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模式的一种创新,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很多中小企业试水微信营销,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发现很难认识到微信营销的本质,最终导致营销效果不理想。微信当然是一种营销工具。微信是一个沟通平台,任何一个沟通平台都有可能产生营销。微信反对“黄”、“黑”、“水”、“暴”等低级粗俗营销,当然也反对过度营销。微信团队一些人的本意,应该是反对利用朋友圈进行过度营销。
我总结了微信营销三三三法则,可作为企业负责人在实施微信营销的入门必修知识三层含义:
1.巧妙设计。
营销信息需要精心构思,更提倡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对于受众,微信营销信息需要对三点进行设计:可信任;有用处;不惹反感。
这意味着,微信营销需要兼顾三个方面:
传达重要信息;尊重客户习惯;满足营销目的。
此外,微信营销体系设计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特点,并因企业、时机和客户群的不同而精心炮制。
2.潜移默化。
当下是商家注重品质和消费体验的慢营销时代,与大众媒体“狂风暴雨”式的营销不同。自媒体风起云涌,相当于对大众人群以媒体偏好的方式进行了细分,这使得媒体生态更加细致,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组合,逐步实现信息传播的渗透,这为中小型企业创造了更多营销创新的机会。
3.细致入微。
在细分客户群和信息传播阶段,量身定制微信营销信息和营销手段可以再细分。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以关系为中心的时代,而不是以信息为中心的时代。
三层模式
拉新。
?通过5个动作建立新客户关系。
分别是吸引过客、归集访客、激活潜客、筛选试客和转化现客。
2.顾旧。
通过“挖掘大客”和“培养忠客”,挖掘客户关系的价值。
3.整合。
整合新旧资源,产生爆炸性的能量。首要形式为升级友客,即把客户变成朋友,而不是把朋友变成客户;其次是结盟换客,把拥有较强客户资源的自己变成一个渠道,让更多人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客户群。
三个 *** 作点
1.从售后服务切入。
这是服务营销和客户关系营销最基本的关系,而传统营销过多地强调信息传递过程和信息手段,忽视了关系的本质。
2.使用服务号,而不是个人号。
服务号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接口,为消费者提供强大和多样化的服务类型,而个人帐号主要是用于满足个人沟通,在服务客户时会有很多不便。
3.提供多样化一站式服务渠道。
不要单纯地盯着微信,而是“消费者在哪,我们在哪”,与邮件、QQ、网站、搜索引擎、社区、400电话等共同使用。
如果只是注重微信这个层面的营销,其效果会差强人意。微信营销不是简单的推送和转化。腾讯为微信营销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平台。企业可以微信服务号为基础,配合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个人微信消息的群发功能,通过微信支付、微信小店、微信多客服和营销QQ微信版等多种工具,实现微信营销,还可以利用基于广点通的微信推广平台,实现可控的拉新。
利用微信内置的腾讯云分析平台,可以对微信营销的效果进行直观分析。?
微信营销是“一把手”工程,这是其与传统及其他网络营销手段的显著区别。通常都是当家人亲自动手去打磨自己的微信平台,推进微信在企业中的应用,这是微信营销能够在这些企业得以彰显力量的前提。
离开了企业当家人的重视,微信营销就很难在企业中广泛应用,营销创新更无从展开。
——智玄
笔者就这个问题曾与多家公司相关人士进行过沟通,其中不乏行业内所谓的一线公司,问“咱们市场部是个什么样的职权部门”,得到的答案却令人诧异。
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简单地描述日程表:为公司做活动,做文案,做海报,做物料,做微信公众号,对接乙方,年底了再帮公司设计个挂历啥的……
每个人都能描述出自己做的工作,但却有人能指出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大部分人很清楚自己的日程表,但不清楚日程表背后的意义。
这非常奇怪,如果你问一个高中生在做什么,他的回答应该是“我每天都在学习,以提高成绩”,而不是描述日程表本身“我每天在起床、吃饭、走路、上课、睡觉”。
如果你问一个内科医生在做什么,他的回答应该是“我帮人看病,并且制定治疗方案”,而不是描述日程表本身“我每天见病人,开处方,写医嘱。”
很显然,高中学生和内科医生都知道自己每天到底在做什么,以及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但一到了当下的市场部工作,就好像换了个世界——我们借势热点,运营公众号,设计几张海报,但好像不关心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市场部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做这些事情?解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阐述一下“ 市场营销 ”的概念。
对于市场营销(Marketing),大部分的人的理解是:市场营销就是想办法把产品卖出去。
所以相对应的,关于市场营销的各种方法就变成了:如何吸引眼球?如何促进交易?如何引爆传播?
但这并不是“市场营销”的真正定义。实际上,市场营销本来的定义是:
“Satisfy your customer in a profitable way”(有盈利地满足顾客需求)
(是的,你翻开任何一本营销专业的教材,都会在第一章发现市场营销的定义,但就是没人真正这么去想。)
相应地,市场营销领域最关键的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我如何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顾客需求?”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营销”(Marketing)。
当你明白你在做市场营销(有盈利地满足顾客需求)之后,你就清楚了销售(促进交易)、公关(塑造形象)、运营、品牌管理、产品优化等各种具体活动,都是一个组成部分。
为什么大部分公司不是这样做的,也不是这样理解的?
因为大部分公司并没有真正在做“市场营销”(Marketing),而是在做“生产”、“产品”或者“销售”。
实际上,按照不同公司的导向,一般有四个阶段:
生产型公司、产品型公司、销售型公司、市场营销型公司。
生产型公司 认为最重要的是扩大产能、招工人开工厂等,他们认为有了足够的生产,企业就会足够盈利。
典型的是十几年前国内很多玩具、电子、服装厂商,为了扩大产能,不断造货,从不管产品是否优质,更别说品牌了。从而导致很多国产产品被贴上了“劣质”、“坑人”的标签。
产品型公司 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产品性能,他们认为只要产品性能足够好,企业就会盈利。
比如十年前国内电池行业都在忙于扩大产能、制造质量不稳定的电池时,南孚等企业率先集中精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不断生产更加优质的电池。
再比如,很多充满“产品情怀”的智能硬件厂商、手机厂商主要战略就是不断优化、改进产品本身。
产品型公司 往往能制造精品,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患上莱维特所说的“营销短视症”——忽视用户的需求。
之前某企业(在国内医疗保健行业挺知名)推出为高血压人群做智能手表(可随时监测健康),技术非常牛,花费大量资金把防水性能做到业界第一——可以水深20米防水。结果呢,结果你能想得到,——高血压人群根本不可能潜水这么深,他们为什么要买一块潜水20米的手表?用市场营销学理论来讲,也就是这样的性能优化本身是无法带来溢价的。
产品型公司认为更好的产品就能带来更多顾客和利润,但其实不是。因为市场营销有一项重要的规律是:
销售型公司 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只要产品卖得多,企业就会盈利。
比如很多房地产项目、保险公司、理财公司、保健品公司等,通过包装各种新概念、提出各种新口号、雇佣大量销售员,一切以成交量为核心,目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
销售型公司普遍的方法就是:“告诉市场部和广告公司,我们产品出来了,赶紧找个概念帮我包装一下,最好能引爆市场!”(对应的方法论主要是以品牌包装为基础的传统广告学)
这类公司往往已经开始建立品牌,也能取得一定销量,但无法解决持续经营问题,高度依赖大额推广预算和广告公司的奇思妙想,产品也往往是火过了一阵子就消失了。
市场营销型公司 最重要的就是“有效满足顾客需求”,认为只要“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就能获得利润。
这类公司,企业的一切都围绕顾客需求展开。同样是保健品企业,他们认为自己是在“让人更健康”,产品销售和研发可以做到这一点,公众号发文章也可以帮助这一点,甚至所有的公关、销售等活动都围绕“我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来展开。
同样是“加油站”,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司机提供继续行驶的权利”而不是仅仅狭隘地定义成“加油”。
从这个角度来看,轻视市场营销的公司,往往是单纯的生产或者产品公司,他们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顾客;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打广告卖产品”,往往是销售型公司——产品部门造出来产品,然后让其他部门卖出去就完了。
而真正的市场营销型公司,则会明白上面说的这一切: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 “创造并留住顾客” ,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 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求 ”。
现在你理解了什么是“市场营销”(Marketing),然后再看市场部就非常简单了。
我们知道,一个“市场营销”型的企业,关键是“ 为顾客提供价值,满足顾客需求 ”,而顾客接受的价值,其实分成两部分:
顾客真正接受到的价值,分为 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
举例说明:
比如果汁的有形价值:
新鲜度、纯度、瓶子握感、口味等……
果汁的无形价值:
消费者选择果汁的时候面临困惑,不知道哪种比较新鲜,但看到XX牌果汁,一下子知道它过去一直不错,就立马买了——品牌简化决策的价值。
晚上加班,这么晚了不想喝咖啡,又不知道喝些什么,突然想到XX果汁的文案“今天又加班,你要喝果汁”,就知道要买果汁了—— 提供消费线索的价值 。
过去喝果汁就是喝果汁,但现在拿着XX牌果汁,不光满足好喝需求,上面写着的“XX新健康主义”,提醒我是一个追求健康的人,让短短3分钟喝果汁的时间体验感不一样—— 提供体验价值 。
这种果汁,比星巴克咖啡还贵,更重要的是,大量广告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点,买一瓶拿着上班,我感觉同事都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提供身份象征价值 。
而这些就是市场部最重要的工作: 创造无形价值 。
是的,如果说销售部门是为了促进价值交换(比如做节日促销),那么市场部就是跟产品部门一起,创造值得被交换的价值本身。
对顾客来说,市场部应该是创造并提供无形价值的部门——比如品牌可以简化决策,可以提供体验感,可以提供象征等。
对公司来说,市场部就是管理消费者无形价值的部门——比如更多人认可产品,即使还没有购买,价值也看不见,但其实是公司的重要资产。
如果这样看,文章开头提出的各种活动才有了意义。比如市场部下个月目标要创造的无形价值是:
“我们想让更多的消费者,拿到果汁,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口感,更是对个人健康的追求。(提高体验价值)”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下周要做一个线下活动,请各种健身美女分发果汁,号召每天喝果汁每天健康一点。
为了做到这一点,下个月拍的TVC广告,需要描述一个有健康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暴自弃)的人,是每天喝果汁、健身并不断进步的形象。
为了做到这一点,微博上要紧跟“健康生活态度”类的话题。
……
总之,所有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得到这样的“无形价值”——在喝果汁的过程中,不光享受口感,更能感觉到“自己正在追求健康”。
再比如当你穿上一双耐克跑鞋跑步的时候,不光是鞋子的柔软舒适给你带来的价值,还有把自己想象成科比那样的广告主人公而产生激励感(“Just do it”),还有对产品本身的放心,不担心它随时坏掉(品牌塑造的可靠感),还有偶尔洋洋得意的感觉,而这些“无形价值”都是市场部创造的。
既然市场营销最重要的是“更有效率地满足用户需求”,而市场部就是创造“能满足需求的无形价值”。
那么,相对应的, 市场部的KPI应该是用户导向的,而不是财务指标 。
衡量市场部绩效的,并不是“这个月销量多少”“创造了多少股东权益”,而是它到底为多少人创造了多少无形价值:
比如:
“有多少人,现在把我们品牌当成了果汁的代名词?”
“消费者是不是仅仅认为我们就是造果汁的,还是代表着某种健康生活态度?”
“有多少消费者,在加班的时候,想起来的第一种饮料选择是果汁,而不是咖啡?”
“消费者拿着我们的果汁上班,和拿着其他品牌的果汁上班,个人形象有什么区别?”
“消费者在选择果汁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各种品牌之间的混淆吗?”
结 语
这篇文章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一些拥有超过40年历史的经典营销理论,并被无数企业验证过无数遍,但是我相信仍然会有很多人提出质疑:
“你说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有效满足顾客需求,可我们又不是做公益的,我们很现实,企业的目的,在我看来,就是赚钱!”
当然很正确,企业要赚钱。但这样的论断,除了炫耀自己多么“现实主义”并且为过去的行为开脱之外,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我要赚钱”,所有人当然知道,但它并不能指导任何一个经营行为,告诉员工我们要赚钱,也不能帮助他们更好服务顾客从而把钱赚回来。
相反,发现并满足顾客需求,持续为他们提供价值(不论是有形价值还是无形价值),则能在众多的企业行为中提供关键指导。
没错,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但是不论商业社会怎么变,不论是互联网经济还是马车经济,不论是新媒体还是农村刷墙营销,都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商业规则和商业逻辑。
而在这些商业逻辑中,关键的一环就是:
企业的核心,就是创造并保持顾客的能力。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更有效满足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部扮演的角色是“ 为顾客创造无形价值 ”。
所以需要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的市场行为:我们未来几个月,到底要创造什么无形价值?现在的活动,有哪些是在创造这个价值,有哪些是在无意义的跟风?
《营销想象力》西奥多·莱维特
《营销学原理》菲利普·科特勒
智玄:
——中国酒水行业职业经理人;
——“慢营销理论”倡导者及实践者;
第一:营销结果导向,运营多重导向。营销和运营并非是新词,没有新媒体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很久了。新媒体营销和新媒体运营,只是借助了新媒体这个工具去做的营销活动或运营工作而已。营销和运营最大的区别,营销是以结果导向,而运营是多重导向。
新媒体营销是根据产品做的一系列,曝光,引流,转化,销售等活动,最终肯定要以某一个营销结果为导向。而新媒体运营一般是围绕着产品的精准用户,一系列的维护,树立,输出品牌软文化,植入营销等。因此新媒体运营的考核标准是多重导向,用户数据,用户回馈,用户的满意程度,网络曝光度,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改善等。
:营销呈现快,运营呈现慢
营销活动和运营工作,在一个公司都需要。新媒体营销和新媒体运营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新媒体营销结果导向能够快速显现,新媒体运营工作则会体现比较慢。一般营销活动是为公司创收的,而运营工作一般是为公司增强品牌影响力的。
营销活动为公司创收,但运营工作助力营销。
运营工作把一些用户的数据,喜好,画像,兴趣标签,购买习惯等会以数据分析的形式传递给营销策划。运营工作也会为营销活动造势,有数据做支撑,有品牌做背书,营销活动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新媒体营销策划活动是要不间断的爆点,新媒体运营工作是属于常态性稳步上升的。所以对于一个天猫店铺的公司,既要有有营销经理,也要有运营总监。
第三:营销重策略,运营重细节
营销一般都是公司大框架,策略为王,一般大公司要做一个营销活动,旗下子公司多多配合就行。哪怕旗下子公司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只要符合总公司的营销策略,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新媒体运营活动基本上都是一环扣一环,若中间任何一环出现了失误,会为整个运营活动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一般营销经理多为思维跳跃,想法比较新颖人群;而运营经理多为心思缜密,数据分析独到的人群。这样你就能够明白新媒体营销和新媒体运营有什么区别了吗?有三大区别:营销以结果为导向,运营多重结果导向。营销活动呈现快,运营工作呈现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