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牌何以在日化业竞争硝烟弥漫的今天,如一匹黑马成为当代中国日化巨头,使中国洗涤用品工业从退却、防御走向战略反攻。雕牌所在的纳爱斯集团前身是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厂”,位于浙江省丽水地区,计划经济时在全国118家定点肥皂企业中排序117位,处于“末二”。自1994年以来,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已连续9年稳居全国行业榜首,洗衣粉、肥皂销售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49%、67%,利润占行业的90%以上,成为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进入世界洗涤前八强。
这是一份被广大媒体采用以证明纳爱斯成功的数据:2000年,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亿元。洗衣皂一枝独秀,洗衣粉只用了一年时间就登上第一的宝座。而此前的洗衣粉市场,一直被宝洁、联合利华和国内的奇强所把持,外资经过数年的运作,已牢牢占据了城市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奇强避其锋芒,从外资不太重视但市场容量十分巨大的农村入手,已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除了洗衣皂遥遥领先,洗衣粉突飞猛进,雕牌牙膏销量也超过了1亿支。中国牙膏工业协会官员评价道,雕牌牙膏进入市场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过去专业的牙膏厂达到5000万支销量也需要几年时间,即使跨国公司在抢滩中国之初也没有达到纳爱斯这样的速度。雕牌洗洁精也已牢牢守住第二位,把后来者远远的甩开,成为领先阵营中过5万吨的企业,并紧逼白猫洗洁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针对市场情况,找到产品的市场空白点或是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使产品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领导品牌。纳爱斯在与香港丽康公司合作之后,将突破点锁定在洗衣皂上。这是一个消费者对之毫无感觉的领域:地方货各自为营,根本没有全国性品牌。机会就在这里。当时的洗衣皂为什么没有品牌意识,就在于它本身的缺陷:块大,粗糙,外观蜡黄,赤裸无包装,再加上味道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所以有一个俗名叫“臭肥皂”。但臭肥皂却是人们洗衣必须的东西,虽然香皂味道好,但去污却比不上洗衣皂。
要在洗衣皂上打开缺口,就得从内质上进行改造。雕牌超能皂以其特有的颜色(蓝色)与造型(中凹)出现在老百姓的面前,而它特殊的形象代表——大雕更是意喻去污的迅捷。但初入市场,新奇的颜色和包装带来的不是消费者对“雕”的青睐,反而以为又是一种玲珑剔透的香皂,雕牌超能皂备受冷落。面对窘境,一个在日后被许多企业引为经典的著名广告策划案在纳爱斯公司悄悄出台。1993年6月21日,《浙江日报》刊登了纳爱斯公司的免费大赠送广告,一个手写体的遒劲汉字“雕”的注册商标首次醒目的出现在媒体上。广告列举了雕牌超能皂的四大优点,并告诉读者只要剪下报上的广告券就能免费领取超能皂一块,还有机会抽得免费港澳游。广告一经推出,各经销点人气骤增,众多消费者由此免费领略到了用超能皂洗衣的诸多好处,而口碑相传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雕牌的良好形象。
雕牌超能皂的成功就在于找到了产品的市场空白点,同时为占领这一市场,运用独特的促销传播手段建立产品的知名度,推动顾客尝试,并通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进而增进他们对产品的好感和偏爱,提高对产品的信任值。紧接着雕牌透明皂又快速上马。这一次,形状由大变小,一手可握,便于消费者使用,同时,改革香味,变为淡淡的清香,再配以中档的价位,一上市,迅速被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接受,很多商场、超市一上柜就被抢购一空。雕牌透明皂从一上市就被消费者追捧仍经久不衰,让当初并不看好的同行大跌眼睛,等醒悟过来,纷纷上马之时,早已错失良机。雕牌透明皂当之无愧的成为洗衣皂销量第一的品牌。透明皂的成功为雕牌掘到了第一桶金。
运用价格策略。消费者对于价格总是很敏感的,雕牌用低价打开城市市场的口子,在过硬质量的保证下和全新市场的创造中,价格优势增加了雕牌成功的筹码。雕牌洗衣粉凭借其过硬的质量和超低的价格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1999年,雕牌对外宣告其建成了全世界四台之一的全自动喷粉设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此做注脚的是:这一年刚开始,雕牌洗衣粉的价格就降到了一箱29元,跌破了30元的心理防线,一步到位的价格让同行们措手不及。2000年,雕牌洗衣粉再接再厉,继洗衣皂之后又拿到一个全国销量第一。雕牌洗衣粉的“三级跳”不仅让自己出尽风头,更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价格跳水,以宝洁和联合利华为首的外资企业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每袋同容量洗衣粉从零售6元降至2.2元,每年可为中国百姓减轻50多亿元的生活开支,国内品牌的价格也是一落再落。
如果说雕牌洗衣皂的成功还有些投机的话,那么洗衣粉的成功可谓一场真正漂亮的反击之战。雕牌选择这个被众多人士不再看好的行业,实际上有着自己的深谋远虑。首先是城市市场中档价位的洗衣粉严重缺档,随着近几年消费水平的持续下降,早些年以活力28和白猫为首的高档浓缩粉已渐渐不再受宠,逐渐被外资品牌的复配粉所代替。但外资洗衣粉的价格仍然超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接受水平,市场急需中档洗衣粉的出现。再者,以奇强、全力为代表的农村路线的领路军,虽已在农村市场有了坚固的基础,但有一点,在知名度方面却是软肋。而农村消费者在有限的电视媒体上还没有看到什么厂家做广告,所以在洗衣粉的选择上是盲目的。机会就是市场,雕牌用低价作为进军日化业的“冲锋炮”,用广告在农村市场奠定品牌形象,结果遍地开花。
随着市场的发展,为提升品牌价值,雕牌开始适时地运用高价策略。2003年,纳爱斯在全国各地陆续上市雕牌天然皂粉。天然皂粉洗护“二合一”,提倡时尚洗衣新概念,是人性化、生态化的环保产品,400g天然粉(家庭装)的零售价为3.5元/包,在洗衣粉新产品同质化中脱颖而出。高价位对于消费者而言,常意味着高品质和高社会阶层。雕牌天然皂粉的新鲜出炉标志着雕牌开始进军日化高价细分市场,这有利于提升雕牌的品牌附加值,产品的环保特质也进一步充实了品牌文化。同时,其多品种出击,尤其是进军宝洁一统天下的高端洗护市场,能在战略上分散对手注意力,增加品牌抗风险的系数,有助于真正打破宝洁在日化行业的封锁。秘笈三:任何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都要依赖销售终端。强大的经销体系和渠道优势使雕牌能在短短时间内实现超速度的上升。雕牌在与经销商签定合同时,都会向经销商许诺年底给予一定的返利,保证其一年的努力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经销雕牌的绝对信心,使得经销商签合同时,心甘情愿的把预付金打进雕牌的帐户。这个举措一箭三雕:第一,大大牢固了生产商与经销商合作的基础;第二,预付金的方式为雕牌的流动资金作了坚实的保证,使生产和广告均正常运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雕牌抽空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以至于经销商想代理其他品牌,也苦于资金匮乏,心有余而力不足,确保了经销商对雕牌的忠诚度。让雕牌最得意的,莫过于不仅自己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利用,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外加工。一个奇怪而又颇讽刺的现象是,包括德国汉高在华的四个洗涤剂生产厂和宝洁的两个工厂在内的遍布全国19个省的30家企业,它们的生产线每天都在生产着纳爱斯的产品,而后者的香皂、洗衣粉、牙膏又在与它们争夺市场份额。有报道说,因为这种委托加工,徐州汉高洗涤剂有限公司脱离了亏损4000万元的窘境而扭亏为盈,甘肃“蓝星”从扭亏到盈利再到创下该厂20年来洗衣粉生产的历史纪录。更重要的是,这些委托加工企业,已成为纳爱斯在全国迅速布下的星星之火,不仅有效地实现了产地直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输成本。纳爱斯人自己算了这样一笔账:二、三期洗衣粉技改项目的年产能为50万吨,原材料和成品运输的成本,与交通便利的地区相比,每吨要多付出600元,一年下来,就白白丢掉3个亿的利润。与此相比,只付出每吨200元的加工费,代价是相当小的。秘笈四:广告必须根据不同的产品特色和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诉求,实现由创造、扩大知名度到巩固品牌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完美升华。雕牌广告的诉求手段种类纷呈,但都具有清晰一致的核心思路。
雕牌透明皂的广告主打农村市场。相对城市用洗衣机洗衣的频率要高,洗衣粉使用的比例大的情况,农村市场的皂类使用率要高的多。所以透明皂的广告就用一对农村老年夫妇,用一种拉家常的对话,清晰的传达出雕牌透明皂的功效。而两位老人和蔼可亲的邻家形象也让人们觉得真实,拉近了消费者和产品的距离。显然,这是一个有效的针对既定市场和既定消费者的广告。
纳爱斯水晶皂的广告则是雕牌首次启用明星作代言。这也是产品的定位与目标群的有效直击。作为一个比较前卫和新奇的产品,水晶皂主要针对那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又愿意尝试的年轻群体,而范晓萱则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明星。借明星推广是这类产品进入市场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而最初的纳爱斯香皂由于是大众化产品,就没有采用这一策略。再来看看洗衣粉广告。雕牌洗衣粉的第一则广告主要针对城市市场,并欲填补中档洗衣粉市场的空缺,因此,价格的实惠是诉求的要点。这则广告回避了当时众多洗衣粉广告的功能性宣传,反复用“我要雕牌”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并用“只选对的,不买贵的”暗示雕牌的实惠价格。结果广告一播出便家喻户晓,对雕牌知名度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 雕牌洗衣粉的第二则广告“妈妈,我能帮你洗衣服了”,打破常规的洗衣粉功能性宣传,出人意料的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独特的视角,真情的流露,这个紧跟时代脉搏的广告,让雕牌带着浓浓的亲情走进了千家万户。就在这一年,雕牌洗衣粉奇迹般的跃居第二位。同时这则广告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指责它“用下岗工人的眼泪赚钱”,不过自广告推出后,光是媒体上各种讨论的文章就给雕牌赚足了聚集的目光,挣得了注意力资源。许多偏爱外资品牌的消费者也在感动之余改用雕牌。在不同的理解声中,雕牌洗衣粉广告不但赢得了眼球,更将其以亲情文化为主体的品牌内涵传达到消费者的心中,成为品牌塑造的关键一环。如果说透明皂的广告建立了雕牌的知名度,那么雕牌洗衣粉的广告则完成了对品牌的塑造。
雕牌靠广告起飞,却并非毫无目的的狂轰乱炸,每一个产品的广告都针对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力求深入人心;每一则广告都跳出了竞争对手陈旧的宣传模式,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每一则广告都紧紧围绕着“同一种声音”,即纳爱斯集团的企业核心文化——“我们的努力只为提升您的生活品质”,“真情付出,心灵交汇”……这是一种人本的回归,一种崇尚企业服务大众,心灵平等沟通的至高追求。雕牌强势确立,市场地位昭然,但俯看日化业硝烟未散的战场,纳爱斯也感到了形势的严峻。随着雕牌的凶猛扩张,在各地逐渐遭遇“地头蛇”的打压,自老大的位置被雕牌抢占之后,奇强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形象宣传,并主攻超市,对雕牌进行反击。而跨国日化巨头宝洁则转换价格策略,推出9.9元的飘柔日常护理洗发液,以占领低端市场,“箭指雕牌”。未来的路依然充满荆棘和坎坷,竞争的残酷和不确定因素也如影相随,相信雕牌能够在这四大秘笈的指引下,依靠根基扎实的品牌基础和富有民族情节的品牌文化,管好自己腾飞的一片“天空”。
最近书读得太多连底儿都兜不住了,忍不住卖个骚,营销、文案、运营、数据、心理、创意、互联网、版权…… 让我一气儿嘚瑟个够。
PART ONE
营 销
《市场营销》,科特勒
适合人群:三年工作经验及以上的大婊贝
阅读计划:每晚抽出1小时,一月左右阅毕
虽然是本理论书,但要是没个两三年实 *** 经验,即使看了内容也记不住什么。相反地,有一定经验的人可以在书中找到“妙方”,比如我自己看到书中许多实例之后,蓦然发现一点,“用户要的不仅仅是便利体验,只能提供便捷服务的企业没有足够价值。”
《市场营销》从头到尾为你梳理了所有的知识点,特别适合在职场中用实力说话,但是对于某些具有歧义的知识点不能完全辨明的人。总之,对于那些想把野路子规范化的宝宝们很适用。
《营销的16个关键词》,叶茂中
适合人群:想拓宽营销方面思路的人
阅读计划:阅读较轻松,可利用一个周末的空闲读完
这本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书中大量特色实例,不少例子是你在其他地方没见过的,新鲜有趣还开阔思路。不过作为实 *** 大型营销事件而闻名的叶茂中,在书里几乎不提自己的实 *** 过程,也许是认为生动的例子比枯燥的流水线更能引人深思吧。
《16个关键词》里举了一个劝说吸烟有害健康的广告,让小孩儿找抽烟的大人借打火机。大人拒绝了,说抽烟对身体不好。小孩儿回道,“你知道担心我,那你自己呢?”——让犯错的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这个例子让我印象挺深刻。
《魔鬼经济学》,列维特和都伯纳
适合人群:寻求搭建和完善营销格局的炮友
阅读计划:全册4本,每月读完一本
营销的最高境界,我认为是“懂得”。不仅懂得用户不要什么,也同样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懂得市场,懂得社会,懂得企业。《魔鬼经济学》看似属于经济范畴的书籍,实际上由两个门外汉通过两双世俗的眼睛共同完成。这是一套抛开所有理论,只想“懂得”世界的探索之书。
两位作者总是给我别样的思路,“诶?这件事原来可以(应该)这样思考!”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世界,其实只需要找出最普通和最简单的角度。全书一共四册,我目前看完三册,本本惊艳。
PART TWO
文 案
《故事的解剖》,罗伯特·麦基
适合人群:写作积累了一定技巧但思路不够连贯的人
阅读计划:尽量在集中的时间内读完,每天3小时共计一周
《故事的解剖》不谈内容的规则,只谈其原理。原理,总是比规则更深一步。作者不谈怎样写故事,而是把故事拆分,从结构、事件、场景、幕各个环节阐述。
不仅限于故事的原理,还比如创意的原理,即“被感知”。能被感知的事物一定有其范围,也就是说,创意的确要有个圈。不提作者“好莱坞编剧教父”的荣耀,《故事的解剖》的确是挺贵的一本书,亚马逊网站上可以买,有时还会缺货,且买且珍惜。
《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适合人群:古今中外高矮胖瘦的文案人均适用
阅读计划:尽量在集中的时间内读完,每天3小时共计一周,好好做笔记
已经推荐过无数次《金字塔的原理》,这次也是一样。一般文字性的工作只靠苦逼呵呵地写字磨练,更讲究一种“感觉”,而没有系统学习方法。
《金字塔》完全冲破了这个概念,用非常强有力的逻辑思维把文字撰写的内容总结到位。它的万能公式“背景-疑问-冲突-答案”真是走到哪里都可以用,用得熟练以后也就烂熟于心了。还有演绎和归纳写、法的总结,分分钟把文案工作者变成物理学家和大学数学教授,侧面说明了拥有理科生思维对于文案益处多多。
《Neil French》,Neil French
适合人群:为内容寻找观点和角度的苦逼文案人
阅读计划:书里文字不多,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即可
小马宋的版本,他搜罗文案大师Neil Frech的作品并集合成书、高价卖出。书里有些内容需要结合时代分析,可惜小马宋全文没有一个备注,所以这本书看看电子书就好了。
Neil French非常抓人心,洞察力超强,他曾为Djarum雪茄写过广告语:“绅士们总是希望他们的亲密伴侣个子高挑,身材苗条,肤色如蜜,衣衫漂亮,理想的话,还要一点辛辣。但直到现在,也只有那些富裕的人一次供得起六个。” 没错,说的就是六只一盒的Djarum雪茄。能把雪茄的外形类比成妖娆女人的,真稀罕。
其他
文案的磨练不仅要靠文案大师和教授写作技巧的书籍,经典小说的情节和语言也能提升写作水平。
推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陌生女人的来信》。《房思琪》中小动作和人物心理的语言描绘非常之奇特,但仔细一想又是那么地恰到好处。我相信作者不是精神病人,只是比一般人敏感。而读《陌生女人》这类被改编成话剧并搬上舞台的小说,肯定错不了,原版小说也总是比舞台上的人物更生动。
PART THREE
运 营
《运营笔记》,类延昊
适合人群:运营小白,欲锻炼运营思维
阅读计划:每天早上读一个章节,共8章
运营类书籍,我的评分普遍不高。个人觉得有些“科目”不必看书,去实践就好,比如运营。当然我也筛选了三本从思维、实 *** 和全局对运营小白有益的运营类书籍。
类类公众号的文章我一直默默关注,相比于一篇文章的阐述,整本书的讲解显然费劲一些,这是大多数自媒体的通病。不过这不妨碍《运营笔记》当中的好观点,比如“为什么要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维护20%用户?并不是因为只有20%用户才对企业有贡献,而是为了让20%的人带动另外80%的用户一起玩嗨。”
《运营之光》,黄有璨
适合人群:运营小白,欲加紧运营实 ***
阅读计划:每天早上读半个章节,共6个章节
作为用户运营出身,类类的文章更偏思维,而黄有璨的《运营之光》更偏向实 *** 。两人的书籍都很实在,这也是我之所以会推荐的其中一个原因。
《运营之光》概括全面,包括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App运营等有关运营的方方面面,适合小白们从0到1细细梳理。
《新媒体运营与营销秘笈》,韦康博
适合人群:三年以内新媒体运营工作者
阅读计划:每天早上读一个章节,共12章
很赞同书里一个观点:新媒体营销既要考虑到某个事件会火的传播因素,也要避免触碰“不会火”的地雷,双管齐下。我也认为,欠缺考虑“不会火”的传播因素是大多数自媒体写不出10W+的真正原因。
PART FOUR
数 据
《深入浅出数据分析》,米尔顿
适合人群:自媒体人
阅读计划:每天早上读一个章节,做笔记
很多自媒体,尤其是编辑出身的自媒体,压根不在意数据。即使有人关注到数据一项,关注点也总是和实际有偏差。所以我特别翻出之前看过的这本《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能教你学会怎样分析数据,比如怎样设置控制组,怎样管理混杂因素,还讨论了数据和经验相悖时,应该相信数据还是经验。很多数据类的书籍里都讨论过这个问题,包括下面那本《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舍恩伯格
适合人群:互联网行业从业者
阅读计划:阅读轻松,连续每晚阅读1小时,一周搞定
自从人人都知道了“大数据”,就开始质疑它:大数据不够精确,有很多混杂数据不可能完全排除……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你还是得确切了解大数据的定义和发展,才有足够的底气去质疑它。
你知道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吗?你知道大数据和统计学的矛盾性吗?你知道数据也是财产吗?书中也明确了一点: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是参考答案,而非最终答案。互联网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人要懂得大数据。
《数学之美》,吴军
适合人群:对数字毫无概念,又想提起兴趣的你
阅读计划:适合白天阅读,预计阅读时长为14小时
虽然我是理科生,无奈数学基础不好,一直对数字提不起兴趣。让我改变对数字态度的,就是《数学之美》。吴军的书读起来有一种科技感,但不乏味。他对待知识点到为止的方式真是让目标读者松了口气,毕竟写得太深入或太浅薄都容易让人反胃。
《数学之美》把数字和文字都看成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人们对数字的戒心瞬间就松懈了。还有网络爬虫的原理,怎样抓取网络关键词等等,都有涉及。
PART FIVE
心理/设计
《乌合之众》,勒庞
适合人群:古今中外高矮胖瘦的所有新媒体运营
阅读计划:阅读速度可以很快,但需时间消化文中的“前卫”观点
黑色封皮这版是精简版,我朋友当时买了另一版内容较全的《乌合之众》,肠子都悔青了,说是未删减版里有好多无关的废话。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买精简版吧。
《乌合之众》书里主要说的是群体心理,这些观点是我之前从未听过的,人群中的个人会变得更加暴力包括智商下降,每个观点光是听听就让人感到震惊。群体心理也是网民心理,只有了解群体心理以后才能做到领导群体的心理和网民的心理。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魏因申克
适合人群:想提高排版和配图技能的宝宝
阅读计划:共100个要点,每个要点建议阅读时长为5分钟
曾经在某几个平台讲课时,还有年初开始写的.部分文章内容,都借鉴了这本书的一些知识点。
推荐《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这本书也有多次了,它给了我关于公众号排版和配图的思考,很多知识可以直接套用,比如最吸引人视觉的六件事有移动的物体,危险,人脸等等。排版和页面的心理学不仅设计师要懂,新媒体人也不能落下。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适合人群:对自我审美和创造力有要求的新媒体人
阅读计划:每天抽出零碎时间阅读
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大脑在你身体的每一处。这话是深泽直人说的。艺术给人更震撼的享受,就是“身临其境”的结果,不像文字,只能看也不像音乐,只能听。
《设计中的设计》图文并茂,书中选取的优质设计产品也是挺有意思的,总是不知不觉中就把一本正经书当成漫画书来看了……
PART SIX
创 意
《赖声川的创意学》,赖声川
适合人群:创意初级选手
阅读计划:每天系统化阅读1个章节,16天阅毕
《赖声川》引用了一句话:改变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这话不仅用来描述职场,在创意的产生过程中同样适用。创意就是通过“改变”想法而获得。
赖声川把本不可言喻的创意用一个等式表达了出来,等式左边是智慧,右边是技巧。智慧只能向内探寻,而一切能从外界环境中找到的,都只是技巧。
创意要向内看,要知道什么能做以及什么不能做放下自我才会有创意…… 看了书里赖声川日常产出创意的方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你看了同样会有这种感觉。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李明玉
适合人群:创意入门者
阅读计划:每天抽出零碎时间阅读,一周左右可以读完
一本分析名家名画的思考集,对于不了解艺术以及缺乏脑洞的人来说简直如获至宝。一般人不知道的创意法则,陌生法、放大法…… 都在李明玉分析画作的时候展现出来。
《蔚蓝诡计》路易斯和皮茨
适合人群:广告创意人
阅读计划:每天抽出零碎时间阅读,一周左右可以读完
和赖声川的创意学不同,《诡计》这本书一是从更高层的思维讲起,二是限定在广告圈,广告人看了会更加感同身受。我第一次进入作者的世界,只觉得他是个神经病,书里他说因为方案不通过,准备当着客户的面从楼上跳下。
到后来我觉得,《诡计》是一本让广告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书,除了创意实例,还有价值观的扶正,和初衷的探寻。
其他
创意、设计、艺术三者相通,懂艺术的人很可能变身成为创意达人。前几天刚淘了两本80年代的老旧书,一本是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另一本是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两本都是教人怎样用逻辑去表述和感受艺术。
淘宝上购买复刻版比较便宜,想看正版书顺带收藏的,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价格大概60元左右。
PART SEVEN
互联网/科技
《失控》,凯文·凯利
适合人群:互联网从业者
阅读计划:每日一小步,一月一大步
凯文·凯利的图书系列都可谓经典,他的另一本《必然》有这么一句:“我们从协作中受益越多,就会愈发欢迎政府中的社会化机制。未来的管理模式将会混合了从维基百科和瑞典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中获取的经验。” 听到这里我是又喜又悲。
他总能从生物学中探索到科技的味道,他还是职场教导者,“如果你做实验知道它一定成功,你就学不到任何东西如果你创业就知道一定成功,你就肯定没有任何创新。” 完全不出错,完全的肯定,是没办法创新的。
《跨界》,腾讯科技频道
适合人群:需要行业指南的小婊贝
阅读计划:预计阅读时间15小时,建议系统化阅读
《跨界》明确了行业中一直存在却被误解的概念,就拿洞察需求的例子来说,其实就是分辨“更快的马”中,究竟“马”是需求?还是“更快”是需求?推及到“风口”概念,想必风口也是一种需求,而非见到风口就要飞的豪迈。
书里还提到“每一个细分领域,只有经历泡沫,才能奠定它商业成立的基础”,对这一点表示不能再赞同。《跨界》很多观点是深入思考过的,权威性没得说。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曹政
适合人群:互联网从业者,职场小白
阅读计划:内容少,预计两天完成
相比互联网从业指南,曹政的小黄书更像是职场进阶宝典:“拒绝很有道理的废话”“扩大心理舒适区的三个办法”,还有创业指南“数据分析和琢磨人性是商业思维的关键”当然,互联网的内容也是有的,“信息公开透明是互联网的最大谎言”。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里的所有内容都符合曹政本人身份,他既处在互联网圈子,懂技术,懂职场,同时也正经历创业。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他的一本散文集。
PART EIGHT
版 权
《著作权法》,王迁
适合人群:我的新媒体同胞们
阅读计划:集中在一月内读完
现在大号最怕的,恐怕就是图片版权人找上门来索要赔偿了吧?有些图片类公司就靠这行当混口饭吃,不过咱们也要做好自己,不侵权就没有麻烦事发生。
我早前写过一篇关于版权的文章,只是想说的太多,字数太有限,如果有时间的炮友们真心建议你们打开《著作权法》这本书,把内容从头至尾看一遍。
王迁这版实例很多,便于理解,书里的文字也比较口语化,不会像一般教科书一样枯燥无味,起码我自己读起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但要注意节制,不要想着一口气读完,否则会像我一样白天读夜夜梦,给自己太大压力反倒不利于吸收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