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画影片花木兰在全球是如何宣传的?请阐述其整合营销机制。

2、动画影片花木兰在全球是如何宣传的?请阐述其整合营销机制。,第1张

1998年,多么老的片子新闻也成旧闻了而且剧情完全背离了花木兰的故事,不过技术不错

首先还是从动画技术层面上。

当迪士尼选定一个特定的文化作为影片的载体时,一定是它发现自己有挖掘出这种文化在动画风格上的突破的可能性。我认为这应是开始于形式上的突破。

在人物造型上,迪士尼大大借鉴了国画中对人物刻画的那种随意、写意和涵义。几笔勾勒就将人物的神情,心情和内在的性格表现出来。

你还会发现,影片采用了大量写意式的水墨画作为背景。山水,花草,庭院,田野。色彩并不是迪士尼通常的那种浓重,而是完全模仿了水墨画中的清淡。

但是注意,这里的水墨背景并没有从前小蝌蚪找妈妈的那种墨润宣纸的感觉,而是在写意的基础上融入了迪士尼一贯的厚实感。虽然背景空旷大气,前景轮廓分明,但前景背景却一致的彰显了浑厚的色泽,细细品来,少了一点潇洒,多了些许规矩。就像是草书的一竖一捺,本应悠然飘散,却被执笔者轻轻一顿,煞尾而止。

这种煞尾显然能够迎合美国观众的口味,但却不知那些国画大师能否接受这样的变化,确实,中国文化被别人搬上银幕,亲切,多少也有点别扭。可能美国人并不欣赏或者并不理解东方那种缥缈吧。

无论如何,这种尝试和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个人观点,中国的水墨动画领域应该是一个前人少有开发,后世前景广阔的新天地。就像是英国的粘土动画,日本的动漫,就是要在动画领域内树立自己的招牌,无论你美国人的动画资金多么丰厚,技术多么高超,但是想象力的层面上大家平等,只要我有我的独立的风格,我就有独立的空间去发挥我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动画的本质,有想象力的动画永远会有观众。

我们不缺想象力,我们缺少独立的空间。

说回来,迪士尼在挖掘水墨画这种形式上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最明显的就是,老美能够在把握住技术这个赖以立足的强势的基础上把水墨画的潜力挖掘出来。

巍巍雪山,万箭齐发;茫茫雪海,战马奔腾。滔滔大雪,呼啸而来,奔流而去,技术让水墨人物流畅的运动在水墨山水之间,水墨人物和水墨山水则赋予了画面以灵动的气息和浩瀚的气势,我们知道,那些是闪动的胶片,但我们更愿相信那就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一场惊世之梦,那奋争在沙场上,漂泊在雪流中的就是我们自己——我就是那个英雄!高潮已过,梦不愿醒。

这就是技术的魅力,更是水墨画的魅力。

上上一段结尾那句话,我本来想写“把水墨画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掘了出来”。但是想了想,他们远远没有参透中国水墨的“精义”,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资格,有能力继续挖掘下去,将这种文化发挥到极致。

作为迪士尼的正统公主,花木兰从动画电影到真人电影,等了20年。不光迪士尼相当重视《花木兰》,倾尽力量在推广,更重要的是,这位传统的中国巾帼英雄,将以真人形象在明年3月,正式走向全球。扛起大旗的,是有着国民热度的“仙女”刘亦菲。

继《冰雪奇缘》《海洋奇缘》大放异彩后,迪士尼为何选择了中国的花木兰?

尼对于“花木兰”这一经典中国IP的执着已有20余年的时间。早在1998年,迪士尼便曾历时两年、耗资1亿美元制作了电脑动画电影《花木兰》,并在全球取得3亿美元票房,获得199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奖提名。当时为了让该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迪士尼不仅聘请了中国的一批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对影片的脚本、情景、造型等进行反复研究审核,同时也通过与麦当劳合作推出相关角色的玩具,以及邀请中外滑冰好手在冰上演绎花木兰的故事进行相应的营销,使得“花木兰”世界皆知。

而对于此次真人版电影《花木兰》,迪士尼也进行了诸多准备。以主创团队为例,迪士尼在选择演员时进行了全球海选,遍访五大洲,试镜了近千位演员,最终确定了由刘亦菲饰演花木兰,同时巩俐、李连杰、甄子丹等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员在影片中出演相关角色。

事实上,近年来,善于玩IP的迪士尼,将触角频频伸到动画改编真人版电影领域。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迪士尼推出了真人版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014年和2015年又接连推出《沉睡魔咒》以及《灰姑娘》,迪士尼收获票房的同时,也收获了影响力和关注度。

看到市场反馈后,迪士尼对于制作真人版电影的决心愈发明确,2016年迪士尼宣布计划把至少18部经典动画电影改编成真人电影,《美女与野兽》《小飞象》《小熊维尼》《阿拉丁》,同时《花木兰》均涵盖在内。

投资分析师许杉认为,“国内较大的人口数量是消费基础,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市场的逐步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于迪士尼而言,无论是电影票房还是衍生品的销售,中国市场都有着较大的需求,这便成为发展业务的契机”。此外,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迪士尼不只拥有多部高票房电影作品,该公司的整体运作体系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包括衍生品、主题公园等产业链的发展均已占据不小的市场。从业者表示,迪士尼现阶段在国内市场也确实有着一定的竞争力,而中国银幕数已位居全球第一,代表着背后的市场空间,这无疑会吸引各方前来抢占市场。

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的投射,傻白甜的设定现在看来招人诟病,但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20世纪初期,父亲是社会结构中的家长,女性的定义依靠丈夫的身份,女性的自信和尊严来自母亲身份的获得。在父权控制一切的社会里,女性行为甚至命运都已经被注定,一度作为唯一声音出现的男权话语,在其文学作品中创造出符合他们意愿的女性形象。

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花木兰》孕育而生。

首先要说的是主角花木兰的设定,她是迪士尼公主中唯一的平民出身,个性倔强且叛逆,记不住三从四德却喜欢闹市下棋,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迪士尼影片中的花木兰更具鲜明的性格特征,更加敢于追求并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影片的开始,花木兰就表现出不想局限于人们对于女性的死板要求。她不想通过端庄的仪态和纤纤的细腰来为家族添光,她更想的是,她应该在家族有困难的时候,勇敢站出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维护家族的荣誉,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

花木兰渴望的是,她心中真正的自我被认可,而不是她戴上面具假装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174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