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梳子卖给和尚读了故事悟出什么道理?

把梳子卖给和尚读了故事悟出什么道理?,第1张

梳子卖给和尚可以分四个故事来讲:

第一个人

出了门就骂,什么狗经理,和尚都没有头发,还卖什么梳子!找个酒馆喝起了闷酒,睡了一觉,会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无法卖!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你告诉我?

第二个人

来到了一个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没用。那人就把经理的作业说了一遍,说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失业,你要发发慈悲啊!和尚就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

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在庙里转了转,对和尚说:“你看,很多香客很远来到这里,他们十分虔诚,但是却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如何对佛敬?如果庙里买些梳子,给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是对佛的尊敬?和尚话说有理,就买了十把。”

第四个人

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你是得道高僧,书法甚是有造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积善梳”送给香客,是不是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无量佛!就买了1000把梳子。

悟出的道理评论小结

第一个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太厉害,用常理去考虑销售,是不适合做销售的。

第二个人是在卖同情心,这是最低级的销售方法,叫“叩头营销”,是不能长久的。

第三个人为客户着想,可以说是“顾客满意战略”,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第四人不仅能够然顾客满意,还能迎合顾客心理,自然就会不会差。

扩展资料: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另外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他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女香客带在身上,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

很多香客还能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竟十分兴隆。

这个人的道理已经达到了物我两重天的境界,不是在卖梳子,而是在卖护身符,把顾客的价值最大化,商业价值自然也就上升把梳子变成一种信仰,销量自然也就大了。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是以下内容:

“把梳子卖给和尚”是营销界很经典的故事,也是学校里教学时经常引用提到的教学案例。做销售,跑市场,出发点是把产品销售出去,所以“把梳子卖给和尚”也成了很多做销售的酒桌上的谈资,也是在公司里做培训或学校里讲课时常用到的经典故事。

一般而言,只要讲到这个故事,别人也没听过,就会引得大家拍手叫好、赞叹感慨一番。

首先把案例故事先陈述一道。话说,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了指派任务,任务是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销掉。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

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就销掉一部分梳子。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十把。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

您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销掉百十把。第四个营销员说他销掉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

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上千把。案例故事表达完毕。

和尚本不是梳子的消费对象,寺庙也不是梳子的应用场景,但营销人总喜欢打鸡血,非要想办法将梳子卖给和尚,以为如何有创意,如何了得。

一、把梳子卖给和尚是价值观有问题。此处的商业设计本身就有欺骗的成份,如果说完全靠推销手段,那也只能说明会忽悠而已。

二、商业在本质上是价值输出,创造价值而不能依靠暂时的信息不对称。上当的和尚越来越多,你未来的交易成本必然越来越高。

三、一个企业完全依靠某个人的营销才华让产品销量大增,这种靠个人销售能力卖货的模式,不可复制。而且这样的业务高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挖角。

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容易被淘汰。梳子在寺庙肯定卖不过开光的香炉、佛珠……竞争对手的产品比你更强大时,和尚不会买你的帐,包括你的销售高手都会跳槽。知道你成事秘密的竞争对手说不定还会暴光你并不光彩的行径。

所以,营销技巧很重要,但要守正出奇。不能在营销上不择手段,而忘记营销的本质是为顾客带来价值。否则,那是一种过度的推销,一种勤奋似的懒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5937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