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公司大了,
摸鱼的人就多了?范凯robbin来自专栏「CTO肉饼」最近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郁闷了。原因是在他加入公司游戏聊天群以后,发现很多员工上班的时间聊游戏。让他质疑员工上班都很空闲吗?为什么这么多人看起来上班摸鱼?其实不光是字节跳动,只要公司的人员规模一大,几乎没有不摸鱼的。公司创业之初,人员很少,几乎个个都是多面手,一个顶n个。但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看起来养得闲人也越来越多了。好多员工拿着很高的工资,貌似也没啥产出,做着可有可无的事情。最后公司真正能打仗的,还是靠了几个少数核心岗位的精英人才。要说真是公司冗余的人员太多吧,你又解释不了,这些大公司一边抱怨公司人效下降,上班摸鱼的人多了;但是又一边拼命的高薪招聘,公司规模不但没有缩减,反而还在迅速的扩张。那么为啥会出现这个现象呢?核心岗位是稀缺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无论公司规模多小,还是多大,真正的核心岗位就那么几个,是非常稀缺的。当公司只有几个人的时候,每个创始人都在关键岗位上;当公司发展到几十个人的时候,关键岗位人才还是那几个人,其他人都是配合角色;当公司扩张到几百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真正不可替代关键人才还是屈指可数,绝大部分人都是螺丝钉;那你可能会说了,那我就不招平庸的人才,我就组建精英团队,全部都是关键人才行不行?几百上千的公司,我就变成一个一百人的纯精英团队,可以不可以?这样总不会有人摸鱼了吧?总不会养闲人了吧?答案是遗憾的,就算你公司是一百个精英组成的,最后还是会变成:少数几个人成为关键人才,绝大多数人又变成螺丝钉,上班摸鱼了。你不信的话,看看Google就知道了。Google就是秉承了精英理念搭建公司团队的。再简单的工作,也要不惜招聘名校的博士生,结果呢?今天的Google已经成了很多工程师眼里养老的地方了。所以核心岗位的稀缺性决定了,真正不可替代的人一定是极少的。就算你非常优秀,出类拔萃,但没有核心岗位的坑位空出来,你照样还是螺丝钉。而且就算核心岗位的坑位空出来了,如果你得不到老板的信任,这个坑位也不会给你。因此核心岗位不但有稀缺性,还必须有信任关系,缺一不可。能够成为关键性的精英人才,不仅靠才能,还要靠运气。大多数运气不够好的精英人才必须有当好一颗螺丝钉,好好摸鱼的觉悟。人员冗余是为了抗风险小型精英团队,看着战斗力强悍,个个都是多面手。但是公司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每个关键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有人离职或者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对公司就是沉重的打击。要是有两三个关键岗位精英拉队伍出走,公司业务可能就塌了。但凡公司非常有钱,一定会通过人员规模扩张,储备足够的优秀人才,哪怕浪费,就算冗余,也比业务出现重大风险来得划算太多了。当然了,人员一旦冗余,不在核心岗位的人是没有多少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的,只能当好一颗螺丝钉,久而久之,摸鱼就成了常态。所以适当摸鱼不一定是坏事,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公司没人摸鱼,就要想想公司是不是人员备份太差,一旦出现人员缺岗,公司会不会有风险了。此外,适当的人员冗余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如果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带团队的Leader是很痛苦的。因为一旦手下人员不称职,他没有其他人手可以替换,毫无选择余地,必须容忍不合格的员工在岗。那么长此以往,整个团队就完全废掉了。基于以上的两个原因,大家就会发现:别看公司的老板嘴上都说很讨厌员工摸鱼,但是身体非常诚实,公司一旦有钱,总是不遗余力的扩张,不惜重金圈养更多的精英人才,宁愿让人才在公司摸鱼变成废物。最后我觉得,大家也要对摸鱼现象抱有一定的宽容态度。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看产出,如果一个员工的产出非常高,就算摸鱼,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呢?反过来说,就算员工表现的多么敬业,天天996,但是最后没有业务产出,你觉得可以原谅吗?别看你觉得不可以容忍这种没有产出的员工,但现实工作中,总是这样擅长表演加班行为的人会得到肯定,不是吗?
我最难理解的是网红泡面小食堂,简直是有点颠覆我的三观,我们这个社会,精神已经匮乏到连泡面都能成网红了吗?
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还是在某个小视频软件上。当时就感觉现在的人真无聊,泡个方便面加个煎蛋,都能成为是一种时尚美食,那我这整天吃各种面条的人,岂不是美食专家?
我当时还和朋友讨论了这件事,没有人觉得自己对外出吃方便面有兴趣。想吃方便面,到超市里去转一圈,什么口味都没有啊,何必多花钱吃别人的呢?
我们都是作为一种笑料来讨论的,可是没想到过了没多长时间,县城里连续开了三家泡面小食堂。我当时还觉得自己蛮可笑,原来还真有人干这个东西。
秉着好奇的心理,我到里面去吃了一次。没感觉有什么特别,跟我自己在家煮方便面味道差不多,可价格是我自己吃的好几倍,成本都在房租和人工上了。
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出去溜弯儿,路过一家泡面小食堂的时候,总会往里瞧一眼。刚开始的半个月,生意看起来还可以。半个月之后,感觉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对一个正常的餐饮来说,七点多钟应该是忙碌期,可我每天都这个时间点路过,在里边吃饭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有时候只有老板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玩手机。
三个月的时间都不到,我经常路过的这家就已经关门了。之后去外面闲逛的时候,发现县城里开的这三家泡面小食堂,都陆陆续续关门大吉。
我到现在都没有理解这种网红美食的特色在哪里,也没有理解利润点到底在哪里,现在这社会谁傻呢?钱不好赚啊。
也许网红美食在不同地区适应程度不同,至少我已经知道在我们这里,泡面小食堂看起来是没有市场的。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