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冬季的时候都会经历着数十天的寒冷,在这期间,人们少不了的是秋衣秋裤或者是加绒的,保暖衣,保暖裤,但要说最为保暖的应该算是羽绒服了。
随着时间的增长,来羽绒制品也越来越多,羽绒马甲,羽绒外套,羽绒裤,等等,深受怕冷人士的喜爱。但大家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最近这几年羽绒制品越来越贵。以前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一件,现在一些高端的羽绒服标价就动辄上万元。2014年~2022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有452元涨到656元,其中两千元以上的比例已经接近70%,虽然羽绒服的价钱一路高涨,但销量却丝毫不受其价钱的影响,依旧卖的很火爆。
是什么让羽绒服一路一路高涨?
一件羽绒服的成本主要涵盖三个大方面,原材料,运营,人工,其中原材料占比最大,有75%,这里面又包括了羽绒面料和辅料,
从2016年开始,作为羽绒服成本占比最大的羽绒价格,就保持了持续上涨的态势,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鹅鸭屠宰量下降,产需失衡,进一步捧高了羽绒的价格,国标90白鸭绒的价格从27万元每吨上涨制约39万元每吨,涨幅45%而已,以保暖效果更好,含容量更高的95白鹅绒更是在2021年底达到了72.2万元每吨的高价,
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羽绒服新国标,把含容量更改为了绒子含量,过往的标准中含容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绒丝两种含量,绒丝废料进入含容量中,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例如90%的含容量,并非商家口中说的90%羽绒和百分之十羽毛,可能是仅有81%的羽绒,而差额则是来自于废丝,
目前已经10%左右的羽绒服品牌开始使用新国标,在政策的“倒逼”下,羽绒服的品质无疑将获得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价格也会随之上升,除了应成本上升之外,品牌高端化所带来的隐形成本也在发挥作用,十年前的服装市场,羽绒服在消费者心中还只不过是一件过冬的大棉衣,而如今需求多样化,正在赋予羽绒服除了保暖之外的更多意义,鼓鼓囊囊的羽绒服如今也脱胎换骨,
从产品设计,科技功能到生产工艺,再到营销手法,羽绒服品牌一改过往低价促销的惯用营销策略成了奢侈品,2021年先后两次拉尼娜事件,也让消费者对保暖性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对于服装尤其是羽绒服的需求有着极大的刺激作用,不过高价能否长存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消费者是否买单,对羽绒服的涨价速度大家一直是抱有质疑的态度,不是因为价格的高低,而是天价羽绒服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