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市场营销大繁至简 少即是多48

极简市场营销大繁至简 少即是多48,第1张

大繁至简,少即是多,极简就是精挑细选。

近些年,关于极简主义的产品、生活、话题热度一直不减。德国建筑师伊娃曾说:“东西少了,内心就变得平静,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把精力放在该做的事情上面,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同时心情也跟随空间一起变的晴朗起来。”

什么是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就是在生活中拥有尽量少的东西,只保留我们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让我们从收拾、整理、维护大量用不着、用处不大的物品的时间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有意义的东西。没有杂物,没有杂念,于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

随着极简主义的兴起,在市场营销领域也产生了“极简营销”的概念,所谓极简营销,说的是你的资源有限,不能每个筐里都放萝卜,得“以少胜多”去生存。真正的道理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反而最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极简营销就是在关键点着力,调动核心资源将营销做到极致。

正所谓:大繁至简,少即是多。本次书评响应一下极简主义,不再啰里啰嗦分4个P去陈述,做个减法,分3个P去写吧。

Part 1——关于本书及作者

极简主义认为:好设计,配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极简市场营销》的封面设计便是采用了红、白、黑的极简配色,简单而不失精致,低调又不拘内涵。红、白、黑三色很像人的一生:从黑夜到白天,从黑发到白发,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的那一丝红。

除了书名,封面上有几行醒目的大字,全部跟数据相关:“8大经典模块、10个常用模型、6套管理报表、107个实战案例,一本书,做好市场营销。”这句话一看便是出自营销人员之手,面对复杂的世界,营销人要善于利用工具,将其整合成数据,并形成你的依据。最后,拿出1套解决方案就够了。

关于作者,百度百科如是说:

胡超(大Joe),市场营销专家,具有科班背景的市场营销实战派。

曾获得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的管理学硕士学位、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市场营销学硕士学位。曾任职美国固特异轮胎品牌负责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大中国区市场总监(也是该体系内全球级别最高的华人高管)、VIPABC的集团市场营销副总裁。他既拥有专业的市场营销科班背景,对经典营销理论有非常体系化的认知与积累,也经过规模化的市场营销实战洗礼,20多年超50亿元市场花费的一线实践让其积累了大量可 *** 作的市场营销落地打法。

所以,阅读本书等于上了一堂20年的实战分享,价值50亿元的课程。

Part 2——关于本书的内容

本书总结出市场营销经典8大模块:市场洞察、客户细分、目标客户选择、定位与品牌、市场营销组合、量化指标与结果追踪、团队架构与考核指标、黑客增长。

对于非营销人员听起来有些费解,我们可以给他做个简化:营销最主要是建立“我”和“你”的关系,“我”就是品牌,“你”就是客户,营销就是通过品牌效应的打造,不断缩短客户购买决策的过程。

客户从了解产品到认同产品,最终与品牌产生情感,甚至成为生活当中的习惯。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产品与品牌建立关系的过程,也是品牌与客户建立关系的过程。

在《小王子》一书,有一个关于驯养的故事。小王子邀请狐狸一起玩,狐狸说:“我不能和你一起玩,我还没有被驯养呢。”

“驯养是什么?”

“这是已经早就被人遗忘了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一点不错,”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品牌最好的解读。

品牌是一个承诺,它包含对客户在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两方面的承诺,是客户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共同载体。

本书的8大经典模块,我们也可以按阶段进行极简划分:售前、售中、售后。

售前:市场洞察、客户细分、目标客户选择、定位与品牌、团队架构与考核指标、量化指标与结果追踪(量化指标部分)。

售中:市场营销组合。

售后:量化指标与结果追踪(结果追踪部分)、黑客增长。

售前、售中、售后这三个过程,都有一个核心因素在里面,那就是“客户”,营销的过程正是围绕客户不断探索的过程。售前环节通过市场洞察、客户细分、目标客户选择、品牌定位、团队打造、目标及考核指标设置,去打造一个市场有差异,自身有利润,客户有需求的产品。售中环节,重点围绕你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P去打造,将传统广告、数字营销、公共关系和销售促销这四类传播工具整合,最终实现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在于与客户发生有效沟通,降低促销成本,建立品牌与客户长期密切的关系。售后环节有两个重点:一是通过科学工具持续分析你已发生的营销行为,发现问题并提供优化建议;二是从客户拉新、激活、销售、留存和推荐这五个方面寻找你的黑客增长点,提高市场营销所有环节的生产力。

“刨去纷繁复杂,八大模块就像鱼骨用极简的方式贯穿了市场营销管理的完整体系,八大模块对处于实战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团队而言,就像一个极简鱼骨地图。”

Part 3——关于一些有趣的发现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收到了一位极简市场营销| Joe Hu网友的点赞,后来翻阅书评、阅读数据,发现这名网友几乎无处不在,他给每一位正在阅读、参与本书的人点赞。如果没猜错,这正是作者本人。

对于作者而言,他用20年的市场洞察,定位了这本《极简市场营销》,作者本人就是品牌,本书是他的产品,读者是他的用户。优秀的营销人会在你的产品投入市场后,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了解用户,接受反馈,并形成数据报表。记录、分析、改善,如此循环。

“营销人真的需要看这么多的数据表吗?答案是:绝对需要!高手团队早就这么干了,而且干得更深入。”

《极简市场营销》是一本理论体系完整、实 *** 性很强的营销书籍,对于非营销人员也值得一读。最后,再次回归本书“极简”这个主题:

极简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精挑细选。我们并不是要抛弃自己,无欲无求。而是要正视自己的需求,返璞归真。极简不是给生活做减法,而是给身心做加法。

20210619 FGL526

读《极简市场营销》十个重要而常用的市场营销模型。分为市场洞察、定位、品牌、营销组合与传播几个大类,全面立体呈现,让我们这些不懂营销都看得明白。

模型一;PEST模型,用来分析宏观环境:政治与政策、技术与产品、经济与行业、社会与消费者。PEST模型告诉我们, 现在与未来的宏观环境适合我们做生意吗?

模型二:市场洞察相关:波特五力模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消费者、替代者、供应商”,用来分析行业、简单说这个模型让我们看清在此行业中的生存空间,机遇和风险;同时,特别重要是判断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谁,且这个对手是否让自己感到无法抗衡。

模型三:SWOT模型(优势、弱势、机遇、威胁),用来分析自己和竞争者,如何扬长短,抓住机遇,无惧竞争对手,有自己的核心能力立足于市场 。

模型四:竟争者模型(潜在进入者、替代者、间接竞争对手、直接竞争对手),鸟瞰“竟争者”让我们看清楚在近离和远距离范围内有哪些竞争对手。

模型五:用户画像模型(基本背景、工作、生活、阅读学习...):具体描述“目标客户”,用户画像模型让我们真实、具体、生动、有场景感地感受到目标客户的模样。

模型六:定位相关:定位脑图(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我们有何不同),拆解“一语中的”的三要素定位的“一语中的”是对外的,比如将其放在广告中,而定位脑图是用于对内的沟通工具。

模型七:品牌相关:品牌价值图,用来(规划承诺、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它帮助我们把品牌的“承诺”“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拆解放进一个完美结构里面,然后我们依此规划发力点:不仅仅是“什么功能价值”,应该更聚焦推动“什么情感价值”。

模型八:市场营销组合;4P模型(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的精髓是一眼看清市场营销组合的4P分别是什么,并且它们的使命是合力兑现处于“靶心”位置的那个品牌“承诺”。

模型九: 整合营销传播(认知、兴趣、决策、购买)的原始模型. 四类沟通工具在不同客户决策行为阶段的“传播能力和效果”有很大差异,所以它们需要被“整合”运用在不同阶段!

模型十:整合营销传播的迭代模型POES(付费媒体、自有媒体、赚得媒体、自有平台),你可以布局 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力和市场预算资源。在以下模型图的基础上,你在每个类别中增加删减适合于本企业的传播渠道与销售渠道项,则可完成此模型的制作。

十个模型,每个都可以独立运用,无论TOB还是TOC总有一款适合于我们。虽然这些大部分都认识,但并不敢说熟悉,更没有在工作中实际得到的应用。总结完这十个模型,感觉自己有点不学无术,这么好的思维模型,竟然浪费这么年而没被发现,遗憾。

市场洞察,需要先思考需要洞察什么来帮助决策,然后再想办法进行数据搜集,以达到目的。

市场洞察包含四个维度: 宏观环境洞察、行业洞察、竞争者洞察、目标客户洞察 。每个维度的洞察都可以借助经典的模型工具来完成。

提出者:英国学者格里·约翰逊和凯万·斯科尔斯,在1999年提出。

用途:这个模型用于分析宏观环境,包括政治与政策、经济与行业、社会与消费者、科技与产品。

通过模型告诉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宏观环境,是和我们做的生意吗?

提出者: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用途:这个模型用于分析行业上下游、竞争者、新进入者、替代者和自己。

模型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

1.同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3.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5.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波特五力模型能够让我们看清行业的生存空间、机遇和危险,以及判断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否值得对抗。

提出者:因茨·韦里克,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用途:这个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竞争对手与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机会更大的地方,让企业战略变得明朗。

提出者:《极简市场营销》作者胡超,于2010年提出。

用途:这个模型用于鸟瞰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替代者和潜在进入者。

这个模型的使用方式是,在每个类别中放入竞争对手们的品牌标识,然后就能清晰知道,企业到底与谁直接竞争,与谁间接竞争,有谁好像不竞争但是有能力替代企业的,然后有谁会在未来有潜在进入的可能性。从而看清楚企业在近距离和远距离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用途:这个模型用于详细生动描述消费者的画像。

这个模型能让我们从背景和行为的各方面对一类客户进行描述,如年龄、学历、职业、兴趣爱好、婚姻状况、子女状况、上网习惯、上下班时间、每日交通方式、喜欢看的书籍和电影、收入金额、旅游偏好、人生的目标和挫败……

当了解这些以后,企业便能判断自身产品、营销等需要因应客户的画像作出调整。

以上5种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思考结构和框架,让我们能够把信息和数据进行组织,帮助我们掌握宏观环境、行业、竞争者和目标客户这4个维度的全景。

核心观点来自《极简市场营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123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