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像一条毒蛇,击中了
中国人民族感情中最珍贵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并借助最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以原子裂变级速度迅猛的扩散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又一个民族品牌嫁给洋人了。但在哀叹和呐喊之外,如果结局不能改变,我们应该改变什么?应该在观念、舆论和行动上做出什么样的不同思考和调整? 事实上,收购汇源是
可口可乐的失败之举。 可口可乐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和世界品牌的奇迹,几十年来攻城略地,风靡全球,像一个无人能敌的超级大侠,统治者亿万消费者的心、口和钞票,成为
饮料市场的超级大赢家和绝对霸主。 然而,从2005年开始,由于北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购买灌装水、运动饮料、茶饮料和果汁的人越来越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美国碳酸饮料市场年度销售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个下滑周期。 7月17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上一财季盈利同比减少了23%,原因是其下属产品销售公司Coca-Cola EnterprisesInc.蒙受了巨额减计亏损,以及美国经济疲软影响了软饮料销售。 这种趋势在高速上升的中国市场虽然还不是非常严重,但可口可乐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冬天的凉意。 尤其是老对头百事可乐在综合食品领域的成功,以及在非碳酸饮料上的重磅出击:耗资2.5亿美元兴建亚洲最大非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并且据传百事已经与深深宝旗下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双方合作共同开发、产销凉茶产品,是个不小的挑战。 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王老吉、汇源等在茶、果汁和矿物质饮料市场的成功,也对可口可乐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压力和困难,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饮料,去年产销量在中国首次超过可口可乐。 王老吉的横空出世,一方面让可口可乐透骨体验到了中国茶道的真功夫之厉害,另一方面也让可口可乐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更多的幻想和期待。 同时,康师傅已与日本伊藤忠结盟。 这些动摇的不仅仅是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更是它赖以称霸的消费文化、忠诚基础以及品牌帝国。 这意味着可口可乐必须实现转型。 事实上,早在1998年9月,可口可乐就推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非碳酸饮料“天与地”,2001年推出“岚风”女性蜂蜜茶饮,2002年推出“阳光”果茶,紧接着又与雀巢联合推出“雀巢冰爽茶”,2005推出“清本”“清妍”男女版本的“茶研工坊”系列茶饮料。 然而,不幸的是,可口可乐推出的系列非碳酸饮料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大多已经全面停产、黯然退市。对可口可乐今年刚刚巨资推出的新品“原叶”茶饮料,说实话,我也不是很看好。这些案例揭示的共同病根是:可口可乐的成功路径依赖、对中国消费者的了解不够、对中国茶文化的粗浅认识以及在品牌推广模式上的左右摇摆。 但可口可乐的非碳酸化路线已经是不得不的战略选择。它必须坚定不移的雄心勃勃的坚持走下去。 可口可乐也是这样做的。2007年,可口可乐在全球开始通过并购等手段发展非碳酸饮料市场。今年5月底,可口可乐宣布收购美国著名的维生素水制造商Glaceau,随后又收购全球第二大矿泉水生产商Highland Spring。两笔交易花去可口可乐五十多亿美元。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24日,在可口可乐进入中国80周年的庆祝会议上,可口可乐太平洋集团副总裁包逸秋便向外界透露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计划——不排除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快速发展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非碳酸饮料市场。 可见,收购汇源,早有伏笔。而且,除汇源外,可口可乐还有意收购或参股中国另一大型饮料企业,旨在做中国饮料市场第一品牌。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品牌汇源,是可口可乐的最佳战略选择。它收购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和品牌,而是围绕汇源的一个产业链条。这必将给世界、给股东、给未来都带来充分的价值提升和想象空间。 我们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对涉农产业链条的有效保护。我们唯一遗憾的是,汇源的综合价值,不只是24亿美元。也就是说,可口可乐捡了个大便宜。 但同时,可口可乐也不得不承认和接受这样一个结论:这意味着可口可乐苦心孤诣打造的非碳酸饮料品牌的群体性失利。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这也是汇源和朱新礼的胜利:16年,将一个奄奄一息的县城小饮料厂打造成中国果资料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可口可乐以行业的巨无霸和领跑者的身份带领着我国饮料业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无论是战略的选择还是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它们都是企业制定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基础。本文具体从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切入,并采取适当的模型详细的分析了企业所面临的宏观机会和威胁,以及微观面上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出了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应采取的战略。目录:1.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32.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外部环境分析 32.1.可口可乐的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42.1.1政治法律因素环境分析。 42.1.2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42.1.3技术因素分析 52.1.4社会人文因素分析 62.1.5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PEST模型 72.2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产业环境分析 72.2.1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五力”模型分析 82.2.2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五力:模型图 103.可口可乐公司的微观环境分析 113.1财务状况 113.2产品及产品线 123.3生产设备状况 133.4市场营销能力 133.5对人员的管理、考核、激励与培训 143.6组织运作模式 164.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 174.1S(优势)分析 174.2 W(劣势)分析 184.3O(机会)分析 184.4T(威胁)分析 194.5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S0对策分析 205.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 216.参考文献 22原文:1.可口可乐公司简介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美国的亚特兰大,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拥有近400种饮料品牌,畅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可口可乐品牌价值高达674亿美元,位居全球榜首。 192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分公司,1979年又重返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2亿美元,到2004年,在中国内地已建有29家装瓶公司及32家厂房,拥有中国籍员工2万人。产品以可口可乐、雪碧、酷儿等为主导产品覆盖碳酸饮料、果汁饮品、汽水、茶饮料等几大领域。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2%,连续八年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2.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外部环境分析对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外部环境分析,有利于找出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的可以利用的发展机会以及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所构成的威胁,以此作为公司在中国市场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的条件。2.1.可口可乐的宏观外部环境分析对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市场的宏观环境分析,是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2.1.1政治法律因素环境分析。可口可乐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重返中国。几十年来,我国政治环境稳定,民族团结统一,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借着我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支持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的春风,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我国政府支持外资,尤其是支持国际知名片牌在中国发展的政策一直相对稳定,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也相对稳定,这给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通过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人们关注的理念并不新鲜,然而把内容营销当做企业战略,并精心绘制蓝图的却极鲜见,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看一下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吧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
1、 昵称瓶、歌词瓶
2013年夏天,可口可乐因“昵称瓶”而改变,它成为了全民话题,并飞速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0%,并且在广告届的盛大节日中国艾菲奖(EFFIEAWARDS,大中华区)颁奖中摘得全场大奖。而2014年的“歌词瓶”同样掀起了一场夏日狂欢。
2、直接用冰做的瓶子
环保到无以复加地彻底的包装设计,直接用冰做成,然后将可乐直接倒入其中,而你,可以直接拿着这冰做的可乐瓶子饮用,一口下去,从嘴唇到胃,都是彻彻底底的透心凉。
3、双人可乐瓶盖
新进大学谁都不认识,难免无聊无互动,于是可口可乐为了能让新近大学生互动起来,开发了这个特殊的瓶盖,只有当两个人一起反向旋转可乐的时候,可乐才能打开。
4、可口可乐社交隔离罩
可口可乐发布了一支广告,广告中,可口可乐郑重其事的向人们介绍了一种可以有效阻止Phubbing一族(低头族)的伟大发明。其实方法很简单,你需要的只是为他们佩戴上一款名为The Social Media Guard的颈罩。这款社交隔离罩的原理和猫猫狗狗们使用的伊丽莎白面罩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佩戴在人类的脖子上,并且可以将其与手机世界瞬间隔离。
针对时下人们“社交综合症”的现状,以一种幽默的手法加以表现,瓶装可口可乐恰到好处地出现在片中,与其说是发明,不如说是更好地又一次为其自身来了一次营销。
5、可以喝的可口可乐广告牌
饮料广告几乎随处可见,地铁车站、公交站亭、电视荧幕……无论是静态的平面广告,还是惟妙惟肖的视频广告,对于消费者而言,倘若没有亲自品尝,也很难感同身受。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推出了一块“可以喝”的广告牌,以创新的形式与消费者互动。
配合这块“可以喝”的户外广告牌,一支“可以喝”的互动广告也同步上线。观众可以通过下载指定App,把电视荧幕中的大瓶零度可口可乐倒进手机里的杯子中。当杯子灌满后,用户将获得一张电子优惠券,可在指定零售店换取一瓶零度可口可乐。
正如”内容2020“视频最后强调的:可口可乐不再依赖于以电视为中心的30秒广告了。2012年11月,可口可乐彻头彻尾改造了自1995年诞生的官网,将原来的主页更换成线上出版平台,并将其命名为Coca Cola Journey,目前在已澳洲、纽西兰、荷兰、法国、摩洛哥、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及中国推出本土化内容。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1、再好的品牌和质量,也永远都比不上好的营销更吸引人。
只有在情感上打动人的营销才是真正走心的营销。看不到人心的故事就不是一个好概念、好产品、好品牌,更不要去企求会有好市场。
可口可乐有着百年的品牌历史,但公司从创立之初,便一直围绕着感性化诉求做推广,再配以当地化的表现,其全球征程一片坦途。以至于如今一提起可口可乐一词,已不再是一款简简单单的饮料,而是跃升为美国文化的一大代表。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可口可乐一直奉行的是典型的美国风格。甚至直到20世纪末,公司总部才意识到如果可口可乐想要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占据霸主的地位就必须融合中国文化。于是1997年,可口可乐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请中国明星代言的由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的纯中国广告,这则广告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中可口可乐每年都会拍摄春节贺岁广告,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联、木偶、剪纸等富有浓重乡土气息的元素运用其中。其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一点:过中国年,只有喝可口可乐才有味道。
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并不是向本地文化低头。再伟大的产品也终究离不开消费者这一穷爹妈,不能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欣赏的营销,永远只是作为销售者看的营销,和消费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也就会沦落为金钱绝缘体。而可口可乐广告片中使用到的各种传统元素既与消费者的情感达成了共鸣,同时也很鲜明地阐释了其品牌的独特特征。并且这一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都保持着一致性。“给你带来舒爽的感受”,可口可乐从一开始就在强调这一点,不论在什么地区和国家。唯一,才是不变的招牌。
2、再大的品牌也要在消费者面前低下高昂的头颅。当你愿意走进群众中间时,群众才愿意张开怀抱接受你。
可口可乐公司始终注重的是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上的互通。时代在变,其营销方式也在不断长进。当传统媒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的时候,可口可乐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中文网站。它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官网,更是集游戏、活动和娱乐为一体的可口可乐大本营。可口可乐还曾和暴雪公司旗下的魔兽品牌合作,启动了“可口可乐要爽由自己,冰火暴风城”活动,携手在最火热的游戏中推广自己的品牌概念,这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典范。
可口可乐不仅仅是把自己的目光限定在娱乐上,除了进行商业性的广告宣传外,可口可乐公司还大力热心公益事业。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家庭、设立可口可乐奖学金……在可口可乐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一家良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信息泛滥的年代,这些看似最愚蠢的行为反而最能够打动人心。
3、始终保持一定的曝光度才能在消费者的记忆中保有新鲜感。
即便如可口可乐这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品牌,其在广告投入上也丝毫不敢懈怠。保持一定的曝光度,不单是在提醒消费者该品牌的存在,其更像是对竞争对手下的战书。营销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也许你并不曾懈怠,只因为对手比你更努力,才让一波波的大浪淹没了你自己。
可口可乐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通过赞助各种体育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自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陆后,迄今为止已经赞助了几十项知名的体育活动。参加每一届的奥运盛典已成为可口可乐的一大传统。2008年奥运会时,可口可乐也以顶级赞助商的身份晋升为奥运会的唯一饮料供应商。
可口可乐与奥运会的合作也使其品牌成为自由、活力、拼搏的象征。当品牌形象和体育盛会融为一体时,消费者记住的也将是品牌的无限延展性。再提可口可乐,认知度瞬间被提升。
而可口可乐对中国足球的赞助更在广大球迷和非球迷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可口可乐不再是简单的运动、奔放、向上的代表,更意味着这家企业同中国球迷跳动着同样的心。
当把情感营销做到如此地步,受众购买可口可乐甚至已经成为情感上的升华,这远远要超过一罐可乐所能够带来的感官享受。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