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传奇的“广告狂人”,于2022年1月13日在上海病世,年仅54岁……巨星陨落,一个时代落幕,唏嘘,痛惜……
回顾叶茂中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营销理论和经典案例,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他,但不可能没看过这些作品↓↓↓
北极绒的「地球人都知道!」
恒源祥的「恒源祥,羊羊羊」
妇炎洁的「洗洗更健康」
柒牌男装,让狠人李连杰说出的「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2018年世界杯期间的两个洗脑广告: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
刘昊然夺命连环问你知道吗的「有问题上知乎」
这些耳熟能详又令人窒息的广告语,都出自叶茂中之手。
都带着一股浓烈的土味儿,贼拉魔性,大庭广众下念出来还有种迷之羞耻感(不信请戴好头盔试试看)。长年霸屏某破站的鬼畜区,是许多国人多年后依旧无法忘怀的存在。
这就让叶茂中的广告生涯始终质疑不断,用磕头爱好者半佛老师的话讲就是:
如今斯人已去,洪水滔天再也打扰不到叶先生。我没有评价大师的资格,想向你分享的是: 叶茂中的传奇一生给我辈做人做事的重要启发。
很大程度上,人的命运取决于性格,而性格取决于童年经历。
1968年,叶茂中出生于江苏北部一个渔村,因为生得贼壮,母亲给起名为叶十斤,成年之后才改为叶茂中。
童年生活是清苦而严酷的。 父母是渔民,叶十斤小朋友也就在船上长大。父亲常常出海几个月不回,母亲又体弱多病,经常住院。甚至有一次父母10天不在,船上的食物只有一个南瓜,他和姐姐要靠这个南瓜撑一周的时间,于是姐弟俩把南瓜切成薄片,加上自己偶尔钓到的鱼,居然就这么活下来了。
到了上小学年纪,叶茂中练就了一身武艺和胆识,在学校里是响当当的“扛把子”,据说他上学从来没有自己背过书包,都是由小弟拎着,还有一个孩子一见到他就本能跪下喊爹……
这一点在后来的《广告枭雄》一书里,叶茂中说:
一般小男孩打架,无非就是怕被欺负和想欺负人,而叶茂中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却一点点洞悉出真实世界的游戏规则。 童年经历练就的狠劲和生存智慧,为他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22岁,是大学毕业的年纪,干劲和迷茫并存。
而日后名震天下的广告狂人叶茂中,其实是22岁才第一次涉足广告行业。
时值1989年,当时的叶茂中还在泰州电视台工作,由于台里没那么多人手,恨不得把他当生产队的驴来用,美工、记者、摄像全部一担子挑。
这时候的他,没有太多想法,就等着干到电视台分一套房子,这辈子混个铁饭碗,娶妻生子退休,平平稳稳过一生。
但是,命运就喜欢在清汤寡面里扔一大把辣椒。
从小在摇摇晃晃的船上长大的叶茂中,在船上站得贼稳,在平稳的地面上反而一副快摔倒的样子,因为他总在下意识地晃动身体,以适应水的波动。
从后来的事迹看,他确实一直活在时代的波动里,这一生注定跟平稳无关。
当时泰州电视台有个广告部,条件简陋到令人发指,只能用摄像机拍些简单的广告。
有一天,他们接到一个电话,是国内最大的空调品牌“春兰集团”打来的。对方觉得传统的电视广告不够档次,想让泰州电视台帮忙拍一支电影胶片广告。
接到需求后整个广告部都懵了。春兰集团是电视台的投放大户,这个“爸爸”得罪不起,无法拒绝,可关键是这玩意根本没人会拍。
叶茂中了解情况后,犹豫了几秒后说:“我会拍,不就电影胶片嘛,小场面。”
他真的会吗?
会个锤子。
但这不重要,得先答应起来。 因为叶茂中想到,这条片子拍好了是要上央视的,对他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最普通员工来说,是个绝对不能错过的难得机会。
就算搞砸了也顶多被开除,还能损失什么呢?不懂的事做了不就懂吗?
就这样,叶茂中接手了这个任务。正准备大展拳脚才发现,这个事情太tm专业了!难度之大不亚于给母猪接生,根本无法现学现卖,着实焦头烂额、进退两难。
可人的潜能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叶茂中冷静下来认真研究,发现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当导演,其他的工作必须得让专业的来。马上动身去了上海,找一个在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老乡帮忙。
叶茂中动用了自己一切的资源和力量,终于艰难而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则广告投放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的反响,在央视连播了5年。春兰集团满意地付给了叶茂中13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他一年多的工资。
那时候的叶茂中对广告行业一无所知,直到多年后才用自己创造的“冲突”理论去解释当时春兰广告的成功。有人问他为什么当时敢接那么大企业的广告,叶茂中说:
经此一役,叶茂中感受到了创意和金钱之间的联系,逐渐觉得在电视台搞不出名堂,决定切换赛道,投身于更有钱途的广告业。
不知天高地厚和执行力,就是年轻人闯出一方天地的核心因素。
入坑广告的叶茂中,离开泰州去了上海发展,他来到了一家当时很有规模的广告公司(诺贝广告)担任美术设计,头衔是变好听了,但其实做的还是老本行美工。
这时候,他急了。
不久前,叶茂中刚放弃了电视台的铁饭碗和福利房,怀揣着广告梦跑到大城市,如今却在一家私企画图。薪水不高,加上生存压力大,叶茂中又打算转岗做有提成的广告业务员,却发现自己在广告圈里毫无业务资源,根本接不到广告! 再不做点什么,可能就要这样画一辈子了图!
而放眼整个办公室,同事们做业务员主要有三条路:
这对刚刚入行、没有资源的叶茂中都不是最优解。
怎么办?
船还没到桥头,叶茂中强行掰直。他瞅准机会,开辟了第四条骚出天际的路:
具体是,先通过写一本专业广告书,秀肌肉圈粉,接着等粉丝主动拜访,转化为客户变现。
这套打法在90年代可太前卫了。那段时间叶茂中夜以继日地到图书馆自学,一年时间就看了100多本广告和营销的书。到1996年,他的处女作《广告人手记》横空出世!
书一经出版就卖脱销了,出版社不得不数次加印。
此时叶茂中又秀了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邪招—— 不要版税,只要求书上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自此,叶茂中的名字便渐渐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开了,有越来越多的人看了他的书,顺着封底的电话号码来找到他做广告策划。
自始至终叶茂中出书的目的都不是版税(但是书又很畅销是最气人的ヽ(`Д´)ノ), 他要的只是传播,以及传播带来的高净值私域客户。
后来叶茂中名声大噪后到处买广告位,让人祝贺自己出新书《冲突》,其实又是在故技重施。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其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两种思维模式:
叶茂中毫无疑问具备着成长型思维。
经常有人觉得,自己学艺不精、毫无经验而不敢接受挑战,或者想等准备到完美再行动。而事实上,90年代的叶茂中,不久前也不过是泰州电视台的一名美工,零基础转型,压根没拍过几条广告。
当时的中国有无数比叶茂中资历更深、更有资格写书的广告人,但他们觉得著书立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都不好意思写、不敢写。
这一点叶茂中在《广告人手记》里把自己称作“广告鸭子”,意思是:
没有任何业务资源的叶茂中被逼急了,于是扑腾出了一本书。
早年刚出道,叶茂中就曾接过一个别人都不愿意干的单子——帮宝洁去做农村推广。这期间,他跑了无数个村子,并总结出一套理论:
中国有300个城市,2860个县城,4万多个乡镇,66万个村子。那些在办公室里写创意的人,去过多少个县城和村子?当我看到消费群体的时候,他们在我面前都是鲜活的面孔。一个优秀的广告人,和一个优秀的演员是一样的,演谁像谁,就是不像自己。做广告最厉害的是,创作的广告,哪怕你自己不喜欢,但是目标人群喜欢,这是最厉害的。
这几乎是叶茂中广告生涯的底层心法,和互联网最重要的“用户思维”不谋而合,展开来讲就三条原则:
说人话的好处就是让消费者感到亲切朴实,而安全广告没有专业可言,成功的标准只有把产品卖出去。
例如在策划海澜之家的广告时,叶茂中发现大多数男人不喜欢逛街,但又需要体面的着装,发现这个冲突后,就诞生了“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
2003年,广东东莞的两个农民找到了叶茂中,希望叶茂中把他们的餐厅“双种子”打造成中式快餐的霸主品牌。既然定位是快餐霸主,叶茂中就对标了金拱门和KFC,这俩虽然都很流行,但消费者又觉得洋快餐不健康,油炸食品容易长胖。
于是,叶茂中充分利用这个冲突,打出“营养还是蒸的好”,他建议双种子砍掉油炸产品线,并将“双种子”改名为“真功夫”,商标改成了穿黄色紧身衣的功夫高手,神似李小龙。第二年,真功夫的直营店原地突破100家。
顺便一提,叶茂中从小就有红军革命情结,与他的偶像崔健的成长背景相似,他本人也是个红五星帽子控。
这是他打造出来的另一个符号: 营销策划就找叶茂中,请认准这个带红星帽子的男人。
在说人话方面,崔健有一句歌词:
叶茂中认为,这就是在说大家都能听得懂的人话,所以崔健成为了那个年代唯一有能力开万人演唱会的人。
△叶茂中的偶像崔健
追根溯源,叶茂中的身上显著的60年代生人的红色印记,源自他一生崇拜的另一位伟人——毛泽东。传说他在创作《广告人手记》时,一旦累了,就掏出《喋血井冈山》看几页,瞬间鸡血打满,继续肝到天亮!他家里关于毛泽东的书籍就有4、5百册。
毛泽东有句名言:
商场如战场,广告同样也不是典雅的请客吃饭、琴棋书画。
现在回到开篇的土味案例和半佛仙人的评价,就能明白为什么叶茂中会受主流广告圈排斥了。
因为他不仅深刻洞察了人性,还过于直白地说出来,把文人爱惜的羽毛拔个精光。
什么文以载道,什么优秀的广告应该是启迪而不是洗脑,在叶茂中这里都是屁话。怎么有效怎么来!
你收了客户大几百万广告费,拿着去实现你的文化愿景,你是理想主义了,客户的钱却烧干净了,这钱拿着良心不会痛吗?
当谁的兵,吃谁的粮,就要为谁消灾解难。既然广告公司是客户的预算养活的,那就当好客户手里的一名剑客。
亮剑,必见血封喉。去市场上激烈拼杀,提头来见。
当无数创意人还在加班熬夜、想创意遭毙稿的时候,叶茂中早已稳坐上海滩2000平米超大工作室,底气十足地亮出“不比稿、不讨价、不找客户”的三不原则,顺便把几个字的广告词卖出几百万。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过:“现场有神灵。”
不放下身段亲自到现场去,神也帮不到你。 很多人嫌弃土,却很少人会拒绝从泥土里捡起黄金。 真正的好机会,不在人人西装笔挺的写字楼里,不在会议室精美的PPT里,都在最脏最乱的土里。
25岁那年,叶茂中正在为一个问题纠结:是留在泰州电视台,还是出走广告行业?
于是他写了一篇名为《解决》的自传体小说,以梳理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书中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最后他把书中的自己写死了。写完之际,便坚定了从泰州电视台离开的念头。
死去的主人公在现实中涅槃重生。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时代的巨浪如何起伏。
也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中国的广告狂人,百千个企业和品牌在即将他手中生灭。
命运之河湍急奔涌,看起来却是那么平凡的一天。
如今又过去了20多年,叶先生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了,也再也听不到那些是是非非的争议了。
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却像一座灯塔永远明亮,给每一个孤独迷茫而焦虑的年轻人照明前进方向。
叶茂中,一路走好!
《营销的16个关键词》作者叶茂中,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从不同方面、不同切入点解析营销。
内容简介:
剖析“营销”一词真意,少不得拆文解字:营乃经营,销自是销售;合并解读,营销就是一门学习如何把东西卖好的学问,涉及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4P)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
人人皆知营销二字,可谁人又能真切地洞悉如何营销?何为营销?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携25年营销经验,3年之力,全心推出最新著作《营销的16个关键词》,从不同方面、不同切入点解析营销,玩转营销,以飨读者。
有人笑称说服亚当偷食禁果的夏娃是最早的营销人员,不过细细想来,夏娃最多只算个促销员,营销大师这个称号应该属于说服了夏娃把禁果推销给亚当的蛇。
《营销的16个关键词》,也正是想告诉大家,如何卖好苹果的道理。
营销乱如麻,16个关键词让你理清中国营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