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中心的扩容,电力消耗、散热和场地正成为数据中心CIO最头疼的问题。Gartner预测,至2008年年底,全球近一半的数据中心将无法拥有足够的能源和冷却装置,用以支持高密度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而到2011年,数据中心1/3以上的预算将是环境成本。
“北京网通的皂君庙机房,就因为供电不足的问题,不仅无法扩容,而且出租机架的绝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付了电费。”北京网通数据中心檀君普直言不讳地说:“北京绝大部分机房的供电都不足。”
降低能耗成为了数据中心最迫切的需求,而放在整个大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更是当前整个国家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对于很多部门领导来说,它已经不再是 口号 ,而是压在身上不得不完成的硬性指标。
这时候,绿色数据中心开始悄然兴起,并迅速成为数据中心领域最热的话题。但是,说到数据中心,人们想到的就是一排排的机柜、空调、UPS;谈到“绿化”,人们更多会提到动态电源调节、水冷机柜、服务器的摆放等硬件因素,软件因素往往被忽略。实际上,在数据中心的“绿化”过程中,软件可以说是所有解决方案的大脑和灵魂。“在数据中心的‘绿化’方案里,所有智能化的手段都离不开软件的指挥。”惠普公司服务器及存储产品事业部产品经理蔡建华告诉记者。
虚拟化是绿化的有效手段
当前数据中心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能耗,在数据中心电量消耗不断增大的同时,资源的利用率却持续降低。据调查,数据中心中IT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只有20%。
其次就是复杂性,数据中心的日益庞大使得硬件和软件的维护越来越困难,同时消耗的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蔡建华指出在数据中心的运营开支中,维护的费用占到了65%,迁移、升级的费用占了25%,剩下只有10%的费用用来创新。创新的投入不足使得数据中心的运营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客户满意度。
虚拟化为应对这两方面的挑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手段,通过整合,多个 *** 作系统、多个应用被整合在一个服务器上,结束了一台服务器只能运行一个 *** 作系统,承载少量应用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
同时,应用方面的整合使得系统更加集中,管理也更加方便,而虚拟化之前所进行的标准化改造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多样性。另外,虚拟化解决方案为一致全面地管理物理和虚拟环境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帮助管理人员有效掌控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复杂性。
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可以分为垂直虚拟化和水平虚拟化两个方面。垂直虚拟化是硬件层面的虚拟化,它把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纵向地整合在一起,构筑了一个IT服务的资源共享池,在统一的管理工具下,可以对资源进行动态调配,从而根据负载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水平虚拟化是应用层面的虚拟化,它把同一类应用需求整合在一起。例如一个企业中多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身份认证,通过水平虚拟化,他们被整合成一个。
而在虚拟化技术中,最核心的就是分区技术。蔡建华介绍HP分区技术分为具有完全电气隔离的硬分区、软分区和资源分区。
硬分区都有自己专用的CPU、RAM和I/O资源,同时带有硬件故障隔离功能的 *** 作系统映像,也就是说每个硬分区的物理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硬分区。
而在硬分区上可以再进行软分区。每个软分区有专用的CPU、RAM,同时能实现 *** 作系统和软件故障的隔离。
软分区以后,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软分区里面用工具锁定CPU资源的不同百分比,供不同业务使用。目前,惠普可以细分的最小粒度是5%。
在惠普的虚拟环境中,HPux资源管理软件工具是其中的核心。通过这个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制定关于系统为用户、用户组及应用分配处理器、实际内存及I/O资源的策略。另外,管理员可以根据应用状态指定服务级别,根据优先级,来动态分配资源从而实现业务目标。
“虚拟化可以帮助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提升服务质量。”蔡建华说,在提高灵活性上,惠普下一代虚拟化解决方案中可以为多台物理服务器设置一个逻辑服务器,它后面的物理映射可以随时切换。如此一来,只需在逻辑服务器上配置一次,就可以在多个物理服务器上使用。
另外在保证高可用性方面,以前只能在不同的服务器之间做集群,经过虚拟化后,一个服务器上也可以做集群,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每个服务器的容错性。
硬件方案同样离不开软件
数据中心的绿化方案中,有大量的硬件方面的策略,但是它们都离不开软件的统一指挥。
首先是服务器的散热和机柜的散热。这里面涉及了多种智能方案:主动式散热风扇、智能电源管理和并行的企业散热架构。
一般的风扇接上电源后只是恒速的转动,但是服务器和机柜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并不相同,例如CPU的温度会高一些,而主板的温度会较低。同时不同时间热度也不一样,这对风扇的需求就不同。在主动式散热风扇中,利用软件来决定不同位置、以及不同时间的风扇功率,从而有效利用电力,把浪费降低到最小。
而在智能的电源管理中,通过软件来判断系统当前的负载状况,从而决定当前所需的电源功率,进一步调节UPS电源使用。惠普最新推出的服务器甚至可以根据CPU当前负载来动态调配对CPU的供电功率。
还有冷风在服务器和机柜内的走向也是可以调节的,这些看似是根据机械的原理,但是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冷风走向也会离不开软件控制。
另外在整个数据中心中,传统的数据中心经常会出现过度制冷的现象,因为数据中心内部不同位置温度并不相同,但是为了让高温地区能够降到合理温度,整个数据中心的冷气就被调到最大。而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手段,每个服务器旁边的传感器所收集的温度和空气流动信息都会被传送到中央控制台,中央控制台就根据既定的策略来调节冷气的排放。从而有效避免过度制冷现象出现,又能解决冷热不均的状况。
“未来的数据中心是智能化的数据中心,而这根本离不开软件这个大脑。”蔡建华说。
服务器的特点
1、可扩展性
服务器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这是因为企业网络不可能长久不变,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如果服务器没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当用户一增多就不能胜任的话,一台价值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服务器在短时间内就要遭到淘汰,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的。为了保持可扩展性,通常需要在服务器上具备一定的可扩展空间和冗余件(如磁盘阵列架位、PCI和内存条插槽位等)。
可扩展性具体体现在硬盘是否可扩充,CPU是否可升级或扩展,系统是否支持WindowsNT、Linux或UNIX等多种可选主流 *** 作系统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前期投资为后期充分利用。
2、易使用性
服务器的功能相对于PC机来说复杂许多,不仅指其硬件配置,更多的是指其软件系统配置。服务器要实现如此多的功能,没有全面的软件支持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软件系统一多,又可能造成服务器的使用性能下降,管理人员无法有效 *** 纵。所以许多服务器厂商在进行服务器的设计时,除了在服务器的可用性、稳定性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外,还必须在服务器的易使用性方面下足功夫。
服务器的易使用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器是不是容易 *** 作,用户导航系统是不是完善,机箱设计是不是人性化,有没有关键恢复功能,是否有 *** 作系统备份,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培训支持等方面。
3、可用性
对于一台服务器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可用性”,即所选服务器能满足长期稳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经常出问题。其实就等同于Sun所提出的可靠性(Reliability)。
因为服务器所面对的是整个网络的用户,而不是单个用户,在大中型企业中,通常要求服务器是永不中断的。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即使没有用户使用,有些服务器也得不间断地工作,因为它必须持续地为用户提供连接服务,而不管是在上班,还是下班,也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节假日。这就是要求服务器必须具备极高的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专门的服务器都要7X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特别像一些大型的网络服务器,如大公司所用服务器、网站服务器,以及提供公众服务iqdeWEB服务器等更是如此。对于这些服务器来说,也许真正工作开机的次数只有一次,那就是它刚买回全面安装配置好后投入正式使用的那一次,此后,它不间断地工作,一直到彻底报废。如果动不动就出毛病,则网络不可能保持长久正常运作。为了确保服务器具有高得“可用性”,除了要求各配件质量过关外,还可采取必要的技术和配置措施,如硬件冗余、在线诊断等。
4、易管理性
在服务器的主要特性中,还有一个重要特性,那就是服务器的“易管理性”。虽然我们说服务器需要不间断地持续工作,但再好的产品都有可能出现故障,拿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
是不知道它可能坏,而是不知道它何时坏。服务器虽然在稳定性方面有足够保障,但也应有必要的避免出错的措施,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出了故障也能及时得到维护。这不仅可减少服务器
出错的机会,同时还可大大提高服务器维护的效率。其实也就是Sun提出的可服务性(Serviceability)。
服务器的易管理性还体现在服务器有没有智能管理系统,有没有自动报警功能,是不是有独立与系统的管理系统,有没有液晶监视器等方面。只有这样,管理员才能轻松管理,高效工作。
服务器的分类
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
非x86服务器
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UNIX服务器,它们是使用RISC(精简指令集)或EPIC(并行指令代码) 处理器,并且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专用 *** 作系统的服务器,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处理器,SUN与富士通公司合作研发的SPARC处理器、EPIC处理器主要是Intel研发的安腾处理器等。这种服务器价格昂贵,体系封闭,但是稳定性好,性能强,主要用在金融、电信等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中。
x86服务器
x86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Windows *** 作系统的服务器。价格便宜、兼容性好、稳定性较差、安全性不算太高,主要用在中小企业和非关键业务中。
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 “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1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2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3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拔,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4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
5内存容量最大支持16GB。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 *** 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硬性的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2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3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4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 *** 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 *** 作系统的。
5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比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 *** 作系统,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
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拔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
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最强。
服务器中配置固态硬盘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选择,特别是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服务器存在性能问题的话尤其如此。固态硬盘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服务器性能的瓶颈。固态硬盘也可以让高速存储更加的接近处理器并将共享存储网络这个潜在的瓶颈剔除掉。目前有三种固态硬盘的形式作为达标:即硬盘驱动型SSD,SSD DIMM和PCIs SSD。
5、典型服务器应用
办公OA服务器
ERP服务器
WEB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财务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
集群服务器
无盘办公系统
无盘网吧服务器
无盘教学系统
视频监控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
VOD视频点播服务器
网络下载
SP服务
网络教学服务器
IDC-主机出租
IDC-虚拟空间
IDC-网游
IDC-主机托管
游戏服务器
高性能计算(HPC)
桌面超算
论坛服务器
服务器的简介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1、服务器所处运行环境不佳
对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来说,运行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指的环境主要包括运行温度和空气湿度两个方面。网络服务器与电力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电力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能源支撑基础,电力设备对于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通常来说是比较严格的,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器与其电源的整体温度也会不断升高,如果超出温度耐受临界值,设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火灾。如果环境中的湿度过高,网络服务器中会集结大量水汽,很容易引发漏电事故,严重威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2、缺乏正确的网络服务器安全维护意识
系统在运行期间,部分计算机用户由于缺乏基本的网络服务器安全维护意识,对于网络服务器的安全维护不能给予充分重视。计算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最终导致网络服务器出现一系列运行故障。与此同时,某些用户由于没有选择正确的防火墙软件,系统不断出现各种漏洞,用户个人信息极易遭到泄露。
3、服务器系统漏洞过多
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开放自由的特性,这种属性既存在技术性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一旦系统中出现很难修复的程序漏洞,某些不法人员很可能借助漏洞对缓冲区进行信息查找,然后攻击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来,不但用户信息面临泄露的风险,计算机运行系统也会遭到损坏。
服务器的维护保养
1、注重机房环境的建设
机房环境对服务器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服务器维护和保养的首要环节就是做好机房环境建设。机房要保证充足的空间,用以安装和配置服务器的相关设备,机房的隔断,地板等要做好防静电等细节处理。机房的防火工作也很关键,要做好墙面和电缆等的防火处理。一旦遇到火情等,如何保障设备的安全,如何保障人员的有序撤离等都是机房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也应当 *** 持在一定的范围,温度和湿度对于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服务器是电子设备中对温度和湿度都较为敏感的设备。如果服务器所在的机房太过于干燥,那么人员在机房中与设备接触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静电。这种静电一般都有几千伏乃至上万伏,这对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时非常危险的,极易引起严重的事故。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好机房布局和管理工作是机房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服务器机房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机房的管理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很多监测和维护工作还单纯依靠人力完成,没有形成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机制。其实,电子检测系统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实施上并没有多少难度,但由于我们重视程度的不够,机房建设的总体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
服务器的硬件组成较为复杂,对于服务器硬件的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在维护和保养存储设备时,我们首先应当对其容量进行测试,看是否需要进行扩容等 *** 作。存储容量一定要能满足任务的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冗余量。在拆卸和更新服务器设备时,务必让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并进行接地处理。即便是更换最简单的部件,这些环节也不能省略。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部件,要反复仔细的阅读说明书和参照文件,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切忌盲目拆解。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除尘处理。灰尘对硬件的工作有着很强的影响,特别是服务器这种高温高速运行的设备,大量的积尘对设备造成的伤害往往是致命的。除尘工作要科学有序的进行,不能想当然,也不能蛮干。在除尘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电源系统的保护。
3、维护好服务器软件
软件是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器的稳定高效运行离不开相应的软件。我们要定期对服务器的软件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漏洞,及时安装官方给定的补丁程序。在扩展服务器数据库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对原有数据进行备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做好电力控制
做好电力控制。没有稳定的电力保证,服务器就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电子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又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机房建设之初,我们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服务器的电力保障。要为机房设计和配置一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这套系统还要有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不可预知的停电、雷电等。
5、密码管理
服务器的密码管理是服务器防御能力的最关键组成部分。密码的管理和更换应当形成一套长效机制。我们要定期对服务器的密码进行更换,密码应有专人管理。选用的密码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一定的复杂度,最好是将数字和字母等结合起来,大小写也要融合进去。在日常的检查中,我们要做好登统计,关闭一些不太使用的端口。
制作镜像前需配置镜像制作环境,需根据云平台类型选择,这里不做赘述。本文使用的是Linux自带的软件工具virt-manager。本文阐述的镜像制作方法, 简称本方法。主要是针对国产化 *** 作系统的镜像制作,制作出来的镜像供国产化云平台使用,也可以在其他云平台使用。镜像制作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 *** 作系统文件
2 使用国产 *** 作系统创建虚拟机
3 系统安装
4 网络配置
5 云平台所需软件包安装
6 镜像压缩及保存
系统不同,设置默认用户、系统分区、网络配置的顺序略有不同,以实际 *** 作为准。本文以统信UOS 20 sp1版本为例,讲述国产云平台虚拟机的镜像制作方法。
1 获取 *** 作系统文件
获取 *** 作系统文件需注意根据系统cpu架构选择对应架构的 *** 作系统。目前国产化支持的架构有ARM、X86、MIPS、Alpha, 其中ARM/MIPS/Power/ALPHA均是基于精简指令集机器处理器的架构;X86则是基于复杂指令集的架构。本文所述的国产化云平台采用的是寄居架构的虚拟化技术,即在 *** 作系统之上安装和运行虚拟化程序,这样虚拟机的系统依赖于物理机的 *** 作系统虚拟机的 *** 作系统需与物理机兼容,如果架构不一致,无法正常运行。
2 使用国产 *** 作系统创建虚拟机
加载 *** 作系统的安装CD或者DVD ISO文件。如下图所示,安装方式选择本地镜像源。
选中所需要的ISO文件为启动镜像,需设置系统版本。
设置内存、CPU和虚拟机根磁盘的大小。内存建议1024 即1G, cpu建议1, 根磁盘建议20G, 磁盘类型设置为VirtIO。 这里设置的内存、cpu和根磁盘大小就是云平台虚拟机支持的最小配置,所以不建议太大。不然会造成诸多资源的浪费。
对虚拟机进行自定义配置。未其配置输入(键盘、鼠标和tablet),vnc以及video 、设置启动顺序,如下图
设置虚拟机的启动顺序为从虚拟光驱引导启动:
设置完毕后点击“Begin Installation”后开始安装。
3 系统安装
以统信uos系统制作为例:
Uos系统设置主要是指系统语言设置、安装环境选择、安装位置选择等。出现引导界面,选择安装uos
等待加载文件,可能需要1分钟左右,稍作等待。
选择安装语言,建议选择简体中文(银河麒麟由于编解码问题建议选择英文):
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基本环境。云平台虚拟机建议选择最小安装或图形化服务器。 最小 化 安装 就是, 安装 最基本的程序,使之可以运行,但有些扩展模块不 安装 。图形化服务器预装了图形化界面gui以及服务器需要的必要软件。桌面服务器供终端使用,预制了gui界面。
到安装位置处,选择手动安装。添加分区。选择盘,点击右侧加号开始设置分区。
选择分区属性。文件系统、挂载点以及大小。大小可以手动输入。设置完毕后点击新建。
最终设置分区如下图所示。Vda1类型 为ext4,挂载点为/boot, 建议大小300MB。 Vda2类型 为efi, 建议大小300MB。 Vda3类型 为交换空间,
, 建议大小2048MB 。 Vda4类型 为ext4, 挂载/ 。交换空间可以不要,根分区必须在最后,方便云平台的虚拟机创建后自动进行根目录扩容。分区类型建议不要选择lvm, 选择lvm后需要手动进行磁盘扩容,适合少量的虚拟机。国产系统多采用UEFI引导系统需要增加分区/boot/efi分区。
安装位置确定后选择开始安装。
等待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点击立即体验, 系统开始重启。
关闭虚机。修改启动方式为从磁盘启动,再启动虚机
选择时区
设置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等待优化系统配置
之后使用设置的用户名密码登录。
登录系统后需进行系统配置,检查防火墙和selinux是否关闭,如果没有关闭需关闭。关闭命令:
sed -i'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setenforce 0
为保障虚拟机可通过密码访问,需修改ssh配置文件。允许密码访问和允许root管理员登录。修改/etc/ssh/sshd_config 修改以下参数后重启sshd服务。
PermitRootLogin yes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4 网络配置
为下一步安装软件的需要,虚机需要联通网络,所以需要配置网络,主要包括配置 ip地址、网关、掩码和dns服务器。UOS启动后自动获取了地址和DNS服务器。如下图。如果虚机不能上网, 可以跳过本步骤。配置成功的网络如下图:
Ping 是否通
5 安装云平台软件
云平台需要的软件有cloud-init,cloud-guest-utils 和qemu-guest-agent
(1)镜像源设置
#统信uos镜像源地址:
#修改/etc/apt/sourceslist文件,
deb [by-hash=force] >
当前,为推进IT支撑系统集约化建设和运营,进一步发挥集中化能力优势,IT云成为运营商IT支撑系统建设的基础架构。但在IT云资源池部署过程中,服务器技术面临多个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在性能方面,人工智能(AI)应用快速扩张,要求IT云采用高性能GPU服务器。AI已在电信业网络覆盖优化、批量投诉定界、异常检测/诊断、业务识别、用户定位等场景规模化应用。AI应用需求的大量出现,要求数据中心部署的服务器具有更好的计算效能、吞吐能力和延迟性能,以传统通用x86服务器为核心的计算平台显得力不从心,GPU服务器因此登上运营商IT建设的历史舞台。
在效率成本方面,IT云部署通用服务器存在弊端,催生定制化整机柜服务器应用需求。在IT云建设过程中,由于业务需求增长快速,IT云资源池扩容压力较大,云资源池中的服务器数量快速递增,上线效率亟需提高。同时,传统通用服务器部署模式周期长、部署密度低的劣势,给数据中心空间、电力、建设成本和高效维护管理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整机柜服务器成为IT云建设的另一可选方案。
在节能方面,AI等高密度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驱动液冷服务器成为热点。随着AI高密度业务应用的发展,未来数据中心服务器功率将从3kW~5kW向20kW甚至100kW以上规模发展,传统的风冷式服务器制冷系统解决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制冷需求,液冷服务器成为AI应用场景下的有效解决方案。
GPU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及在电信业的应用
GPU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
GPU服务器是单指令、多数据处理架构,通过与CPU协同进行工作。从CPU和GPU之间的互联架构进行划分,GPU服务器又可分为基于传统PCIe架构的GPU服务器和基于NVLink架构的GPU服务器两类。GPU服务器具有通用性强、生态系统完善的显著优势,因此牢牢占据了AI基础架构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外主流厂商均推出不同规格的GPU服务器。
GPU服务器在运营商IT云建设中的应用
当前,电信业开始推动GPU服务器在IT云资源池中的应用,省公司现网中已经部署了部分GPU服务器。同时,考虑到GPU成本较高,集团公司层面通过建设统一AI平台,集中化部署一批GPU服务器,形成AI资源优化配置。从技术选型来看,目前运营商IT云资源池采用英伟达、英特尔等厂商相关产品居多。
GPU服务器在IT云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网部署的GPU服务器中,与训练和推理相关的深度学习应用占主要部分,占比超过70%,支撑的业务包括网络覆盖智能优化、用户智能定位、智能营销、智能稽核等,这些智能应用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以智能稽核为例,以往无纸化业务单据的人工稽核平均耗时约48秒/单,而AI稽核平均耗时仅约5秒/单,稽核效率提升达 90%。同时,无纸化业务单据人工稽核成本约15元/单,采用GPU进行AI稽核成本约0048元/单,稽核成本降低达968%。
整机柜服务器发展态势及在电信业的应用
整机柜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
整机柜服务器是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打造的服务器解决方案,系统架构由机柜、网络、供电、服务器节点、集中散热、集中管理6个子系统组成,是对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技术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整机柜服务器将供电单元、散热单元池化,通过节约空间来提高部署密度,其部署密度通常可以翻倍。集中供电和散热的设计,使整机柜服务器仅需配置传统机柜式服务器10%的电源数量就可满足供电需要,电源效率可以提升10%以上,且单台服务器的能耗可降低5%。
整机柜服务器在运营商IT云建设中的应用
国内运营商在IT云建设中已经推进了整机柜服务器部署,经过实际应用检验,在如下方面优势明显。
一是工厂预制,交付工时大幅缩短。传统服务器交付效率低,采用整机柜服务器将原来在数据中心现场进行的服务器拆包、上架、布线等工作转移到工厂完成,部署的颗粒度从1台上升到几十台,交付效率大大提升。以一次性交付1500台服务器为例,交付工作量可减少170~210人天,按每天配10人计算,现场交付时间可节省约17~21天。
二是资源池化带来部件数量降低,故障率大幅下降。整机柜服务器通过将供电、制冷等部件资源池化,大幅减少了部件数量,带来故障率的大幅降低。图1比较了32节点整机柜服务器与传统1U、2U服务器机型各自的电源部件数量及在一年内的月度故障率情况。由于32节点整机柜服务器含10个电源部件,而32台1U通用服务器的电源部件为64个,相较而言,整机柜电源部件数减少844%。由于电源部件数量的降低,32节点整机柜服务器相对于32台1U通用服务器的月度故障率也大幅缩减。
三是运维效率提升60%以上。整机柜服务器在工厂预制机柜布线,网络线缆在工厂经过预处理,线缆长度精确匹配,理线简洁,接线方式统一规范,配合运维标签,在运维中可以更方便简洁地对节点实施维护 *** 作,有效降低运维误 *** 作,提升运维效率60%以上,并大幅减少发生故障后的故障恢复时间。
液冷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及在电信业的应用
液冷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
液冷服务器技术也称为服务器芯片液体冷却技术,采用特种或经特殊处理的液体,直接或近距离间接换热冷却芯片或者IT整体设备,具体包括冷板式冷却、浸没式冷却和喷淋式冷却3种形态。液冷服务器可以针对CPU热岛精确定点冷却,精确控制制冷分配,能真正将高密度部署带到前所未有的更高层级(例如20kW~100kW高密度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3种液冷技术对比如表1所示。
液冷服务器在运营商IT建设中的应用
液冷服务器技术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应用初期,产业链尚不完备、设备采购成本偏高、采购渠道少、电子元器件的兼容性低、液冷服务器专用冷却液成本高等问题是液冷服务器尚未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原因。从液冷服务器在运营商数据中心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来看,运营商在IT云资源池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对液冷服务器的发展现状、技术成熟度等进行分析论证。
考虑到目前液冷服务器规模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3~5年的引入期,因此暂时未在IT云资源池建设中进行大规模落地部署,但在部分地区有小规模应用,如中国移动南方基地数据中心已经开展液冷服务器试点应用,中国联通研究院也在开展边缘数据中心服务器喷淋式液冷系统的开发。未来,随着IT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的继续攀升,以及液冷产业生态体系的逐步成熟,液冷服务器在IT云建设中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总体来看,运营商IT云资源池建设对服务器计算性能、延迟、吞吐、制冷、定制化、分布式部署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GPU服务器、定制化整机柜服务器、液冷服务器等新兴服务器技术将快速迭代,为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带来新的思路和路径。
1、美国服务器国际带宽全球最大。纵横数据美国服务器租用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足够的带宽。作为全球互联网骨干最重要的部分,美国是全球顶级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如今在硬件配置和软件设施方面已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带宽方面更是丰裕充足。
2、美国服务器性能稳定。选用纵横数据服务器最重要同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速度和稳定性了,这对外贸企业的顾客群、市场份额以及原有顾客忠诚度都将带来不利影响。然而,美国机房连接多条优质线路,已实现自动切换转移,早年已架设了多条海底光缆来进行高效的全球数据交换;先进的机房管理设备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持是服务器速度和稳定强大保障。
3、其次,美国服务器访问高峰和国内正好错开,这对于国外客户对外贸企业的访问浏览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租用东方网域美国服务器是企业级外贸网站、邮件服务、数据交换等应用第一选择。
鉴于云服务器的优势,云服务器更合适电子商务网站、外贸网站、社交网站、论坛、当地门户网站、图像共享网站等一些需求存储很多数据和需求迅速访问的中小型网站。云服务器能够很好的帮助这些网站进步访问速度和处理速度。
云服务器的出现,可谓是鱼与熊掌都能够兼得,完美统筹了性强和报价的两大特性。虽然比传统的虚拟主机和VPS报价更贵一些,可是安全、稳定性不可否认,正是这种完美的技能才促进越来越多的公司挑选租用云服务器。
扩展资料:
云服务器的优势
1、安全稳定、数据牢靠有保证
体系稳定:在线率高达99.9%,支撑云服务器故障主动搬迁,恢复速度快,云服务器信息不变(IP信息,磁盘等)。
网络安全:安全组间自带防火墙;可根绝ARP攻击和MAC诈骗;有用防护DDoS攻击,可进行端口侵略扫描,挂马扫描,漏洞扫描等。
数据安全:选用大规模分布式计算体系,每份数据多个副本;单份损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保证数据安全。
2、杰出功能以及d性d性功能
灵敏扩容:计算资本可d性d性;能够按需改变服务器的配置。云服务器支撑套餐晋级、带宽灵敏按天晋级(无需停机)等,随时满足您的事务开展需求。
3、访问速度快,数据处理速度更快
云服务器能够自个挑选所需求的线路,也能够挑选单线或许双线,访问速度大大进步,因为云服务器运用的是云计算,所以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会更高。
对于CC攻击,其防御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而这些方法本质上也是在提高服务器的并发能力。
1、服务器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容
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本质上讲,这个方法并不是针对CC攻击的,而是提升服务本身处理并发的能力,但确实提升了对CC攻击的承载能力。垂直扩展:是指增加每台服务器的硬件能力,如升级CPU、增加内存、升级SSD固态硬盘等。水平扩容:是指通过增加提供服务的服务器来提升承载力。上述扩展和扩容可以在服务的各个层级进行,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缓存服务器等等。
2、数据缓存
对于服务中具备高度共性,多用户可重用,或单用户多次可重用的数据,一旦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或通过计算得出后,最好将其放在缓存中,后续请求均可直接从缓存中取得数据,减轻数据库的检索压力和应用服务器的计算压力,并且能够快速返回结果并释放进程,从而也能缓解服务器的内存压力。要注意的是,缓存不要使用文件形式,可以使用redis、mem-cached等基于内存的nosql缓存服务,并且与应用服务器分离,单独部署在局域网内。局域网内的网络IO肯定比起磁盘IO要高。为了不使局域网成为瓶颈,千兆网络也是有必要的。
3、页面静态化
与数据缓存一样,页面数据本质上也属于数据,常见的手段是生成静态化的html页面文件,利用客户端浏览器的缓存功能或者服务端的缓存服务,以及CDN节点的缓冲服务,均可以降低服务器端的数据检索和计算压力,快速响应结果并释放连接进程。
4、用户级别的调用频率限制
不管服务是有登陆态还是没登陆态,基于session等方式都可以为客户端分配唯一的识别ID,服务端可以将sid存到缓存中。当客户端请求服务时,如果没有带SID,则由服务端快速分配一个并返回。可以的话,本次请求可以不返回数据,或者将分配SID独立出业务服务。当客户端请求时带了合法SID,便可以依据SID对客户端进行频率限制。而对于SID非法的请求,则直接拒绝服务。相比根据IP进行的频率限制,根据SID的频率限制更加精准可控,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误杀情况。
5、IP限制
最后,IP限制依然可以结合上述规则一起使用,但是可以将其前置至)JCb层的防火墙或负载均衡器上去做,并且可以调大限制的阈值,防止恶意访问穿透到应用服务器上,造成应用服务器压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