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鹅作为旅游资源,如何设计相关的旅游商品或文创产品

狮头鹅作为旅游资源,如何设计相关的旅游商品或文创产品,第1张

狮头鹅作为旅游资源,可以设计狮头鹅手工纪念品(比如手机挂件,雕塑,玩偶等)狮头鹅食品等。

狮头鹅:巨型肉用种鹅,鸭科,世界大型鹅种之一。羽毛灰褐色,体型硕大,头大颈粗,姿态雄伟。公鹅脸部有很多黑肉瘤,它们随年龄而增大,状似狮头,故名。颔下皮肤松软,而颊间有三角形代状肉垂。喙短阔,胸深广,脚橙黄色。原产地饶平县浮滨乡溪楼村,后传至潮安、澄海和汕头市郊。潮汕的狮头鹅,通常成年公鹅为7-8公斤,母鹅6-7公斤。母鹅年产蛋3-4窝。饲养狮头鹅已成为潮汕农户重要经济收入。

文创商品凝聚着特色文化精神,也连接着消费市场。文创产品开发一直是文化和旅游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文旅融合及休闲旅游的新形势下,文创产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

2016年,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做了明确部署。

2019年5月19日至20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全国旅游景区发展与文创产品开发座谈会暨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围绕旅游景区发展与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部署,交流最新发展经验。

当前,文创产品开发在体制机制、创意能力、资源开发利用、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

广东“四大名鹅”,你猜中几只?广东是我国第一养鹅大省

回答于2020-10-14

“广东是我国第一养鹅大省,年出栏肉鹅1.2亿只左右,种鹅饲养量1000万只,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近日,广东鹅产业发展交流会暨粤菜师傅之“广东名鹅家宴”品鉴活动在江门市开平市举行。来自广东“四大名鹅”产区的相关代表相聚一堂,成立广东省鹅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共谋产业发展、品鉴名鹅家宴。

挖掘特色:粤“四大名鹅”集中亮相

“目前,开平市共有养鹅专业户335户,饲养母鹅44.5万只,年生产纯种马冈鹅苗595万对,肉鹅年上市量250万只,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并出口港澳,走向全国,约占广东鹅市场的70%。”开平市副市长张伟业介绍,马冈鹅产业已逐步向企业化、规模化发展,成活率和产量不断上升,成为该市特色优势产业。

“澄海狮头鹅是澄海区农业特色品牌和富民兴村支柱产业。2019年,全区狮头鹅出栏总产量730万只,占全省狮头鹅总量的46.67%,是广东省狮头鹅的重要产区,全产业链产值近30亿元。”汕头市澄海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王俊雄介绍,目前澄海区已形成种鹅繁育、种蛋电机孵化、鹅苗销售、肉鹅饲养、活鹅销售、冰鲜鹅配送、肉鹅卤制加工、鹅毛羽绒加工、流通和品牌销售等完整产业链;以狮头鹅卤制为特色的“鹅”美食随潮汕文化的传播,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重要品牌。

阳江市是广东重要的鹅苗和肉鹅生产基地,发展养鹅业有优势。多年来,阳江致力于发展养鹅业,使“阳江鹅”成为闻名省内外知名品牌,小有名气。据阳江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张展庆介绍,目前全市种鹅存栏量估计超过70万只,全年繁殖鹅苗约1500万只,除了满足本地饲养约500多万只肉鹅的需要外,有1000多万只鹅苗销往省内各地以及海南、广西。

“清远乌鬃鹅的生长环境优越,因其体型小,颈至背鬃毛有一明显黑色羽毛带,脚黑、嘴黑,骨骼小,肉嫩而多汁,肉质鲜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与饲料科科长黄军龙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清远乌鬃鹅就享誉海内外,被列为广东省四大名鹅之一,其2007年申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到目前该市乌鬃鹅养殖存栏量约450万只,出栏约800万只。

发展新业态:产业园建设助力鹅产业发展

活动中,广东“四大名鹅”产区的相关代表还探讨了广东鹅产业品牌构建及发展新业态。

据了解,开平市成功创建省级家禽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总投资约2亿元,以马冈鹅为亮点,以家禽生态养殖与蛋品加工联动发展为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型养殖,打响绿色生态品牌与区域品牌,大力推进“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的全产业链融合。

目前,开平市马冈鹅产业采用现代化育种技术,建立现代繁育体系,进行系统造育、提纯复壮等多项手段,提高产蛋性能和生长速度,扩大原种群数量,形成原种规模养殖,并有计划适度进行马冈鹅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加工,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处于良性循环。

澄海区同样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狮头鹅产业。产业园将投入20026万元,以全国狮头鹅品种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试验区、广东省狮头鹅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鹅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农食一体品牌创建区为发展目标,打造狮头鹅加工流通集聚中心、狮头鹅高新科技创新区、狮头鹅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狮头鹅餐饮文化传承一条街等“一心一街二区”功能区,打响“澄海狮头鹅”文化品牌,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产业园建成后,全区狮头鹅相关产业产值达50亿元以上,新增利润2亿元以上,带动产业园内狮头鹅年出栏量达600万只以上;实现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以上,高于本地平均水平20%左右。

打造好品牌:瞄准产业化经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对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牌子响,竞争力就强,没有牌子,就没有竞争力。”张展庆表示,增强养鹅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力度树立阳江黄鬃鹅这一品牌,加强养鹅科学技术的研究,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质量,使阳江黄鬃鹅真正成为无公害绿色产品,成为真正的名牌。

此外,“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优良种鹅、牧草种子、饲料、药物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疫病防治、种蛋孵化、鹅苗和肉鹅收购、直至鹅产品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完善的服务,带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充分利用‘阳江鹅’的品牌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起阳江鹅是优质绿色产品的声誉,树立真正的名牌,抢占国内外市场。”张展庆说。

清远市拟把乌鬃鹅种源保护、乌鬃鹅产业发展列入该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当做特色产业来发展。首先,建立和完善良种乌鬃鹅繁育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优良血统,开展遗传改良育种、杂交配套等品种改良,建立和完善良种乌鬃鹅繁育体系;其次,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发挥乌鬃鹅品种优势,提高生产水平,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实行科学养殖,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品牌营销力度。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企业运营,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具有鲜明乌鬃鹅文化特色的多功能产业园区,园区内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文化体验、商贸物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186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