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1、要有主题。主题:这个群是做什么的,建立这个群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要建立一个群主题很重要,要让大家明白自己建立这个社群是干什么的。
并且让大家知道进来这个群在这个群呆着会获得什么,能够得到什么,原来这个群是有福利的,是能够长见识的,原来还有那么多后期好玩的东西可以涨姿势,自然而然不会那么轻易的退群,设置好群昵称,设置好群公告。
2、要有明确的群规,做好角色扮演,做好群公告。一个群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群规,有了群规要严格但是不失关爱之心去执行下去,不能让粉丝觉得这是个没有规矩没有管理的社群。
角色扮演(假设美肤福利群)、群主(福利君)、分享知识(美肤达人)、执行群规(行刑官)、回答问题(小美老师)等等。有了这些职位的明确角色扮演者所要做的事,同时也是责任到人,有条理的去运营社群的基础保障。
其他技巧:
1、要有互动。每周五会有大咖授课,每天不定时群内发放体验券,每月设有主题活动等等,总之要有互动,没有互动,没有了粉丝粘度前面搞得再好,群内是没有发广告的也没有扯皮的,但是慢慢也会变成死群。
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组织线下活动会更好的增加粉丝的粘度,同时扩大了品牌的宣传力度。
2、不能单单是微信群于此同时我们可以创建专属的QQ群和贴吧实现引流,新鲜血液的注入,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长久的储存地。
源于PPT,不止PPT,大家好,我是老秦。
想要做好社群运营,最重要的是理解社群的组成结构。
按照我在《社群营销》一书中的观点,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社群必须包含同好(Interest)、结构(Structure)、输出(Output)、运营(Operate)、复制(Copy)五个要素,简称“ISOOC”。
1、什么是同好?
社群构成的第一要素——同好(Interest),它决定了社群的成立。
所谓“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
可以基于某一个产品,比如苹果手机、锤子手机、小米手机。
可以基于某一种行为,比如爱旅游的驴友群、爱阅读的读书交流会。
可以基于某一种标签,比如星座、某明星的粉丝、PPTer。
可以基于某一种空间,比如某生活小区的业主群。
可以基于某一种情感,比如老乡会、校友群、班级群。
可以基于某一类三观,比如“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秦友团。
共好是我们找到同质的人的原点,但“同好”仅仅是一个社群的成立的发端,要想真正存活、发展、壮大,还需要后面的几个要素。
2、什么是结构?
社群构成的第二要素——结构(Structure),它决定了社群的存活。
很多社群为什么很快走向沉寂,是因为最初就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这个结构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的越好,社群活的越长。
组成成员:发现、号召起那些有“同好”的人抱团形成金字塔或者环形结构。最初的一批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
交流平台:找到人之后,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见的有QQ、微信、YY等;
加入原则:有了元老成员,也建好了平台,慢慢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那么就得设有一定的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来保证质量,二来会让加入者由于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
管理规范:人越来越多,就必须有管理,不然大量的广告与灌水让很多人选择了屏蔽。所以一要设立管理员,二要不断完善群规。
3、什么是输出?
社群构成的第三要素——输出(Output),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
所有的社群在成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若不能持续提供价值,群慢慢的活跃度下降,大多沦为广告群。没有足够价值的社群迟早会成为“鸡肋”, 群主和群员就会选择退群或者解散群。也有一些人会再去加入一个新的“好”群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群。还有一种情况是群员也不退群,继续留在这个群里,他会看一看这个群能不能给他带来价值,如果观察一段时间以后,这个群完全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他就会在这个里面捣乱(发一通广告信息),因为他已经不在乎会不会被踢出这个群,发一些广告也许还能拿回一点沉淀的时间成本。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出现,好的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服务输出,这才是群员加入该群留在该群的价值。比如罗胖坚持每天一条语音、大熊坚持定期干货分享、秋叶有课程&动手实践、某些行业群定期可以接单等。
另外,“输出”还要衡量群员的输出成果,全员开花才是社群,如果仅仅一枝独秀,那还是走的粉丝经济路线。
4、什么是运营?
社群构成的第四要素——运营(Operate),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
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很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要建立“四感”:
仪式感。比如加入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
参与感。比如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的社群质量。
组织感。比如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战斗力。
归属感。比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凝聚力。
如果一个社群通过运营这“四感”有了规范、有了质量、有了战斗力、有了凝聚力,怎么可能短命?
5、什么是复制?
社群构成的第五要素——复制(Copy),它决定了社群的规模。
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能够做到规模巨大还能情感趋同,好像只有宗教了。
所以这两者的最佳边界就很重要。
一个社群想能够复制多个平行社群会形成巨大的规模,在真正做出此举之前,请先回答三个问题:
问题1:是否已经构建好自组织?要考虑是否具备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能过于围绕中心展开,但也不能完全缺乏组织。
问题2:是否已经组建了核心群?要有自己一定量的核心小伙伴,他们可以作为社群的种子用户加入,引导社群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问题3:是否已经形成了亚文化?要形成一种群体沟通的亚文化,比如大家聊天的语气,表情是否风格一致?这都是社群生命力的核心。
以上是我们归纳的社群特征与结构,如果想知道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五个环节的社群建设过程,可以参考我与秋叶、陈慧敏一起写的《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