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能火,是它把整个文案当成一个系统工程,运用到了这些点:改变消费场景,理论付诸实践,打造符号逻辑IP。
1、改变消费场景
进入社群,最重要的就是自能让人记住你。可以说我身边的小姐妹们面临白酒局,都会选择江小白。
江小白与众不同。它定位“青春小酒”,亲切的走近人们身边。“轻”口味高粱酒,改变白酒行业几千年来的认知逻辑,让白酒年轻化,个性化。江小白的产品上主要是归类于四种消费场景:小聚、小饮、小时刻、小心情。
小聚,指得是三五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的非商务应酬;小饮,就是不拼酒,点到为止,讲究适度;小时刻,指得是时刻的经常性与偶然性;小心情,是指酒这个产品是和心情,情绪所挂钩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需求。
针对以上的四种消费场景,江小白都有对应的产品战略。让白酒不再只是圆桌文化、阶层文化,也可以是简单纯粹三五好友小聚小饮的小时刻,改变了消费场景。
2、理论付诸实践
用故事LOCK原则来拆解文案情节及情绪,只有精彩的精节和情绪的共鸣,才能留住读者的目光。
a、主角(leader)
一个年轻人,白天人前欢笑、强装镇定,到了晚上特别想念分手的前女友,深夜去买酒消愁。
b、主角的目标(objective)
想把前女友忘掉,但又不愿和朋友倾诉,怕朋友不懂这份感情或被朋友取笑,只能独自走这段心路历程。
c、冲突(confrontation)
在情绪酒精的作用下,更想念过往,心事涌上心头,但又理智的告诉自己,那是留不住的人。
d、冲击结尾(knockout)
当思念、悔恨等等复杂的情绪在酒精的作用下发酵,心无处安放之际。江小白替这类用户发声和表达:“说不出的事叫心事,留不住的人叫故事”。
3、打造符号逻辑IP
江小白在产品创新和洞察用户之后,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树立一套品牌逻辑:江小白=8090=我们的情绪化酒精饮料。江小白不仅会玩,更重要的是它会扎心!用一次次的“酒”走偏锋,诠释着8090青春的态度、内心的表达——不是叛逆,只是不喜欢循规蹈矩。
除了表达瓶生活中的共鸣,江小白还频繁出现在在更多的艺术场景、青春影视热剧中,让年轻人看到江小白的发声。它打破了白酒行业 “酒香不怕巷子深”传统单一运营思路、化解了白酒行业与消费者与日俱增的隔离感,愿意企业与用户之间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起来。
在概念的包装、打消隔离感时,促使用户以行动进行购买。五六年前,江小白还刚刚起步不久,我在听一档自媒体节目中,无意听到了江小白的名字。
节目中,创始人谈到他们如何用营销的思维将一个濒临倒闭的高粱酒厂,对其重新定位而崛起的故事。它以一种打着中国年轻人的“新白酒文化”的旗号,走到了众人面前。
那时的江小白,与其说是自己做酒,不如说是帮别人做酒的营销。实际上,在最初注册这家公司的时候,江小白的全称写的是:“重庆江小白酒类营销有限公司”。
为什么江小白火的是语录?
能在社交媒体被主动传播扩散,就源于这些语录,说到了年轻人的心坎,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各种情怀和情绪,没有自嗨,而是点燃了消费者,让他们嗨,帮助他们嗨,给他们制造了能嗨的社交货币。
2011年的江小白亮相,品牌广告语十分简单,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以青春的名义创新,做一款年轻人喜欢的酒,这对于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无疑是一剂强心药,江小白以一个颠覆者的姿态出现,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广告公司,靠营销创意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2021 .8.27
又是一个周末,夏羽给大家分享一波江小白文案,
适合发朋友圈的走心文案,赶紧点赞收藏分享
01
你只来了一下子,却改变了我一辈子。
02
人生在于阅读世界的美,品味生活的味。
03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反而会活得很难过。
04
“跨过千山万水的阻隔,更懂得相聚一堂的难得。
05
想见你的人,二十四小时都有空。
06
我把所有人都喝趴下,就是为了和你说句悄悄话!
07
我们生活的色彩,都来源于自己的精彩。
08
.任何一段经历,都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像自己。
09
愿十年之后我还给你倒酒,愿十年之后我们还是老友。
10
.最难开口的就是,初次的问好和最终的道别。
11
女人是世界的一半,情绪是故事的开端。
12
我们习惯在朋友圈相互仰慕,却在现实中形同陌路。
13
我们共有过去,却各有未来。
14
爱情不是因为所以,而是即使仍然。
15
我怀念的不是酒,而是散落天涯的老友。
16
.最想说的话,在眼睛里,草稿箱里,梦里和酒里。
17
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18
.要是没了这股劲,未来又怎会有奔头。
19
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20
孤独,不在房间里,而在人群里。
21
不要到处宣扬你的内心,因为不止你一人有故事。
22
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无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
23
如果是对的人和对的味道,什么下酒菜都不重要。
24
耽误你的不是运气和时机,而是你数不清的犹豫。
25
有一种孤独,不是做一些事没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没人理解。
26
我们总是走得太急,却忘了出发的原因。
27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28
青春不是一段时光,而是那一群人。
29
一眼就喜欢的或许从来都不是文案,
而是似曾相识的经历。
喜欢就点个关注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夏羽在这里等你哦!
夏羽文案君
一眼就喜欢的从来都不是文案,而是似曾相识的经历。
“用心制作文案”把最好的带给你们!
文案来源于网络侵联删致歉
春节过后,又开启一股背井离乡的浪潮,离开温暖舒服的家,去到各个城市,为梦想打拼。
在此之际,走心的江小白,出了一组海报广告文案,诉说着,离开家乡曾经和现在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组海报文案:
离开家,曾经是为了追梦,如今只想多做5分钟梦。
离开家,曾经是为了日子不将就,如今赶时间将就吃两口。
离开家,曾经是为了走向巅峰,如今是挤着早高峰。
离开家,曾经是为了诗和远方,如今困在办公桌的一平方。
离开家,曾经是为了丰富多样,如今每天吃得单调重样。
离开家,曾经是为了大海星辰,如今披星藏月双眼昏沉。
离开家,是为了好好回家,把好久不见的想念,都变成一句谢谢。
江小白暖心的文案,在于它善于抓住人们每次情绪的异动,比如这次春节后“离开家”的情绪,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让“离开家”的人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从文案写作手法来看,江小白这组文案,用了对比手法。曾经和现在了一个强烈对比,将离乡人的情绪表现出来。
另外,在配图选材上,也是取材与生活中的图片,比如拥挤的地铁里,快餐等。贴近生活,显得真实,更能带动异乡人的情绪。
叶小鱼文案,《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作者,微信公众号:叶小鱼跑跑跑(talkto5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