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句广告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史玉柱到群众中调研脑白金这款产品品的销售情况,发现很多老人家自己不会买,但是喜欢喝,那怎么办呢,史玉柱想,那就让子女买,而中国的父母是不会命令子女买东西送给自己的,于是便想出了可以让别人以送礼的形式送脑白金,脑白金的定位从保健品转移到了逢年过节送礼的礼品。最终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自然大卖。
二、 像劳斯莱斯这种超豪华品牌汽车为什么不但要做精准营销,也要做大众熟知的广告呢?
原因就在于如果只有有钱人知道它,但普通群众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那有钱人也是不会买它的,因为它就是要制造差异化,让有钱人觉得买了它就不是一般人(有装逼属性),这样才符合它的品牌定位。
三、 娃娃机,很多人玩娃娃机的心理变化是这样的:我就好奇,试试运气玩一次,结果一次没抓上来,我再试一次,结果还是没抓上来,我就不信了,我再抓,不然我前面的钱就浪费了,最终的结果是抓了很多次,钱已经足够买几个娃娃了,还是一个都没抓到。类似的还有拼多多的砍一刀,前面几次转发砍一刀能砍好几十,越接近封顶值的时候一次转发砍一刀只有几毛甚至几分钱,但之前都消耗了那么多人情了,后面不砍了岂不是浪费,只能硬着头皮转发下去。其实它们利用的就是人性的风险偏好理论,当可能遭受之前的投入的损失的时候,会低估接下去继续投入的风险,所以还是会继续投入。
四、 奶茶店的排队,人们都喜欢跟风,从众,很多人都有选择困难症,自己没有促进选择变得正确的关键信息,于是只能跟随大家走。街上看到那家店吃的人多,于是便想着大家都吃的肯定没错,商家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于是雇人排队,排队的人多了,那跟进来排队的人自然也会多起来,名声也会越来越大。
五、 人们害怕无聊,广告界的分众传媒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它在电梯里打广告,而且效果很好,很容易就能把一个品牌植入到消费者心中。因为电梯是一个很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极其无聊,而在这样的环境里,看广告反而不是那么无聊的事,所以就利用了人们害怕寂寞害怕无聊的心理,强行植入广告。
六、 人们都害怕落后,从而会产生焦虑。得到app就是利用这一点,这个时代人人都怎样怎样优秀,而你却怎样怎样不堪,你身边的人都怎样怎样进步,你应该要学习什么什么,瞎比比一通,然后你开始焦虑,开始害怕落伍,开始害怕身边的同龄人超过自己,于是你毫不犹豫的买了课,但也还是一样过得平平淡淡。这就是赚人们害怕落后而产生的焦虑的钱。
七、 还有就是利用好奇心营销。很多人,包括我们,在知乎盐选下看到一个回答还不错,想要继续看下去,结果要充会员,一下没忍住就充了。还有各种看爽文小说的网站,都是到高潮的时候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只需九块九包月。这就是利用人们被勾起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只能花钱来满足的心理。
八、 还有一些利用大众崇洋媚外心理的,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于是取个外国名字便于营销。例如马克华菲,骆驼鞋,鸿星尔克,卡姿兰彩妆,澳优奶粉,培芝牛初乳,卡尔丹顿,阿尔皮纳等等,这些其实全都是中国品牌。
一句话,大部分的营销都是基于人性当中的恐惧和贪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