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中国产品牌的营销关键是什么?

供给侧改革中国产品牌的营销关键是什么?,第1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其实说白了就是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以及产品的升级。

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前期的营销成本投入很可能付之东流,包括之前产品的推广费用以及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很显然,这和传统意义上企业的发展是背道相驰的。

那么花费了那么多的成本投入品牌打造中,如何能保住现有品牌,这就是供给侧改革品牌营销应该思考的问题。于是就有了企业扩张产品线和转型的事情。

海尔集团开展的阿米巴模式转型,将企业全部打散,构建子公司或者进行品牌孵化,提高创新力,使企业转型成功。并借由海尔打造了雷神等子品牌。

所以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时,保守型企业会选择开辟类似市场空间,便于自己品牌的成功打入,而一些创新型的企业则会开创子品牌,进行品牌孵化。这两种模式都各有利弊,不过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自己的品牌结构。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则必须要寻找到一个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或者找到消费者的痛点,进行产品打造等措施。

供给侧和需求侧新的特征:

1. 产品多样化:新时代的供给侧,商家对产品的多样化要求更高,企业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

2. 技术创新:新时代的供给侧,企业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拥抱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 电子商务:新时代的供给侧,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拓展更多的市场,增加销售渠道,扩大营销范围。新时代需求侧

表现出的新特征有:

1. 消费者自主性:新时代的需求侧,消费者更加自主,更加关注自身消费需求,更加看重品质和品牌;

2. 社交媒体:新时代的需求侧,消费者更多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了解产品的品质,比较产品的价格;

3. 数字化:新时代的需求侧,消费者更加喜欢数字化的产品,更喜欢在线购买,更喜欢通过手机购买产品。

第一个误区,过度炒概念。各个流派的学者,大家都从自己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概念或学术层面,对推动改革是难有意义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将供给侧改革等同于新计划手段。如果相关的部门和地方政府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搞规划,开始用政府之手有代替市场之手,可能会走向新供给主义倡导的“放松供给约束和解除供给抑制”的反面,变成了新计划手段干预经济的借口,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这种担忧。第三个可能的误区,因为强调供给侧改革,而忽略了需求侧。中国经济其实也存在明显的需求不足,也就是说,主张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忽视经济增长的另一面,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虽不是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但也是产品销售和价值实现的条件。所以,主张供给侧改革,不能将其与需求侧刺激相对立,实际在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等扩大总需求手段还是有很大空间。来自云掌财经望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141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