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安全包括哪四个主要方面

营销安全包括哪四个主要方面,第1张

营销安全,营销信息系统是指搜集、整理、分析、评价市场信息,并将加工后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管理者以便做出正确营销决策的动态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营销安全是指涉及营销决策及运行管理的信息是否安全的问题。信息安全,即要保障信息的私密性和可靠性。信息的私密性指特定的信息只能让特定的人知道,而不能让不该知道的人知道。

1、信息来源安全由于缺乏统一、权威的主管与监督机构,经济信息来源受到严重污染。为确保信息来源安全,对重要信息应请专家和权威机构验证,待弄清真相,辩明价值后方可利用。同时,企业的商情来源中有很大部分是通过客户,市场调查,同业交流等信息来源获得的。由市场营销人员掌握。因此,有必要大大提高信息搜集人员的洞察力和辨别力,确保信息来源安全可靠。

2、信息途径安全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一方面或由于主观过滤多,只传播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或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导致信息失真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设备的大量使用,信息也会由于机器故障受到干扰。如计算机会出现电子病毒,使经济信息记录失真。

3、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应如实反映客观情况。要避免虚假信息,虚假信息即不真实的或完全是无中生有的信息,表现在假广告、假商标、假招牌或商业竞争中人为制造的假信息等。只有掌握了准确的信息,才能确保企业决策人员的正确判断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

4、信息时效安全信息时效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信息是有价值的,但一旦超出了这个时限,信息可利用的价值就可能失去。随着市场形势急剧变化,信息如果得不到准确及时的传递就会成为过时信息。这样信息不仅不会为人们带来效益,还可能因过时信息造成错误决策而给人们带来损害。这就要求企业要确保信息时效安全,必须及时得到有效的资料和数据,以便为其正确地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

1 威斯康星学派

本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成为激进的自由经济思想的论坛。当时,该校著名学者有 W.A. 斯科特 (W.A.Scott) 、约翰 ·R· 康门斯 (Tohn R.Commons) 、理查德 ·T· 埃利 (RichardT.Ely) 和 H.C. 泰勒 (H.C.Taylor) 。很自然,在市场营销思想发展史上,威斯康星大学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它吸引了许多早期市场营销先驱,诸如琼斯、海杰蒂、希巴德 (BenjaminH.Hibbard) 、麦克林 (Theodore Machlin) 、尼斯托姆、巴特勒、康沃斯、考米什 (Comish) 和瓦汉 (Vaughan) 。由于他们中很多人都住得很近,所以彼此之间经常相互探讨、辩论、激励和影响。 ?

2. 纽约学派

尽管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对早期市场营销文献没什么突出贡献,但也做了一定的奠基工作。 1920 年,休 · 安格纽去了纽约大学。在此之前,他已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成为日后该地区最早的市场营销思想家。 20 年代,尼斯托姆和 RS 亚历山大也到纽约地区教学。他们与当地其他市场营销学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成就是从科学研究机构取得的

3. 哈佛学派

对早期市场营销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和经济学系。哈佛大学不但培养了自己学校的人才,也为去那里暂时就读的学生的日后发展助益甚大,该校对市场营销的贡献是杰出而又独特的。早期在哈佛大学对市场营销思想作出贡献的先驱有:切林顿 (Cherington) 、肖 (Shaw) 、科普兰 (Copeland) 、托斯德 (Todal) 、威德勒 (Weidler) 、梅纳德 (Maynard) 、麦克纳尔 (McNair) 、博顿 (Borden) 和韦尔 (Vaile) 。 ?

4. 中西部学派

尽管早期市场营销课程大多在中西部的大学里讲授过,但除了威斯康星大学以外,其他大学对市场营销思想的发展并未作出太大贡献。虽然这些学校也有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但并不像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那么集中。然而,随着对市场营销兴趣的不断增大,在明尼苏达、密执安、伊里诺斯及俄亥俄,个别学者也曾作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其中包括韦尔德、克拉克、艾维、 L ? S ? 邓肯、康沃斯、韦尔勒、梅纳德及贝克曼。 典型人物事件 时间或年代 代表人物 营销典型事件 营销观点 1923年 A.C.尼尔森 创建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研究食品杂货店的货架,计算货物的流动 理性营销时代的开始 20世纪50年代 霍华德和P·科特勒 《营销管理》一书出版 营销管理从经济学母体中分离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邓白氏营销信息服务公司  市场研究发展为专业服务产业 1956年 温德尔·史密斯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不应停留在产品差异上 1960年 J·麦卡锡 产品、价格、通路、促销理论 4Ps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 雷斯 UPS理论 独特的销售主张 20世纪60年代 大卫·奥格威 品牌形象理论 描绘品牌形象比强调产品差异更重要 20世纪70年代  社会营销观或道德营销观 营销要兼顾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1969年 科特勒和西德尼·莱维 广义的营销 营销学不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组织、意识形态、政府、学校、政党、政治等 20世纪80年代 日本 顾客满意度 企业营销应追求“整体顾客满意” 20世纪80年代末 大卫·A·艾克 品牌资产 通过品牌忠诚、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质、品牌联想和其他资产构筑 1983年 西奥多·莱维特 全球营销 呼吁跨国公司向世界提供统一的产品、并采用统一的沟通手段 20世纪90年代  4Cs理论 营销从请顾客注意到请注意顾客 20世纪90年代 《整合营销传播》一书出版 整合营销传播IMC 整合各种营销工具 1985年 巴巴拉·本和德·杰克逊 关系营销——回归到人 营销的人文性 20世纪90年代末  因特网营销 因特网营销

市场营销中的战略流派指的是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

具体的十大流派分别是:

1.设计学派

2.计划学派

3.定位学派

4.企业家学派

5.认识学派

6.学习学派

7.权势学派

8.文化学派

9.环境学派

10.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047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