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地区的来历

石狮地区的来历,第1张

石狮市地处闽南金三角沿海突出部,位于文化历史名城泉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之间,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出洋的必经之地,当地凤里庵旁的一尊石狮,颇具灵气,商贾以之指向路标,名闻遐迩,石狮地名便由此而来。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石狮由镇升格为省辖县级市,下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29.6万人,常驻外来人口20万人。建市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锐意改革,大胆开拓,率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7.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8.1亿元、财政总收入7.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10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比建市时增长30倍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国县级单位第6名、第8名,从1993年起连年跻身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02年位列“全国100个最发达县(市)”第16位。先后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市、卫生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文化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石狮是著名侨乡、对台窗口。巍峨高耸的姑嫂塔、石湖塔就是当年海上导航的标志,从这里,石狮人随郑成功去开发台湾,随洋船远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捐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近5亿元。建市后,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活对台经贸文章。至2002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19家,投资总额26.8亿美元,利用外资23.6亿美元,2002年三资企业总产值94.8亿元,出口销售收入1.1亿美元,成为石狮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石狮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市以来,石狮全面推进行政机构、投资、金融、财税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多项改革,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鼓励国有、集体、私营、外资和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建立和培育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市场,使市场调节广泛进入了社会运行的各个领域,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产权明晰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宏观调控法制化和保障体系社会化,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995年以来,石狮市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外引内联的若干优惠办法》、《关于扶持企业发展的若干奖励办法》、《石狮市鼓励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办法》等政策,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石狮是全国著名的服装名城、小商品集散地。石狮素有“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的美誉。全市拥有27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产值近百亿元,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近 2000个,涌现出“帝牌”、“金犀宝”、“拼牌”、“哈德利”、“野豹”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基本形成了以服装生产加工为龙头,集纺织、印染、辅料生产、成衣制造、市场营销、联运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鸳鸯池布料市场、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面料市场初具规模,占地1100亩的中国石狮服装批发城正在筹建之中。石狮还每年举办“3·9”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以推进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提升石狮服装及原辅材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辐射力。石狮又是闻名全国的小商品集散地,全市18条商业街、8个专业商品市场,10座商业城,个体工商户近万户,在全国设立2000多个营销网点,电子商务、特许加盟、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逐渐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式,全市有50多家企业启动全国统一营销网络,以特许加盟形式拓展市场。

石狮工业经济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石狮市以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鞋业、体育用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塑料五金为支柱产业的石狮特色产业体系。2002年,纺织服装、鞋帽包袋、体育用品、食品加工、塑料五金、电子机械等产业年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1%、11%、5%、8%、11%和8%。至2002年底,全市各类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25.9亿元,富贵鸟荣膺全国驰名商标及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华宝集团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特色工业园区初具规模,鸿山伍堡、祥芝大堡、锦尚等3个污染集控区,为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示范工程,是东南沿海一个重要的纺织漂染基地;彭田服装科技园区是石狮重要的运动服装生产基地;宝盖科技园区和鸿山科技园区纳入福建省高新产业开发区的范围,着重引进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新规划建设的面积5.4平方公里的石湖港科技工业园区与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区相连,是以港后仓储、港后加工为主导的集科研发、实业生产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的系统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园林式新型综合性工业园区。

石狮是购物旅游的好去处。石狮名山胜景众多,人文荟萃,滨海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既是购物天堂,又是旅游观光的绝妙去处。200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7亿元。石狮旅游业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体系。包括购物旅游:石狮是全国闻名的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集散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商贾、游客流连石狮,购物旅游成为石狮最具特色的旅游;名胜旅游:以远近闻名的姑嫂塔、六胜塔、镇海石、古码头等为主的古迹旅游,以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宗教旅游赋予石狮旅游业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滨海旅游:石狮市域三面临海,沙滩连绵,岛礁棋布,还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渔村风情,投资3亿2千万元建成的“闽南黄金海岸”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总投资3亿多元的滨海旅游路也正抓紧建设中。休闲旅游:石狮既有山光水色,又有佛教道教圣地等人文景观的宝盖山风景游览区,森林茂密、果树众多、湖泊秀丽的灵秀山风景区,以及融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石狮人民广场,均成为休闲渡假好去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拥有宾馆酒店130多家,其中三星级酒店6家。

石狮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石狮始终以提高人的素质为重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以“群众为主体、片区为载体、企业当骨干、军民共参与”的精神文明格局;以“三大创建”活动为突破口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涌现出公安局刑警大队、凤里派出所、检察院控申接待室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石狮市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新建中学7所,职专2所,高等职业学校2所,其中,石光中学通过省一级重点中学达标验收,教育水平居泉州市先进行列;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启动“石狮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建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全面实施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四大上网工程,荣获全国科技百强县(市);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市图书馆、文化广场、体育中心、华侨医院和“120”急救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一个初具现代文明气息的侨乡新城已逐步形成。

石狮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适度超前。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石狮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认真搞好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构想,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先后建成2个22万伏的输变电站、3个11万伏输变电站,实现通往福州、厦门的双回供电线路的架设;建成日供水20万吨和7万吨的自来水厂各1座,基本实现向全市区域供水,总投资2亿多元的引水工程已竣工通水,人均供水量全省第一;建成国家一类口岸石湖万吨级码头、梅林5千吨级对台专用码头,完成石湖港扩建3万吨泊位项目,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祥芝、东埔、梅林等三个渔港也基本建成;建成市区路幅宽度38米和26米宽水泥混凝土路33公里,建成市区通往沿海乡镇路幅宽度38米和26米的水泥混凝土路60多公里,基本实现全市乡镇、村间路面硬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市程控电话容量达19.5万门,移动电话总容量15万多户,1995年邮电综合实力居全国县(市)第一,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互联网用户2万多户。同时,电力大厦、邮电大厦、沿海防潮防洪工程和沿海繁荣大道等重点项目也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站在世纪之门,石狮人民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商贸兴市、旅游旺市、科技强市”和“爱海、用海、养海”总体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重塑综合改革试验区品牌,全面贯彻实施“十五”计划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石狮建设成为市强民富、政清人和、诚信文明的现代化工贸、旅游、生态、港口城市

怎样与各地商人打交道? 之福建商人 发布时间:2007-06-18 16:35 闽南商人 闽南商人性格特征: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 受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福建各地人的性格很难一言以蔽之。闽北人安贫乐道,闽东人求稳怕乱,闽西人重宗内聚,而闽南人则讲究“过番”、“出洋”,到外面闯世界。从商人素质和商业精神的角度看,闽南人是最优秀的一群。 闽南本来就不适宜农耕,商人出海归来,常常带回大把大把的钞票,于是,“出海从商”就成了闽南人的最佳职业选择。自古以来,闽南做生意的就特别多,经商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职业。 闽南,人们一生下来耳闻目睹的情景就是祖辈父辈外出经商,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经商好,商中自有黄金屋,商中自有颜如玉”,所以,闽南人十三四岁就走上了经商之路。这在闽南不仅已是见怪不怪,而且天经地义。闽南人更善于从经商实践中汲取智慧。 闽南人具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 林土秋的制鞋厂是晋江最大的制鞋厂之一。但十几年前,林土秋还是一个光脚的农民。有一次,姐姐从海外回来探亲,晾衣服的同时晾了一些小杂碎。有一件东西叫他觉得挺新奇,有点儿像牛眼罩。姐姐要牛眼罩干什么呢?林土秋用手偷偷地捏一捏,还有d性,�6�7�6�7他不好意思往那儿想,就让自己的妻子去问。原来是胸罩,这是一个活了小半辈子的农民拐了一个弯从华侨姐姐那里打听到的新名词。这玩意儿挺新鲜刺激,于是这位晋江农民萌生了怪念头。 他让姐姐临走时把那新鲜玩意留下了。他拿着捏一捏觉得挺软,可又不瘪下去,拆开一看,原来里边包着两片海绵,哪儿有海绵呢?找到文具店,发现乒乓球拍上有,他买了10 副乒乓球拍,回来仿做了10 副胸罩,拿到厦门一家服装商店寄卖,自己混在顾客中看。结果,他亲眼看到那10 副胸罩不到半小时就卖光了。商店马上决定订2000 副,当然不能再拆乒乓球拍,可哪有海绵呢?林土秋又找到药店,最后找到了厂家。这位农民身上天生流淌着商品经济的血液,他好奇,敢创新,他敢走进那茫茫人群中去寻找市常终于,他成功了。 在福建,像林土秋的人还很多,他们赚钱意识可以说是闽南人商品意识的一个突出反映。 基于闽南人的这一特性,在与闽南人做生意时: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能获益匪浅;同时,多与他们接触,其经商意识也会给你许多启迪。 开拓进取,敢拼敢赢 在闽南,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不当老板不算猛男。” 经商办企业当老板是闽南人的价值取向,是闽南人的第一职业选择。闽南人搞清了市场就办厂,他们不做守财奴,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赚钱是一种满足,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在本地办了厂,然后向外地延伸,他们不会陶醉在已有的世界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走进闽南,可以经常看到,20 出头的小伙子有条不紊地管理着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企业。 闽南人爱拼敢拼。有一首闽南歌曲叫《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在闽南家喻户晓,几乎人人会唱,被闽南人自豪地称为闽南的“国歌”。“拼”和“赢”两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刻画了闽南人那种勇于开拓、敢闯敢冒险的精神。 晋江恒安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连捷就是一位敢为天下先、勇于冒险开拓的农民企业家。出生于闽南安海的许连捷,十几岁就开始打拼天下,他做过红薯粉条,卖过水果蔬菜,吃过不少苦头。但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他发不了财。改革开放后,许连捷被压抑已久的创业欲望和经营才能一下子迸发出来。他率先在家乡办起了服装加工厂,接着内联外引,创立了以“安乐”卫生巾为主要产品的中外合资企业——恒安实业有限公司。 许连捷是一位开拓型的典型闽南商人。当公司刚刚打好基础,他就把眼光瞄准了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他知道,他的“安乐”产品如果能在上海站稳脚跟,不仅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是,黄浦江畔卫生巾的大小工厂起码有十几家,他这个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企业能挤得进去吗?恒安说要打入上海,就非打入不可,许连捷有胆有识有韬略,亲自披挂上阵,带领一批能征善战的业务员,开进了上海。然而,转眼两个月过去,磨破嘴唇踏破鞋,他们在十里洋场吃尽闭门羹,就连试一试的一位女士都找不到。许连捷不无感慨地说:“那段日子,风风雨雨,一言难颈。但是,许连捷不灰心,不气馁。终于“上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家公司愿意进货,但压价太凶。当时“安乐”卫生巾算上各种费用,最少也得卖9 毛,可对方只肯出 8 毛,多一分也不要。 俗话说:赚头生意有人做,蚀本生意没人做。但是,精明灵活的许连捷,早已对这家公司的信誉、销量了解得一清二楚,就怕你不买,等你尝到甜头还得找我。许连捷当场拍板:“卖,但只给200 箱。”对方见状,立即变卦:“7 毛9 成交,不然不买。”商场如战场,事已至此,许连捷也只好签约交付,好一笔不公平的交易!但是,他早已成竹在胸。果然几天后,这家公司也从闽南人身上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于是自找上门,要求再购,并愿以每包9 毛7 分的价格订购2000 箱。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现在这家公司已成为恒安公司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订购十万箱,成交金额上千万元。 开拓进取,敢闯敢拼,算度精深,许连捷身上体现了闽南人的商人品质。同时,一个善于做生意的人如果也具有这种精神,与闽南人合作,定然会发大财。 石狮商人 石狮商人性格特征:天生爱做生意 研究福建商人的精神,不研究石狮人,是一种遗憾。 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但石狮人却具有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但石狮人的市场意识几乎可以与发达国家的生意人相媲美。 石狮人天生就爱做生意。石狮人经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那时候,泉州是中国的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到了明末清初,石狮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集镇,开辟了五个墟(集市),即粮墟、鱼墟、牛墟、菜墟、布墟,逢三、六、九来赶墟的人越来越多。但战乱频繁,集市时冷时热。这里土地贫瘠,求生不易,石狮的男人一代又一代下海而去,到香港、澳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日本等地谋生。这些人两手空空出去,靠着勤劳,当劳工,做小买卖,积攒了些钱,陆续回去投资建设。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华侨集资在这里建起了18 条商业街道,这就是现在的石狮旧城区。 先祖们的拓海贸易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犹如生命基因遗传给了后辈的石狮人。稍有机会,石狮人就想做生意。即使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石狮人经商做买卖也未绝迹。石狮因“商”而产生,也因“商”而受到“左”的势力的打击,其间经历了“七落八起”的曲折历程。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狮人凭着对“商”的信念、执著,又很快赶过来,并且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一轮的经商活动,其经商的天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2001 年一向低调的福建石狮人许荣茂声名鹊起。这一年,许荣茂首次入讯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即跻身第五名。石狮人许荣茂可以说是石狮商人杰出的代表。 1995 年,房地产市场极其低落,当北京的众多房产商正愁眉不展时,却悄然地杀入了一位神秘的外来者。外来者一出手就不凡,拿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10 万平米的地块,开发当时“钱”景乐观的亚运花园。此人正是许荣茂。 1997 年,许荣茂再次引起北京地产界震动,他投资的“华澳中心”开盘,20 万平米的项目在当时可谓大冒风险,但是其楼盘的优良品质也着实让北京人开了眼界。这时尽管房地产的冬天何时结束似乎还遥遥无期,但许荣茂的投资依然没有刹车的迹象。紧接着,16 万平米的紫竹花园、20 万平米的御景园相继上马,几个项目的累计投资额超过了40 亿人民币。此时的许荣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投资理念,他在北京做的全都是高档外销公寓。依目前计算,许荣茂几乎占去了北京1/3 以上的高档住宅市场,申奥成功又给许荣茂带来了机遇与灵感,他已经在北京圈地50 万平米,计划明年开始投入30 亿元打造“奥运花园”。 石狮人做生意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野豹”董事长蔡东升办公室里有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却没有省内地图。在蔡东升和石狮商人们的眼睛里,盯着的是一个更大的市常蔡东升说的一句话:“石狮是出发点,但绝不是终点。” 石狮人什么都不怕,就怕不让做生意。石狮人不仅乐于做生意,而且善于做生意。 好打“侨”牌 石狮人做生意,擅长打“侨”牌。 石狮多华侨。在人口仅27 万人的石狮市,旅居东南亚、日本、欧美的华侨及港台同胞多达60 万人。石狮人几乎家家都有“海外关系”。这种关系,使石狮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了冲击。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却大大地派上了用场,成了石狮人发展商品经济的一张王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石狮的港澳侨台“四胞”陆续回乡探亲,进香谒祖和旅游,他们随身带来了许多带有洋标记的东西:西装、电子表、衬衫、皮鞋、计算器、收录机、彩电�6�7�6�7获得亲友馈赠的石狮人不是一味享受着它们,而是立即想到了把它们变成钱,于是,这些洋货便走出家门,上了市常这一下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小商人和顾客。与石狮人做生意,许多人都发了财。 由于有着侨汇“闲资”、侨房“闲房”、侨眷“闲人”,又在国家对集体办企业、引进外资给予鼓励的大环境下,石狮人走上了生产小洋货的路子。石狮人靠打“侨”牌,市场繁荣起来了。到1988 年,全市有1 万多个商业店摊, 1300 多家工业企业,服装占70%,形成了一个“服装城”。有这样一首诗来形容石狮:盖地铺天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客来四海皆惊异,货去神州尽道“洋”。 石狮人的“侨”牌越打越响,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东南民营企业的一颗明珠。 因此,与石狮人做生意,也可以利用其侨乡的地位,大打“侨”牌。用其海外关系,内引外联,做好进出口贸易生意;充分利用其侨汇多,资金雄厚的优势,与他们联合办厂,共同开发;充分利用其侨胞多的优势,发挥其中介作用,通过石狮人把自己的产品推上国际市场;要防止他们的水货和假洋货。 一套服装走天下 石狮是有名的全国最大的服装市场之一,现在全市有个体工商户8057 户,大小摊店17000 多家,它们分布在18 条商品街、4 个小商品市场和4 座商业大厦内,成为石狮市商贸活动的最强大的一支主力军。 这些年,石狮人“一套服装走天下”,腰包鼓了起来。但他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要想长领风骚,非得借助知识、发展科技不可。于是,高薪聘请科技人才,送子女自费上大学蔚然成风,并且已经开始创办民营的科研机构,目前全市有民办科研所33 家。 石狮服装是从“庆亚运服装大展销”进军北京一炮打响的,继而他们再接再厉,继续进军大连、沈阳、哈尔滨,直取郑州、武汉、成都,先后在20 多个大中城市举办展销活动,活动的结果是,在全国的大型商场设立了1300 多个专柜。 与此相匹配的是,石狮的3000 多名营销人员,活跃在大江南北;石狮的 120 多家民营联运站、200 多辆卡车,根据客户的要求,及时将货物运往全国各地。从而形成了辐射全国的服装市场体系。 石狮人发挥侨乡优势,生产优质、新潮的服装,又楔入国际市常目前,石狮市4000 多个厂家生产的7000 多万件(套)各种服装和其他商品,有40%销往海外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狮人看到举国上下齐开放,外地的地价、劳力、产品成本都要大大低于石狮时,他们又有了新举动:到外地去办厂。由商品输出改为资本输出。因此,许多人纷纷与石狮人做起了生意。目前,在石狮有15 万的外地劳工;有 2000 多人在石狮办了小吃摊,有的是专门给这些劳工送饭的;每天进出石狮买卖衣服的外地人达3 万多人次。石狮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地。 因此,做服装生意,就到石狮去,不仅方便服务好,而且物美价廉。 1 世上最伟大推销员的魔鬼法则 发布时间:2008-08-16 15:34 1、关于痴爱: 无可救药地爱上你的客户及其产品!全面细致地了解你的客户及其产品;坚持不懈地告诉你的客户,你是多么地热爱她和她的产品。 象追女朋友一样,玩命地追踪你的客户。 滴水穿石:追踪、追踪、再追踪--如果完成一次推销需要与客户接触10 次,那你不惜一切也要熬到那第10 次。 2、关于热情: 热情是一种艺术:拥有奔放的热情,热爱工作与生活,热力感人;把热情变成习惯。 无论是登门还是电话拜访,你都必须立刻燃烧和兴奋起来! 强势而开放的心态:OPEN!完全敞开你自己。 你可能会因过分热情而失去某一笔交易,但会因热情不够而失去一百次交易。 3、关于工作时间: 任何时间,都是适合工作的时间。 玩命工作,如神经病似的工作! “偷懒”是推销中最致命的;一定要战胜懦弱怠惰的自己! 推销员可怕的陷阱是浪费时间;我们最后的防线就是:勤奋。 太阳每天都会热情洋溢地升起,即使有云层遮挡。 “星期天上帝也不休息的。” “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 4、关于勇敢: 最伟大的推销员,是承受最多羞辱与失败的人,因为他和最大量的客户无数次交锋。 “即使是失败了,即使再困难,他仍然勇敢、寂寞地外出找生意。"---孤独刀客总是这样在最困难时期锋芒毕露的。万马齐喑时,你要做那个率先拔刀的人。 上帝偏爱信念坚定的人;你的顽强最终会令客户敬服。 一切皆有可能,Let's try again:让我们再试试! 一个人失去信誉,会失去很多;一个人失去勇气,则失去一切。 绝对不要逃避问题和困难,否则以后你会更严重地遇到它。 5、关于平常心: 无欲则刚!扬弃企图心:只有勇于放弃的人,才会是最勇敢的人;放不下,就拿不起。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失败,她成功地证明了某种方式行不通。 永远不要象呵护微火那样呵护一个意向;一定要有彻底抛弃的无所谓心态。 值得做好之事,都值得先做坏;值得做好之事,都应该做得开心。 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好,也没有焦虑的那样糟。

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南部,市域三面临海,西与晋江市接壤,北距泉州市21千米,南离厦门97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4°39′-24°49′,东经118°35′-118°48′。面积189.2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轻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4亿元,增长12.9%,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增长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5元,分别增长9.5%和8.7%,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经济竞争力位居中国县级市第11位、全省首位,荣膺全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 基本介绍:邮编:362700 代码:350581 区号:0595 拼音:Shí Shī Shì 英译:Shishi City

全市辖2个街道、7个镇:湖滨街道、凤里街道、灵秀镇、宝盖镇、蚶江镇、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永宁镇。共有21个社区、101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湖滨街道八七路。 海岸线长67.7千米,岛礁54个。中部高,四周低。中间宝盖山海拔209.6米,双架山海拔206.9米,西部为低丘,南北东部均为由中部低丘逐渐过渡到台地、平原。属南亚热岸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20-21℃,年均降雨量911-1233毫米。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盖山姑嫂塔、石湖六 胜塔、永宁李子芳烈士故居、城隍庙、虎岫寺、金湘院、长园塔。 石狮的来历:

在宫殿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有辟邪的作用。 在宫殿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按建筑方位,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石狮子在大门两口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也有雕成张着嘴的);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也有雕成闭着嘴的)。大家也可以从狮子爪下的东西来辨别:如果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是雌狮。又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霸气之兽。所以有“尊贵”和“威严”的作用。今已从宫殿、衙门延伸到各级政府机关甚至民间住宅,门前都喜用石狮辟邪显威风。当然并不是每家每户都适合摆放石狮,如果没有如帝王之家的气魄是完全镇不住的他的霸气,反而还有可能会被他的霸气所伤。 在中华大地上,还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北狮雄壮威武,南狮活泼有趣。还有所谓“三王狮”,那是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而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凤凰是鸟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所以有“三王狮”的称谓。 很难考证从何时起,石狮就成为了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作为家宅的守护神而出现。中国的麒麟、四不像神兽及狮子都在不约而同的出现在封建列权的大门前而成为精神领域的豪宅守护神,而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时出现在了东方和西方的家宅文化中。 时至今日,门口的石狮依然是尊贵、不可侵犯的标记。

编辑本段石狮政治:

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轻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4亿元,增长12.9%,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增长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5元,分别增长9.5%和8.7%,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经济竞争力位居中国县级市第11位、全省首位,荣膺全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

编辑本段石狮经济:

2003年,石狮市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5亿元、财政总收入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42亿元,分别比增15.2%、21.2%和25%,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0.2亿元,增长16.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8.1%、16.6%,三次产业比重为4.9∶53.4∶41.7。农业总产值23.3亿元,增长1%;水产品产量33.6万吨,增长4.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52万吨,位居全省第二名。工业总产值427.9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6.61亿元,增长29.6%,其中纺织服装业产值193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58亿元。财政总收入22亿元,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增长23.1%。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提高到72%,石狮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4亿元,增长15.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85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5元,保持全省第一,实际增长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59.99亿元,比年初增长4.7%。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2位。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是中国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辅料、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达2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服装板块。石狮服装50%出口,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如鳄鱼、啄木鸟、周织、卡丹奴等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石狮已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成为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于2003年动工兴建、总投资15亿元的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石狮服装城,2005年开业至今,已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创新市场。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休闲服装博览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构成了石狮独具特色的纺织服装商贸区。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上游项目相继进驻石狮,如总投资22.38亿元的 PTA、总投资12亿元的协盛协丰50万碇纺纱等项目,进一步加快了石狮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 ——工贸旅游港口城市。

石狮工业已形成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以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王老吉顺利投产,带动了彩印、易拉罐、制盖和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港口一直是石狮经济最活跃的地带,目前石狮拥有石湖、祥芝、永宁3个深水良港,形成了以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为龙头,以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石湖港工业区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带。石湖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千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70万标箱,占泉州地区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半壁江山,跻身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石狮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市和福建省渔业十强县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2位,主要海产品有20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8183 公顷,拥有祥芝、东埔等国家级渔港,初步形成以华宝化工、明祥食品为龙头,以新沙堤鲍鱼育苗、永宁海水网箱养殖为特色,以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为辐射带动的蓝色产业基地。石狮人文历史悠久,海浪沙滩和海蚀地貌构成的绚丽滨海风光与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踩球舞等民间文化相互融合;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工业和购物旅游与以黄金海岸、红塔湾为主的滨海旅游互相促进;以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名胜旅游与以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交相辉映,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成功举办了国际和全国帆船冠军赛、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各类活动 ——著名侨乡、对台窗口。

巍峨高耸的姑嫂塔、石湖塔就是当年海上导航的标志,从这里出发,石狮人随郑成功去开发台湾,随洋船远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捐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7亿多元。建市以来,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活对台经贸这篇文章。至2009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086家,投资总额310.4亿元,外商实际到资30.4亿美元。2009年,企业自营出口7.2亿美元,比增6.1%。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

全市进行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岸线规划,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全面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32.6平方公里。先后建成220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10座,全市日供电能力达55.4万千瓦,实现通往福州、厦门的双回供电线路的架设。建成日供水20万立方米、7万立方米、4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各1座,20万立方米自来水厂扩建一期工程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2亿多元的引水工程竣工通水,引水二期输水管线工程开工建设,全市日供水能力达45万立方米/日,人均供水量全省第一。基本实现全市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自来水。同时,建成了沿海大通道、沿海防潮防洪工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鸿山热电厂建成后将淘汰服务区所有燃煤锅炉和导热油炉,进一步增强石狮发展后劲。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石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市拥有高等职业学校3所、中专1所、中学15所、小学65所,教育水平居泉州市先进行列;建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进程,率先在全省建成第一个一体化的县级市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全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先后建成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游泳馆、老干老龄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华侨医院、妇幼保健院、120急救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投资8亿元的石狮市医院新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引进人才步伐,切实关爱外来员工。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步伐,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保持安定稳定。通过不懈努力,石狮先后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文化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首届平安县(市)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人口气候:

全市总人口303120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00934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石狮市是福建省的省辖市(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石狮市人民政府驻八七路。 海岸线长67.7千米,岛礁54个。中部高,四周低。中间宝盖山海拔209.6米,双架山海拔206.9米,西部为低丘,南北东部均为由中部低丘逐渐过渡到台地、平源原。属南亚热岸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20-21℃,年均降雨量911-1233mm。

编辑本段气候资源: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季风显著,雨水充沛。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唐代诗人包何的“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诗句,描绘了这里气候宜人的特点。平均气温在12℃左右,全年平均气温20℃~21℃,无霜期全年长达320多天,常年降雨量911~1233毫米。夏季多干旱,5~10月份常有台风。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名称起源: 相传隋代此处有一风穴,故名凤里,后建凤里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对石狮,名为石狮亭,商旅往来,以石狮为标记,久之遂成惯称。自唐朝以来,石狮是南安县、晋江县境地。 古代石狮: 唐武德元年(618年),石狮境内行政区域属建州南安县。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石狮境域属泉州晋江县。宋初,石狮境域属平海军晋江县,后属泉州晋江县。元代,属泉州路(一度改称泉州府)晋江县。明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设晋江县石狮分县。以晋江县贴堂县丞驻石狮街,代管安海。乾隆三十五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旧通判署,嗣后,改设安海分县,石狮一带事务仍归晋江县处理。清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 近代石狮: 民国元年,石狮境域属南路道晋江县。民国三年,属厦门道晋江县。民国十六年,属福建省晋江县。民国廿三年7月,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晋江县。民国廿四年10月,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晋江县。1942年设石狮镇,属晋江县。1949年9月,石狮境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县。1949年9月2日石狮镇解放。 现代石狮: 1980年1月,属晋江地区晋江县。1986年1月,属泉州市晋江县。1987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析晋江县石狮、蚶江、永宁3个镇和祥芝乡,置石狮市,由泉州市代管,为省辖县级市,并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正式成立。 1990年10月,撤销石狮镇建制,成立石狮街道。1991年10月,撤销祥芝乡建制,成立祥芝镇。 1993年7月,石狮街道一分为四,成立宝盖镇、灵秀镇、凤里街道、湖滨街道。 1997年石狮市辖2个街道、5个镇,15个居委会、100个行政村。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凤里街道 面积3.98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3个行政村:东村、后花、宽仁、馆顶、仁里、新华、华南、华仑;新华、五星、大仑。 湖滨街道 面积6.17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湖东、新湖、湖南、金林、仙迹、花园城;曾坑、、长福、林边。 蚶江镇 面积34.38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石渔、锦里、莲东、石壁、锦亭、石农、锦江、莲中、东垵、水头、大厦、蚶江、莲西、洪窟、古山、厝仔、莲塘、溪前、青莲。(另有一说面积38.47平方千米) 祥芝镇 面积46.51平方千米,辖28个行政村:伍堡、西墩、祥渔、祥运、祥农、大堡、洪厝、古浮、莲坂、后湖、丘下、赤湖、东店、杨厝、西港、东园、莲厝、郭厝、厝上、锦尚、卢厝、港前、谢厝、深埕、东埔一、东埔二、东埔三、奈厝前。 永宁镇 辖有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永宁;沙堤、下宅、郭坑、山边、院东、郭宅、塔石、西偏、洋厝、前埔、子英、西岑、港边、梅林、外高、浯沙、金埭、沙美、新沙堤、后杆柄。 宝盖镇 面积21.53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玉浦、上浦、雪上、塘头、龙穴、杆头、坑东、前园、前坑、塘后、后垵、松茂、仑后、龟湖、塘边。 灵秀镇 面积16.32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彭田、前廊、塔前、茂厦、港塘、仕林、塘园、钞坑、华山、灵狮、灵峰、灵山。 1999年7月1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增设鸿山镇,辖从祥芝镇划出的西墩、东埔一、东埔二、东埔三、伍堡、洪厝、莲厝、郭厝、东园、丘下10个村;增设锦尚镇,辖从祥芝镇划出的锦尚、东店、厝上、杨厝、西港、深埕、谢厝、卢厝、港前、奈厝前10个村。 2000年,石狮市辖2个街道、7个镇:凤里街道办事处、湖滨街道办事处、灵秀镇、宝盖镇、蚶江镇、永宁镇、祥芝填、鸿山镇、锦尚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87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湖滨街道 81494 凤里街道 79052 灵秀镇 75261 宝盖镇 54757 蚶江镇 56953 祥芝镇 43714 鸿山镇 33157 锦尚镇 24666 永宁镇 49732。 2003年末,石狮市辖2个街道(凤里、湖滨)、7个镇(永宁、蚶江、祥芝、宝盖、灵秀、鸿山、锦尚),2个居委会、19个社区、101个村委会。2003年末,全市总户数79857户,总人口3031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934人。各街镇人口(人):湖滨街道 29984 凤里街道 32449 灵秀镇 52110 宝盖镇 67379 蚶江镇 49586 祥芝镇 30941 鸿山镇 29444 锦尚镇 22377 永宁镇 53474 。 2005年,石狮市辖湖滨、凤里2个街道,灵秀、宝盖、蚶江、永宁、祥芝、鸿山、锦尚7个镇,共有20个社区、1个居委会、101个行政村。 2007年,石狮市辖 9个镇(街道)。其中镇7个、街道办事处2个,村(社区居)委会122个,其中村101个、社区居委会21个。 乡镇简介: 湖滨街道 代码350581001 办事处驻长福,辖9个社区: 001:金林社区、011:湖边社区、004:新湖社区、005:仙迹社区、006:花园城社区、007:长福社区、008:曾坑社区、009:玉湖社区、010:林边居委会。 凤里街道 代码350581002 办事处驻龙华,辖10个社区: 001:东村社区、002:后花社区、003:宽仁社区、005:仁里社区、006:新华社区、007华:南社区、008:华仑社区、009:五星社区、010龙:华社区、011:大仑社区。 灵秀镇 代码350581100 镇政府驻塘园,辖12个村委会: 201:仕林村、202灵:狮村、203:灵峰村、204:灵山村、205:前廊村、206:华山村、207:港塘村、208:塔前村、209:茂厦村、210:塘园村、211:彭田村、212:钞坑村。 宝盖镇 代码350581101 镇政府驻塘边,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 001:宝源居委会、201:坑东村、202:杆头村、203:龙穴村、204:前园村、205:前坑村、206:塘后村、207:塘边村、208:仑后村、209:松茂村、210:后安村、211:山雅村、212:铺锦村、213:后宅村、214:郑厝村、215:苏厝村、216:塘头村、217:玉浦村、218:上浦村、219:雪上村。 蚶江镇 代码350581102 辖19个村委会: 201:蚶江村、202:锦江村、203:锦里村、204:石渔村、205:石农村、206:大厦村、207:莲东村、208:莲中村、209:莲西村、10:石壁村、211:东垵村、212:_莲塘村、213:溪前村、214:青莲村、215:厝仔村、216:古山村、217:洪窟村、218:锦亭村、219:水头村。 祥芝镇 代码350581103 镇政府驻祥农,辖10个村委会: 201:祥农村、202:大堡村、203:前山村、204:古浮村、205:莲坂村、206:湖西村、207:赤湖村、208:后湖村、209:祥渔村、210:祥运村(垵渔)。 鸿山镇 代码350581104 镇政府驻西墩,辖11个村委会: 201:伍堡村、202:西墩村、203:东埔一村、204:东埔二村、205:东埔三村、206:洪厝村、207:莲厝村、208:郭厝村、209:东园村、210:邱下村、211:湖厝村。 锦尚镇 代码350581105 辖10个村委会: 201:东店村、202:西港村、203:杨厝村、204:奈厝前村、205:厝上村、206:深埕村、207:谢厝村、208:卢厝村、209:港前村、210:锦尚村。 永宁镇 代码350581106 辖1个社区、20个村委会: 001:永宁社区、201:外高村、202:浯沙村、203金:埭村、204:梅林村、205:港边村、206:沙堤村、207:下宅村、208:郭坑村、209:后杆柄村、210:院东村、211:山边村、212:郭宅村、213:子英村、214:西岑村、215:前坡村、216:西偏村、217:塔石村、218:沙美村、219:洋厝村、20:新沙堤村。

编辑本段石狮旅游:

姑嫂塔

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踏改革开放浪潮,崛起于闽南沿海的新兴城市石狮,旅游资源丰富,闽台文化渊源于一体。石狮三面临海,位于历史名城泉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距金门仅16海里。这里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及祖籍石狮的台胞达60万人之多。 石狮山海交融,滨海旅游优势独具,67公里的海岸线岛礁棋布、碧海银滩,省级旅游度假区“闽南黄金海岸”和省重点旅游项目“海洋世界”点缀其间,港湾优美,风光怡人,是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石狮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姑嫂塔、六胜塔巍峨壮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海上航标,也是闽南侨乡的重要标志:永宁镇镇海石写满了抗倭斗争可歌可泣的历史,蚶江海防官署碑记和唐代与台湾鹿港对渡的林銮古渡,是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标志,永宁城隍庙、虎岫寺、朝天寺、洛伽寺则是宗教圣地,灵秀山风景区林木茂盛、湖泊秀丽,是休闲疗养旅游理想之地。 石狮是购物天堂,具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美誉,以服装鞋帽为主的小商品市场独具特色。石狮有18条商业街、8个专业商品市场、10座商业城,有20000多间大小店铺,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石狮基础设施超前建设,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十分完善,距晋江机场14公里,距厦门国际机场90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和二类祥芝、梅林对台贸易码头。全市较具规模的旅游酒店20多家,其中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7家,旅行社9家,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旅游服务体系的酒店20多家,为八方来客提供完善的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2002年,石狮市委市政府在“四市三海”战略中,将“旅游旺市”放到重要位置,并以此为突破点,带动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大力发展石狮旅游品牌,突出打造四大旅游“名片”,即突出中国服装名城地位,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品牌;突出闽台交流,民俗交流特色,打造独具特色文化品牌,突出“海丝主题”,打造石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历史文化品牌。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全市人民和海外侨亲的共同努力,石狮这一东南沿海著名的旅游胜地,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必将更加光彩夺目。

编辑本段石狮三大工业区(集控区):

石狮市把服装纺织产业链中的污染产业(漂染、水洗、印花等企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海三镇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的大堡、伍堡、锦尚三个污染产业集控区,集中解决供水供电,垃圾污水等集中处理等等。 【行车路线】前两个集控区可以在市区搭乘8路公交车到达,后面的那个可以搭乘18路公交车到达,欢迎大家去参观一下。 石狮在全国首开集控区之先河,在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之后,向产业链上游的纺织面料印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前瞻性地考虑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严峻课题。1991年,在石狮仅有27家小规模印染企业、14家小型电镀企业时,就规划建设了全国最早的污染集中控制区——祥芝大堡集控区。国家环保总局高度评价了超前于产业经济发展的该项目。时任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在视察大堡集控区时,高度赞扬并欣然命笔题词:“大堡工程,南华生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268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