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根服务器在大美国,如果美国断网,我们的网络会瘫痪吗?

大部分根服务器在大美国,如果美国断网,我们的网络会瘫痪吗?,第1张

正好群里有人问到这个问题,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因为俄罗斯这几天的处境,大家都看到,那么,如果美国断我们网,我们的网络会瘫痪吗?我直接说答案,基本不受影响,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早前的IPv4、还是IPv6,我们都有根服务器的、各通信运营商的镜像服务器,也就是备份服务器,且IPv6,我们国内也有根服务器,所以,即使美国给我们断网了,我们国内的所有互联网的服务,一点都不受影响,比如我们日常用到的微信、支付宝、微博、抖音、快手等等,都能正常使用。那么,什么人会受影响呢?就是居住在海外的华人,他们就不能再使用中国App的服务了,这些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很多都是靠微信与国内家人联系,靠抖音快手直播来做两国的生意,这一断,他们没办法来维系、原来与国内的。还有,咱们国内做外贸生意的企业或个人,也不能与外国友人在网上,沟通需求或确认订单了,也就是只要与国际性联网的需求,都会被断掉。那么,新的问题来了,这种情况会发生吗?不可能发生,为什么?因为美国断网,对我们产生不到实质性的打击,因为断网对我们没用,我们又不用你们的油管、推特、脸书、Ins或谷歌等,这些服务,这些我们国内都有替代,所以,我们这边一直禁用这些服务、是有先见之明的,即使现在美国真的生气了,断我们网了,那也是过不了几天,它就必需要重新打开的,因为他不打开,他就看不到我们,他看不到我们,他就会心慌,这是他们永远都无法接受的。回见~

原因有二:
一是,北京作为一个具有国际重要地位的首都,具有更好的政治环境,政府更能够保护根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更能保证中国互联网的正常运营;
二是,北京互联网环境比较完善,网络覆盖范围更大,可以有效的缩短中国的网络传输距离,可以优化中国的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效率。

导语:如果这样那岂不是很被动

关于“中国没有互联网根服务器吗?”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1、以下观点被129人点赞、并有163个交流讨论:

根服务器镜像的扩展大幅提升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访问性能和安全冗余性。这相当于,当我们想获取某个后缀(即域名,比如“国务院政务”)的网站服务时,能够提供此服务的根服务器和镜像变得多了,可以获取服务的途径增多了,互联网这个网络的规模因此扩大了;因而,根和大量镜像服务器构成的分布式网络,一方面提高了DNS的安全冗余性,分流攻击流量,增强整体抗攻击能力,使得DNS整体架构更富有d性;另一方面,镜像服务器为部署地区用户提供就近的根解析服务能力,提升了区域用户的根解析响应时间和解析成功率。据统计,目前美国根服务器及镜像约占全球总量六分之一左右,我国只引入四个根(F、I、J、L)镜像节点,总数量位居全球第19位,不及美国十分之一。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根服务器运营机构以设置镜像方式形成全球分布式架构,为部署地区用户提供就近的根解析服务能力,全球根镜像服务器数量涨势明显。截至2016年6月,全球根服务器及其镜像服务器(含节点)数量已达到599个,较2009年(189个)增长约2169%。

2、精彩回答:

根服务器中国没有但中国大陆地区内有4组根服务器镜像(F,I,J,L),在少数极端情况下(比如全球互联网出现大面积瘫痪、或者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堵塞),基本上能保证国内的站点由国内的域名服务器来解析。虽然国外的用户连接到我国的网络会出现问题,但是我国可以自己解决中国境内的域名解析问题,保证国内网络正常使用。“根服务器发布世界地图”这13台逻辑根域名服务器中名字分别为"A"至"M",真实的根服务器在2014年1月25日的数据为386台,分布于全球各大洲。根域名服务器是架构因特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许多计算机科学家将根域名服务器称作"真理"(TRUTH),足见其重要性。也就是说黑客想让整个互联网瘫痪,攻击根服务器是最有力、最直接、最致命的方法。当然这里的安全等级肯定最高的!根域名服务器中虽然没有每个域名的具体信息,但储存了负责每个域(如COM、NET、ORG等)的解析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也就是说你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都要到根服务器上跑一圈”。根服务器的管理单位、设置地点及目前的IP地址。注:本内容来源于360百科,查看更多请进入百科。此内容仅供参考。谢谢支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精彩回答:

没有,但是有镜像服务器,规则是美国佬制定的你就只能遵守,除非中国自己发明一个超级互联网,然后推广到全世界让大家都用你的,这样所有规则就是你制定了,比如代码都必须用中文写,这种事估计100年后能实现

4、精彩回答:

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中国的域名管理机构,CNNIC做了几个大动作:CNNIC成立前,将CN域名服务器从德国搬回中国,这是掌握国家域名主导权的前提;2006年,CNNIC开通五大顶级节点,实行备灾管理,只要网站应用的是CN域名,就算全部国际线路中断,CNNIC也有应急措施保障其解析;而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增加第14个根域名服务器呢?如果中国要拥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从现在有根域名服务器的国家移植,二是改变网页访问的申请由一个数据包完成的现状。所以,现在中国不会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除非哪天互联网的底层支持技术发生彻底革命。

5、精彩回答:

这问题得从根源出发,中国有互联世界的网络,就有互联网的根服务器!中国如今强大了,可以制定世界网络规则,根服务器还远吗?

域名系统
(DNS)
服务器是一个分层的名称空间结构,旨在提供主机到
IP
地址的名称解析和注册。在
Active
Directory
中,可为域控制器安装两种类型的
DNS
服务器。
1
根服务器
-
安装的根服务器将用作解析分层名称空间的名称的源位置。根是包含所有组织域区域名称的层次的顶层。域区域名称中无法解析的名称将被传递到根
DNS
服务器(如果指定)。
2
DNS
转发器
-
DNS
转发器是一个
DNS
服务器,它包含企业中的一个或多个域区域。可以对
DNS
服务器进行配置,使其将它无法解析的名称转发给该域的根服务器。

中国没有根服务器是误解,IPv4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IP协议,现在全世界正处于从IPv4向IPv6升级的阶段。
一些自媒体爆料,基于中国没有全球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一旦被“卡住脖子”,断掉了根服务器的访问途径,无法进行域名解析就可能被断网了。
我国“互联网工程中心”联合日本WIDE机构(现国际互联网M根运营者)和互联网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共同发起了“雪人计划”,虽然,雪人计划目前看没有带给我们独立的根服务器,但是,雪人计划成功地帮助我们掌握了DNS根服务器的运行和管理技术。体现了我国在IPv6时代管理和服务DNS根服务器的不断进步的技术能力。这个对于快速铺开的IPv6网络的中国因特网具有极大的安全意义。

受限于常用udp包大小(512)只能容下13组响应地址,作为第一步找到公共DNS的统一入口——也就是根域,做多只能找到13组。好像有一种技术叫edns,可以扩展信息大小,用超过常用udp包大小的包相应,也可以用tcp包代替,但明显效率和兼容性不如常用udp包。
由于因特网发源于美国,大部分根域都是由美国的组织(如商业机构,研究所,大学)运营,只有三个是美国外的,并受ICANN管理,不过ICANN已经和美国G签好协议,政府不能在直接干预其运营,所以除非美国使横手或者不怕那冗长的法律申请,基本上美国G没太多控制权。
也是以上,中国只能分配到根域的镜像(其他国家或地区(如香港,tw地区从两方面都是)也是一样),除非对dns系统进行革命性的改动(例如能适应更大更快的包发送原理),基本上不会再增设根,只会增加任播镜像或拆散剩下的单机根(还有2个单根)。

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美国的根域名服务器是在美国80年代大力建设骨干网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198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启动资金,Univ of Delaware、Purdue Univ、Univ of Wisconsin、RAND公司和BBN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合作建立了CSNET。

1982年DCA和ARPA为ARPANET制定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作为一组协议,通常称为TCP/IP协议。 Internet则是通过TCP/IP协议连接起来的internet。EUUG建立EUnet(欧洲Unix网)最初连接的国家有荷兰、丹麦、瑞典和英国。

1983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发了名字服务器。ARPANET从NCP协议切换为TCP/IP协议。ARPANET是美国最早的互联网(局域网)。EARN(欧洲科学研究网)建立

1984 年引入名字服务器系统(DNS)。JUNET(日本Unix网)建成。

1985年原由DCA和SRI负责的DNS根域名管理的职责移交给USC的信息科学学院(ISI),负责进行DNS NIC的注册管理。1985年3月15日Symbolicscom成为第一个登记的域名。

1986 NSF在美国建立了五个超级计算中心,为所有用户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这掀起了一个与Internet连接的高潮,尤其是各大学。NSF资助的SDSCNET、JVNCNET、SURANET、NYSERNET开始运营。1986年7月,NSF资助了一个直接连接这些中心的主干网络NSFNET。

1988年连入NSFNET的国家: 加拿大(CA)、丹麦(DK)、芬兰(FI)、法国(FR)、冰岛(IC)、挪威(NO)、瑞典(SE)。全球互联时代开启。

……

以上是互联网建设的一些重要节点,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建立了统一的互联网,日本也建立了互联网。这也是这三地(英国、瑞典、日本)有根服务器的原因。美国的建设最早,从60年代开始,80年代又建立了那么多网络。技术最好。DNS和TCP/IP协议由美国发明。到最后全球联网的时候就垫底了美国的独霸基础。所以现在要知道13部根服务器在哪个时候布置的恐怕要去美国网络找资料,但是在全球互联的过程中,这些骨干网顺势升级是自然而然的事。时间段就是80年代。

中国在1994年才开始大规模建设互联网,这个时候根服务器已经分布完了。根服务器使用ipv4协议,注定只有13部根服务器。在与现有IPv4根服务器体系架构充分兼容基础上,中国主导“雪人计划”于2016年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事实上形成了13台原有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中国部署了其中的4台,由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组成,打破了中国过去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

中国四大骨干网中,最早的是1989年8月开始建设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1994年4月,NCFC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1995年12月,百所互联工程完成,1996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网更名为中国科技网(CSTNET),1996年6月,与CHINANET开通64K DDN信道,实现互联互通。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1994年开始筹建,1996年1月正式开通。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1994年7月试验网开通,连接五个城市。1996年11月,开通到美国到2M国际线路;建立中国大陆到欧洲的第一个Internet连接。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1993年3月12日筹建,1994年6月8日,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996年9月6日,金桥信息网Internet业务正式宣布开通,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参考资料:

互联网发展史_百度百科

中国骨干网_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95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 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