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中医馆

如何经营中医馆,第1张

很多从事足疗、美容或保健品行业的人来做中医养生服务行业,沿用以往经营的思路,忽略了中医养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

美容、足疗在消费者心中基本属于类似家门口超市的概念,属于日常消费的层面,消费者相对比较清晰应该消费什么以及如何消费,而中医养生由于涉及到健康与医疗的专业知识,大部分消费者欠缺这方面知识,所以需要专业的中医养生专家或技师的引导,才能让消费者达到比较满意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中医养生领域,专家比客户更懂客户应该接受什么服务。

中医养生不同于西医,不同于保健品(源自西方营养学),还不同于美容和足疗。中医养生服务要让消费者达到真正满意的调理养护效果,需要贯彻五大基本思想、八大原则、六大基本步骤。

养生馆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应贯彻五大基本思想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在诊断时,中医充分运用了诊断的全息性,从机体的整体性反应推断病因。在治疗与调理时,中医强调了对证治疗,对证治疗即是针对机体在患病过程中整体反应清空的差异而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相应的,中医治疗遵循证异治异、证同治同的原则。

辨证论调: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养生调理方案。

以平为期: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是保持相对平衡的。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另外一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中也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些都与现代医学预防为主,心身保健预防医学观点相符。

调动本能(正气):中医养生是靠彻底调动人体自身潜力(内),充分利用外界有利因素(外),进而达到整个身心平衡和谐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健康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正气是指人体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健康能力,邪是指致病因素。健康的时候是邪不能干扰破坏正气所维持的稳态。医生治好病意味着医生是标,病人是本,标本相得,邪气乃服。邪气只是服了,而不是没了。也即是医生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的抵抗力与致病因素作用力相对平衡,达到健康的目的。

二、跳出养生做养生养生馆的整体定位要做成广义养生会所模式

养生馆不能简单定位为满足顾客的健康需求,因为养生作为一种相对比较奢侈的需求,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精英,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往往同时有高层次的需求,如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超越需要等,如果因为满足生理需要而导致高级需要满足的时间被占据,则顾客很可能放弃来会所做健康调理,这也是大部分社会精英往往忙的没有时间去养生馆调理的原因,更有甚者,他们中的部分人往往是忙死、累死的。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如果仅仅是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是错误的,而大部分养生馆恰恰犯了这个错误。

养生馆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好是兼顾了客户的养生保健需求(有健康)、事业发展(有钱)、学习求知(有智慧)、公益慈善(有爱心、有面子)等,即按上面所分析的综合考虑满足顾客的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综合考虑满足顾客的健康养生需求和非健康养生需求,这样养生馆才能成功。在这方面,很多美容院在原有基础上加上养生保健板块,往往获得了成功。再有就是类似良子足疗业获得了成功,

宜荷康美就是兼顾考虑满足顾客的舒适(休闲放松)及商务社交的需要。

还有的企业经营者,往往把养生馆作为企业其他业务经营的辅助工具,比如作为促进企业公关的力度,这样的经营思路也是对的,也是跳出养生做养生的系统经营思想。何谓广义养生会所?请参考拙作《广义养生论》。

三、不靠产品做赢利养生馆的盈利模式设计要设计成金字塔盈利模式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标准缺失、行规混乱、多头监管而力度均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巨大的养生保健用品、养生保健服务市场鱼龙混杂,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技术与把戏一色,高人共骗子齐飞。

因市场鱼龙混杂,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客户的认知利益低,因而即使养生服务做的很到位(这意味着经营成本不低)的养生馆,同样无法收到高价,或报出高价格后反而无法与打价格战的低端养生馆竞争。大部分经营失败的养生馆都是因为着眼点仅仅在服务(产品)、技术方面如何如何有特色,很多民众由于对中医养生知识的理解层次还没达到,所以在这方面的理性判断能力远远不够,所以要在其他方面尽量做到差异化,不应仅仅在产品方面或产品概念方面做差异化。

经营的好的美容院,往往是告诉客户在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配套产品是昂贵的,如精油和化妆品,而化妆品的昂贵性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所以赢利性好的美容院往往可以通过高利润的产品来盈利。而中医产品因为品牌利益没有建立,暂时还无法做到像保健品或化妆品那样。

其他方面的差异化,其目的当然是提升顾客的认知利益,这需要根据养生馆客户群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关的顾客认知利益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赢利。

四、跳出单店做连锁连锁经营是养生馆品牌赢利的必由之路

如前面分析,因市场鱼龙混杂,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客户的认知利益低,因而即使养生服务做的很到位(这意味着经营成本不低)的养生馆,同样无法收到高价,或报出高价格后反而无法与打价格战的低端养生馆竞争。由于很难短期内做到顾客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无法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一条可行的路子就是:不以单店的营业业绩为成功的标准,事实上目前行业里业绩相对较好的企业都是因为加盟连锁做的不错,其盈利逻辑是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五、跳出商业做商业公益战略和公益营销模式的有效运用

六、不为招商而招商构建系统能力,帮助合作者持续成功是王道中医养生行业不像西医,有完整、完善的价值链,因此在发展招商时往往很难保证加盟者像自己一样成功。很多养生馆经营者以为只有注入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就会很容易,事实证明是极其错误的。养生技术人才跟不上、产品研发无法及时有效升级、市场无法持续培育、管理人才无法跟上经营规模的扩大等都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所以,只有围绕企业构建系统能力,把合作者当成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真正帮助加盟商持续经营成功才是王道,具体来说需要注重四个方面:1、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与输出,方可确保合作加盟者的成功。

2、注重产品研发的投入,方可确保加盟者后续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加盟者持续与你的企业一起发展。

3、注重市场需求的持续教育与引导,扩大行业的容量,才能确保加盟者持续成功。

4、注重产业资源的横向联合与纵向整合,优化产业生态链,有利于扩大本产业的地位。因此好的养生产业经营者要注意站在行业整体发展的眼光积极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的建构。

模式一:卖抓方中药赢利模式比如,通过打造“独家特供中药饮片”品牌,宣传并树立医馆的中药从来源到质量均是道地、优质、安全的口碑。然后提高中药零售价,以不给消费者选择的做法,获取高毛利。点评:有无独家性价比最高的中药供应链,或者自建饮片厂很重要。目前,除了资本雄厚的中医馆,对于中小型的中医馆是比较难以借助这一模式赢利。中医馆常见的四大盈利模式(收藏)模式二:膏方赢利模式做膏方是中医馆的一种主动营销的赢利模式,有些膏方做得好的中医馆,仅膏方销售额便占到总销售额 50% 左右。不仅靠中医积极主动开膏方出发,还可以通过某类疾病的辩证分型制作协定膏方,甚至做成食字号成品膏方。扩宽膏方用途,不仅仅治病,还能养生、保健、体质调理、疾病预防等。另外,膏方中还能加入参茸贵细等中药,既可以增加疗效,还能提高客单价,完全值得特别推荐。点评:该项模式 *** 作难度较低。这里关键点在于膏方要有特色,成系列,持续打造。中医馆常见的四大盈利模式(收藏)模式三:卖中成药赢利模式这类中医馆需要有传统的中成药企业为前提,且该企业的中成药工艺原料考究,品质疗效好,在市场有一定的口碑。中医馆也就继承了其中成药卖得好的优势,以中成药销售为主来赢利。如销售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定坤丹等名贵中成药。

目前中医诊所面临哪些困难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由于中医馆行业的营销手段比较传统、宣传方式过于单一,也缺乏推广渠道、资源来找到精准的用户群。很多中医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再固守这样的观点,本就处于弱势的中医药怎么发出声音、怎么把中医推广出去呢?如今已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资讯内容、众多娱乐消遣方式以及各行各业想尽办法的营销来争夺大众的关注。中医馆要想做好营销推广、吸引更多用户,就要改变思维、积极拥抱互联网,要懂得利用信息化技术、新媒体宣传自己,扩大受众面、积蓄用户池,从中找出对中医有需求的精准用户,培育忠实的中医粉。医馆家平台在近期与民生银行合作发xyk、整合资源的新举措,就是能解决中医馆在引导流量、获取客户、推广中医药等方面问题的有效模式之一。通过与银行的业务合作进行信用背书,提高医馆、中医诊所的公信力,帮助医馆在大客户群体推广中医服务,提升获客效率、医馆收益。现在,不止是中老年人健康意识强、注重养生保健了。随着重疾越来越年轻化、90后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的趋势,90后甚至95后们都开始养生了,许多与健康、养生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受欢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10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