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跟营销无关,只为运营服务。这简单的功能极大的满足发布者与浏览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交互度以增加产品粘性。故去掉问题中营销相关的标签。 点对点聊天或群聊是有特定接收者的信息传递,而朋友圈是无特定接收者的信息分享。这就跟UGC社区一样,如果得不到回应,那么再积极的分享者最终也会停止分享。那这个产品/功能就死了。一个小小的赞就能够满足分享者被关注被认同的心理需要,是对ta付出的认可,也是ta继续分享的动力。 但是浏览者为什么要点赞呢?相比微博,微信的用户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摇炮的另说),俗称熟人。熟人见面得打招呼,熟人说些你不感兴趣的你也得微笑着点头“嗯嗯”应着。虽然并不是线下面对面,熟人也不是专门发给你看,但偶尔你也得刷刷存在感吧。最关键的,熟人给你点了赞你能好意思不找个机会回个赞吗? 据孔乙己说,赞有五种点法: 1. 这条信息/图片不错,感谢分享,又懒得回复或者想不到回复怎么,点个赞(正常模式); 2. 哈哈,你太衰了,赶紧点个赞(损友模式); 3. 朕已阅(狂魔模式); 4. 嗯嗯/呵呵/是吗/有意思(偶尔刷存在感模式); 5. 你是我的男/女神,我一直关注着你(传情模式)。 一个小小的赞既给了发布者动力,又帮浏览者省了或者说干了不少事。熟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熟络了,也更愿意分享了。于是用户活跃度就上去了,要找风投的,数据也好看了;上市的,股价也更高了。产品满足了用户中等层次的需求(沟通分享人际关系),同时用户满足了产品低层次的需求。从此产品和用户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其实,微信的点赞严格来说不属于营销,只是点赞的这个过程可能存在着营销的形式,很多的商家通过微信点赞来推送自己的广告,而达到集赞个数的人就会获得一定的福利;要考虑到的是微信上广告对很多的人来说都是比较反感的,在营销上一般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微信已经渐渐普及,有精明的商家开始发明了“点赞”营销,集齐若干个赞,就可以获得免费的午餐或是免费电影票,而骗子也开始动了歪脑筋,试图利用微信行骗。最近,温州就出了这么个利用微信点赞骗钱的案子,骗子声称只要集齐36个赞,就有可能抽到iPhone 5s。很多人被诱惑上钩了。一旦集齐了点赞,骗子就又开始了老伎俩,发短信说你中了大奖,奖品就是一台iPhone 5s,但是,需要支付22元快递费用。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醒悟过来了,这骗术也太老套了吧,可偏偏就是有那么一些人,觉得就算是上当也只要22元,为什么不试一下呢?结果,被骗的人还真不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