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联名营销的利与弊

跨界联名营销的利与弊,第1张

在一切产品供大于求的时代,各大品牌都在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品牌之间的跨界联名掀起一股新概念营销浪潮,从市场趋势来看,似乎只要跨界联名,一切都能够显得高大上了。 但是任何营销方案都有两面性,运营得当对双方品牌都有非常好的带动,反之,则带来负面效应。 利处:对于一个品牌想要不断创新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跨界联名营销可以说能够带给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新奇,给双方品牌也会带来提升销售量及美誉度。 例如去年5月,五芳斋与拉面说联名推出的“粽有面子”礼盒,提出了“拉面+粽子=给个面子”的新概念。礼盒中还放有面子支票等创意定制类系列活动,在达到引流及收益增加的同事,对双方的品牌及粉丝带来了新的福利。例如奥利奥也选择了跨界联名营销合作,与美妆品牌联名合作之后,打造了一款联名产品——奥利奥饼干气垫,也赢得了很多消费者喜爱。 弊处:预热时间不足、联名内容和受众群体不符合,容易导致联名失败,并引起消费者认为品牌不务正业的看法,或降低品牌的美誉度。 前段时间,某某基与国产游戏《原神》合作推出联名款,用户在活动期间购买指定套装,可以获得风之翼装扮【飨宴之翼】限定款在内的【原神异世寻味礼】。 另外,在某某基部分门店购买指定套餐,对店员说出口令,还可以获得奖励一对联动款的徽章。活动在二次元圈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量《原神》玩家涌入某某基门店购买联名款套餐,导致很多门店的产品销售一空,还有的玩家提前12个小时排队,因为出现的脱销现象,引发了大量活动玩家的不满。 由于现场非常火爆,也或许某某基没有想到游戏玩家的消费热情,上海和杭州某某基两家门店因疫情防控要求,导致活动被临时取消。这次活动的仓促结束,让很多玩家消费者感到失望,后续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容易引导消费者为了泄愤而去到同行店里。 跨界联名不是为了联名而联名,而是为了吸粉,联名可以发挥出单一品牌无法达到的双倍效果。 可是如果只是噱头大,而消费者没有得到实惠,很容易消耗品牌的知名度而得不偿失。 如今的市场营销没有固定的营销模式,所以品牌营销的成败,不是因为跨界联名就一定能够成功。 而是因为跨界联名了,可以做引起关注度的事件营销才能更吸引人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利与弊,如果担心过多,势必畏手畏脚,唯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整合营销细节工作,用心感受消费者的感受,才有机会做好跨界联名营销。 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只有一成不变的思维。 唯有突破思维枷锁,才有可能突破品牌发展的屏障。 思考: 跨界联名营销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导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相互渗透融合已成常态,一个企业或一个品牌的“属性”逐渐难以界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跨界”一跃成为当下最潮流的词汇,彰显出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也给品牌塑造带来了新的灵感。

本文作者从跨界营销的诞生原因出发,结合理论和实际案例,对跨界营销展开了详细的梳理说明,与大家分享。

一、理论篇

1. 跨界营销诞生原因

跨界营销一般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偏好的消费者之间所拥有的共性和联系,把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融合、互相渗透,赢得目标消费者的好感,使得跨界合作的品牌能够实现双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营销模式,主要有如下四方面原因: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功效和应用范围逐步延伸。比如康王洗发产品,既是日化用品,也属于药品行业。

市场发展背后,新型消费群体崛起。他们的消费不再只是功能上的基本需求,而是渴望体现一种生活方式或自身品味。

随着产品同质化、市场行为模仿化日趋明显,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对消费群体细分更加精准化,比如除了传统的年龄和地域等划分外,又增加了生活方式、学历等新指标。

现代市场环境下,品牌间的较量是资本决定实力。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结束,跨界联合营销能够降低营销成本,拓展更大的传播群体,共享更多的市场资源。

2. 跨界营销主要目的

从营销目的来看,跨界营销的目标细分无非如下四点:

相互借势品牌元素,找到营销新突破口,实现品牌年轻化;

扩大渠道覆盖,借用双方的渠道资源覆盖更多目标人群;

引爆市场话题,跨界营销一般作为事件营销 *** 作,内容新奇有趣,有足够的噱头供大众讨论;

突破场景流量,以农夫山泉和网易云音乐跨界为例,农夫山泉瓶身文案取自网易云音乐的乐评,用户喝水的时候通过瓶身自然会联想到网易云音乐,而使用网易云音乐的时候也会因联合推广联想到农夫山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137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