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的故事经典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的故事经典案例分析,第1张

金融市场一般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人们要准备不同的可能结果,做好市场案例的收集,然后进行分析。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 市场营销 的 故事 案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市场营销的故事案例一

老狼和他的摇滚朋友们:人脉有温度才够味儿

在近期落幕的《我是歌手4·歌王之战》中,老狼的情怀“礼物”,让久违的摇滚老炮儿们重聚舞台,本身就超越了舞台,他们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老狼的人脉一下子打开人性的天窗,让人们拨云见日,直接感受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人脉是一个人手中的资源和资本,在商业竞争中,和谐顺畅的人脉会为你的事业一路助跑。若照二八法则来分析,一个人成功的因素,20%来自知识,80%则来自人脉。优质的人脉组合也许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赞誉,并不能赢得令人羡慕的财富,但它所蕴含的情怀往往会加速自身品牌体系的重新整合,让自己在跨界营销中优化延伸。

就像4月8日落幕的《我是歌手4·歌王之战》中,老狼的情怀“礼物”,让久违的摇滚老炮儿们重聚舞台,本身就超越了舞台。尽管汪峰、栾树、丁武、高旗、李延亮、周晓鸥、马上又、陈劲们一开口让人颇感岁月唏嘘,但他们已经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这已足够。只因老狼的人脉一下子打开人性的天窗,让人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直接感受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成长的节拍

人脉的力量是给品牌带来享受,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个人来说同样如此。可如果你自身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如果你能花一点时间夯实自己的品牌底蕴,用心维持你的品牌,那么在一个行业发展下去,只要把它亮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一个优秀的音乐人首先是一个有着独特生命感悟的人,正是这种内在的独特性才使他有可能在艺术上超凡脱俗。同时,他的独特的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大众的代言人,他的灵魂的叹息与呐喊必须引起人内心强烈而广泛的共振,如此,这种音乐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被认同音乐。

80年代末90年代初,除了国外的一些重金属摇滚乐,和国内慢慢传唱开的流行乐,另一支完全不同于二者的音乐风格在大学校园里轻轻吹过,清新的曲风,青春的字眼,飘来飘去,看似和摇滚风格迥异的曲风,其实它们内在有着必然联系,大时代让它们彼此欣赏彼此借鉴,倘若仔细斟酌便可发现,摇滚里不时有宁静,民谣里不时有激情。窦唯、张楚、何勇、许巍等就是这样的佼佼者。以至于高晓松也说:“在那个年代,校园民谣只是平时 唱歌 后,最后拿出来给大家献丑的‘骚柔歌曲’。”

所以,从答应登台《我是歌手》开始,老狼就不再属于民谣。回顾老狼参赛的整个“历程”,不难看出他不仅民谣,他还想玩摇滚回到初心。只因它属于所有内地音乐最美好的期待,它能呼唤理想走出心理困境,让人动容。在宋柯、高晓松的撺掇下,以朴树的《旅途》华丽登场,更像多年后老朋友的不期而遇,一种淡淡的情怀和时间的况味。这之后,老狼与高晓松合作的《冬季校园》,追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老狼的歌声是诉说式的温情,也许不够刺激,可再次复活的“校园民谣”却让《我是歌手》的音乐编年体更加完整了。

“老狼”这个品牌的青春是一群人的青春,他d唱的音符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有的是听众,缺少的是作品。那个时代没什么技术,有的是精神。

那时,丁武、张炬执着自信的摇滚风采让人折服,他们的“唐朝”可能是中国最杰出的摇滚乐队,他们1992年录制的第一张专辑《唐朝》,在亚洲便卖了200万张,为初试啼声的中国摇滚乐带来了响亮的希望黑豹乐队是内地在世界上专辑销量最多的乐队,也是华人在世界上专辑销量最多的摇滚乐队汪峰与鲍家街43号更是异军突起,“学院派”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使乐队得以在尽量排除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安静从容地潜心磨炼,达到终极意义上的自我完善高旗、韩鸿宾、赵牧阳组成的超载乐队是中国第一支激流金属风格的乐队……

在成长的路上寻找节拍,是这帮摇滚老炮儿立足世界的真理,无论什么学说或理论,他们总能以其独立的思想把“节拍”融进自己的人生哲学中。无疑,这对“主流音乐圈”来说这么一种晦涩的音乐,不伦不类——无论是摇滚人独立的制作方式,还是其独立思潮,这些并不是那么通俗易懂。而这些摇滚音乐制作人,往往像所有精彩的哲学家一样,沉湎于自己高深或病态的思想中而不能自拔,而这又造成了新一轮的音乐迷惑。

其实,稍有市场意识就会明白,摇滚老炮儿们的这种情感性是可以让品牌通过音乐的情拨动顾客善感的心,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完成营销目标的。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市场定位是整个市场营销的灵魂。的确,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并能将品牌定位的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情感的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 *** 的冶炼。“乐由情起”,摇滚创造了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这是说摇滚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摇滚圈里最重要的人脉也是这种感染力,这种情谊不是酒肉穿肠过的无聊颓废,而是寻找节拍定位的过程。因此兄弟间不断涌现民谣、说唱、实验、噪音、金属、朋克、爵士、电子所有分类基本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种风格里都有出类拔萃的角色,他们的存在使得各个风格都有继续发展的希望。

新生的鼓点

一个品牌最有价值的魅力,在于它以及它的人脉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因此当财富与价值增益的方式变革时,这个品牌必须通过变革来输出相应的需求,否则被时间抛弃将无情地进入倒计时。从营销角度来看,老狼是一个理想时代的品牌,他的情怀很难被改变,但很难改变不是说不能去改变。

“有情怀”的歌者转型的第一步不在于工具的变化和平台的变化,而在于现有产品思维、品牌定位的变化,要努力将焦点注重在具有互联网影响力的特定标签化人群层面。

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其实没有消费者存在,因为每个人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让企业赚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需要的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就是能够帮助顾客进行轻松决策的重要参考。当一个品牌帮助顾客选择了自己,而又能够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时,在体验和分享中,顾客会把自己对产品、对服务、对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感觉,通过手机快速地分享给这个世界。当顾客通过购买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得到满足后,品牌自然会建立起来。

比如,“歌王之战”在没有正式开场前,老狼和他的摇滚老炮儿们就已被渲染得令人热血沸腾,尽管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但人们不再被动地全盘接收媒介信息,人们情愿兴趣互动,通过圈子效应,达成口碑传播。PC端、移动端就是人们之间沟通讨论的平台,两端对品牌的讨论和评价,俨然就是人们对“老狼”品牌的购买指南。

事实上,参加节目录制,老炮儿们联袂本身就在改变,要知道老狼这种标签化的歌者以前是很排斥这种真人秀节目的,他一直觉得这种节目有PS的痕迹,不真实,但他还是变了,这不是妥协,是新生。他心里清楚,对人的关注是互联网时代创造的进步,可能以前的音乐市场他看到的产品往往是千篇一律,强调纪律、统一和标准化,但面对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固有的产品模式确实难以满足人群的需要。而通过互联网应用的多重工具实现交易闭环,品牌效应所产生的口碑效果,恰恰是老狼人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这样的焦点效果,不仅没有丢弃整体效果,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总之,一个品牌在转型过程中,模式的变革堪称最大的痛点,僵化固有套路的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去成为产品与营销的服务者、支持者。同时将决策流程、市场策略、产品定位和品牌营销重新整合后,合力打破传统人脉中已经形成的阶层意识,真正实现市场为导向、用户体验为价值的互联品牌性格。这对很多还在“沉睡”的摇滚老炮儿而言,堪称再生之旅。

不得不承认,摇滚在中国已是一种特殊的 文化 符号,特殊就在于它自身的肿胀和虚胖,它总是以一副高大、冷艳、愤怒但也慈悲的姿态现世。这种被哄抬而出的音乐形式远远超出它本身的内容和内涵。不过,无论音乐形式怎么玩跨界,它的人脉目的都是希望最大化覆盖合作方受众。一句话,品牌营销人脉很重要,而有温度的人脉更重要。

市场营销的故事案例二

“富足”时代的速度与激情

不只中国,全球商业都在面临两个巨大的变化,一个是不确定性增加,另一个是产品的富足性。毫无疑问,各种产能都过剩了。2015年我们能够感受得到的宏观变化是:中国经济放缓了,而其中最为直观的现象便是过剩的产能,身边各种消费品随之出现,各种产出都供给过剩。

当市场在扩大、竞争在增加、整体供大于求时,公司应该怎么办?

2015年,我们一直跟踪观察的老牌新企业——水塔,靠着速度与激情,抵挡了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冲击,即便在这个产品富足的领域,也成为无可争议的创新者。

不完全盘点,水塔在上一个年度完成了这个行业多年未做的很多事情:

● 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

● 确定品牌主导的方向

● 渠道 结构与合作的重新设定

● 营销团队新激励法则

● 找到获取数据并真正靠近消费者的方式

● 新产品设计、测试与推出

● 新品类正式入市竞争

……

对于长期依赖自然市场的调味品行业来说,这绝对是超常规的改变速度。而这种新速度,为水塔带来了全新的开局。

2015年底,水塔有80个新兴的设计单品上市,通过6大区域30个大大小小的独立销售团队,布局全国5大细分品类直接插入当地市场,与区域产品 竞争消费数据反馈复杂多元,成为建立消费连接的最有效渠道……最重要的,水塔的MES(制造执行系统)与ERP(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实现惯性连通,各个系统不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个品牌系统的效率在大大提升。

这正是水塔营销总经理边江所期望的,“水塔是快速发展的企业,拼的就是效率”。当然,效率是需要有基础的。

站稳脚跟,再加速

2015年初一次销售沟通会,让销售团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尽管一直以来,水塔人以生产“好产品”引以为傲,但是当随意给销售经理们一个问题“你们做的醋会送给亲朋好友吗?”却得到了既肯定又否定性的答案。

“我送还得解释‘这是好醋,但包装不行’。”

这个答案很纠结,但它至少意味着——我认同自己产品的品质,只是缺乏“颜值”时代的竞争利器。缺少了这项“颜值”标准,价格就会弱下来。市场一线调查表明,消费者认为价格和价值是对等的,这导致水塔的利润跟刀片儿一样薄,企业担心已购买消费者体验不好,所以绝对不会在产品上惜力,但超实惠的价格又给公司带来了成本负担。

水塔还缺乏稳得住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溢价感、认同感、忠诚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这是品牌的动力。水塔就从提升“颜值”、改变包装设计开始。这场问题讨论历时3天,而确认这个结论,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分钟。从开始确认到新产品成形、初装、上市,90天。

这90天当中,生产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适配、组装形象代言人选择了蒋雯丽,海报、 广告 与零售终端进行了数次谈判,货架、促销与基础消费者反复沟通,反对、接受。

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这可能算不得快速,90天也许已经有了几轮产品的生死反复,但对于一家销售基础几个亿、原产品依然在生产线上跑着的企业来说,这,就是个极致。

水塔人称之为“准备q炮阶段”。“因为把q炮准备好以后,才能大规模纳入人才。假如产品设计与品牌方面缺乏竞争力,即便找一个强势的人来,也很难成功,因为他有好功夫却没有好武器。”

学会控制开关

事实上,每家企业都想控制主开关,无论市场内的还是市场外的。因为失去这项权力之后,公司可能会面临无数不确定性。

水塔选择控制的主开关是:团队。2015年水塔团队进行了高效而大规模的调整,整体市场管理费用大大降低。

与其说是调整,不如说是瘦身。水塔企业内的大部分部门都做了横向调整,进行合并以提高效率。而且不只销售团队,包括物流、供应链相关部门,都纷纷进入合并程序,因为有些部门未能互相协助,反而互相抵触。这种流程上的抵触,曾经耗费企业相当多的内部资源。打通任督二脉,对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订单部门接完单,与物流、销售管理是脱节的,很可能一个订单会在那里停留很久。新的管理规则下,合并了订单和销售管理部两个部门,现在拿到订单,审的人可以马上批。就是这种简单的一次次小变革,把从前互相制约的部门关系理顺,然后用第三方财务做监督审查。

省外的销售市场,则实行统一的费用考核,比如新开一个区域,年度固定的费用,如果物流费上涨,就得通过从房租、水电中节约来补,包括办公地点选择、人员招聘,都由区域人员自行平衡。一方面放权,一方面严控,节省成本,鼓励创新。

作为企业中的大开关,团队的流程协作、创新能力对效率提升至关重要,这也是工业4.0时期,除了智能化以外,最重要的落地部分。

在富足中找到稀缺

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在畅销书《富足》中提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无限计算能力、宽带网络、数字制造、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指数型增长的科学技术,已能够满足地球上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而且很快就能更进一步——富足时代已经触手可及。

好企业的未来在于,能够在富足时代找得到稀缺。

有数据表明,山西这个醋产品的消费大省,如果按人均30元的消费额计算,3000万人口,也至少有10个亿的总销量。2015年,整体醋行业、调味品行业的发展都遇到了困境。几个曾经受关注的品牌,要么全面收缩市场,要么慢慢进行内部“调养”。

而这,对于已经基本完成升级换代的水塔来说,可能就是个短期的品牌稀缺机会。

“如果能充分理解这个市场,找到稀缺,无论竞争多激烈,都有机会。”而事实上,醋行业,的确不像其他行业比如奶粉那样高客单价,这个行业在终端的典型特征是导购少、自选率高,但利润并不比奶粉差。通过品牌突出价值,小幅提升客单价,增加自选率,将是适应未来市场的最好方式。

水塔找到的另一个机会,是细分市场。

一个高度依赖网络搜索的时代,有质量的细分市场,本身就机会无限。新兴的互联网人群,对于兴趣点,要么搜品牌,要么搜品类,不再简单局限于区域划分,而是按照兴趣群体。饺子蘸什么醋好?拌海带用哪种醋?有没有清真醋?如何用醋美容?终端之外的商业世界,一定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搜索来实现的。

好消息是,醋的这些问题,和水塔的那些解读,你都能连接得到。

横向做大品牌,纵向做深细分。当新兴公司都在不断用高昂的代价换取用户、却使自己陷入价格战而缺乏办法将新用户留下时,水塔选择了一种相反的 商业模式 。他们比其他人更早看到了风险。

2016年,有可能是一个更加漫长的冬季,你能否和水塔一样,找到真正的赢利模式?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市场营销的故事案例相关内容

窦唯是摇滚歌手里面的翘楚,我们可以看到窦唯很少参加节目,大家希望窦唯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吗?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第一,我们希望窦唯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窦唯是一个很低调的男生,在年老之后,他几乎没有在大众层面上露脸了,我们希望窦唯能够参加节目,这样的话能够给摇滚圈的后辈带来一种模范表现。窦唯在年纪变大之后,他几乎没有出现在娱乐圈的公共场面了,他除了一些慈善晚会和舞台之外,基本上就不怎么露脸。我们希望窦唯能够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披荆斩棘的哥哥就是针对窦唯这个年纪的哥哥创作的一档节目,如果窦唯能够参加这个节目的话,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摇滚音乐的魅力。我们知道窦唯没有那么糊,但是窦唯也需要通过舞台来展现自己,芒果卫视的舞台真的很出色,所以窦唯在这个节目里面能够带来让人惊讶的舞台。因此,我们希望窦唯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

第二,我们希望窦唯积极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窦唯这些年一直没有在大众层面上出现,因为窦唯觉得自己要保持低调,虽然窦唯创作了很多歌曲,但是由于窦唯的传播途径不是很广泛,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窦唯的歌曲。很多人都知道窦唯的歌曲dont break my heart和高级动物,但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不怎么熟悉窦唯了,所以窦唯需要通过许多传播渠道来传播自己的音乐,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自己的音乐保持热度。音乐人还是需要营销自己的音乐的,这样的话才能够让歌曲被更多的人听到,窦唯虽然高傲,但是也要遵循这一道路。因此,我们希望窦唯积极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

很大程度上,演唱会是衡量一个歌手实力的重要指标。红馆,堪称是华语歌手的“梦想之地”,也是演唱会的“圣地”。红馆全称香港红磡体育场,设有12500个座席。红馆造型独特,不仅没有任何支柱,而且上阔下窄,像一颗钻石或倒转的金字塔。大牌云集、票价亲民,再加上舞台四面全开,不管山顶位还是握手位,红馆演唱会的现场体验都超级棒。在观众们看来,红馆也是衡量、检测一个歌手实力和段位的硬性标准——谁要是没在红馆开过个唱,那指定算不上一线歌手,充其量也就是个二流角色。90年代,香港歌坛最鼎盛的时候,许冠杰、徐小凤、张学友、梅艳芳这种顶级巨星,他们甚至能在红馆连开三四十场演唱会。这是巨星的实力,也是红馆的魅力。

所以说,红馆作为演唱会的场馆,其“逐鹿殿堂”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港台天王天后来说,在红馆开演唱会或许会像家常便饭一般,但对于内地歌手而言,红馆演唱会则有些高不可攀。时至今日,敢于“征服”红馆的内地歌手也是凤毛麟角、寥寥数人。一定程度上,他们就代表了内地歌坛的“脸面”。

1、魔岩三杰

内地歌手“征服”红馆的壮举,还要追溯到1994年冬天。1994年的“摇滚中国乐势力”红馆演唱会,的确是灿烂的一夜。那时候,还没有“死”的张楚,没有“疯”的何勇,没有“成仙”的窦唯,以及张炬还在世的唐朝乐队,他们代表内地歌坛的“脸面”,敲开了红馆的大门。魔岩三杰和嘉宾唐朝乐队,共献唱了14首作品。窦唯的《高级动物》,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何勇的《钟鼓楼》,以及唐朝乐队的《飞翔鸟》,这些经典代表作全都在列。

笛子、吟唱、嘶吼不断从舞台中引领起台下的骚动,尽管窦唯唱错了歌词,张楚的吉他手走音,但这些瑕疵反而成了观众听觉上的点睛之笔,他们给足面子狂舞乱叫。对于听惯了芭乐情歌的香港听众而言,没人想到内地的流行音乐有如此魅力,那一晚的红磡也由此变成了狂欢的海洋。当然,这场红馆演唱会的成功,也少不了幕后 *** 盘手——魔岩文化张培仁的妙笔包装。发布会上,何勇炮轰“四大天王除了张学友是唱歌的,其他三人是小丑”。后来他们承认,这是魔岩文化蹭热度、博噱头的包装手段。当时窦唯、张楚和何勇3个人抓阄,谁抽到谁开口,结果何勇倒霉。

魔岩三杰临行前立下生死状、香港明星满场飞奔撕破衣服、四大天王也在台下观看....这些传说全都被证实为子虚乌有,实则还是魔岩文化张培仁的营销手段。时至今日,这场红馆演唱会仍然留下了太多传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内地摇滚空前绝后的一幕。但是还有另一种不同的声音,“如果没有滚石,那些人不过就是街上的二混子”。尽管“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在1994年缔造了红磡演唱会的神话,但彼时全民皆知的人气和话题,没能带给他们现实的帮助。有一部讲述摇滚变迁的纪录片,摄影师跟著导演辗转拍摄过窦唯、张楚、何勇“魔岩三杰”的生存现状,真正见识到他们的窘境之后,感慨万千:“我之前听他们的歌,以为他们都是戴著大金链子,开著跑车、身后跟一帮小弟,应该是很帅很有钱的那种形象。可当我实际了解后才发现,根本不是我想的这样,他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

2、那英

一鲸落,万物生。中国摇滚跌下神坛之后,内地流行歌坛迎来了春天。那英,作为内地歌坛的重量级天后,在问鼎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之后,举行了“我不是天使”巡回演唱会。红馆作为巡演中的首场海外站点,无疑是备受瞩目。2001年,那英代表内地歌坛的门面和脸面,站在红馆舞台上开唱。演唱会邀请到港台歌坛最火的天王刘德华和天后孙燕姿作为助唱嘉宾,并且吸引了钟镇涛、张柏芝、张玉珊、黎燕珊等一众圈中好友到场支持。王菲、黎明、郑秀文等没有到场的朋友,也都提前录好了视频支持那英。唱国语歌扬名立万的那英,在红馆开唱并不占据优势,所以她的演唱会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卯足了劲儿给大家献上经典。其中就包括那英早年翻唱苏芮的《酒干倘卖无》,她的个人成名曲《山不转水转》《雾里看花》。以及在台湾歌坛引起瞩目的《白天不懂夜的黑》,和销量超过50万张的经典作品《征服》《干脆》《心酸的浪漫》等。

作为内地歌坛中首位“征服”红馆的女歌手,那英在演唱会现场敞开心扉:“我希望可以将自己最努力的一面,献给这一场演唱会,让大家也能体会到内地艺人对于演唱事业的努力与毅力。”那英的红馆演唱会结束之后,媒体还有意将她与田震作比较。众所周知,当年风头正盛的那英和田震,也是内地歌坛的两位重量级天后,不管是歌迷还是媒体,都没有停止过对她们的比较。彼时,两位“大姐大”争奇斗艳,各自搭建舞台,只是在方向选择上各有侧重。一个是主攻内地市场,另一个则是墙外开花墙内香。虽然市场不尽相同,但两人的反响也都异常热烈、难分高下。她们的比拼,证明当时的歌坛充满活力,并非一潭死水。

3、刀郎

在香港红馆举办演唱会,斩获金曲奖的金曲歌后,那英无疑是内地流行歌坛的旗帜人物。但她对另一位草根歌手的态度,为她招来了诸多非议。2010年“音乐风云榜”颁奖礼上,那英态度鲜明地拒绝刀郎入围:他的音乐不具有审美标准,作品缺乏音乐性。那英身为当届颁奖礼评委会的主席,她的观点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主流歌坛对刀郎的态度。早在2004年,汪峰发专辑《笑著哭》时接受媒体采访,他就大胆直言: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汪峰认为刀郎的音乐和歌词非常一般,之所以火是因为粗犷直白的民族风让大家觉得新鲜而已。无独有偶,跟那英、汪峰一样当过《中国好声音》导师的杨坤,面对媒体时也毫不掩饰他对刀郎的不屑一顾,杨坤甚至不愿称刀郎的歌是音乐,“他有音乐吗?”

尽管被主流歌手“排挤”,红馆的大门却为他敞开。2012年,也是刀郎被那英主导的颁奖礼拒绝的两年后,刀郎挥师南下,在红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他也是继那英之后,又一个“征服”红馆的内地歌手。刀郎觉得一个成功的歌手一定要在红馆开唱,他终于圆梦。事实上,刀郎“征服”红馆的2012年,距离他的巅峰期已经相去甚远。别人都是当红时乘胜追击,刀郎却在趋于沉寂的时候才想起来追梦,也算是个异类。刀郎的红馆演唱会,在选曲的时候刻意将他的音乐生涯结合起来。现场刀郎还大秀钢琴和手鼓等乐器,他年仅13岁的小女儿上台用小提琴演奏一曲《圆满》,赢得现场不少掌声。

“校长”谭咏麟担任助唱嘉宾,也为演唱会增色不少。刀郎献唱《爱在深秋》,接著跟谭咏麟合唱《披著羊皮的狼》,校长还调侃刀郎:“他唱歌永远是一个音调,有好有不好,好是唱出味道,坏是去唱卡拉OK时,别人不知自己声音力不从心,高音喊到鬼叫一样,旁边的人以为身在鬼蜮。”其实刀郎跟红馆的缘分不止于此,早在2010年的时候,他就曾作为谭咏麟的助唱嘉宾登上过红馆舞台。时至今日,刀郎仍被许多人视为“土味”的象征。即便他被湮没在了歌坛,但如果单纯以红馆演唱会来考量的话,当年“窝里横”、瞧不上他的那批主流歌手,也没几个人有勇气去“征服”红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26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