些基本的概念
在讨论ARM是否有望取代X86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术术语。
ARM
ARM既是一家公司,同时也代表一种处理器专用的指令集和架构 。ARM自己不生产芯片,但会将研发的指令集和公版架构授权给其他芯片商(如苹果、高通、三星、华为海思、联发科)完成从半导体芯片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其他流程,并通过授权费和提成实现盈利。
自研(定制化)
如果芯片商只凭借ARM的指令集授权,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芯片,则可被归类到“自研”(或定制化)。比如骁龙820、三星猫鼬核心、苹果从A5往后的SoC(处理器平台)就都采用了在ARM指令集的基础上自研CPU架构。
原生架构
ARM每隔一个时期都会发布新一代公版CPU/GPU架构,比如Cortex-A76、Cortex-A55和Mali-G76 GPU。如果芯片商旗下的SoC直接采用了公版架构,那我们就能将其视为采用了原生ARM架构的芯片。
魔改(半定制化)
芯片商在拿到ARM公版CPU架构后,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从而实现更高性能、更多功能或更低功耗,而此类SoC就属于“魔改”,也就是半定制化的芯片,比如高通骁龙835、636、660、710和845所用的“Kryo”核心就都是基于公版Cortex-A架构半定制化而来。
RISC
RISC即“精简指令集”,所有基于ARM指令集自研或ARM公版/魔改架构设计的SoC,都属于RISC阵营的成员。
X86
X86是和ARM同级别的处理器架构,英特尔和AMD旗下的桌面/移动处理器,全部都是基于X86架构设计的芯片。
CISC
CISC即“复杂指令集”,所有基于X86架构设计的处理器(也包括SoC),比如我们熟悉的酷睿、奔腾、赛扬、Atom、锐龙、羿龙、速龙都属于CISC阵营。
SoC
SoC指的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SoC除了CPU和GPU以外,还集成了包括ISP、DSP、Modem(基带或调制解调器)、射频相关的一系列芯片和电路的有机整体。一般我们会将手机/平板、超极本笔记本的“芯脏”称为SoC(或处理器平台),而 游戏 本和台式机的“芯脏”则可称为处理器。 SoC中必然包含处理器,但处理器却并不一定是SoC。
总之,iPad Pro所搭载的A12X仿生芯片是最强的ARM架构代表,而它所要挑战的则是X86架构的权威。
换句话说, 平板电脑和便携式PC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RISC精简指令集和CISC复杂指令集的较量。
并不对等的较量
虽然A12X仿生芯片看似有着超越酷睿i5的性能,但这并不代表前者可以取代后者,因为两颗芯片背后的RISC和CISC指令集之间的较量并不对等。
架构之间的兼容难题
CPU之所以能完成各种计算任务,就是因为它可以“正常工作”(执行能力)、能“听懂人话”(依靠指令集)、有足够的“统筹能力”(调节任务前后顺序的逻辑能力), 当这3种天赋技能集于一身后就成为了我们常说的“架构”。
问题来了,不同的架构之间,执行效率有高有低、命令描述的语种存在差异、你也不能指望大家都有相同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导致了不同架构之间的互不兼容—— 你给专门修自行车的老师傅一套维修飞机的 *** 作指南,后者自然会呈现出一脸懵逼的表情了。
因此, ARM和X86架构之间,先天就存在互不兼容的问题。
RISC和CISC的先天差异
ARM和X86架构最本质的差异, 就是采用了不同的指令集 。而RISC和CISC指令集之间,由于设计出发点的不同, 二者在逻辑思维和执行能力上也存在极大的差异 。
下面,我们就以让RISC和CISC分别执行“清洁地面”的命令为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处理的吧。
逻辑上,“清洁地面”的大概思路是先拿起扫帚,扫地;拿起簸箕,用扫帚把垃圾扫进簸箕;放下扫帚和簸箕,润湿墩布;再用墩布擦地,直至清洁地面完成。
对CISC复杂指令集而言,很容易理解“清洁地面”这套逻辑,下达“清洁地面”命令后,就能按照规则和顺序,一步步自动完成。
对于RISC精简指令集而言,它一下子可理解不了如此复杂的逻辑,必须将复杂的逻辑顺序拆分,然后按照一项项简单的命令去完成复杂的 *** 作。
比如,想让RISC精简指令集完成“清洁地面”命令,就必须依次下达“拿起扫帚”、“扫地”、“拿起簸箕”、“把垃圾扫进簸箕”、“放下扫帚和簸箕”、“润湿墩布”、“墩地”……
看起来CISC复杂指令集方便又强大?没错,如果要同时清洁无数房间地面,你只要对着不同的房屋说“清洁地面”、“清洁地面”、“清洁地面”……即可。
而对RISC精简指令集,你需要对着每个房间都重复一整套复杂的命令,如果下达指令的人嘴巴不够快(带宽不够大),那清洁地面的效率自然受到影响,难以和CISC复杂指令集抗衡。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房间的地面都需要一整套的清洁流程,比如你只需要墩地一个步骤。
对RISC精简指令集而言,你只需对着需要清洁的房间说“墩地”、“墩地”、“墩地”即可。而由于CISC复杂指令集没有单独的“墩地”动作, *** 作起来就要麻烦许多,完成相同的墩地 *** 作会消耗更多资源,翻译过来就是发热更高更费电。
这就是RISC和CISC的本质区别。 说不上谁好谁坏,只能说它们所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 。
以ARM架构为代表的RISC精简指令集,最适合针对常用的命令进行优化,赋予它更简洁和高效的执行环境,对不常用的功能则通过各种精简指令组合起来完成。
换句话说, RISC是将复杂度交给了编译器,牺牲了程序大小和指令带宽,从而换取了简单和低功耗的硬件实现。
对以X86架构为代表的CISC复杂指令集,则适合更加复杂的应用环境。
换句话说, CISC是以增加处理器本身复杂度作为代价,以牺牲功耗为代价去换取更高的性能 。不过,X86架构则可通过对新型指令集的支持(如SSE41、AVX-512等),提高指定任务的执行效率和降低功耗。
应用环境决定未来
在过去的时间里, ARM和X86都在想办法渗透到对方所擅长的领域蚕食市场。
比如,英特尔曾先后推出过“Clover Trail”、“Clover Trail+”、“BayTrail-T”和“Cherry Trail-T”等Atom(凌动)平台,比如Atom Z2580、Z3480、Z3740、X5-Z8500等,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运行专为ARM架构定制的Android系统,后期的平台还曾主打“Windows 10+Android”双系统,在智能手机、千元/百元平板电脑领域引起过不小的波澜。
可惜, Atom处理器在Android系统中总存在些许兼容性问题,功耗和发热量也难以保障 。
因此,英特尔随后不得不放弃这一产品线,致力于研发具备更高能效比的酷睿处理器,让X86笔记本也能具备媲美ARM架构设备“全天候续航”的能力。
最近的1年里,高通也携手微软,推出了基于骁龙835平台的Windows 10笔记本(包括二合一),从而实现了让ARM架构运行X86架构专属Win32程序的梦想。
可惜,骁龙835在Windows 10系统下存在执行效率下降,不兼容64位应用,带不动大型3D 游戏 等缺陷。好消息是,2019年我们还能看到和骁龙855一脉相承的骁龙8cx,其性能和兼容性更好。
总的来说,最近几年 ARM和X86在相互试探攻势中,谁都没能讨得便宜 ,毕竟X86主打的就是高性能,Atom这类超低功耗处理器先天就失去了性能优势;ARM的天赋技能就是节能省电,想实现接近X86架构的性能,功耗也将难以节制。 至少在不远的未来,这种微妙的平衡还是很难被打破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iPad Pro,以及其背后的iOS系统,的确已经对X86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X86在今天的繁荣,是因为过去数十年间整个世界的资源都对其进行了优化 。如果未来更多的应用可以推出针对ARM架构的iOS和Android平板优化版,ARM还真的有机会赢得与超便携PC之间的战争(非 游戏 领域)。
不相信?那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以往想获得一张美颜照片,我们需要先用手机/单反拍照,然后传输至PC,利用PhotoShop软件的各种抠图、模糊、调整曲线和渲染 *** ,才能获得一张满意的美图。
如今,手机只需打开相机APP,确保拍照模式处于“美颜状态”,摆好POSE按下快门即可。
此外,以华为Mate 10/20,荣耀Magic2/V20/Note 10,三星Galaxy S8/S9等为代表的Android手机,还引入了类似电脑模式或DeX等功能,即通过USB Type-C接口可以和显示器相连,输出类似Windows 10的系统界面,结合鼠标键盘可以实现类似PC的 *** 作体验。最关键的是, PC模式并不影响手机端的 *** 作,你可以一面在电视上编辑文档、查阅资料,而手机端还能继续聊微信、看抖音,二者互不干扰。
当未来更多的主流应用都能找到对应iOS和Android平板(或电脑模式)的优化版本后,大部分手机连接显示器后都能变身PC时,你还会在PC上进行更复杂的 *** 作吗?
反正对我每天的常规工作来说,手机+显示器的电脑模式除了没法登陆后台发稿以外,像写稿、修改PPT、上网查资料、看视频聊天、修图等工作都能搞定,而且还不存在Windows 10电脑开机慢,打开浏览器初始特别卡等现象。
因此, ARM设备能否取代PC,性能只能算是调味剂,真正的催化剂,还是看整个应用环境,能否打破专业应用都被X86独占的霸权。
最后再问个问题,你晚上回家后有多久没开电脑了?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相信是困扰所有嵌入式初学者的难题,
下面课内容是嵌入式学习必学的:C语言;C++; *** 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编程;51单片机;arm;硬件编程语言(FPGA);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1、cc++语言,这是计算机行业的必修课,必须找扎实实学好,可以安装turboc编译器为开发环境,联系C语言编程;安装vc++60学习C++编程。
2、 *** 作系统,先在电脑上安装一个vmwareworkstation,然后在vmwareworkstation里安装一个linux(redhat企业版)虚拟机。学习一下 *** 作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linux环境下的开发环境,然后你就可以照着《自己动手写 *** 作系统》写个 *** 作系统试试。
3、计算机组成原理,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看看一个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软件在里面是如何跑的。
4、《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可以说是linux编程的必修课,很不错的一本书,初学嵌入式的朋友可以看看。
5、单片机,其实就是一台电脑,像现在的汽车控制、led控制、屏幕亮光程度控制,它都可以实现,自己买块开发板弄一下,你能学到很多的别人学不到的。
6、arm,现在流行的微机,说白了就是32位的单片机,还可以跑 *** 作系统哦,自己想办法移植一个 *** 作系统上去吧
7、硬件编程语言(FPGA),芯片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学习这门课,你就知道了
8、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硬件的基础,如果可以的话,学习下protel,自己做个硬件pcb板试试。
计算机这行都是偏向于实践的课程,所以要注重动手能力,
学习嵌入式这基本课程的时候,你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学习:
1: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2:汇编语言、单片机、 *** 作系统、C++
3:硬件编程语言、arm
嵌入式开发大抵分四个方向,硬件、驱动、内核、应用,如果是希望向嵌入式软件方向发展的话,目前常见的是
嵌入式Linux+ARM方向,关于这个方向,大概分3个阶段:
1、嵌入式linux上层应用,包括QT的GUI开发
2、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
3、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嵌入式目前主要面向的几个 *** 作系统是,LINUX,WINCE、VxWorks等等Linux是开源免费的,而且其源代码是开放的,更加适合我们学习嵌入式。
自学的话你可以尝试以下路线:
(1)C语言是所有编程语言中的强者,单片机、DSP、类似ARM的种种芯片的编程都可以用C语言搞定),因此必须非常熟练的掌握。推荐书籍:谭浩强的很不错,《TheCProgrammingLanguage》这本经典的教材是老外写的,也有中译版本。
(2) *** 作系统原理,是必需的,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毕业那也就无所谓了,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就必须找一本比较浅显的计算机原理书籍看一看,把啥叫“进程”“线程”“系统调度”等等基本问题搞清楚。
(3)Linux *** 作系统就是用C语言编写的,所以你也应该先学习下Linux方面的编程,只有你会应用了,才能近一步去了解其内核的精髓。推荐书籍:《UNIX环境高级编程》(第2版)
(4)了解ARM的架构,原理,以及其汇编指令,我们在嵌入式开发中,一般很少去写汇编,但是起码的要求是能够看懂arm汇编。
(5)系统移植的时候,就需要你从下层的bootloader开始,然后内核移植,文件系统移植等。而移植这部分对硬件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其配置步骤也相对复杂,也没有太多详细资料。
(6)驱动开发linux驱动程序设计既是个极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内容。linux驱动程序设计本质是属于linux内核编程范畴的,因而是对linux内核和内核编程是有要求的。在学习前你要想了解linux内核的组成,因为每一部分要详细研究的话足够可以扩展成一本厚书。
给大家把一个嵌入式开发学习大方面的学习框架搭出来了
。最后呢祝大家能够在学习的路上马到成功。
不是高通的。ARM Cortex-A9是英国ARM公司的处理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
ARM Cortex- A9 是基于指令集ARMv7 的A系列处理器,许多主流处理器应用对性能的要求都日益提高,以实现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多的媒体服务和更多新功能(如利用丰富动态用户界面的加密和安全等功能)。
在此类应用中,消费者需求是促进产品开发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降低终端产品成本就成了制造商面临的一大挑战。这并不仅仅是竞争问题:同时也关乎在发展中国家开辟新市场的工作,这些国家的可支配收入要比西方世界少得多。
扩展资料
Cor tex-A9处理器拥有首屈一指的性能和功效,对于要求高性能的低功耗、成本敏感、基于单核处理器的设备,它无疑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AR M11T M处理器级设计不仅要求在不增加硅成本及功耗的前提下提升性能和功效,同时还要求维持一个高度兼容的软件环境,因此,Cortex-A9处理器采用了一种便利的可综合IP交付,为现有的 ARM11TM提供了理想的升级通道。
C o r t e x-A9单核处理器为独立指令和数据传输提供两个低延时Har vard64-bit AMBA®;3 AXITMMaster接口,在通过内存缓存区复制数据时,每五个处理器周期能维持四次双字写入。
Cor tex-A9处理器为包括手机、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企业产品在内的多种市场应用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因为该款处理器满足了以下各项要求:
1、降低功耗、提升功效和性能;
2、提升峰值性能,适应各种要求最为严苛的应用;
3、开发不同设备时可复用软件和工具;
4、两款Cortex-A9处理器皆具有完美的应用兼容性,通过利用Cortex-A9NEON;
5、媒体处理引擎 (MPE) 或浮点运算单元(FPU),还能加强特定应用中的性能表现,进一步扩大了这两款处理器的市场应用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RM Cortex A9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ortex A9
关于这个方向,我认为大概分3个阶段:
1、嵌入式linux上层应用,包括QT的GUI开发
2、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
3、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
嵌入式目前主要面向的几个 *** 作系统是,LINUX,WINCE、VxWorks等等
Linux是开源免费的,而且其源代码是开放的,更加适合我们学习嵌入式。
所以你可以尝试以下路线:
(1)C语言是所有编程语言中的强者,单片机、DSP、类似ARM的种种芯片的编程都可以用C语言搞定),因此必须非常熟练的掌握。
推荐书籍:《TheCProgrammingLanguage》这本经典的教材是老外写的,也有中译版本。
(2) *** 作系统原理,是必需的,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毕业那也就无所谓了,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就必须找一本比较浅显的计算机原理书籍看一看,把啥叫“进程”“线程”“系统调度”等等基本问题搞清楚。
(3)Linux *** 作系统就是用C语言编写的,所以你也应该先学习下Linux方面的编程,只有你会应用了,才能近一步去了解其内核的精髓。
推荐书籍:《UNIX环境高级编程》(第2版)
(4)了解ARM的架构,原理,以及其汇编指令,我们在嵌入式开发中,一般很少去写汇编,但是最起码的要求是能够看懂arm汇编。
(5)系统移植的时候,就需要你从最下层的bootloader开始,然后内核移植,文件系统移植等。而移植这部分对硬件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其配置步骤也相对复杂,也没有太多详细资料。
(6)驱动开发
linux驱动程序设计既是个极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内容。
linux驱动程序设计本质是属于linux内核编程范畴的,因而是对linux内核和内核编程是有要求的。在学习前你要想了解linux内核的组成,因为每一部分要详细研究的话足够可以扩展成一本厚书。
以上只不过是大概的框架,在实际的开发中还会涉及很多东西,比如:交叉编译、makefile、shell脚本等等,所以说学习嵌入式的周期较长,门槛较高,自学的话更是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功底。只要能坚持下来一定会取得成功!
嵌入式非常难,看书的话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入门,我个人比较偏向于看视频教程,因为有老师带着比较容易入门。给看看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位专科生怎么自学嵌入式的。
做个自我介绍,我07年考上一所很烂专科民办的学校,学的是生物专业,具体的学校名称我就不说出来献丑了。09年我就辍学了,我在那样的学校,一年学费要1万多,但是根本没有人学习,我实在看不到希望,我就退学了。
退学后我也迷茫,大专都没有毕业,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干什么,我在纠结着我能做什么。所以辍学后我一段时间,我想去找工作,因为我比较沉默寡言,不是很会说话,我不适合去应聘做业务。我想应聘做技术的,可是处处碰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听到嵌入式这个行业。那天我去新华书店,在计算机分类那边想找本书学习。后来有个女孩子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读计算机的,有没有兴趣学习嵌入式,然后给我介绍了一下嵌入式现在的火热情况,告诉我学嵌入式多么的有前景,给我了一份传单,嵌入式培训的广告。听了她的介绍,我心里痒痒的,确实我很想去学会一门自己的技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回家后,我就上网查了下嵌入式,确实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行业,也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工资也是相对比较高。我就下决心想学嵌入式了。于是我去找嵌入式培训的相关信息,说真的,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培训是否真的能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好,所以我就想了解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后来,我在百度知道看到一篇让我很鼓舞的文章,是一个嵌入式高手介绍没有基础的朋友怎么自学入门学嵌入式,文章写的很好,包含了如何学习,该怎么学习。他提到一个方法就是看视频,因为看书实在太枯燥和费解的,很多我们也看不懂。这点我真的很认同,我自己看书往往看不了几页。
我在想,为什么别人都能自学成才,我也可以的!我要相信自己,所以我就想自学,如果实在学不会我再去培训。
主意一定,我就去搜索嵌入式的视频,虽然零星找到一些嵌入式的视频,但是都不系统,我是想找一个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学的视频,一套从入门到精通的视频,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最好能有老师教,不懂可以请教的。
后来我又找到一份很好的视频,是在IT学习联盟网站推出的一份视频《零基础嵌入式就业班》(喜欢《零基础嵌入式就业班》的可以复制sinalt/qKh粘贴浏览器按回车键即打开)。里面的教程还不错,很完整,可以让我从基础的开始学起。视频比较便宜。
下面介绍下我的学习流程,希望对和我一样完全没有基础的朋友有所帮助。
收到他们寄过来的光盘后,我就开始学习了,由于我没有什么基础,我就从最简单的C语言视频教程学起,话说简单,其实我还是很多不懂的,我只好请教他们,他们还是很热心的,都帮我解决了。C语言我差不多学了一个礼拜,接下来我就学了linux的基本命令,我在他们提供linux虚拟机上都有做练习,敲linux的基本命令,写简单的C语言代码,差不多也就三个礼拜。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写一些简单的代码,这样一月后我基本掌握了C和linux的基本 *** 作。
接下来我就去学习了人家的视频的培训教程,是整套的,和去参加培训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一看就是两个月,学习了ARM的基本原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也掌握了嵌入式的环境的一些搭建,对linux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明白了嵌入式应用到底是怎么做的,但是驱动我只是有一点点的了解,这个相对难一点,我想以后再慢慢啃。
这两个月,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都在学习。因为我知道几乎没有基础,比别人差劲,我只能坚持努力着,我不能放弃,我必要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必须学好这门技术,然后我就把不懂的问题总结记下来,这样慢慢积累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真的有点入门了。
最后的一个月,我就去看关于实践部分的内容,了解嵌入式项目具体的开发流程,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就开始准备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学习这方面的视频,同时他们建议我去找了找一些嵌入式面试的题目,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做准备。我就到网上找了很多嵌入式的题目,把他们理解的记下来,这样差不多准备了20天左右
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入门了,会做一些简单的东西了。我就想去找工作看看,于是我就到51job疯狂的投简历,因为我学历的问题,专科没有毕业,说真的,大公司没有人会要我,所以我投的都是民营的小公司,我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没有想过几天过后,就有面试了,但是第一次面试我失败了,虽然我自认为笔试很好,因为我之前做了准备,但是他们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有一年的项目经验,所以我没有被选中。
后来陆续面试了几家公司,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面试上的,是在闵行的一家民营的企业,公司规模比较小,我的职务是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做安防产品的应用的。我想我也比较幸运,经理很看重我的努力,就决定录用我,开的工资是3500一个月,虽然我知道在上海3500只能过温饱的生活,但是我想我足够了。我至少不用每天都要靠父母养,我自己也能养活自己的。我想只要我继续努力,我工资一定会翻倍的。
把本文写出来,希望能让和我一样的没有基础的朋友有信心,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自卑,我们不比别人笨,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一样会成功。
2019年全球ICT产业关键字,聚焦「智慧、速度与创新」。创新技术如人工智慧、延展实境(XR)、区块链、数位分身(DigitalTwin)持续出笼,尤其人工智慧加速晶片及量子电脑的发展,伴随5G商转,势必带动产业跳跃式前进。既然聚焦「虚实整合、运算科技、人机互动」三大主轴,2019年COMPUTEX,全球IP矽智财授权领导厂Arm受邀出席《COMPUTEX论坛》、《InnoVEX论坛》主题演讲。Arm在COMPUTEX揭示全面运算(TotalCompute)主张,为5G时代提供更符合更多使用情境(usecase)的整体运算方案,并展现强大生态系能量。
Arm在COMPUTEX2019有哪些亮点展示?瘾科技带你浏览四大解决方案 亮点一:物联网平台回应Arm的目标在2035年打造达一兆台连网装置,为了让连网装置深度沟通,Arm针对IoT平台的生态系,近年接续推出「DesignStart」、「Pelion」及「Neoverse」等相关计画。今年COMPUTEX,Arm展示Pelion这项混合环境的端到端联网连接、装置和资料管理平台方案。Pelion特色在于建构3A情境,「任何装置、任何资料、任何云端」(Anvice,Anydata,Anycloud),管理任何种类的连网装置与连接,应付任何内外部不同类型的资料,连接任何公有、私有及混合云端。
换言之,Pelion平台让企业在安全环境下,管理各项物联网装置,无限制连结任何规模的资料。COMPUTEX也展示,Arm收购TreasureData后,借助巨量资料技术能力,Pelion平台对资料流程进行融合,让企业用户以高效、更安全的技术部署、连接和更新连网装置,顺利走入物联网的资料世界。
亮点二:AI机器学习联网装置与数据资料爆发成长,人工智慧的机器学习应用,逐渐从云端转移至终端。为了把机器学习技术放在边缘装置发挥所长,Arm针对机器学习的晶片应用进而打造全新处理器。延续Arm在CPU具备的可编程优势,以及GPU数据处理压缩能力和高吞吐量的设计特点,将其整合至机器学习晶片设计之中。针对机器学习热潮,Arm推出「ProjectTrillium」机器学习运算平台支持各种AI应用程序,在功能性与可扩展性方面,能实现更快机器学习效率。根据统计,目前ProjectTrillium平台的学习数据吞吐量,比起过去CPU、GPU协同作业的机器学习效率,已经达2~4倍以上,效能也优于传统DSP的可编程逻辑。
换言之,ProjectTrillium是一个异质的ML运算平台,平台架构包括ArmML处理器、开放原始码ArmNN软体框架,目前搭载于超过25亿台Android装置。Arm针对ML处理器进行强化,包括超过两倍能源效率,达到每瓦5兆次运算(TOPs/W)、记忆体压缩技术提升达三倍,以及提升至高达八核心的次世代峰值效能,与每秒最高32兆次运算(TOP/s)。
随着机器学习需求愈来愈高,开发人员更渴望利用系统上专属神经处理器(NPU)的优势。Arm机器学习ML处理器提供同级最优化的能耗效率,并有强大的软体生态系统支援,让整个生态系统的AI效能极大化。
▲Arm示范如何在装置上快速的执行机器学习功能,挑战人的记忆,和装置相比,看谁能先辨出不同的图像。
亮点三:AR/VR装置前几年开始流行的AR、VR装置,过去最大挑战来自虚拟视觉的稳定度。对此,Arm因应5G科技演进推出多款全新高阶IP套件,其中Mali-D77DPU显示器即是聚焦扩增实境、虚拟实境所需的内容所打造,让虚拟实境更加真实。Mali-D77是Mali-D71显示处理器更新版,最高可对应3K解析度与120fps更新率,虚拟视觉影像得以更稳定呈现。全新的硬体功能,加速头戴式显示器的虚拟实境运算,实现更小、更轻、更舒适的VR装置部署。
▲在COMPUTEX展示OculusQuest的VR头盔,提供高效能、无线,摆脱传统VR装置需要连接线的牵绊,创造VR装置新体验。
当然,使用者对AR、VR装置的期待除了影像稳定,在沉浸式体验方面,还包含更轻量、不受线材影响以及更顺畅的效能。Mali-D77其他功能表现在镜头失真校正(LensDistortionCorrection)、色差校正(ChromaticAberrationCorrection)、非同步时间扭曲(AsynchronousTimewarp),对应更清晰、更真实影像,还能降低配戴者头晕情况。除此之外,Mali-D77显示处理器IP,3K120虚拟实境效能,硬体节省VR作业负载4成以上系统频宽,以及12%功耗表现。Arm表示,为了让VR更为普及,在全球达到数十亿台装置的长期目标,Mali-D77解决现阶段显示技术的挑战,为VR产业迎向下一个新世代。
亮点四:车用Arm在今年COMPUTEX展示的第四个亮点,聚焦在汽车应用。Arm在车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其牵涉稳定与安全,尤其ADAS与自动驾驶需要顾虑的层级更是重要。对此,Arm针对车载安全推出ArmSafetyReady计画,同时也包括针对自驾车的7nm制程最佳化处理器架构Cortex-A76AE,借由整合Split-Lock提供车载所需的安全性。
换言之,ArmSafetyready车用安全计画涵盖Arm既有、新型与未来的全方位车载计画,从系统性流程到研发,且通过ISO26262与IEC61508标准,一站式提供软体、元件、工具、认证及标准等资源,确保加入此计画的合作伙伴其SoC与系统,皆达到最高安全层级。
今年COMPUTEX也展示基于Arm的DMS(DriverMonitoringSystem)驾驶监控系统产品。DMS是采用ArmCortex-A7所支援的深度学习NN模型,由TEEAILab所开发。这套DMS系统展示在CortexA7上运行AI/ML以实现驱动程序状态监视功能。例如针对驾驶员闭眼、打哈欠侧视、俯视、打电话和吸烟等行为进行迅速检测,并发出音频以提醒驾驶。Arm在智慧驾驶领域,也展开AutomotiveEnhancedforFunctionalSafety计画,将推出首款多情绪执行处理器,以强化新世代安全驾驶体验。
▲COMPUTEX展会上也展示Arm在智慧驾驶领域的成果(图右),情绪执行处理器问世将有助驾驶安全。
聚焦未来世界,打造创新体验Arm在COMPUTEX2019展会中,展现新世代运算领域的创新技术与相关应用。除了上述相关亮点,也聚焦面向未来2030年的使用情境。Arm拥有全面软体开发框架,包含ArmIP、ArmNN、ArmComputeLibrary及ArmDevelopmentStudios,透过生态系统合作帮助开发人员更快采用、更快上市,透过机器学习软体优化,有效扩展硬体效能。
想像未来的世界,5G传输、机器学习、终端运算可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日常,而产业之间将呈现万物联网的庞大生态系。对此,Arm将持续展现其领先技术优势,携手物联网超级战队掌握下一波科技浪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