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类定位。保健品在中国一直都有不错的市场基础,不管是低端的家庭个人保健,还是高端的送礼,总有广阔的市场基础。极草选择的品类是尚未有人大规模宣传营销开发的虫草,他们先入为主,占据了竞争优势。
二、档次定位。极草通过精良的电视广告宣传,以更加科技化的概念包装,主打高端群体市场,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同于以往保健品的纯粹功能性营销。把虫草这一传统中医药材加上了现代科技感和时髦的外衣,甚至连名字都弄个X-5,显得很有科技时尚范儿,迎合了一部分消费者。
三、价格定位。极草的价格非常贵,排除原料和加工成本,它的利润也非常高了,但中国偏偏有这样一群消费者,东西卖便宜了,他们反而看不上。对于保健品这类实际功效和价值难以准确衡量计算的产品,往往有很高的心理附加价值,其精要在于如何把产品神秘化和概念化。极草的运作团队吃透了这一点,一上来就把极草的价格摆在普通百姓承受不起的位置上。要知,在中国市场上,价格挑衅和歧视,能激起相当一部分人的购买欲。
四、通路建设。极草的加盟招商做得也非常到位,很快铺开了全国市场,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更需要精巧的商业 *** 控手段。以现在的形势看,极草通过招商加盟,已经回笼了相当多的资金,进入正向的资金循环问题不大。
五、强势媒体宣传。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极草在央视上的广告,精心策划,层层剥茧,讲了非常动听的故事,深入消费者心智,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另外在各种高端媒体,如航空杂志上的广告,也都处处体现精良制作。极草的高端形象深深烙在了每个受众的心中。
极草的成功优势我暂且说这些。
极草也不是没有危机,去年至今年初,权力体系的送礼之风被严格控制,高端奢侈品消费品一路看衰,极草做为高端政商人士之间往来的备选,一样受到巨大影响。这是危机之一。
保健品在中国虽说文化根基深厚,但时代也在进步,人们对保健品的认识也更深入更理性。极草极力以科技时尚包装自己,但终其根本,也仍然不过是一款功效说不清道不明的产品,广告说来说去,也只强调加工工艺如何先进,并不正面面对其到底有何功效,甚至炮制出‘嚼着吃’这一可笑的价值点,功效是极草的硬伤。这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市场空间进一步受限;二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风险。这是危机之二。
保健品市场一向风云突变,除了市场变数,其实,商业主体内在的冲突矛盾更加致命。在极草之前,就有非常多成功且耀眼的保健品品牌,但往往辉煌一阵子就暗淡无光或销声匿迹了,如:燕之坞。快速崛起的品牌,一定伴随着团队内部的利益纠纷、权力纠葛,一旦不能维持平衡,就会迅速崩盘。外人难见,我是猜测。这姑且算是危机之三吧。
既然你问的是极草如何成功,我也不便过多说其危机,到此为止。
2014年,极草下一步如何做,且观之。
2016年3月30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食药监总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被要求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冬虫夏草纯粉片,即该公司的重磅产品5X极草系列。
自2014年借壳上市至今,青海春天和其产品“极草”便屡遭质疑,在保健品、药品、食品之间,“极草”一直顶着“三非”的帽子;从产品消费端到生产环节,则先后陷入“质量门”、“无证门”。尽管非议不断,但此前极草却总能逢凶化吉。 发布公告称被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停止生产经营后,3月31日,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春天”)又发布公告称,已收到青海省食药监局同意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批复。
被食药监总局要求停产后,获青海食药监局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月29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3月28日收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该《告知书》称,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天药用”)的冬虫夏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均已停止,应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生产经营。 2016年4月16日,青海春天公告,国家食药监局于2015年7月11日向青海省人民政府发送《停止试点产品的函》之后,“该函主送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时抄送了青海省食药监局,并未抄送上市公司及春天药用。”经独立财务顾问于2016年4月13日向青海食药监局相关人员约谈后得知,该函并未转送给公司,因此公司并不存在隐瞒行为。
青海春天的公开资料显示,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13年5月2日将公司作为冬虫夏草保健食品的试点企业,但由于公司申报的产品不符合保健食品的国家标准,因此未予批准。随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应青海省人民政府的申请,在2014年6月25日同意将极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并由青海食药监局监督,严格参照GMP的要求组织生产。
好景不长,国家食药监总局认为青海春天在试点期间未能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后于2015年7月11日向青海省人民政府发送了《停止试点产品的函》,并要求青海春天自2015年10月15日停止极草的产品试点。
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说法,自叫停函发送之日起,极草就应停止所有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实际情况是,青海春天在该禁令下达之前一个月,就已完成了借壳上市。
青海春天曾公告表示,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等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已于2015年6月4日经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并换取了新的《营业执照》,且自2015年6月12日起,公司A股证券简称变更为“青海春天”,证券代码不变,仍为“600381”。
尽管看上去似乎是青海食药监局间接为青海春天挡住了信披违规的“子d”,但青海春天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叫停函之后,仍然生产经营8个月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且极草系列产品的去留依然是公司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难题。 2016年4月18日,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青海春天在回复上交所工作函的公告中明确指出,4月1日获得的来自青海省食药监局换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的适用范围并非青海春天的核心产品“极草”,而是青海春天子公司春天药用生产的冬虫夏草原草系列产品。目前,“极草”的身份依然处于空白状态。为了挽救业绩,青海春天将重新发展曾被集团抛弃的原草产品。
青海春天披露,新证的有效期为2016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生产范围为“中药饮片”(直接口服饮片,净制、切制),涉及春天药用净制冬虫夏草原草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2015年度所涉及的营业收入为6141.74万元,利润2387.03万元。而“极草”冬虫夏草纯粉片为春天药用主要产品,占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的79.72%,“极草”的停产将对公司及春天药用2016年的生产经营和业绩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可能存在面临较大亏损的风险。年报显示,去年青海春天的净利润为-542762312元,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630734874.35元。
在主营产品“极草”的身份遭遇政策叫停后,青海春天不得不拓展其他产品来支撑业绩。其中最为尴尬的莫过于加强冬虫夏草原草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青海春天董事会表示,将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加强冬虫夏草原草系列产品的产销,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营销方案,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
此前,由于高度依赖“极草”系列产品,青海春天一直将冬虫夏草原草作为自身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并极力“抹黑”。“极草”冬虫夏草纯粉片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便是“冬虫夏草含着吃”。同时,“极草”还从吃法、效果等方面贬低冬虫夏草原草。这种“损人利己”的宣传手段在当时引起了冬虫夏草原草企业的公愤。
尽管青海春天也曾尝试销售过冬虫夏草原草产品,但因为没有“含着吃”的宣传噱头却依然卖出天价,消费者并不买账,无法融入营销体系也导致冬虫夏草原草产品被青海春天最终抛弃。
业内认为,在极草获得许可证并无确定时间的背景下,青海春天重新拾起这一产业链,但由于之前从未进行过深入开发,冬虫夏草原草的市场认可度并不高。
记者在天猫极草滋补养生旗舰店上看到,不同规格的冬虫夏草原草产品基本都呈现零销量的状态。
在保健品的推销中,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十分普遍。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事件屡见不鲜,消费者对于保健品“不是药品,对于疾病没有治疗效果”的认知意识不够强。为什么虽然保健品受骗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犯消费者健康和利益,但是打着各种“治疗效果”的保健品依旧“野蛮生长”?保健品市场究竟乱在哪?
有人说,现在的保健品几乎都成了“保骗品”。这话并不过分。这不,在电视上洗脑式播放的“极草”保健品广告,日前被食药监总局叫停了。“极草”的问题,就出在其生产厂家相关经营活动存在“骗”的成分。业内人士指出,该企业宣传的“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及“含着吃”的概念,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比原草多7倍精华溶出”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
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产品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赚取暴利。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显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分。特别是减肥类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药物。
从保健品企业商家的忽悠术看,其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而这个消费群体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被忽悠。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过一份关于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中有21.9%的人平常会服用保健品,而且近7成服用者的保健品是自己购买的。购买保健品的老年人中,60.3%的人关注“保健品的功效作用”,远高于“保健品成分”,而在选择服用保健品的原因方面,超过4成的老年消费者认为保健品“能够调理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预防疾病”,而对于保健品“毕竟不是药品,对于疾病没有治疗的效果”的认知意识不够强。
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普遍心态,保健品才有了市场,也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辨识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一些不法厂商才瞅准了机会钻了空子,大肆生产销售低成本高售价甚至是假冒伪劣的保健品,从老年人兜里赚钱。当然,为了能够做到财源不断,企业商家也都会很小心,其保健品基本都是“不求有益但求无害”,最起码不能吃死人。至于怎么推销宣传,就看各自的忽悠手段了。什么“广告+渠道”、会议营销、亲情营销等,营销模式不一而足,多条腿走路。
而“不能吃死人”的所谓底线,恰恰点出了我国保健品市场之所以乱的主因。“不能吃死人”,意味着违法风险和成本都不高,而这也是对我国相关法规标准不健全,市场监管不严、对违法行为惩处不重的讽刺性表达。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太低,没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加之审批相对简单,故而大量的非专业化企业涌入保健食品行业,给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造成很大困难。另外,我国政府对保健品的管理体制“重审批,轻监管”,且监管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容易导致见利都上、遇责都躲的情况,加之现行法规对违规商家处罚过低,不足以对其产生威慑作用,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显然,要治保健品市场之乱,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健全保健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违法犯罪成本。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不只是要做到严查、严打、严管,还需深化制度改革,改变当前“重审批、轻监管”的弊端,建立完善着眼事中、事后的保健食品监管新机制,完善日常监管和长效监管。当然,还要做好普法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对保健食品的辨识能力和防范能力,正确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保健食品,养成科学饮食、安全消费的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