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经济区的水果再次遭遇“黑手”!日前,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四川攀枝花凯特芒果“大量滞销”,农民“亏得血本无归”。8月12日,当地政府人士称,没有出现芒果滞销的情况,这种行为就是“卖惨营销”。而事实上,攀西地区的果蔬遭遇“卖惨营销”,早已不是新闻。攀枝花芒果、凉山会理石榴、凉山盐源苹果等,都曾有过被“卖惨”的经历。
明明这些地方的水果很畅销,却被一些网络账号扭曲为“大量滞销”,这真是咄咄怪事。而据当地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这类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的“卖惨营销”,背后主要是“一些大型团购电商和个人带货在搞鬼”。其主要目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些是纯粹博取流量,通过“卖惨”的方式来吸引眼球;另一些则是为了赚取舆论的同情心来带货。
很显然,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这类建立在扭曲事实基础上的“卖惨营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比如,它可能直接伤害一个地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水果品牌形象。要知道,没有哪一个地方的水果产业,能够真正通过“卖惨”博取同情来获得长远发展。此外,“卖惨”“滞销”对应的就是“低价”,这实际也是对正常的水果市场价格机制的扰乱。因此,对这样一种屡禁不止的不良营销风气,或者说“毒流量”,显然应该有更加有效的治理举措。
我们注意到,面对这种充斥在网络空间、跨地域的悲情营销、虚假营销,水果产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果农,似乎都难以给予有力的“反击”。如此次事件发生后,当地市场监督管部门也只是“第一时间联系公众号运营方,责令其‘删除上述悲情营销内容’,并对其进行政策讲解、法律宣传”,这很难说能够真正让“卖惨营销”者长教训。这一现状,启示在对类似病态营销的治理上,还需要更多力量的协力合作。比如,相关行为是否已经构成造谣、欺诈,警方或可介入调查。此外,网络平台也应该对这类账号有更严格的惩处。唯有真正提高“卖惨营销”的成本,才能让参与者有所忌惮。
另外,要让这种“卖惨营销”无路可走,消费者的觉醒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消费者有同情心、爱心,这是好事。但是,要警惕同情心和爱心被利用。要知道,现在很多领域似乎都流行着悲情化的营销套路,动不动靠“讲感人故事”来博取同情。如果一碰到“感人”的故事就忍不住爱心泛滥,失去理智,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还可能给虚假营销推波助澜。比如,媒体此前就报道过同一位老大爷频繁出现在各地苹果、菠萝、桃子等滞销的悲情营销之中。因此,面对那些指向带货的“悲情”故事,作为消费者,就应该多些分辨和警惕。这不是要排斥爱心,而是因为,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爱心,才能够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人。否则,就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农产品领域成为悲情营销的重灾区,这背后或也显示出,在很多人心中,我们的农业其实依然未能真正摆脱抗风险力低下的“原始”形象。正因为现实中,农产品滞销现象,从水果到蔬菜,都还挺常见,因此“悲情营销”才能够以假乱真。在这个角度而言,“悲情营销”“卖惨营销”的屡禁不止,也未尝不是对某种真实而脆弱的农业产业生态的映射。由此也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变得更强,重塑大众传统印象中的农业形象,的确需要加倍努力。
一、 卖惨带货、悲情营销“我们家的石榴又大又甜...无人收购,很多石榴裂开烂在地里,只能做肥料。”随着凉山州会理石榴的成熟,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少部分“网红”以“作假”“卖惨”直播的方式带货。
当记者找到了上述视频中的当事人时,面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询问,老人坦承是有陌生人叫着帮忙出镜拍视频,但文字内容是捏造的。除了这类卖惨视频,有些主播在直播时还会选用品相更好的石榴造假,或故意压低石榴价格,称石榴几毛钱一斤都没人要,以引起果农恐慌,低价抛售石榴,从中渔翁得利。
卖惨营销在互联网世界是一个经典套路。从刚开始被各路“大V”们反复用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用来获取捐赠、打赏,引流变现。到如今卖惨的套路又被移植到了短视频场域和直播带货等场景中。短视频带货已成为一种较常见的营销方式,不过,也有一些直播通过“卖惨带货”,以一些严肃的社会话题为噱头,博取观众的同情和注意,借机兜售商品。
二、 “卖惨带货”卖的是产品,消费的是人性
制假卖假这种一条龙的服务,可谓是赚尽了网友们的血汗钱,却仍有人对其深信不疑。“悲情营销”利用的是人们的同情心以及这种同情心背后的物质资源,但这些从来都不是无限的,爱心终会耗尽,等到真正需要援助的个例发生时,人们的同情心已经磨出一层茧子了,不再敏感了。
靠卖惨带货,以博取同情心的方式售出产品,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效益,但绝不是长久发展之际,这些商家在逐利冲动下的另辟“捷径”,同情之心早晚用完,这些做法不仅涉嫌欺诈消费者,更多果农和地方产业造成不良影响。“狼来的故事”小孩都懂的道理,过度消费顾客的同情心与信任,只会伤害顾客的情感,甚至产生抵抗心理~对未来农业产业的名声也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反而影响了未来地方相关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三、 加强平台监管,营造优质网络营商环境
目前直播电商风口正盛,而各大平台纷纷入场,但由于平台监管力度不足、缺乏引导之类的原因,导致演戏炒作卖货、卖惨营销等内容低质画风的现象再次出现。农民们也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获得利益的工具,这些背后的导演在获得利益后可以立即脱身,转战他地。而最终损害的还是但当地的商家形象和水果品牌。
也在提醒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网络平台监管,积极引导主播以及消费者的正确价值观,促进消费双方之间建立长久有效的信任买卖机制。从平台管理、用户管理等各方面出发,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营造优质网络营商环境。
四、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农产品悲情营销禁而难止,也侧面体现出农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匮乏,销售方式单一,让农民对于自身产品销售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无法将好的产品以更加清晰高效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突显出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建立长久有效供需渠道、提升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的必要性。作为基层工作者,是与群众连接的第一线,在清晰掌握农产品销售状况以及产品特性时,应积极协助开展农产品相关的销售事宜,帮助农民开拓销售渠道,为农民争取长久合作资源,帮助农户建立更加安全的网络销售渠道,以更加安全有保障的形式将农产品销售出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